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三国人物】杂谈刘备种菜与大耳朵用计 -- 萨苏

共:💬17 🌺2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三国人物】杂谈刘备种菜与大耳朵用计

刘备在许都的时候,因为和董承合伙经营衣带诏组织,为了避免曹操怀疑,他故意在家里种菜,弄得关张大为紧张,以为大哥脑子出了毛病.后人称此为韬光养晦之计的典型,认为是刘备也善于用计的体现.对此,某有一点不同的看法.

某以为,大耳朵这个人,和打仗一样,用计上边也属比较外行,至少排不进一流高手,他厉害的地方在用人和战略.这次的韬光养晦之计,实际上效果是适得其反,完全失败.

关键是他这个韬晦之计的斧凿痕迹太重了.大耳朵当时的职务是一州长官,相当于省委书记,要韬晦,他干什么不好,比如故意断错几个案子,和张颌争块宅基地,抢男霸女什么的,干吗非要在家里种菜呢? 这种伎俩蒙蒙萨苏还可以,蒙曹操,那就是狗熊收玉米 -- 瞎掰了.曹操何许人也?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拿这种计策对付曹操,根本是搞错了目标,要是袁绍还差不多.这样作直接结果就是更肯定了曹操的判断 -- 这个小子不简单,还会跟我耍心眼.所谓是欲盖弥彰,曹操就是看破了大耳朵的计策,才会请刘备喝酒吃杏话梅.曹操的酒是好喝的吗? 董承吃了一回就上极乐世界报到去了.曹操请刘备,恐怕一半是看到这家伙居然会使韬光养晦的计策,大有资格喝我的酒.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得,刘备又挑水又浇粪的几个月算白忙活了,难怪他心惊肉跳.

但刘备的运气实在太好了,这个计策失败比成功效果还好.某认为曹操此时对刘备是三分防备,三分喜爱,还有几分犹疑不定.曹操能识人,否则不会在万众中挑出刘备来告诉他你是英雄.这就象后来孔明识姜维,刘渊识石勒一样只能说明他是巨眼.曹操也爱才,魏种陈琳这样的死对头他也要用,对刘备的才能曹操肯定也是喜欢,要不就不会让刘备出入上层,当刘豫州了,这说明他也想用刘备 -- 人才难得啊.当然曹操也不是傻子,他爱才有个标准,就是自己能够驾驭得了,杀陈宫,就是因为他控制不了这个足智多谋的犟眼子.那么,如果他中了刘备的种菜计呢,那刘备就在许都负责冬储大白菜吧,曹操总不会和菜农为伍吧,他又不开超级市场.没有中刘备的计策呢,反而使他认为:这个人有头脑,厉害 -- 但是,就这么两下子,还不如我,我能控制他.这方面曹操是有胆略的,用张绣就是一个典型.

曹操本来就了解刘备有些弱点,比如反应比较慢--"惜得计稍晚",加上这一条,曹操在用大耳朵和撕大耳朵上的平衡被打破了.加上喝酒的时候打雷,刘备出人意料的反应快,闹的曹操给他又加一条看法 -- 懦弱.如此人物就算想折腾,能搅起多大的浪呢? 曹操放心让刘备带兵,就是这样一步步把他看错了.恐怕曹操自己是比刘备聪明,曹操的文学多好,刘备呢?连一首打油诗人家都认定他作不出来.但是架不住他搬出来一条卧龙帮忙啊,一旦大耳朵补足了自己的缺陷,曹操的苦日子也就来了.

刘备的韬光养晦之计,怎么形容呐? 想想一个词正好 -- 歪打正着.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老萨评得有意思,深合”易“字。

"但是架不住他搬出来一条卧龙帮忙啊,一旦大耳朵补足了自己的缺陷,曹操的苦日子也就来了."

家园 古人说:一诚格万物,想来刘备就是深明这个道理的:

他在很多地方就是显得比曹操来得真诚,至少当时的人是这么感觉的,这可能和他的出身有关,他是破落贵族,实际已经不是什么中上阶层了,而曹操一直是贵公子的味道,所以,待人处事方面自然不同。

此外,老萨说曹操看透刘备,确实是这样,而刘备何尝没有看透曹操呢?三国是一部英雄相惜和相争以及相残的历史,让我们这些后辈只有捧读的份了。

家园
家园 大愚弱智,大智若愚!
家园 Re:【三国人物】很有想象力!

但还是戏说:-)

家园 这怎么是戏说呢?建议瑞其德看看《资治通鉴》再来说话!

《资治通鉴》卷六十三-汉纪五十五中记载:

初,车骑将军董承称受帝衣带中密诏,与刘备谋诛曹操。操从容谓备曰:“今

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备方食,失匕箸,值天雷震,

备因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罗贯中不至于连司马光的书都没读过吧。

家园 好!
家园 萨兄好文,顶一下!
家园 我说的不是这个!

刘备掉筷子这件事,当然是真有历史记载的.

我说的是萨苏的那些刘备的心理活动和分析,是戏说!

对了,公布上次和你的对答,只是要说明我对某人的看法,供大家思考.

有失礼处,请海涵.

家园 萨大……

萨大怎是吃素的?!

家园 呵呵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萨兄是大拿,但罗老也不是吃素的

我们姑且停留再演义的层面上

曹操虽然是奸雄,但是奸雄还是有弱点,那就是喜欢耍小聪明,喜欢别人欣赏这种小聪明。演义上就有很深刻的描写,多了也举不出来,姑且说几处。

1. 小时候耍他叔叔

2. 华容道上还不时笑公瑾孔明缺谋。还总有个知趣之人问丞相为何发笑。

3. 表现才华的时候,几次被杨修抢了风头。

4. 横槊赋诗,扫兴杀人

所以不知道时大耳实在是太奸还是人品太好了,他的这种伪装,因为做作的成分太过明显。在曹操看来,正觉得一切尽在掌握。如果不是歪打正着的话,这个马屁拍的,在人类史上都应该时数一数二的。况且,阿瞒看来,这也是一种臣服的表现,天下英雄唯二的英雄,那没老子自然是第一了。还是马屁。

大耳在这以前也表现的没有那么出色也是一个原因。当时咱这是事后孔明,老曹要知道以后这么多事情,那管得上马屁呢,别废话马上宰了。

家园 老曹爱才心切

唯才是举,这是老曹的名言。

继续停留再演义的层面上。老曹一样表现得思贤若渴。

对关羽那不用说了,百万军中对赵云的赏识。手下的张辽,贾诩甚至是过往的仇敌。

白门楼上对吕布,要不是刘备几句话,说不定都手下留情。

还有那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名句。

窃以为,此时此刻不会对老曹有威胁巨大的(政治上的)死敌,老曹难免都想留为己用。所以老曹对刘备那是英雄惜英雄。

家园 某来抬杠一下,萨兄勿怪

“关键是他这个韬晦之计的斧凿痕迹太重了.大耳朵当时的职务是一州长官,相当于省委书记,要韬晦,他干什么不好,比如故意断错几个案子,和张颌争块宅基地,抢男霸女什么的,干吗非要在家里种菜呢?”

个人认为,刘备之所以不采取那些手段,正是因为刘备所靠的是一个“名”。世人都说皇叔仁德布于天下,既然如此,刘备如果采用这些手段,曹操反而更容易看出破绽。

所以刘备去当菜农,一方面不会让世人对其有闲话,可以继续笼络人心,再者,这才能让曹操的判断出现错误。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