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金簪岂甘雪里埋—谈谈薛宝钗的心计 -- 烤面包的胖大叔

共:💬119 🌺33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金簪岂甘雪里埋—谈谈薛宝钗的心计

薛家进京是在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书中交代,薛家此番进京有三个目的“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世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择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一为送妹待选,二为望亲,三因亲自入部销算旧账,再计新支,其实,则为游览上国风景之意。”

然而薛宝钗自住进贾府之后,所谓第一目的“送妹待选”便绝口不提,当然有清一朝,选秀是有着严格的规定,所有未经选看之秀女,断不可私先结亲。如果说薛宝钗真有心入宫,凭她的才貌及门第,不敢说选为妃嫔,当个才人,赞善,陪陪公主郡主是足够有余的。后文宝钗选秀没有交代,合理的解释应该是,薛宝钗根本无心入宫,所谓选秀,不过是虚应故事,同时也是掩人耳目之举。而薛家的真正目的其实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所谓的“金玉良缘”之说在薛宝钗没来之前,无人知晓,而薛宝钗进贾府之后,这种说法之滥觞是第八回“贾宝玉奇缘识金锁 薛宝钗巧合认通灵”,整个过程戏剧性非常强,其中重要的配角是薛宝钗的丫环莺儿。薛宝钗先是讨看宝玉,而又借“不去倒茶,在那儿发呆”的莺儿之口,巧妙的让贾宝玉对自己的金锁产生好奇心。而这金锁的妙处,薛宝钗自是不方便自己说出口,不过呢,自有贴心丫环代劳。要说这莺儿为薛宝钗造势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跟贾宝玉说“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自不带言。而且还认老叶妈为干娘,这大观园里的老妈子几十上百,而这老叶妈身份可不一样,她是贾宝玉贴身小厮茗烟的娘,通过老叶妈,贾宝玉的喜怒哀乐,薛宝钗自是了然于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其次,要说这薛宝钗如果真想做宝二奶奶,为何又远着贾宝玉呢?这事得这么理解,那薛宝钗说是来京城走亲戚,可亲戚有她这么走的吗?自己家在京城里明明有宅子,却赖在贾家不肯有一日稍离。薛宝钗对宝玉呢,看上去是“总远着”,实则不然,书中交代,第二十一回,她一早就跑去找宝玉。三十六回,宝玉在睡午觉,她也不避男女之嫌。另外晴雯也说啊“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薛宝钗在众人前是远着宝玉,但是呢,到清晨,中午 三更半夜等人少的时候,那可就不一定了。正所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三,上层路线很重要啊,像薛姨妈那样公开造势就不提了,在当时的社会,所谓父母之命是很关键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决定性的。贾府中有一个实权人物是不能不提的,那就是王夫人。这个王夫人实际上是个厉害角色。别看她表面上木讷少言,与人无争。实际上她处处不忘显示她的存在及在贾府权力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举个例子,比如说林黛玉进贾府一节,王熙凤出场先声夺人

:“只听得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继而成为全场中心: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谅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欢喜,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⑷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顽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而这时王夫人发话了:

二舅母问他:“月钱放完了不曾?”熙凤道:“月钱也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这王夫人这两问,问月钱是表明家中政务是离不开自己的指导,问衣裳显示自己记挂着贾母的外孙女,早早做了安排。最后这一笑,更是占尽风流,谁是领导,谁是办事人,不言而喻。

薛宝钗在争夺王夫人的支持上有先天的优势,首先是亲缘关系上,薛宝钗是王夫人亲姐妹的女儿。其次,王夫人比较迷信。宝玉几次摔玉,或多或少都和黛玉有关,而薛宝钗引出个金玉良缘的话头,不由得王夫人不大力宣扬。第三,林黛玉孤高清傲,目无下尘,明显不如薛宝钗适合持家。和谁结亲,适合辅助贾宝玉获得荣国府未来的管理权,是王夫人不会不考虑的事。

而对这场权力斗争本质,薛宝钗心里是本明帐,而她的主要对手,与其说是林黛玉,不如说是王熙凤。王熙凤拱出林黛玉就是为了坏薛宝钗的好事,她在第二十五回当着薛宝钗的面说林黛玉“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而薛宝钗呢和王熙凤自是从无深谈,红楼梦前八十回,就没有这对表姐妹闲话家常的段子。而在第五十七回,林黛玉要认薛姨妈为干娘,薛宝钗急忙反对,甚至说出要黛玉给薛蟠做媳妇的意思。只要薛宝钗当了宝二奶奶,荣国府一应事务就是王夫人,薛宝钗,袭人的利益集团说了算,琏二奶奶想不走人也难。

探春所谓“一家人就象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正是这权力场的真实写照。而这大观园里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的男女情事不过是权力斗争的祭品罢了,最终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元宝推荐:擎箭天使, 通宝推:霜迹板桥,
家园 献朵花,但是觉得老兄似乎不是以欣赏的心态去读书的

而似乎为了证明“这帮人都不是好东西!” 我觉得你这样的心态就失去许多乐趣了。

其实你写的内容本身挺好的,但是去看的角度和我不太相同。我认为红楼梦的成功在于他写了一群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事情,这里面的女孩子不是不食烟火的仙女(黛玉和妙玉看似有点,但也不完全是),正因为这些鲜活而生动的人物形象让人击节赞叹。宝钗也许是有些心眼子,但我的角度是“what a smart girl!”, 呵呵,我喜欢啊。当然黛玉的形象我也很喜欢。宝钗的心眼,我觉得属于精明(或者说单单是聪明)而不是狡诈,这种区别就象常言道的“风流”和“下流”的区别。大话西游里面有句话说“跑步都跑得那么帅”,红楼梦也是如此——宝钗耍心眼都耍得那么漂亮。

红楼里面的许多女性形象是可敬可爱的,正因为如此,她们最终的悲惨命运才让人感叹。作者有意或无意的揭露了一些东西:不是这些女性本身有多少不是,相反她们实际上很干净,而是那样一个社会有那么一些丑恶的东西!

家园 与其说是宝钗的心计,还不如说是薛姨妈的心计

宝钗工于心计不假,但她毕竟受礼教影响甚深。她爱宝玉,这种内心感情偶尔会在不经意间显露出来,但也就是仅此而已,在儿女婚姻大事上还不至于如此。个人感觉怪兄忽略了薛姨妈这个角色,薛姨妈应该和她的姊妹王夫人一样是个厉害的角色。

在宝黛二人婚事上,贾母的态度值得玩味。按贾母对黛玉的疼爱,贾母应该倾向于宝黛二人最终走在一起。但偏偏贾母在全书中多次透露出其对宝钗十分满意,为宝钗庆生,在众人面前多次赞扬宝钗。而且薛姨妈在贾府大造金玉良缘的舆论,贾母必然不会不知。但蹊跷的是在第五十回,有这样的几句话:

贾母因又说及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上还好,因又细问他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薛姨妈度其意思,大约是要与宝玉求配。

这句话与现在的通行本有所不同,没有宝玉二字。

贾母一方面疼爱黛玉,按贾府下人的说法,宝黛二人终究是要成婚的,六十六回兴儿的说法:

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

一方面又大赞宝钗,现在又有意无意地透露出钟情于宝琴。

不管贾母的动机如何,薛姨妈听了这话肯定是凉了半截的,自己那么辛苦地宣传金玉良缘,而且未必没有和王夫人在贾母面前吹过风。但是到了贾母这里全然不管用。虽说贾母不管具体事务,但是在宝玉婚事上还是有决定权的。

在这次之后,紧接着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估计让薛姨妈更加郁闷。这就是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宝玉,宝玉因此而发狂发癫。明眼人都知道宝黛二人难以分开,虽然婚姻大事需要父母之命,宝玉自己没有选择权,但这么发癫下去,王夫人和贾母未必就不会不同意宝黛二人成婚。

后面的事才可以见出薛姨妈的阴险,五十七回薛姨妈到潇湘馆探视黛玉,前书过去了五十多回。没有见曹雪芹写过薛姨妈探视黛玉,偏偏于宝玉发癫之后去探视,还说出这样的一句话:

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丝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凭你两家隔着海,隔着国,有世仇的,也终久有机会作了夫妇。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凭父母本人都愿意了,或是年年在一处的,以为是定了的亲事,若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

具体到宝黛身上,年年在一起,大家都以为定了的亲事,未必就能成。而宝玉的婚姻红线由癞头和尚说的“金玉良缘”。而在第五十八回,薛姨妈直接住进了潇湘馆,这更加便利于薛姨妈探听黛玉的喜怒哀乐和黛玉的种种不符礼教之处。如果续书中黛玉最终失去贾母的宠爱,那么薛姨妈必然居功甚伟。

家园 大赞!!!

王熙凤和林黛玉很亲厚的。虽然林妹妹没有帮过她啥忙(除了有人说贾琏吞过林家的家产),但是她对林妹妹比常人来的亲密的多——抄家那回,是直接走入林妹妹卧室,按着不让起来。而当被问起来要不要去薛宝钗那边检查下的时候,她竟然说没有抄到亲戚家去的~其实不过是不想去,怕惹刺头罢了。

还有吃茶那段,还有,曾经向宝玉笑道:“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虽然王熙凤被认为虚伪,我倒是觉得对林黛玉她还是一片真心的。林妹妹,再怎么样也是王熙凤她看着长大的,和宝玉又亲厚,老太太又疼爱,还直爽不计名利。在王夫人面前,王熙凤也为林黛玉尽量开脱。抄家的时候看到林妹妹那里的宝玉的寄名符,她也是一笑置之。古代护身符上面有生辰八字啥的,也不算是不重要的东西了。

家园 贾母虽然疼爱黛玉,毕竟只是“外孙女”,而宝玉才是亲孙子。

最疼的亲孙子。在宝玉的婚姻问题上,必然以为他考虑为重。

家园 哥们儿你这是空中楼阁啊

待选不过就是个理由罢了,曹雪芹把薛宝钗弄进大观园,就没打算让她出去。

同样的还有林黛玉,为了把林黛玉弄进来,不惜让贾敏仙去。

薛宝钗进了宫,林黛玉怎么死?

家园 其实我挺欣赏薛宝钗的啊

耍心计也不是什么缺点,在当时男权社会中,女人耍点心计很正常.

幸福本来就要自己去争取.当然这里有个问题,薛宝钗和贾宝玉有爱情吗?如果说薛宝钗尽力争取来的婚姻没有所谓的爱情还能说得上是幸福吗?

回答这个问题要回到当时的社会语境中,在当时社会的男女婚姻中,完满幸福,爱情并非第一要素。对薛宝钗来说,嫁给贾宝玉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她有竞争对手,就是林黛玉。而在这场婚姻争夺战中,钗黛最初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二人各有优劣。而这天下的好东西并没说注定是谁的。我在另一处回贴里提到了,如果说个体对一个体系不满,大体上有两种办法,一是反抗,还有一条就是溶入体系,利用规则。反抗明显不现实,利用规则争取幸福才是积极的生活态度,一味的哭哭啼啼,寻死觅活,不仅消极,也显得很没出息。

社会永远是丑恶的,事实上根本也不存在什么好的社会,好的社会一定是很无聊的,没有差异,没有时间。回到个人,埋怨社会的丑恶,并不能让自己活得更好。

家园 你怎么知道宝钗不爱宝玉

男女之爱最微妙了,各人爱各人的。人宝钗也许看一眼宝玉就喜欢上了,人长得帅,疼女孩,有文化(虽然考试不行,但是她薛宝钗有办法,也许她也不是太在意功名,这一点我记不清了),还有幽默感,当然了,家庭条件也很好,各方面因素加起来都是好样的。宝玉宝玉,顾名思义,就是一宝贝疙瘩,女孩子都喜欢的(除了几个例外)。宝钗嘴里不嚷嚷是因为人含蓄!我看她爱死宝玉了。宝玉也爱宝钗,但是宝玉更爱黛玉,这小子很博爱的。

旧社会嘛,对有些人(有钱有权有势的男人)来说比现在好,对另一些人来说没有现在好,总的来说,恐怕还是现在的社会好一些。虽然现代社会弊病很多,但是我的看法,进步是不小的。举个例子,且不说女性解放,就说曹雪芹这样的作家要搁现在,还不是超级大腕,吃香的喝辣的?何至于贫病中死掉,连书都写不完。现在有许多作家混得很是不错的,他们写的东西其实也不咋地。

好的社会并非没有差异,即使是共产主义社会也是有差异的,那叫个体差异,而不叫等级差异、阶级差异等等。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禀赋自由发展,这是最理想的社会。能不能实现是另一回事。

家园 薛宝钗并不得贾母欢心

同意你对薛姨妈的分析,稍微补充一点贾母和宝钗的关系。

随手翻了下,书中贾母对薛宝钗明褒暗贬,处处皆是。

在二十二回,宝钗的马屁没拍好

到晚上,众人都在贾母前。定省之余,大家娘儿们说笑时,贾母因问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之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便总依贾母素喜者说了一遍。贾母更加喜欢。

其实啊,这贾母根本就不喜欢热闹戏文,也不爱吃甜烂之物.相反贾母性喜清淡.

比如说五十四回:

贾母笑道:“大正月里,你师父也不放你们出来逛逛?你们如今唱什么?才刚八出“八义”,闹的我头疼,咱们清淡些好。

七十六回:

这里众人赏了一回桂花,又入席换暖酒来。正说着闲话,猛不防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咽悠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静,真令人烦心顿释,万虑齐除。肃然危坐,默然相赏。听约两盏茶时,方才止住大家称赞不已。于是遂又斟上暖酒来。贾母笑道:“果然好听么?”众人笑道:“实在好听。我们也想不到这样。须得老太太带领着,我们也得开些心儿。”贾母道:“这还不大好,须得拣那曲谱越慢的吹来越好听!”

饮食上的例子,我一下没找到,但贾母喜欢清淡口味印象很深刻,以后慢慢找.

在性子上,贾母更喜欢黛玉一些.而贾母有时在言语上看似夸薛宝钗,实际上显着亲疏有别,比如说三十五回:

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

这里贾家三春和林黛玉是我们家的女孩儿,宝丫头自然就不是了.而且嘛,贾母对宝钗的马屁常原物奉还,也是在三十五回,宝钗奉承贾母:

 宝钗一旁笑道:“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二嫂子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

贾母先是客套:

:“我的儿!我如今老了,那里还巧什么?当日我像凤丫头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他如今虽说不如我,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强远了。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公婆跟前就不献好儿。凤儿嘴乖,怎么怨得人疼他?”

接着借回宝玉的话,来了句:

贾母道:“不大说话的又有不大说话的可疼之处;嘴乖的也有一宗可嫌的,倒不如不说的好。”

宝钗过生日,贾母就出了二十两银子意思一下.

特别是五十三回,元宵夜家宴,各人的座次:

贾母歪在榻上……在旁边一席,命宝琴、湘云、黛玉、宝玉四人坐着。……下面方是邢夫人王夫人之位。下边便是尤氏、李纨、凤姐、贾蓉的媳妇;西边便是宝钗、李纹、李绮、岫烟、迎春姐妹等。

从权力上来说,贾母—王熙凤是一路,王夫人是另一路,在贾母眼中王夫人,薛姨妈借薛宝钗取荣国府的内政大权,是洞若观火,利益面前,哪有多少好相与,到薛宝钗离开大观园,贾母一句挽留的话都没有。

家园 这个,我没说宝钗不爱宝玉啊

我不也是在赞扬薛宝钗积极争取爱情生活吗?

幸福嘛,总是要自己去争取的.等是等不来的.

家园 你比较隐蔽

似乎你比较讨厌黛玉("可恨"一说)而欣赏宝钗,也就是说你渐渐暴露出你是个“拥钗”派。早说嘛。

我是黛钗派,我要是续书,要让宝玉两个都赚了,不但both, 还要more, MORE,MOORE...呵呵,开个玩笑。

家园 嗯,在这一点上我是同意你的观点

宝钗做正房,很好,性子宽和,又能持家.

那谁嘛,就做那什么,两人都是文学青年,平常吟吟诗做做对,到了海棠花开的时候,你吐半口血,我吐半口血.这日子过得……啧啧。我等俗人只有羡煞妒煞的份了。

家园 看到最后~~~~~笑昏了~~~~九霄兄是个妙人~~~~
家园 又刷出一段妙语~~~~怪叔叔是趣人。。堪堪是妙趣横生~~
家园 高鹗那厮,

赶鸭子上架把宝钗嫁给了宝玉。。。

其实,我觉得宝玉配不上宝钗,宝钗应该找个贾政那样的人。。。

通篇里,四大家族都是在走下坡路的(王家好了没多久王子腾就挂了,还挂的那么蹊跷),如果站在四大家族的立场上看是越看越揪心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