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CCTV直播史上的一次“金字塔考古”闹剧 -- 秋原

共:💬15 🌺1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CCTV直播史上的一次“金字塔考古”闹剧

2002年9月上旬,CCTV国际频道对外宣称,将和国家地理频道、英国BBC、埃及国家电视台合作(实际为购买转播权),现场直播“胡夫金字塔考古活动”,“采用先进的机器人技术,深入金字塔神秘的南通道,寻找胡夫法老木乃伊。”

9月17日(周二)上午8时,直播如期开始,在经过两周的前期宣传和近两个小时的直播后,那个精巧的履带小机器人用一个类似针孔摄影机的设备告诉世人——“神秘的”金字塔南通道尽头是一扇石门。

一场轰轰烈烈开场的直播闹剧,最后以撩撩草草的方式结束了~

类似如此故弄玄虚的宣传手法,虎头蛇尾的科教节目,我们还经常在《走进科学》、《探索发现》里体验过。自2000年现场直播北京老山汉墓发掘以来,CCTV就把兴趣转向“考古”这个新发现的传媒报道素材,直到“金字塔考古”闹剧为止。

然而在直播过程中,媒体为留住观众,对信息迅捷的要求与考古工作本身的严谨实在是大相径庭:

在2000年夏直播的“北京老山汉墓发掘”节目中,现场主持人张政不止一次地要求接受采访的考古工作者当场判定出土文物、墓室结构、墓主、无名尸骨的名称、用途、身份。节目现场,CCTV那种急功近利的媒体心理与考古工作沉稳踏实的工作态度实在是格格不入~

转眼一晃,八年已去,昨晚和几位CCTV的朋友吃饭时候偶然谈到了此事,大家都有些不屑。我说,不管节目如何,CCTV当年的前期推宣还是很能勾引人心的。在转播前一周多,CCTV大肆使用诸如“探秘”、“谜团”、“法老的诅咒”等华丽词藻,意图为直播营造气氛。9月17日(周二)上午,本应该照旧干活的一般老少男女盯着电视,等着一睹法老真容,胡思乱想兼议论纷纷着那诸如图坦卡蒙墓室一般的金壁辉煌、或如好莱坞电影那样的恐怖惊险,结果两个小时之后,就换来一扇模糊昏暗的石门,“上当”、“骗人”之声顿时此起彼伏~

2010年3月8日清晨 大雪中记于京东肉饼慎思轩 秋原

家园 当年年幼无知,本人做了一回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
家园 中国电影的连载呢?
家园 当时有印象,不过没看
家园 我全程看的直播,看完了以后

去年,我有一次看到甲流的消息,脑海里第一个反应,就是那扇石门

家园 NND,我也记得那场直播

被忽悠着浪费了一个上午

家园 我也是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之一
家园 我也是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之一
家园 还记得那次用的是irobot的机器人

只能说irobot很会作广告,现在irobot就是有好几款类似的排雷机器人的。

家园 同样一个被忽悠的人来报道。

不过最近CCTV-10放的一些片子,质量还是很值得称道的,进步还是很大的。

家园 你对了

甲流就是某些人挣钱的工具

家园 那天我全程看的直播

然后就没有后续了。真是“光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最后不了了之

家园 我当时在德国被忽悠

因为德国电视台也买了转播权。

你说的CCTV宣传方式,在德国竟如出一辙。如果不是主办方——BBC和《国家地里》统一布置,那只能说大家对古埃及的想象普遍非常贫乏。

家园 记者参加考古活动经常是有害的,尤其是摄像摄影的

我有一位参加过考古的朋友就对他们很有意见,他们没有必要的常识和保护意识,也没有起码的尊重。

家园 当年围观群众之一,电视台做的考古类节目很少严谨的

现在是纪录片当古装剧弄,古装剧做玄幻剧弄

别的不说,就说这两年捧得很高的,《圆明园》《大明宫》,里面漏洞一堆,就说《圆明园》里妃嫔的衣服发型,《大明宫》里的服饰还有那抱琵琶的姿势,都让人无语,连带着影响看片的心情,同时怀疑导演的严谨程度。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