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不适合浮动汇率,不代表汇率不可以改变 -- 大众河蟹

共:💬26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中国不适合浮动汇率,不代表汇率不可以改变

楼下有人引用郎咸平的观点,认为中国没有好的操盘手,所以不适合浮动汇率。其实这和操盘手何干?当年韩国自以为操盘手不错了,还不几天就输掉200亿。中国的关键问题是经济总量太小了,以欧洲各国还要联合起来建立欧元区,主要就是要规避汇率风险。另外中国现在正在加速工业化,不象美英金融立国,更需要维护实物币值的稳定。

这后一点决定了我们也不能以不变应万变。我们应该客观承认中国的需求现在还只是HYPE阶段,只要中国人没到成打买衬衫,每家两辆车的地步,我们并不能左右世界商品的价格,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货币的价格。美元今天这个德性,大家谁还愿意20美元一桶卖他石油啊。

中国今天真正能有点影响力的是劳动力的价格,既然要保持稳定,又不必担心自己在工业劳动力价格方面的“垄断”地位,我们为什么要低估自己的劳动呢?(即伤害了劳动,又伤害了内需)

稳定的货币+繁荣的经济是中国的追求,而随美元不断贬值的货币+通货膨胀的经济是中国的噩梦。有人提出加息,就好像人家那里黄河扒开了口子,我们这里在口子边用抽水机掏水一样,能解决问题吗?既然美元贬值已经成为长期的趋势,建议人民币--定期--随COMMODITY(或我们自己的CPI)价格往上调整。COMMODITY市场不比现人民币市场小,所以明确了这一点,热钱也不用到人民币市场来套利了。虽然单个COMMODITY价格波动很剧烈,但整体还是要比未来美元稳定的多的。若按照加上了服务价格的CPI来调整,可能会更SMOOTH些。

家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民币和美元脱钩是必然的,但过程

也会比较的漫长。特别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请教一下:

一、人民币和美元脱钩的重要前提条件,或者说宏观经济形势及主要的微观经济基础是什么?

二、人民币如何和美元脱钩?

是在盯住按贸易权重确定的、定期调整的、不对外公开的一篮子货币的同时,逐步扩大交易带宽吗?

三、在时机方面应该如何决策?

操之过急或是被迫调整,效果都可能会适得其反。

四、人民币对美元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走势在新的汇率政策下会怎样呢?

五、如何协调与港币的关系?

家园 好主意,俺胡说一下俺是怎么猜的:

一、人民币和美元脱钩的重要前提条件,或者说宏观经济形势及主要的微观经济基础是什么?

这里要不要把台海局势也考虑进去?如果统一所需要的稳住美国是首位的话,人民币和美元在短期内不会脱钩,但是中国会通涨。

二、人民币如何和美元脱钩?

是在盯住按贸易权重确定的、定期调整的、不对外公开的一篮子货币的同时,逐步扩大交易带宽吗?

这种逐步浮动的方式也不错,但要把制定汇率的考虑因素清楚地沟通,投资忌讳不确定性。

三、在时机方面应该如何决策?

操之过急或是被迫调整,效果都可能会适得其反。

如果台海局势不是决定性因素,那么汇率可以用作谈判筹码,在对手最需要做政治秀的时候换取石油利益。

四、人民币对美元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走势在新的汇率政策下会怎样呢?

人民币中期会走强,长期还要看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相对竞争优势。

五、如何协调与港币的关系?

在中国的体系完善,人民币成为硬通货前,自由港和港币还是有它的价值,保持现状给外商一个盘桓的余地也好。

只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希望能引玉吧。

家园 我不懂的,乱说说,首长别介意

一、人民币和美元脱钩的重要前提条件,或者说宏观经济形势及主要的微观经济基础是什么?

我觉得主要基础还是看环球经济,不是看台海。台海那种波折什么情况下都会出现,不能作为主要考虑。环球经济蓬勃的时候脱钩冲击最小,局势不明朗,或者衰退的时候人民币作为非流通货币受到的冲击最大。所以应该等到国内国外宏观经济基础都稳固的时候脱钩。

二、人民币如何和美元脱钩?

是在盯住按贸易权重确定的、定期调整的、不对外公开的一篮子货币的同时,逐步扩大交易带宽吗?

不是有定论了吗?对一篮子货币保持固定汇率应该是比较好的方法。逐步增加交易带有个问题,就是诱使投机者冲击下一个交易带。要改,在各方面稳定的情况下一步到位,因为下一步也是固定汇率,只不过盯着一篮子货币而已,不要给人太多的遐想余地。

三、在时机方面应该如何决策?

操之过急或是被迫调整,效果都可能会适得其反。

宁慢勿快。被迫调整了一次,以后就会持续被迫,就等于别人尝了一次甜头,怎么不会番寻味?固定汇率是堵很好的防火墙,一定要让它充分把国内外的政经危机分割开来。代价不是没有,比如利润低微、劳工待遇不好等等,但是在稳定面前,这些利益可以短暂牺牲,没稳定起他都不要谈。时机应该等到环球复苏稳固,开始进入上升轨道。现在面对的是个环球大衰退的开始,所以以逸待劳比较好。

四、人民币对美元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走势在新的汇率政策下会怎样呢?

如果现在被迫开放,人民币将贬值,如果自由兑换,会贬值成水银泻地。中期长期不知道,要看竞争力。

五、如何协调与港币的关系?

港币黑市市场大得很,难以协调。我看到过过去几年的黑市价从105到123不等(深圳换港币大额的都是人家上门来跟你换,可以每天打电话问行情)。这已经是个泄洪口,不必堵塞。

家园 可惜两位兄弟引出来的还是我这块砖,关于这五个问题,我厚着脸皮来自问自答一下:

一、人民币和美元脱钩的重要前提条件,或者说宏观经济形势及主要的微观经济基础是什么?

中国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依赖太深(从FDI到贸易顺差),有时有点欲罢不能的架势,和美元彻底脱钩的可能性几乎是零,也完全没有必要。但是从增加货币政策自主性的角度出发,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又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意味着对现有的汇率制度会有所调整。

我的问题可能还问小了,两位兄弟都谈到了台海局势,这当然会深刻的影响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汇率制度改革。所以第一个前提是政治局势稳定,而最重要的是中美关系,具体而言又主要体现在台海危机、朝核问题和亚太安全局势上。11月份美国大选前,中国对台湾最近近乎疯狂的“台独作秀”进行实质性反击的可能性不小;11月底,"台独正名”会达到高潮,以配合民进党和台联党的12月份的“国会”选举,同样也会是两岸关系的高危期。

第二个大前提是宏观经济形势稳定。现在的局势是在向好的方向转化,但还远远不能让人放心。一方面,货币供应和信贷增长基本得到有效的控制,甚至还可能有矫枉过正的嫌疑;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居高不下,能源、运输和原材料瓶颈以及环境压力等结构性的问题还是存在;粮食价格虽然趋向稳定,但通胀压力还挥之不去;消费增长也是差强人意;各项改革的攻坚战才刚刚打响。综合来看,宏观调控至少还需要6-9个月的时间来巩固政策成效。

从微观经济基础的角度来看,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稳步开放还需时日,监管水平有待提高;银行改革的成败也还视乎国际资本市场的情况和国际战略投资者的配合而定;外汇交易市场的主体尚需扩大,外汇风险规避的金融工具也是要基本从零开始;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也还远远没有结束;企业的外汇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二、人民币如何和美元脱钩?

可能是在盯住按贸易权重确定的、定期调整的、不对外公开的一篮子货币的同时,逐步扩大交易带宽。新加坡的汇率制度也可能会有所借鉴。我以为,公开宣布一篮子的可能性不大,为何,我们的官方说法是现行汇率制度是有管理的浮动,按此逻辑,再回一篮子岂不是退步?但不说还是可以做的。这个一篮子也肯定还是美元占大头,欧元和日元以及主要东南亚贸易伙伴的货币也应该包括。

三、在时机方面应该如何决策?

  我以为从政治角度考虑去做交易的可能性有,但也只是影响因素之一。我上述的重要前提框架可以用来估计大致的时间表。2005年中期左右应该会有所动作,比如初步调整带宽;最迟2005年年底,一定会有说法。

四、人民币对美元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走势在新的汇率政策下会怎样呢?

  短期币值主要是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外汇储备的变动可以大致反映这种市场关系。2005年年底前人民币兑美元可能会升值到8左右。

  中期币值主要决定于银行改革的成败,资本项目放宽到什么程度等。不排除人民币贬值的可能,但是任何恐慌性的抛售都是买入人民币的好时机。

  长期看人民币的升值趋势是较为肯定的。最大的前提是再和平发展20到30年。

五、如何协调与港币的关系?

  港币的边缘化是不争的事实,但港币盯住人民币可能还需要10年的时间,至于彻底退出货币流通就更长了,20-30年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多谢老哥费心回帖。下面一并作答。
家园 分析到位。人民币估值偏低的代价是中国人牺牲生活水平,

但是升值最可能担心的问题,是中国现有的产业被收入水平更低的国家替代。升值后劳动力的成本上涨,但是劳动力的素质并无法在一两代人内迅速提高,整个国家无法在产业链上往高处走,而成本无法与更落后的国家比,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两头都损失。

家园 风雨才回来?据说现在是以四年为一代人呀。
家园 有见地,且等等看吧。今晚薯仔和KERRY开辩,首长来个赛后小结吧?
家园 惭愧,国庆节忙着找大使合影去了。相信克里能扳回来点。
家园 KERRY倒是给BUSH将了一军,但NBC访问的未决选民一面倒给KERRY乐
家园 树欲静,而风不止,发达国家进入长期滞胀

按美国人的计划,美元慢慢贬,通货膨胀慢慢升。欧元区和日元也好不到哪里去,大家五十笑百步,都一个思路。(美欧日会长期定格在现小区间波动)

但发达国家的哪怕轻微的滞胀,带给中国的就是通货膨胀(中国经济结构还太原始)。看看70年代的拉美,就知道后果了。所以货币盯谁,什么一篮子,也没用。倒是在滞胀的初期,人民币完全可以ENDORSE COMMODITY,随原材料价格缓慢攀升。

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资本极度低利的时代,国际资本主义只有一条出路,INFLATE CHINA, 中国也乐得把蛋糕做大,但光靠出卖低价劳动够吗?所有外国人都眼红的中国资产,还有代表我们光明未来的各种权益,难道就这么不值钱吗?

有人提人民币升值会降低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完全没说到点上。中国在轻工产品上的竞争力,更大部分来自系统,来自大规模组织生产的能力,非洲劳动更便宜,NIKE给它单子能做吗?更何况人民币也只是随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升值。

其实人民币升值最大的隐忧来自中国的科技产业和农业。工业化的过程中,农业人口的衰减是必然的,政策应争取减少这方面的阵痛。科技方面国家要拿出一点魄力来,当年美国要是没有特殊的针对科技企业的OPTION政策,能有今天的MSFT,INTC,CSCO,YHOO吗?中国要的是留住甚至吸引最聪明的人,而不是所谓的低货币,低工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我没有这么乐观。主要是选民对克里预期低,所以他的表现才过了关。NY和DC还有

西岸的选民可能会比较地high,但是heartland像Ohio, Phily, Florida等则未必。但不管如何,克里总算看到了一线希望!

家园 兄弟胸怀全球啊!眼光独到。关于2005年的世界通胀前景,请教三个问题

Recently - I have had several conversations with bond market participants. The ugly "d" word is back in the picture surprising ( at least to me).

Yes deflation - is on their minds for 2005 - hard to believe with the amount of excess liquidity in the global economy, relatively strong global growth and the high price for commodities.

我以为:美国保持温和的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较大,日本从通货紧缩中爬出来还起码要1年,EU通货膨胀回到2%的可能性很大,中国的CPI可能在2-3%区间运行.综合而言,2005年通货膨胀不足虑.

1)3-5年如何,我看不清楚,希望能讨论一下.

2)另外债市猜测的通货紧缩有依据吗(他们当然会有理由要这样来影响预期)?

3)人民币我不排除盯住大宗商品来浮动的可能,果真如此,这个投资机会就太大了.你以为对主要大宗商品的影响如何? 

家园 兄弟胸怀全球啊!眼光独到。关于2005年的世界通胀前景,向各位请教三个问题

Recently - I have had several conversations with bond market participants. The ugly "d" word is back in the picture surprising ( at least to me).

Yes deflation - is on their minds for 2005 - hard to believe with the amount of excess liquidity in the global economy, relatively strong global growth and the high price for commodities.

我以为:美国保持温和的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较大,日本从通货紧缩中爬出来还起码要1年,EU通货膨胀回到2%的可能性很大,中国的CPI可能在2-3%区间运行.综合而言,2005年通货膨胀不足虑.

1)不知道你所称的长期滞胀,能否进一步说明一下:如各主要经济体大致的通胀指标.

2)另外债市猜测的通货紧缩有依据吗(他们当然会有理由要这样来影响预期)?

3)人民币我不排除盯住大宗商品来浮动的可能,果真如此,这个投资机会就太大了.你以为对主要大宗商品的影响如何?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