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聊聊施一公和饶毅的两篇博文 -- 穿越

共:💬135 🌺19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聊聊施一公和饶毅的两篇博文

饶毅博文” 中国如何招聘教授:十年的变化和今后的趋势” 外链出处

施一公博文” 致华人生物学家协会的一封信” 外链出处

首先给点背景介绍。施一公现任清华生命学院院长,饶毅现任北大生命学院院长。两人都是在美国的学术界里做得非常优秀后,几年前海归回国的。难得的是他们不只是做学术,也愿意对国家的科技发展出谋献策。坊间传闻,千人计划的推出与他们的建言有相当大的关系。千人计划定位成五到十年内在海外招两千人,据说也与他们对海外优秀华人科学家人数的计算有关。当然,他们对科研的看法与很多人都有争议。搞基础科研的人可能还记得几年前他们与国内以贺福初为代表的一批院士们关于“小科学”和“大科学”的一次嘴仗。后者认为现代科学已经发展到一个阶段,需要投入大批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和大集团军作战才能出现大突破,而施一公等认为科研不是工程,是对未知的探索,就是因为未知所以无法准确判定突破点在哪。与其把大量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上,还不如分散给许多小型实验室去摸索。两派都能举出大量的实例来支持自己的看法,应该说到现在都没有分出明显的胜负。所以不能说施一公和饶毅的观点一定对,但这两人是好朋友,加上第三个铁哥们,中国离诺贝尔医学奖最近的王晓东,对国内政策决策层有较大的影响力。他们的看法会影响中国科研的走向,不管是对是错,都很值得注意的。

两人的博文相比,饶毅的信息要多得多,而施一公的博文也起到了一点补充的作用。两篇文章都对中国科研很乐观。特别是饶毅,认为五到十年内,生命科学研究最好的一批华人,可能一半会在国内一半在国外;十到二十年内,可能大多数最好的华人生物学家都在国内,而在国外的可能是少数优秀的和很多中等的。十年内,会出现国外博士后竞争不过国内博士后的情况。相应的,对国外招教授的要求也会水涨船高,现在在生物方向还常见将国外博士后招成国内正教授。而物理、化学和数学方向则已经一般从副教授聘起。几年以后定期聘任制度推广开来,国外博士后回国后就只能从助教做起了。

我人在国外,对国内科研界的了解只是通过有限的学术交流活动,不过我的身边每年都有朋友海归,所以也知道不少二手资料。另外河里有些也在科研界混的人写过国内的情况,像燕庐敕,不爱吱声,方解石等。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人的亲身经历,远比饶施二位讲的悲观。原因可能是PG决定脑袋。饶施身居高位,上达天听,手里有充沛资源,自然挥斥方遒。而绝大部分人达不到他们的高度,需要仰人鼻息,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不过如果饶毅,施一公的意见被采纳,国内一流高校的教师聘任制度将与国外接轨。这其实是个现在进行时,我已经听说过这样的事例了。而且985高校的院长,系主任中最近招了很多千人计划,不少人对此项变革是支持的。这对现在国内的副教授和助教们是个好消息,因为几年后他们可能会跟美国一样,成为独立的PI,有自己的经费和学生。对还有几年才会海归的人来讲是个坏消息,现在的从博士后、助教一步窜到副教授,研究员甚至教授的超规格待遇会被取消,熬到终身教职前的苦日子更加长夜漫漫了。不过我个人估计在二流以下的高校,目前的超规格待遇还能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对于国内理科基础科研的现状,我的印象是“星星之火,尚未燎原”。只在少数几个点上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不过随着千人计划的实施,大批牛人全职或半职回国。即使千人计划有水分的话也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国内的学术圈,至少我知道的千人中不少是打算在国内大干一场的。而且国内有一批三十几岁的年轻人,聪明勤奋,手上有资源,手下人多势众,假以时日,前途无限。这些年轻人少数是本土培养的,大部分是前几年的百人计划海归。随着千人和这些年轻人两个群体的迅速膨胀,挤压未来海归的发展空间,我个人预期几年后目前的海归高校的大潮会飞快地衰落下来。因为国内学术圈小,好坑其实不多,很快就会填满的,咱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多啊。

对很多还在国外的助教,博士后,博士生来讲,今后几年内可能是海归高校的最后机会了。这里指的是大部分中游水平的人,牛人总是有地方要的,而且高校也远不是海归的唯一途径。不过对中游水平的人来讲,好消息是国内对发Nature, Science不像前几年那么看重了。因为现在国内自己也常发这些文章,发现其实也不过那么回事而已。这点在饶文里有所反应,而且去年中科院领导的几次讲话也批过唯文章论。虽然高校和中科院时不时还需要点好文章来充门面,但能把文章变成生产力的人以后会更容易生存下来,这些人对于中国国力的增长也更有实际贡献。这两类人在高校和中科院可能会各占一个较固定的比例。

我的一点看法,用来抛砖引玉而已。

通宝推:冰河之水,游识猷,史文恭,我爱莫扎特,
家园 我觉得工科和理科的科研差别很大
家园 对这句不敢苟同

“相应的,对国外招教授的要求也会水涨船高,现在在生物方向还常见将国外博士后招成国内正教授。而物理、化学和数学方向则已经一般从副教授聘起。”

真是这样么?据我所知,生物方向已有不少国外的著名教授全职回国,而在物理化学领域,似乎还没有吧。生物领域的竞争明显比物理化学激烈。

家园 这段基本上是照抄饶毅的原话

生物竞争激烈,但经费多,盘子大,可以容纳更多的人。饶毅不是号称要在他的院里新招一百个教职吗?我从朋友处听到的基本上是可以从博士后招成国内正教授。如果有两篇以上Nature,Science,在清华,北大也可以拿到正教授。

家园 对,我说的仅指理科。

工科难发Nature,Science,完全不能用理科标准的。

家园 还有工科的工业届项目多

比如国内工科的科研(高质量的Paper)水平可能不怎么样,但是工业界项目不少,很锻炼动手能力。就培养合格工程师这个目的来说,很多学校还是合格的。

而美国因为纵向经费充足(NSF,Army, NASA等),公司的科研能力强,可能培养出来的硕士的动手能力反而不如国内一流高校。

家园 物理方面半职的千人很多了

凝聚态物理方面上大陆背景的美国华人教授被千人网罗的差不多了。当然了大部分是半职。但这比以前回来度假要好很多了,我知道的都会在国内搭一摊。其实只要摊子起来,是不是全职问题不大。因为大教授一般都是飞来飞去的,干活的都是手下人。

主要问题是国内的科研投入能不能持续。科学研究的传统是需要很长时间培养的。

其实科研无非就是钱和人。两者能长时间保证,肯定会变好的。

家园 他们俩进入了体制

不这么说还怎么说?

家园 任何人坐到他们的位置上都会说出类似的话

不过他们在海外学者中属于很有自己想法,想在中国做点大事的人。现在国内牛海归当道,欧美的研究型大学体制被引进,在制度上有意识的向西方靠拢。钱学森的一句"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高层的变革意识。对很多人的未来会造成冲击。本文讨论的人群主要是国内和国外目前在做基础科研的非大牛们或者说将来的大牛们。河里不少人是这一类的。

家园 我对中国在人钱上都很乐观

在人才储备上海外留学生们是一大资源,供给充沛。而且国内在前十的学校和中科院里自己培养出来的“土鳖”们越来越牛。我在的组里前年招进来一个从中科院来的博士后。比绝大部分美国毕业的同辈强多了,连英语居然都强

在钱上中国的科研投入占GDP的比例在各主要国家中算低的,有上升空间。现在经济转型,科研投入就更多了。几年内我是积极看好的。不过现在中国的经济是一个坎。是像日本那样走进“失去的十年”,是拉美化,还是成功升级欧美化?整体经济前景在长期上绝对要影响科研投入的。

家园 我觉得主要问题不在人才,而在大环境

引进人才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引进的人才在国内能发挥作用,否则就算所有的海归都回国了也不顶用。我一个师弟去年回国,呆了近一年,发的几篇文章还是跟原先国外的导师做的,等于说在国内基本没干成什么事。前几天打电话聊天,他说前半年跑户口,跑房子,安家,后半年跑经费,原先许诺200万启动经费,半年下来只拿到30万,够装修个实验室添点办公用品而已。这还只是人事和财务上的繁琐事,学术腐败,裙带关系,中低级科研人员待遇等等的事,就更不用提了。

总之我觉得饶毅和施一公是坐什么位置说什么话。人才引进方面,他们多少能做得了主;但学术大环境方面,恐怕他们自己也无能为力。倒未必他们自己不明白,只是明白了也不愿多说。

家园 这些话说到点子上了

这就是国内的现实。饶毅,施一公和其他的大牛们完全没有否定这一点。施一公的博文里自己也说他从在国内建实验室到真正能运行花了六个月时间,这还是到处给他开绿灯的情况下。

不过话说回来,在美国新建实验室也没这么容易的。我组里刚有个名校AP跳巢过来的,他新建实验室也花了半年时间。现在手下还一个兵没有,整天看他自己拿着试管在楼道里跑来跑去的。要知道,以前他手下有差不多快十个人的。

讨论的意义就是每个人提供自己的所见所闻,帮助正好有需要的人自己思考。旁边的观众也可以学点什么。很多道理是相通的,这里用不上那里没准就有用了。

家园 他们跟那些院士的区别在于

他们还在学习怎样提高取悦组织的水平,饶毅还在他玻壳里发发牢骚,也只有他这种在海外呆过的才想的起来。

制度上向西方靠拢?这话说得也太早了一些。

家园 现在理科比较有前途的是哪些呢??
家园 说说自己的经历吧

不是牛人,海归难阿。得到意见是

天津的教授说:要么赶紧回来,这个叫卡位;要么tenure再回。不过越往后越不确定。感觉是建议赶紧回来卡位。

魔都的教授说:还是associate再回来吧,直接作正教授。不建议裸归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