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从项羽的鸿门宴到蒋介石的重庆谈判 -- 温相

共:💬30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从项羽的鸿门宴到蒋介石的重庆谈判

飞将军说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未必能够坐稳江山,还有就是一个冷了诸侯的心。此外还谈及了重庆谈判的话题,我想就此和大家一起聊聊。

项羽能不能坐稳江山这是要等灭了刘邦之后才能知道,大家之所以同情项羽也就是在于鸿门宴上项羽本来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刘邦,然则项羽没有那么做,这和项羽的人物性格有关,以后项羽要求和刘邦单挑,这在政治斗争中是难得一见的幼稚,也有些反璞归真的味道,以后乌江战败,项羽宁可和自己的脖子过不去也不和江东的百姓过不去,因为真要卷土重来的话,首先遭难的就是江东的普通居民,所以,项羽失败了,可是,人们千百年来还承认他是一个不耍阴谋的真性情的好汉,这么一个西楚霸王,又是汉家四百年天下的手下败将,然而包括老流氓刘邦在内的人都没有造项羽私生活上的谣言,在二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中还有这样一位一生就拥有一个女人的封建霸主,也够文人骚客们喝一壶的了。

刘邦如果死于鸿门宴,那么项羽可以说是纵横天下而没有对手,用不了几年的时间,什么田齐、张耳、吴芮、韩王信等都会作为古玩进入历史博物馆,而且,最为主要的一点是项羽如果听从范增在鸿门宴上的劝戒,那么至少说明项羽是一个老道的政治家或者权谋家,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会认真的考虑自己的未来,认真的考虑自己的对手,所以,项羽能够听计于鸿门宴也就能够在以后的平定天下中走出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一步,这是相辅相成的,惟其项羽不听范增的话,也就不可能成就霸业,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坐稳江山的论断了,所谓项羽杀了刘邦之后不能坐稳江山的推断其实还是存在于项羽鸿门宴杀了刘邦之前的项羽的思路中,有人说项羽要是鸿门宴杀了刘邦,那也不是项羽了,这点我倒赞同。

项羽杀了刘邦会不会冷了诸侯们的心?诸侯不是什么天下公理,他们其实也知道统一的好处,但是,统一之后有了那么多的好处,唯独他们的好处越来越少,所以,他们宁可分裂天下,所以,尽管出现田横那样的人,他也只能感动五百人的心,而感动不了天下人的心,诸侯的局限性就在这里。实际上,项羽对待诸侯不可谓不宽宏,比起刘邦烧了诸侯的大印来看,在项羽的统治之下,诸侯的好日子还是比较长的,当然前提是不能造反。刘邦得势之前还不是好话说尽,就以韩信和彭越为例,他们得到刘邦多少口头上的许诺,要不然韩信顶着一个淮阴侯的帽子怎么牢骚还那么之多?结果呢?刘邦甫一底定四方,第一个想到的是去韩信那里把大印给换过来,韩信还算是对刘邦有过大恩的诸侯,那些靠着六国余荫过日子的诸侯,刘邦难道会对他们青眼相看吗?只要看一下卢绾的下场就知道了。卢绾不同于世袭诸侯,没有深刻的政治背景,也不同于韩信、彭越等军功贵族,没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他甚至和刘邦的某些同乡也不能比,因为他没有吃苦耐劳的本性,所以的这些弱点都融合成为刘邦放心的让他去做燕王的支点,可是,“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那只是一种假设,君王特别是开国的皇帝,更特别是出身草莽的开国皇帝,他们的阴暗往往多于光明,所以,留给群臣的出路也是阴暗的。刘邦如果再多活几年,不要说冷了诸侯们的心,就连那些和出生入死对他毫无威胁的旧日的哥们被他称作功狗的人也要冷了心的,当然那时候他们的心也早就停止了跳动,无所谓冷与不冷了。

历史穿过时间的隧道,当我们再来看看几千年之后发生在重庆那一幕时,就会想到那句名言了,历史总有极其惊人相似的一幕,虽说它并不会重演。毛泽东和蒋介石相会于重庆,这个被我党当时很多人称为鸿门宴的历史时刻,蒋介石居然一改往日被人家叫做政治流氓的痕迹,相当遵守诺言的送毛泽东平安返回延安,可是,蒋的这一次难得的宽宏和他历次的狭隘一样大错特错了(这是指的站在国民党党天下的角度上看)。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如蒋介石利用种种手段暗害毛泽东并且得逞的话,中国的历史无疑会重写,有的朋友说蒋一旦这么做了,美苏都将对他投弃权票,我说未必。

蒋介石一旦暗害毛泽东之后,我党这边按照毛泽东临行之前嘱咐的一定会请刘少奇出来担任主席,然而刘的威望和手腕乃至能力和毛泽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特别是在战争年代,何况那时候王明还没有死,党内的政治斗争将会随着毛泽东的消失而越演越烈。内耗之后再来接受来自蒋介石的进攻,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一九四五年之后的中国已经进入了英雄造时势的年代,这是你不愿接受也必须接受的事实,所以,假如我党那时候失去了毛泽东,也就等于失去了造势的英雄,割据是它最好的结局。历史上这种英雄造时势的例子不乏其人的,比如雾月十八日之后的拿破仑。也因此时势造英雄的下一句就是英雄造时势,他们也是相辅相成的,自然有造的好的,也有造的差的。

我党如果当时处在那样一种情况之下,那些军阀就更不足论了,蒋介石对付杂牌军的做法倘若没有红军的干扰那将是比较成功的,就像我们不否认蒋介石如果没有遇到毛泽东、共产党这样强劲的对手,统一天下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那么,美苏会因此对蒋失去信任以致于不睬不理吗?也不会。先看苏联,一九二七年四一二之后蒋介石公然对苏联叫板,然而斯大林的做法呢?实在耐人寻味,按照斯大林的一贯作风那就是千百倍的报复,可是最后我们看到一九四九年苏联的大使罗申和国民党政府一起去了广州。一九四五年的蒋介石和一九四九穷途末路的国民党哪一个更值得苏联扔下石头呢?蒋介石假如统一了中国或者在中国已经没有了基本对手,美国人会放弃这么一个机会吗?如果美国人因为重庆暗害事件就对蒋介石的民主作风和守信法则作最大力度的攻击的话,苏联人将会从莫斯科主动摘下桃子。因此,无论美苏哪一家,只能承认既成事实,承认蒋的暗害的行为,并且还要出来给蒋作辩护,希望世界理解蒋的举动。也因此人们经常说政治是一门不讲道德、伦理的斗争哲学,这里所讲的只有成功和失败。

曹操说不可慕虚名而处实祸,蒋介石一生也没有学到这句话的真谛。

以上都是来自于假设,历史是不允许假设的,所以,我们这篇就算闲聊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还是不能同意

前面对项羽的分析基本同意,对诸侯的问题稍微保留一下意见。如果刘邦在项羽人头刚到的时候,立刻就杀了韩信,恐怕手下诸将的想法就不好预料了,项羽在鸿门宴上也是同样的情形。

关于国共的问题,就蒋介石当时的情况来看,他能否确定,如果他杀了毛泽东,美国还会象后来那样鼎力相助,苏联还会象后来那样和中共保持距离?如果美国退缩一步,苏联前进一步,不但整个东北和华北归了中共不说,长江以北,黄河以南,京汉铁路以东这些地方他能占几分也得另说。

如果罗申跑到广州能说明斯大林的态度,那么,米高杨跑到西柏坡又说明了什么呢?

再往远处说,即使蒋介石灭了中共,就凭抗战之后“三洋开泰”,“五子登科”的所做作为就能长久么?

家园 米高阳去西柏坡是一月:

而罗申和国民党去广州是几月?在老米都去了西柏坡之后还会有这种举动难道不是比较滑稽吗?

家园 关于项羽的论述我也不敢苟同.

刘邦不过烧了诸侯的印绶,从来没有杀掉过已经投降的人.张耳被陈余打败后逃到刘邦手下,后来建功立业.而死在项羽手下的诸侯,秦降王子婴,韩王成,义帝.田假还是项羽立的齐王,兵败田横后投奔项羽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吧,不也被项羽杀掉了.

刘邦对诸侯确实不够宽厚,那也是平定天下后的事情.项羽可是在诸侯混战时就敢开杀戒.韩信太史公对项羽的评论已经能说明问题了:无论天下怎么变幻,也不会属于"猴沐衣冠".

家园 【原创】诸侯的去向本身都是利益问题

那些人不该杀吗?那个齐王不战而逃,不杀之立威?张耳投靠刘邦是谋士说刘邦最后会胜利,张耳本身打算投靠项羽的

诸侯的去向本身都是利益问题。

家园 关于重庆谈判

完全同意温相的分析。历史某些特定时刻,往往决定于个别人,比如,拿破仑就曾决定了欧洲数十年的命运。如果抛开拿破仑,法国显然不可能这样牛。所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个别人确实会起决定作用。1945以后的中国,毛是起了决定的作用。如果在重庆,蒋稍稍黑一点,就将是蒋来决定中国的命运了。其实美国在1945以后给蒋的支持是非常有限的,即便是军事援助也有很多不适合拿来打内战。例如空军的战斗机、海军的军舰都无用武之地。枪炮也因为后勤的原因,经常起相反的作用。不能说美国故意陷害蒋,但也说明美国不是全心全意帮蒋的。可是如果毛被拿掉,美国恐怕真的只能支持蒋了。苏联当然不甘心,要另外扶持一个可以与蒋对抗的,不可能了。

家园 吵架地不要

不要这样嘛。

不能彼此尊重,哪里谈得上看法的平等沟通?

大家资料不同,看法也可以各异,但请互相尊重对方。

家园 一般的文章是应该如服兄所说。

但这个高华的文章太不上路子了,一看就是别有用心,来恶心人的。

家园 如果是南京大学历史系的高华,他是

《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作者吧,写延安整风运动的一本书,影响满大的。

家园 跟老赵说一下田齐、张耳的事情:

项羽对待田家也不算薄待了,然而,田家哥几个没完没了的捣乱,项羽这个人大概心思就没有刘邦想的那么之多,而且做法也是简单粗暴,动辄就杀。实际上韩信领兵灭了齐国不是比杀个把人更绝吗?韩信自立为王,不是彻底的绝了田家的念想了吗?

至于张耳,那是他死的早,你看看刘邦对待张敖的态度就知道了,像张耳这种也很有城府和刘邦类似的人,刘邦能让他轻易的躺在枕头上死吗?

项羽那时候是霸主,自然谁不听话就灭谁,刘邦为了争取反对项羽的势力,自然也是开了很多空头支票,但是,刘项各自的目的不同,项羽就算是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他可能还是想进一步维持现状,也就是异性诸侯存在的现象,而刘邦从骨子里就要干掉诸侯,这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家园 司徒雷登赖在南京不走,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程思远回忆说美国人其实也没有真的支持过李宗仁,那不过是为了换马找的借口,蒋介石都不行,何况李宗仁的新桂系。美国人当时说的具有感召力的领袖说白了就是继续寻找合适美国人的代理人,可惜我党和毛泽东不是这么想的。

美国人的外交政策充分体现了邱吉尔的那句话,只有永远的利益。

家园 有人是在糟践高华的东西:

高华的原书写的还是不错的,关键是解读的人怎么给解读,这年头歪嘴巴和尚太多,把人家很好的经文愣是给念错了,念错了不说还自认为是正经,可惜了高华的好东西。

家园 高华和海外的那些研究者最大的不同在于:

高引用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来说话,他对我党建国之后的事情很多也不感冒,但是,他不骂人,也不诋毁,更不猎奇,所谓言之有物、言之有据。《红太阳》那本书尽管还有些书生之见,但是,大量的历史资料确实是很难得的,这就是他为文的一贯作风,像网上流传的《大饥荒和四清》以及《富田事变》等文都是反映了高华的这一特点。

家园 和johny兄谈谈高华以及他的作品:

高华在北京的时候我见过他本人,他这个人应该是含蓄的左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形右而实左,这里面我说的左和右不代表正确与否,而是说明他的观点和思想。高的作品中从骨子里面说还是相当维护我党的,他和其他党史研究者所不同的是,他主张彻底的反思和反省历史,反省党史上悲壮的一幕又一幕,还原党史的本来面目,不要怕让大家知道。就那么点事,你越遮掩,也就越给制造是非的人搬弄是非的机会,不是一直有人叫嚣什么不解密吗?高华现在做的努力工作就在于此。

实际上,现在中国很多具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就像高华这样,他们真心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但也真心的希望共产党改正错误,这种知识分子的某些做法固然幼稚,但是,用心和出发点都是良好的,也是有益的,和那些海外民运分子有着天壤之别。

以上是我对高华同志的一点认识,说出来和johny兄共享。呵呵

家园 这个不滑稽

我把这个理解为斯大林的奸诈(或者说是精明),既然国民党这条船是一定要沉的,就要看看还能从沉船上捞点什么,如果此时能逼迫国民党再签点不平等条约什么的,至少以后和中共谈判的时候是个筹码。反正当时中苏关系的大局面是变不了的,能多捞点好处就多捞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