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医古代如何治伤?送给中间派的您 -- 虽远必诛

共:💬49 🌺9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中医古代如何治伤?送给中间派的您

看来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描写中医古代如何治疗外伤的。

我十多岁时由于对草药与治伤的爱好,村里有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对我很好,将祖传下来说最少五代以上的一本有点残破黄倦给我。这是用线装毛笔写的书,我第一次见到,是一本骨伤及一切损伤治疗的书,内写白莲寺千金不传方,分很多科目,书中很多地方皆用红圈圈起来。当时喜欢很,多看不懂,后来多看了解记下了一些内容。

还不够神奇,最好是找一只白猿更加配套。

那么这个神奇的小本本--没有任何名称,作者的可信度有多少呢?

基本上是抄袭现代医学的内容。用王刚的话说--不真。

看看中医古代对外伤的真正记录:绝对标准的,有出处,有作者,有详细说明,不是文学作品。

清代的吴谦(不是编魔术的),受到了一个土财主的支助写了一本小册子,在公元1742年出版发行了。不是黄黄的密不外传的。

我现在手里的是,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第二版第八次印刷的。

书的前言写的清楚:

太医院院使加光禄寺卿衔臣钱斗保等谨奏:为钦奉上谕事:乾隆四年十一月十七日,右院判臣王炳,御医臣吴谦奉上谕:“尔等衙门该修医术,以正医学”Bra,Bra

上自三皇以致我朝,分门巨雷,删其驳杂,采其精萃,发其余蕴,补其未备,成书两部。

其小而约者,以便初学诵读,其大而博者,以便学成参考。使为师者,必由是而教,为子弟者,必由是而学。 则医学昌明,寿民于万万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这个包罗万象的小册子里面,其中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一至卷七十六)中杂症部卷七十五,金疮页420,有比较明确的中医古代如何治疗外伤的总结。

中国古代的结束是以1840年为界限的。

现在看看具体写了些什么

金疮

金疮须宜验伤痕,轻伤皮肉重伤筋,外撒如圣桃花散,血多八珍独参汤。

注:此证有金刃伤,箭簇伤,磁锋伤。须看伤痕深浅,轻者皮肉破损,血流不住,以桃花散撒之,重者筋断血飞,系大脉已伤,用如圣金刀散撒上,以棉帛扎住,止而复流,再撒。若药痂过厚拘痛者,以生肌玉红膏涂伤处,外贴陀僧膏,长筋止痛生肌治之。无论轻重伤破出血,初服三黄宝腊丸,伤破微出血者,服黎洞丸,若出血过多,其人面黄眼黑不可专攻淤血,宜用八珍汤,甚者独参汤,先固其本,二方俱加苏木,红花,兼调淤血。

以上大家看到了主要还是用中药调理,兼用外用药,直接的手术方法很有限。缝合,结扎,止血都没有。

下面的具体的提到一些手术内容,您别惊讶!

此证虽系好肉暴伤,然验脉法形证,亦可以定生死。如伤血过多,脉见虚,细,沉,小,和缓者生,如脉见浮,洪,数,大,实,虚促者死。被伤入肺者二七死,左胁下伤内者,肠全断者,少腹下伤内者,伤处繁多者,老人左股压碎者,伤破阴子者,肩内耳后伤透于内者死。

反伤天聰穴与眉角,脑后,臂里跳脉,髀内阴股,两乳上下,心下鸠尾及五脏六腑之俞者,皆死。脑后出髓而不能语,目睛直视,喉中沸声,口急唾出,两手妄举者,亦死。

又有腹皮损肠破出着,看肠若仅伤一半者,可治,先以大麦煮粥,去浓汁,清洗其肠,以桑皮尖茸为线,蘸花蕊石散,缝肠伤口,急于缝处涂活鸡冠血,随以清油涂肠令润,将肠轻轻纳入腹内,外用生人长发密缝伤口之里肉,留外皮撒月白珍珠散,以待生肌敛口。

若伤口大者,不能外缝,以陀僧膏护贴,侯自溃脓,即按溃疡门治法。

缝后勿惊笑,以米饮少少饮之,渐增,待二十日后,再吃浓粥,调理而愈。

这里看到了中国古代的外伤治疗水平还是很高的。

至少可以做肠缝合手术,腹外伤手术。护理的水平也非常高,比如说防止腹内压增高,减压缝合等等。当然还有饮食控制等等。

对于预后的研究也不错。可以看到了对失血性休克不同阶段的描写。颅脑外伤,深部脏器外伤,气胸等等。

当然也有很多不科学或者错误的地方,比如说,涂鸡血。俞穴外伤的预后等等。

而且必须指出,这些治疗手段都是在非常大略的方向上,没有血管,细致止血的概念。

如伤血管当先用细绵扎于上。

纯粹是扯淡,做过手术的都知道,术野小一片红,不压迫止血,清理术野,用止血钳夹住血管,想结扎血管,一点可能都没有。

毛细血管出血,要压迫止血。

小静脉通常电刀就可以,

大的静脉要结扎。

但是重要的动脉和主要大静脉都要缝合。是显微外科的技术,没有显微镜是无法做到的。

自刎脖子气管断 (或战伤于此者),还没死的处理方法。先按患者半高点处。用上法,蚕丝净线先缝合气管血管

气管的缝合更是搞笑了,没有清创就考虑缝合,嫌死的不够快。气管是软骨为主,缝合要高强度的针和止血钳。

腹伤粪便出(这样得活者不多),
这个就不说了,医宗金鉴中给出了如何缝合肠破损的例子。

总体上讲,所谓秘传的

最少五代以上的一本有点残破黄倦
根本不存在,完全是结合了现代知识的编造。

可以参看关于孙思邈的传说,都是在一些古籍基础上用现代知识进行编造。链接出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送花~坐沙发
家园 所幸我不是生在古代

随便伤筋动骨就可能感染死人,得了急性的肠胃炎或者阑尾炎估计也大半是活不了的。这些病,从小到大得的机会还是大大的。难怪古人的自然增长率不够高啊。

家园 人的寿命飞跃经过了几个阶段

第一:农耕的出现,减少了外伤,营养不良的问题,从18-20提高到了35左右。

第二:控制感染,尤其是下水系统,有增加了十岁左右。

第三:大规模免疫,抗生素,尤其是是新生儿存活率明显增加。平均寿命在二十世纪快速上升,达到70-80

下一个,或者正在进行的是生活习惯的改变,比如说禁烟,多锻炼,平衡饮食,可以再提高十岁左右,但是生活质量提高的更多。

如果想过100,可能要在基因技术上下功夫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触目惊心,帝国主义欺诈,压迫非洲兄弟。忘我之心不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很怀疑

1742年的时候,西医的外科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大夫要是能对比说明一下就好了。

但是,最近这一两百年西医的发展速度就远远超过中医了,这个还是要承认的。

家园 会详细的写

关键是要平衡的全面的认识问题, 看看为什么这两百年会落后。

光是说我祖上富过,对现实没有任何帮助。

在收集资料写手术的历史,稍候。

家园 谢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解剖是第一步

然后微生物研究和抗生素类药物带来了一个质的飞跃;当人类初步了解人体的奥秘,而不是指天划地,五行阴阳,才算踏入现代医学的门径。

一两百年前,西医对人体两眼一抹黑,但不懂就要研究;今天,传统中医同样对人体两眼一抹黑,却对传统称之为博大精深,非常人所了解,不知道的不代表没有,看到的也不代表就是这样……布拉布拉……而且,对现代医学的功绩视而不见,而拼命攻击副作用,后遗症……

家园 手术三大关:

麻醉,失血,感染。

这三个基本上都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时候出现的。

这也是为什么最近这100多年,手术大发展的原因。

150年前虽然没有什么厉害的热武器,但是战场死亡率非常高,战伤率非常低。

稍等,会详细介绍这些的。

家园 白猿?哈哈,大夫深谙此道啊!

也就是一买大力丸的开场白,那点儿面子刚够请老祖宗,请白猿还差的远了去了.

中医对外伤的处理基本就是习武练兵的经验积累,所以大多武术家都兼习中医,精华不少,尤其是对并不断骨伤筋的扭伤,搓伤,基本还是对路的.对断骨伤筋的枪伤刀伤并不见的比当时的西医高明到那里去,现在就更没法说了,流传最多的大都是糟粕,例如有名的狗皮膏药,大力丸,内外兼修,有病骗钱,没病也骗呐!

家园 别的不敢说,中医接骨还是有货的
家园 忽然发现博茨瓦纳上调了好多

神奇的数字。

记得原来说博茨瓦纳出生人口预期寿命在30左右的,现在再查,忽然60以上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那你就说出来那些是有货的。

正好,这个天天搞。

讲来听听,什么是你认为的有货。

家园 村长,为什么在93年之后会下降?
家园 艾滋

非洲的普遍问题。

艾滋病提高了婴幼儿死亡率,主要是艾滋孤儿没几个能活过5岁的,还有成年人口的死亡率,死亡的大都是20-30之间的青年。严重拉低了平均人口预期寿命。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