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谢国忠: 未来20年投资酱油,方便面 -- 大众河蟹

共:💬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谢国忠: 未来20年投资酱油,方便面

大陆最肥美的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有一亿亩地随工业化消失了,现有耕地又因过度使用逐渐贫瘠,预料粮食价格将展开20年到40年的连续上涨趋势,冲击全球货币及利率政策。

「未来二十年,投资生产酱油、方便面(方便面)和石油股的长期报酬,会比投资科技股还来得好!」

连续两年被国际专业杂志《机构投资人杂志》(Institutional Investor),评选为亚太区首席经济分析师的摩根士丹利证券(Morgan Stanley)董事总经理谢国忠,十月一日,也就是台湾央行宣布升息的次日,在新疆接受《商业周刊》独家越洋电话采访时,做了上述表示。

今年大陆国庆的黄金周假期,谢国忠不是出国旅游,而是跑到大陆五大牧区之一的新疆观察粮食供给状况。漫步在大陆新疆的道路上,看着当地特产的葡萄树,谢国忠首度对外披露他对未来二十年全球经济情势的预测。他说:「大陆粮食的明显短缺,会进一步引发通货膨胀,而科技股则因为产业发展成熟,又缺乏杀手级应用产品,会沦为传统产业了。」

谢国忠说,长江与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已经让大陆最肥沃的一亿亩耕田迅速消失,这占大陆种植粮食土地的一二.六%,因此今年以来,大陆粮食价格上涨推升通货膨胀的状况,只会持续恶化并向外辐射,加上油价高涨,全球将挥别「负利率、通货紧缩」的状态,正式进入一个「利率上扬、通膨扩张」的新世代。

在全球总体经济情势大逆转之际,谢国忠预测:「未来二十年,无论是在期货市场、或是股票市场,成长力最高的投资主轴都应该是back to basic(回归根本),投资焦点应该摆回到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的族群,任何有关粮食、石油这两种资源短缺的相关制造厂商,会是最佳的投资标的。」以下是谢国忠接受《商业周刊》专访的内容:

《商业周刊》问(以下简称问):美国进入升息循环,引发全球对通货膨胀的忧虑。我们未来面对的是多高的通货膨胀率和利率水平?

谢国忠答(以下简称答):过去二十年,石油、原物料和粮食价格每年都各跌二%,所以不单没有通膨问题,近年全球各地甚至还有通货紧缩的讨论。但是通膨的主要推升三要素:石油、粮食和工资,其中石油和粮食两项的价格,都在今年开始持续上扬。

由于市场供不应求,又开采不易,我预测石油未来的浮动区间,比以往高一倍,由十到三十美元,提升到二十至六十美元。尤其接下来这一、两年,在油价上涨、粮食价格也大涨的状况下,美国的核心物价指数(Core CPI)应该也会由一‧五%升到三%,这肯定会改变整个世界的货币政策、利率水平和经济条件的!

美国过去十年的平均通货膨胀在二‧五%,这是因为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出口才降低的,但现在大陆粮食价格上涨,会持续推升全球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我认为大陆物价上涨在未来会推动以美国为主的全球通膨,增加达一个百分点,以美国过去四十年平均通货膨胀在三‧五%的历史均值来看,未来回到三%的通膨水平机会是很高的,而利率水平应该会回到五%。(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目前仅为一‧七五%)

趋势:中国物价上涨将推升美国通货膨胀

问:美国升息和大陆粮食波动之间的相互影响为何?能不能更精确地说明?

答:一九九七年到现在,美国由亚洲进口的物价共下滑二五%(平均每年降三%至四%),但现在大陆本身粮食需求每年增加一%,预料粮食价格每年会实质上涨二%(意谓扣除通货膨胀三%后),那么,大陆的工资势必同步上扬,这样子工人才能过活,所以我认为未来大陆的工资、物价啊,预料每年会增长五%,这样的价格增长,会推升出口价格。

在美国来说,以前美国通膨能相对持平,就是有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和物价输入,将服务业上涨带动的通货膨胀压抑下来。但以前由亚洲进口的物价是每年下降三%,以后变成每年实质上涨一%到二%,这一来一往之间大约四%的差异,就会成为推升美国通膨另一大因素。

问:那么大陆粮食短缺的状况有多严重?

答:我在夏天的时候,开车到处看看,到底这粮食价格上涨的状况是短期效应,还是长期的。我去了陕西、山西、山东?龋?长江三角洲,还有湖南这些地方,看了之后,我觉得这是很严重的长期问题。

唉,现在中国粮食最大的三个问题,第一个是,质量好的土地消失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这些大陆质量最好的土地,都去发展工业化了,就是台商去发展的地方嘛。官方的数据是,过去十年内已经有一亿亩的地消失了,但是官方的数据肯定是少报的,而且这是最肥沃、产出量最高的一亿亩地变城市化了,所以实际上对未来粮食产量的冲击程度肯定是更高的。

需求:

中国每年粮食缺口四百五十万吨

第二个就是使用过度了。这十年来的土地使用都没有休耕,这是跟未来借的、预支的产量,所以这是虚的。

第三个就是中央的粮食仓储,这恐怕也有虚的成分。今年的粮食价格一直上升,这很多的粮仓存货都被偷了嘛,所以今年上半年政府才放不出粮食来稳定价格。

另外呢,就是葛林斯班(美国联准会主席)用降息的方式,拚命印钞票来刺激全球经济,现在全球人民都感觉比以前有钱了,股市、房市都大涨一波,大陆的经济也大幅成长,但是大陆是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国,现在大家有钱了,都想吃肉了,不肯只吃米粮了(编按:有更多米粮无法成为粮食,转为饲料,以供应富人的食肉需求),我想未来光是大陆本地的粮食需求,每年就会增加一%,因此增加大约|百五十万吨的缺口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中国总的粮食生产量大约是四亿三千万到四亿五千万吨,消费量则约四亿六千万吨,本身的产出根本不够当地消化,所以现在已经有一千万吨的粮食进口需求。而且,今年产出四亿五千万吨的量,我认为已经是最高的产量了,未来再增有限,何况这样的产出数字只怕还有虚(浮报)的。

那大陆扩大进口需求,这就又会回头推升全球粮食的价格上涨了。

投资:房市泡沫后是买石油和粮食期货时机

问:所以,市场原本担心利率水平低于通膨的负利率环境,一下子变成升息环境,对投资人的冲击会是什么?

答:我觉得呢,要投资很基本的民生必需用品。经济成长率要下滑了,不能再投资什么成长股、高科股了,现在就是Back to Basic(回归到最基本的)!但是这股市没什么粮食相关的上市公司啊(沉思),啊,像是投资农场啊,去阿根廷或巴西买个农场租给别人耕种,一年大概也有六%到七%的回收,哈哈哈!比去投资科技股的好。

反而是投资酱油啊、方便面啊,这些民生消费品是比较好的,或者去期货市场投资粮食或石油的期货。长期来说是可以投资期货的,但现在对冲基金在炒作,所以我觉得更好的时点是等今年底或明年大陆房地产泡沫破掉了,到时候石油价格就有机会再由五十美元跌到二十五美元,那时候你再入场(期货市场)投资能源或石油期货,或是粮食期货,会是个很好的入场点。

若是股市的话,大概就是选石油、或能源替代品如煤、炭等公司,也会因为石油价格上涨的替代性而上涨。但全球七○%的石油是控制在中东政府手中的,像欧洲的石油上市公司顶多才百分之十几的产出,所以另外能投资的就是搞石油技术的公司,像是推出clean coal(干净煤)的Shell(壳牌)公司。

还有一种就是channel(零售通路)的。亚洲和大陆这几年的消费革命,是把IT(信息科技)应用在经营管理模式上的,就像Wal-Mart(沃尔玛)一样把销售规模扩大了好几倍,技术带来了经济规模。所以民生基本消费品的需求增加,这些已经达到经济规模的通路商也会持续成长受益,也是民生消费的受惠族群。

预估:全球停滞性通膨发生机率逾五成

问:除了通膨,还有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

答:未来两年内,全球的经济状况肯定是好不到哪里去的!再加上粮食、石油价格持续在涨,全球这两、三年出现stagflation(编按:停滞性通膨,意指产出下降、物价上扬并存的现象)的机率很大,(沉思一下)我估计发生的机率?龋?可能在五成以上。

但问题是,市场还不以为这样的状况会发生?龋〈蠹蚁衷谏踔炼家晕?美国的升息,是短暂的周期性升息,未来还会再减息回来,但我认为没有可能的,未来美国只会降慢或加快升息的动作(叹气),没可能再减息的。

从山东走到新疆 谢国忠「用脚看大陆」

「中国的数字都不准的嘛!如果不去直接观察,怎么知道实际情形呢?」身为大陆上海人,批起祖国中央政府公布的诸项官方数据,谢国忠的态度又直又不留情,还哈哈地打趣说:「如果(大陆官方数据)数字准的话,我坐在办公室里面就好了啊,那就是因为数字都不准,才得出去实际瞧瞧啊。」

谢国忠能在洋人经济分析师群里脱颖而出的成功之道在:用脚看大陆。

谢国忠举例说,在分析今年粮食价格上涨推动通膨的冲击程度时,看到大陆中央政府公布的官方数据是,今年上半年广西省南宁的米粮价格上涨幅度仅一%,是在温和可接受的范围内,但他实际走访时却由当地人口中发现,上涨幅度是惊人的五○%,他说,这么大的差距,不实际走到那是不会发现的,也就是中央政府的数据都做不得准嘛!

对此,谢国忠笑笑说:「在中国做经济分析师,是非常辛苦的!更何况,中国那么大,要走一遍得花很久的时间的。所以啊,我一有空就赶紧到处走走瞧瞧,看看他们在干什么的。」

家园 俺虽也是欧美滞涨派,但也不信Petro$, 更别提酱油了,hehe
家园 中国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2-3年内能改观吗?
家园 可以借鉴的地方

谢的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还是很值得我学习。

家园 这完全要看国家了

只有卖不出的价格,没有卖不出的产品。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老百姓的需求是现成的,只是价格垄断,严重制约了需求。

中国老百姓好辛苦,(相对于有限的收入)房子要买最贵的,汽车要买最贵的,股市也是为国有资产服务,债市二级市场一塌糊涂了,老百姓还在高高兴兴买国库卷现卷。

国家如果能让中国老百姓用合理的价格拥有房产,股票和债卷,同时又不Screw up现有owner。再要能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吃穿住行,科教文卫方面,中国老百姓的pent-up需求会飞上天的。

最近那位长江商学院的郎中医,谈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完全不在点上。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国有资产为我们的经济和老百姓服务,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早晚会沦为贪官们的金库。如果真能通过国有资产“流失”带动我们的经济结构调整,so be it!

家园 呵,不用看,国家不会作

也做不到。

最可能做也最容易做到的就是扭曲这方面的信息并向人们传导。

家园 呵呵,谢大人深入调查是再好不过的,满脑子工业化

是必由之路的兄台们怎么看?

如果农产品价格上扬,对美国这个农产品出口国是大好事啊;实在有必要就出口些FUEL CELL汽车给中国,GM已经在做了呀;一来二去的,贸易赤字减少,利率环境也好些。

中国的工资上扬敲响了“粗放型”增长到瓶颈的警钟,如果中国生产的日用品成本加运费和在南美的差不离的时候,中国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中国有这么多富豪是靠肥料发家的,怎么会没有上市公司是做农业的?谢大人过谦了吧?再不行,就投资美国的农业机械公司也行啊;去阿根廷买农场,真是个好主意,如果农产品价格上扬,南美货币也升值不是?

等大选不耐烦,便瞎说一气。谢大人的看法总有闪光点和前瞻在里头。谢谢参将兄的转载。

家园 感觉长期分析忽略了生物科技的作用

很多生物科技的应用都不为人所知,却造成巨大的成果,历年的粮食产量就能说明。

家园 谢某结论:长三角的工业化不如种庄稼合算

中国种了几千年的庄稼,也没出息到哪里去。现在的阿根廷更是榜样。工业化要干不过农业化,世界资本主义几百年算是白干了。

中国缺粮有一段了,是事实,但世界性长期粮食供求不平衡好像没可能,种粮门槛不高,要能发财,俺都想把家里的院子开垦开垦,最少也自给自足。

粮价持续上涨只有一个可能:美元持续下跌。

家园 在下今天等大选结果有些焦躁,便拿这篇文章胡说了,参将兄恕罪。

环境重要还是发展重要,向来是个悖论。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土地的使用价值,也是见仁见智。求同存异,求同存异。拱手拱手。

家园 生物科技也有该面对的问题

最近看了份日本农药对人体和环境的破坏,特别是对人体,提出一堆用药的数字等等的,着实触目惊心.农药确实能提升产量,但是东西总是人吃的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