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从tg为殉职的小岗村书记搞的宣传有感 -- 倚红偎翠

共:💬28 🌺6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看来你摸爬滚打20年也没学到什么真东西

就别吹嘘+拿资历压人了

引进技术,说得轻巧.技术有白给的么.156个工业项目哪来的?打朝鲜战争数以十万计的人命换来的.再打一次?拿钱买?靠印刷假美钞?靠出口自然资源?你当是俄罗斯啊?你也知道扩大出口,抢占外国市场的重要性.如果不开放国内市场,就根本不可能有出口.第一,没有任何代价的贸易保护主义会搞死你;第二,企业没有在本土经历过与跨国企业的竞争实战,不可能有市场竞争力.开放市场,对国内的企业来说就是置于死地而后生.没有出口就没有贸易盈余和外汇储备,没有外汇储备靠什么买技术升级?靠替美国去阿富汗打仗?你那一套"自我循环"的想法,不是没有人干过.去看河友陈经的文章吧.南美很多国家就是被那一套搞的半死不活.市场换技术本身根本没有错.市场丢了技术没换来,那是因为某些群体能力低下,需要"经济安全"的遮羞布给自己的无能+无耻找借口--典型的就是一汽,上汽等几个破落户.开放市场能阻止吉利,BYD,奇瑞的崛起吗?

家园 你说的对,但是

但是当时的情况是人民对运动已经厌烦了,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也成了一项迫切的任务,在当时情况下,消费和积累是不能兼得的,虽然现在看那些停掉的工程很可惜,但当时的人们可不那么看,毕竟已经苦了三十年了,如果继续让人们苦熬,对当时的286来说,不是稳定政权的好办法。

后来搞出问题的很多具体做法,其实是直接责任人还是胡、赵,虽然286是最后决定的人,但是当时的管理体制是他不管具体的事,具体工作放手交给了胡、赵,而且确实也是准备让他们做接班人的。286也是年近80的人了,可能当时的他觉得建立一个正常的接班制度更重要吧。不过286本人确实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东西不太懂。

至于非毛的各种论调,其实当时知识界和政界的论点要比后来的1981年的决定激烈的多,他们太害怕太祖了。286还是基本上肯定了太祖的历史功劳,也没有做系统的篡改原始资料的活动,使我们今天还能看到大部分的事实真相。至于有些非毛的话,出于时代的需要,有些话必须要说的,与太祖时代不同,286开始中国又回到了依靠精英统治国家的阶段,因此这就注定了他的公开言论不可能偏离精英界主流太远。

286是现实主义政治大师

386、486、都是286选定的。胡、赵终究没有能够最终接班,也是286历史功绩一大件。

家园 286依靠186上来的

286哪里敢篡改历史,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自己改改,难道后代就不改了么。

家园 谁是比尔.辛顿

姑且不去考虑兰州的理论正确与否,至少你的理科肯定学得很一般。

毛主席他老人家也不是这么教育我们的。

要借助名人名言,至少也把韩丁大大的资料好好读一读。

家园 所谓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

牛都不普及的时代,相对粗放的规模耕作,产量不一定比分户精耕细作来的高。

现在大量劳动力用于工业,没有足够的人力对每一寸土地精耕细作了,规模耕作是正途。

家园 才帝的来由?

好奇,才帝是什么典故?望赐教。

家园 呵呵

因为他当年说话的时候,动不动会带出一两句诗词,或者几句英语。比较典型的,当面批评香港记者“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非常轰动。他视察的时候,还经常会把墨宝留下。所以后来大家私下给他起了绰号,就像今天的蟹帝、影帝一样,其实当初是觉得他比较喜欢卖弄,是有讽刺的意思的。然后现在他下台后,我们回头一看,在他的任内,虽然有不少失误,譬如下岗分流、三座大山,但是总的来看,还是做了很多好事。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方面,使中国迅速扭转了整体下滑局面,并且回升势头良好。今天中国的巨额贸易盈余和多个先进武器的出炉,正是拜他所赐。所以现在这个绰号继续沿用,是有褒扬的意思的。

家园 我是理科生

所以考虑问题首先从科学的角度分析。

你只要回答我一个问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到底靠什么?

1、科技进步;

2、包产到户,分田单干。

你如果选择2,我们就不用谈下去了,over。

家园 你在说我么?谁是比尔.辛顿?

你回错楼了,你说的是楼上,我是工科生。

家园 非也

我明显是在揶揄兰州。。

家园 倒因为果了吧。

应该是生产关系需适应生产力,否则将会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反作用。

跟改革开发初期相比,现在生产力无疑是提高了,原来包产到户的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了,tg提出的土地流转政策就是试图调整生产关系,发展规模化农业,这个宣传的主要目的是为土地流转背书吧。

家园 就是这个意思

看后面的回帖,有人实在拿现在的形势套30年前的政策,来论证当时政策是错的。

呵呵
家园 那是说他有才了,呵呵

当年看到那段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的时候确实太雷人了。只记得在后面坐着的董建华非常尴尬的陪笑着。在那只后不久就有网友按照他的语言写了不少段子,印象深的有“你们问我挖不挖坑阿(灌不灌水)……,我在××论坛灌水(挖坑),那是谈笑风生……”

还有那句“闷声发大财”可能就是从那个段子传开的。

60年大庆的时候,看见他在天安门城楼上还是挺得意的么,可能也是看到自己开展的一些武器还是有些骄傲。

关于三座大山,感觉才帝时代远远不如现在重哦。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