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碳经济或许真是一个坑~ -- cxoo

共:💬2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碳经济或许真是一个坑~

原文发在我的blog里了。

碳经济是陷阱还是革命?

去年在一片落寞的叹息中,沸沸扬扬闭幕的歌本哈根会议,给中国人参与世界经济政治生活的历史上写上了浓重的一笔。这一笔并不是眉飞色舞的成绩,而是中国正式以一种众矢之的的角色进入了世界重大事件的核心决策圈子。

碳经济究竟会如何影响我国工业,碳经济究竟是不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枷锁,还是正如美国总统所说的这是下一次革命的开始?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碳经济究竟是什么。碳经济就是依托于这样的一种概念:燃烧碳基化石能源,并释放二氧化碳到大气的这种行为是有价的。也就是说除去购买化石能源所需要的费用外,燃烧化石能排放二氧化碳后会给全球其他区域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马尔代夫代表的哭诉证明了这种影响的存在。

经济学有很多不同的分析经济活动的方法,但有一点是相通的:社会经济若想正常运转,社会中的某种普遍性的经济行为必须是财务上为正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憎恨由政府强力控制下用分配到具体企业节能减排指标的手段来约束企业的化石能源消耗(不然政客们就别想赢得选举),因为这在财务上,至少在发达国家工业基础条件下的财务上,净节能减排是财务为负的(这和中国的请跨国正好相反)。

这样既要节能减排,又要制造一种财务为正的难题摆在了西方经济学家的案头上。美国作为世界上金融创新最大胆的国家之一,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迅速推出了一套理论:成本有效性理论。例如,在针对控制对人类身体有直接危害的二氧化硫排放的政策中,依托于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美国政府并不需要在密西西比河流域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关停任何一家企业,而是不断缩减二氧化硫排放配额总量,并允许企业经营这种配额,通过市场的手段使得低排放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更高的获利水平来逐步实现控制二氧化硫排放,这就是美国著名的“空气清洁法案”。史上最成功的排放控制法案之一。

这样从二氧化硫到二氧化碳,这种办法在欧洲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欧洲排放权交易体系是现在世界上最成功的二氧化碳配额体系。欧洲议会配准排放配额预算总量来干预欧洲的节能减排事业发展。例如像英国实现了2007年相对基准年17.84%左右的排放下降。这种体系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美国也必然要走这样一条道路,奥巴马如果真的希望新能源产业成为美国的下一个经济增长点,那么美国必然要走总量控制交易的路子,应为新能源必须通过排放配额交易来实现财务正收入,这也就是碳货币定价的来源。

在很多学者专家大肆宣传碳经济碳货币的时候,我们国家自然有很多人要关心一下,但如果就这样毫无分析的直接拿来就用,很可能,我们会自己给自己下了一个“套”。碳经济中一项与中国密切相关的内容就是清洁发展机制。很多不了解清洁发展机制规定的人,认为我们从碳经济中获得了“额外的”收益,殊不知清洁发展机制的运行条件中就规定了一项叫“额外性(Additionality),额外性规定如果中国企业想通过交易其所上马的节能减排项目所获得的减排权来获得经费,那么这个项目除去清洁发展机制资金后必须要经济上是不可行的!!也就说如果没有西方发达国家来购买中国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减排权,那么这些项目就必然在经济上不可实现!如果中国的节能减排项目全部依赖外国的碳经济,那么,中国的节能减排事业必然被西方国家牵着鼻子走!下一次的“歌本哈根会议”,中国还能不能像现在这样“无畏”?

中国节能减排事业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如果人均能耗水平达到美国现在的标准,那么现在全世界的能源生产都无法满足中国一个国家的能源消费。无论我国新能源的如何寻索发展,由于新能源的特性,新能源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还无法填补中国能源需求的巨大缺口。这样势必要从另一的路子来实现,那就是能效提高。

中国仍处于深度工业化的阶段,工业企业关心是如何扩大规模如何增加产量,在企业精细化运转的角度还不尽人意。因此在中国,工业企业拥有巨大的节能减排的潜力。而且企业节能减排的收益也是巨大的,这和西方发达国家整体来看正好相反。

以一些国际合作的中国节能促进项目的运行资料中可以获得:“在我国每形成一吨标煤年节能能力平均需投资2000元,年节能收益平均约为1500元。静态投资回收期在1~5年的各类节能项目广泛存在于工业系统中,现有工业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不包括结构调整)年节能潜力约为5亿tce,投资机会近1万亿元。”这些拥有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项目现在还大量的没有被实施,可惜的是,这些项目全部不符合清洁发展机制的规定,因为他们不具备“额外性”。如果中国节能减排事业将全部精力用来关注一吨二氧化碳8欧元左右的收入,为了满足“额外性”不得不关心那些技术可能还不成熟、低经济收益的节能减排项目,那么中国的节能减排事业必然走入了一个错误的死胡同!

但是,正如《装备制造》杂志中的一篇文章所说,碳经济或许是新时代的“郑国渠”。中国必须要改变能源消费的结构,因为中国面对的不是能源价格问题,不是国际战略安全问题,而是中国如果按照现在的发展模式发展下,中国将会面对的是“刚性的”“无能源可用”。地球只有一个,化石能源的形成需要亿万年,中国的发展也是必须的,必然的,那么中国要不要现在开始考虑构建自己的碳经济体系?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怎么建立自己的碳排放交易体系?中国仍然是发展中的国家,中国无论软的硬的基础建设都还有巨大的欠账,能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这些都是摆在我们国人面全的课题。碳经济已经不是经济学家的谈资,也不是政客的宣言,因为它已经涉及到了我们国家各个层面。正如标题所言,我们站在陷阱还是革命的十字路口。

节能减排畅想

家园 很有可能是郑国渠

中国也要搞,不然全世界的石油还不够中国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