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陈白尘《云梦断忆》提到的文革中知识分子的生活水准 -- 明日天涯

共:💬5 🌺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讨论】陈白尘《云梦断忆》提到的文革中知识分子的生活水准

我看的《云梦断忆》载于《收获》1983年第三期,是前几年病重前从旧书摊上找的。看该文的第一感觉,就是老一辈学者的文笔太好了,读来如行云流水一般,不过也难怪,老一辈生长的人文环境比现在好多了,小时候有遍布全国各地、城市乡村的一辈子做道德文章的秀才和私塾先生教导,打下起码的国文基础,长大后又能受到中西方文化的熏陶,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再废材也比现在的所谓大学生强。固然说吧,旧中国能受教育的人不多,可是毕竟能培养出有真正文化修养的学者,比起社会主义的草来,总能看见些苗吧。我读老一辈的文章时候,心里总恨不得有这样的老师教自己文化基础,或者给补补课,可是这也只能是想想呀!我也建议论坛里有条件的GDH,若真的想让自己的孩子有文化素养,不如干脆从传统文化教育没断层的台湾请家教来教自己的孩子,或者干脆请一色的台湾教师办个民办学校,那样也算是为社会做了好事。大陆的教师素质太差了,学校环境也不会教孩子学好。我以前听到贵族学校就反感,现在反而觉得不如办些类如教会学校和男女贵族学校,还能培养出几个像样的人。

陈白尘先生说,他文革被打倒后,除了开始疾风暴雨般的批斗,他们这些右派、黑帮的生活其实很闲适,每个星期读书看报之余,可以星期天向专案组请半天假,和两位好友一起先洗澡,然后去逛旧书门市部(自然那时候基本上没他们要的书可买了),接着就去各个餐馆聚会。陈先生说有些人把他们这些“牛鬼蛇神”的生活写得阴森可怖,算是犯了概念化的毛病。他们每个月生活费25元,不过要订报、买书、交党费等用途,自然就不够了。可以看出,即使在专案组调查的情况下,这些先生的生活水准依然高于一般人,更别说农民了,一般人的工资或许比25元高,但是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下,个人消费反而不如这些待遇降级后的先生们。

69、70年之交,陈先生他们的案子结了,被发配到五七干校,由于这几年收入不足,影响到了出行的费用,不过用句陈先生的话说他可以随处借贷,从一位朋友手里借了200元。到了干校后的生活呢,用当地人的话就是:“五七宝,五七宝,穿得破,吃得好,手上戴着大手表。”陈先生说宝是当地对孩子的昵称,所以我想当地人民的言下之意,就是这些牛鬼蛇神虽然受罚倒霉,但是比起老百姓来说,仍然是党的“宝”,就像宋朝的士大夫,再怎么受罚,日子也远比平民滋润,因为他们才是“君父”的“臣子”,老百姓虽然外号叫“子民”但是却不是“君父”的“宝”,而必须在民之外为君父或官父尽子的义务,所以只是说的好听点而已。在干校,宝们不得不在毛主席的英明决策下进行生产自己衣食的劳动改造,不过呢,据陈先生算来,其实在经济上并不划算,因为陈先生他们三个“宝”当鸭倌时的工资加起来就四百多元,加上饲料,成本高于市价收益的五倍,从这点看来,他们依然是党的“宝”,因为一般的工农群众的工资成本,再怎么浪费也远远比他们低得多。

由于干校的“宝”太多,于是就把原来本是鱼米之乡,使得老百姓至少吃的不缺的鱼虾吃光了,可以说是抢占了子民的口食吧,不过宝们有钱,没了免费的鱼虾,还有钱上馆子改善生活,养的猪虽然平时不够吃,但是72年后,到了过节前后,大部分宝们都能找借口请假回家,这时猪肉反而是天天吃也吃不完了。可是没了鱼虾来源的子民们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呢?那就不是宝们所考虑的问题了,而是党。

建议大家找《云梦断忆》读读吧,陈先生心胸豁达,没有某些宝的刻骨怨气,只是说了解那段历史以避免重演而已。人家法国大革命时期及其后的知识分子,考虑的是如何使得社会进步,而非是断头台的怨气,不象咱们的某些宝们,心里只有自己,只想到自己受到的薄待,却不想想社会和民族,也不想平民百姓这类弱势群体。不过呢,够资格做“宝”的毕竟是少数人,知识群体中的大多数是没资格做“宝”的,但是他们也像大多数工农群众一样,只是默默地忍受着一切,不象某些宝们恢复了人上人的资格后那样刻骨铭心地记着毛主席没让他们自始至终地做人上人。要说对文革的怨气,我也该有的,我虽然是70后,但是折腾了我这么久的病,部分也是间接因为文革,可是只有怨气怎么能办成事,怎么能做成人呢!

前几天看到某ID说我说空话,我不禁大为惊讶,这阵子我的帖子不是说小说,就是分析历史实例,怎么叫空话呢?想不通,不过也不值得想。不过呢,尽管我仍然底虚,为自己差劲的语文基础和查资料的条件而底虚,可是我想通了,达到自己所求的水平远需时日,在目前个人经济环境崩溃的情况下,很可能等不到那一天了,何况自家虽然知识和能力欠缺,但是降低点自我要求,还是可以写点东西,运气好的话也许能办成点事,换点钱的,所以,请大家推荐一下,现在哪些文化、社会、历史和文学类报刊质量好,投稿的条件不象真理报之类的报刊古板。

家园 杨绛的《干校六记》也类似

你光看到文章里物质生活似乎不错,

但是对这帮人来说,精神生活可能更重要

在那个年代,他们最有意见的是这个

大手笔是不会在文章里骂大街的,这意思就在里面仔细看能体会

我也就这么一说,其实也没太仔细看

家园 挖苦是够狠的,不过他们的精神难道就那么脆弱

进个牛棚干校就受不了

家园 【讨论】【求助】额记得小时候听过一部知青小说

额记得小时候听过一部知青小说,说北大荒的,结局是某知青带着受伤或生病的、当指导员的女友去治病的路上,女友死了,请问谁还记得作者或者书名?

家园 就是就是,钱钟书烧锅炉杨绛看瓜棚有啥呀

也不过就是“传统文化教育有断层”

“自己的孩子没有文化素养”

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