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国内某些著名经济学家印象小记(一)?D?D林毅夫 -- 大可

共:💬62 🌺3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国内某些著名经济学家印象小记(一)?D?D林毅夫

国内某些著名经济学家印象小记(一)?D?D林毅夫

要说这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对不起,由于这个词被新闻媒体用滥了,几近贬义),真正对得起这个词的实在不多,为了避免争议,我在这里给著名经济学家画像时附加了一些限制型条件:一是本人认识且比较熟悉的;二是学术水平的确有两把刷子的;三是他们本人的成就无论圈内圈外基本上都认同的。这三个限制条件以前两条为主。

言归正传。先说说老林吧。如果你翻翻老林的简历,估计会吓一跳,包括世界银行高级顾问、伯克利大学的兼职教授(曾任)、香港科技大学的兼职教授(曾任)、等等,在国内外各种学术、非学术期刊上发表了300余篇文章以及其它各种著作。但实际上就头衔而言,我还是觉得“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的名头足矣。老毛不是说吗,要那么多的头衔干嘛,“伟大导师”就行了。呵呵,开个玩笑。

要说老林的学术成就,当然以在《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杂志》以及《美国农业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那些论文为代表。这是迄今为止所有在国内工作的经济学家(不管海龟还是本土派)都无法相比的。要知道,老林所有这些文章几乎都是在5年内写出来的,而且用的都是基本上同样的数据。这种本事,可不是轻易就赶得上的。

老林为人外宽内紧,让很多真正接近他的人感到有种压力。有一次一位台湾大学的教授来北大访问,当然少不了去拜访老林,然后老林晚上回访。第二天我问他们谈了什么,教授说哎呀,和Justin(老林的英文名)交谈太累了,谈的都是严肃性的学术问题,一点轻松感都没有。我当时心想,这和Justin的一贯作风的确是很接近的呢。

当然,世事变迁,这么多年的磨合下来,老林的作风也开始发生转变。至少现在和以前相比,亲和力上升了不少。但骨子里仍然是个极严肃、严谨的人。

和大多中国知识分子一样,从台湾过来的Justin“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也是根深蒂固的。只不过形势比人强。当初老林官是没少当过,据一位知情人事说老林最大的官当数他刚过来时曾当过福建军区副司令员。但后来激流勇退,去人民大学求学。大家知道人大当时的领导是什么货色,不受。于是老林转而申请北京大学,得遂。期间偶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最终去芝加哥大学深造。回国后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任职,期间也是颇多风雨。尤其是89年六-四事件差点被人整了黑材料,幸亏当时有杨白冰力保得免(当时老林的军衔是北京卫戍军区大校,住的房子都是总参分的)。但这番动荡下来,终于成就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也最终奠定了老林在中国经济学界的地位。所以真是福祸相伏啊!

不过这些事情可无法让他投身政界的心情冷却下来,就是在今天,(据我判断)在政界虽屡战屡败,却依然渴望跻身宫阙。虽然这一点上无法苛求老林?D?D这是绝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无法免俗,而且当初中心几个创始人也基本上在政治上混出了点名堂,例如海闻和易纲?D?D但真要依我说,这是何必呢?“伟大导师”足矣!

老林这么能折腾,一个很好的原因他有一个了不起的太太。当时台湾国防部给发了阵亡证,但他太太硬是在家中苦守了数年,最终在美国相会,并随夫回国,现在教育部任司长。我虽希望能够有朝一日达到老林现在的学术成就,但更羡慕他有这样一个好太太。别说在大陆,就是在台湾这样的好老婆恐怕也不好找了吧!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篇介绍让不才长见识了,大可兄还要多写呀

不才对林教授本人的了解不是很多,不过总的感觉他确实希望在仕途上有所建树。他在国内做的研究当然是经济学方面的,但其研究内容实际上与政治联系颇多。当年年轻的林毅夫能够抱着两个篮球泅水过海,别的原因不说,至少可以看出他的志向不仅仅在于“著名学者”。

家园 他有这样好的太太,却还……

盯着俺的一位美女兼才女的朋友胸部狂看,一点不注意影响,看来好色真是男人的本性啊,哈哈。

家园 当尽力知无不言而已。
家园 经济学本来就和政治有关

不说学而优则仕,且说经济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和政治学分不开了,用马克思的理论来说:经济学是有严重的阶级倾向的

家园 要不怎么说经济学牛呢

5年之内用同一批数据发一串文章,搁在工程上,早被人骂死了。

家园 不仅如此

有的时候不同的人利用同样的数据可以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那显然要发两篇文章了)这主要是因为分析的方法不同,这也促进了统计学的发展。

经济是门研究人的学问,人的问题最复杂了。至于经济学本身牛不牛,关键是看他解决了多大的问题。

家园 经济学的科学性还是远远不足的

关键就在这里了,人的行为是太复杂了,因素太多,想用自然科学的那一套解决经济问题,确实有些勉强,所以必须加入主观判断和臆测,好听一点,直觉的成份。

家园 太太好很重要啊...
家园 呵呵,chief倒是说说看怎么个重要法

理论联系自身实际再结合上面的例子的谈一谈

家园 国内某些著名经济学家印象小记(二)?D?D余永定

国内某些著名经济学家印象小记(二)?D?D余永定

今天来谈谈老余。

老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敦厚平和。虽然也是名校牛津大学的经济学博士,但和老林的先声夺人(或具有压迫感的)气势不同,老余几乎很少给人以压力,因此和他谈话颇为轻松,并且也能在很多非经济学的领域聊开了去。

聊得多了,自然知道了一些和各个著名经济学家有关的历史。比如老余有次对我们几个后辈说,自己英语较有天份,属无师自通型。80年代初中国经济学界刚刚开始对外开放的时候,多马(没错,就是那个创立了哈罗得-多马增长模型的那位)来中国访问,由老余陪同。多马对老余的英语之纯熟大感惊讶。林毅夫还专门跑过去问老余究竟在哪儿学的英语。最后多马竟要认老余为干儿子,为老余礼貌地回绝了。

之后老余去英国牛津念书,把老婆孩子也接了去。这段经历对老余的学术影响如何我不敢说,但肯定对小孩未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英语练了不必说,关键是开了眼界,从此立志高远。这不,去年高中毕业就去了美国一所十分有名的私立大学就读,成为当年该校3名获得奖学金的外国学生中唯一一个中国人。老余很是为自己的这个儿子感到骄傲。

在学术上,如果用发表论文的标准衡量,老余真正过硬的东西不多,至少在我看来如此。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老余的风格倾向于述而不作,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他身体不太好。去年动了一次大手术,自己也几乎认为到了大限,不料阎王殿上转了一圈又回来了。照常和大家嘻嘻哈哈,倒是很有道家的风范。虽文章较少,但这并不影响老余在目前国内经济学界的声誉。这也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出道早、为人随和、著述不多但经常发表一些还算是有见地的看法,再加上近来官运不断上涨均是这方面的利好因素。

老余真正让我印象深的有3点:一是强烈的人文主义和自由主义色彩。老余从不在政治上说过激的话,但骨子里痛恨专制和愚昧。当前国内能够称得上著名经济学家的,或在经济学界有些影响的,基本上都从文革中走来。老余私低下点了很多人的名字,说这些人当时都参与了各种运动,手上沾有各色人等的鲜血,现在不但没有忏悔,却一个一个道貌岸然,自己对他们的态度是“绝不原谅”。老余自己最满意自己的不是其它,正是在当时恶劣环境中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拒绝配合任何政治运动、崇拜政治偶像。不久老余将有本个人文集出版,里面收录了一些当时他在文革中的文章,大家有兴趣可以和杨小凯(杨曦光)的东东对比一下。老余没有小凯那几篇文章影响那么大,我想主要还是老余没有坐过牢的缘故吧。

二是老余为人处世的态度平和。老余最近官运亨通,不仅早早坐上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所长的位置,且深得国家政治大佬的重视。近年来频频出入中南海为那些党魁讲课。本月进一步当上了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所有这些老余并没有刻意去争取,更没有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一位张姓经济学老前辈告诉我,社科院各领导当中,真正为人正直且仗义的不多,老余却是其中一个。反过来看,老余这种随然的心态或许反而构成他官场得意的要素呢。

三是老余很懂得用人。就我所知,国内大多数著名经济学家既想要名又想要利,因此作他们的学生会很吃亏。但有些人不同,只要是学生或下属的东西,绝不夺人之美,且提携后进。老余这方面做得不错(其它一些人例如黄季?j、蔡?P等也算可以),深得学生和下属喜爱。有一次,一位很有才干的研究人员在评所科研津贴时被人恶意战略投票,几乎落选。老余在开所务会议时坚持一定要把津贴评给该研究人员,声称“如果不成,自己的所长就不当了”。你看看,这样的领导谁会不喜欢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高兄此言,

甚得经济学之精髓。所以我向来认为,经济学第一位的首先是思想,其次是方法。当然,缺了有效的方法,再好的思想也给人以美中不足之感。所以要不怎么说有时候经济学是门艺术呢?

家园 后院不要起火,正是当今吾辈成功必不可少之前提。
家园 这个林毅夫,就是当年从金门游泳叛逃大陆的那个台湾马山连连长吧?

记忆中这哥们儿非常之骁勇,身为精锐连的连长,仕途一帆风顺,却投奔大陆。

不会游泳,却弄了一身救生衣趁着潮汐退潮半跑半游地从金门前线直扑大陆~~~~还把人家的连旗给带过来了.....

家园 哈哈,有理论还没有实践,惭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