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胜利之后(十六) -- 朱百山

共:💬52 🌺13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怪不得那么多冤案,成本太低了
家园 周末读了一本官场小说

肖仁福的《仕途》。

看了之后,对朱平球同志的遭遇有了更多的理解。其实像安林这号人还是有才干的,否则也不会被领导看上,但是其才干不是用在做事,而是用在“做人”上面,对领导的关怀无微不至,领导屁股一厥,他这边马桶就端上了,如果马桶不在手边上,他还会有思想准备把嘴张开接着。但是对同级和下面的同志,这种人就完全是另外一副嘴脸。

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兵临城下》,里面的起义军长(原型是60军的军长曾泽生)感慨地说过:“国民党的心思都用在官场上,共产党的心思都用在战场上,国民党焉能不败?”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共产党内也有这样的人。

跟着朱百山先生的帖子的大多数人,多少都带有些理想主义的色彩,无法忍受共产党内也有类似国民党官僚的混蛋。但现实正如毛主席所说:哪里都有左中右。党内出现独裁、一言堂、官官相护、欺下瞒上的作风一点也不奇怪,否则毛主席也不用开展整风运动了。看看《毛选》,就知道即使在战争那样的困难时期,这样的封建残余还是没有完全消灭,毛主席的很多文章都在强调端正党的作风。

幸运的是,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混蛋即使有,也始终无法占据主流的位置,这也是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够胜利的原因。

道理都明白。然而,读到朱平球同志的遭遇,心下却仍然无法释然。还是不够世俗啊...

通宝推:燕人,
家园 向朱老致敬!

朱老这做法,和兄弟我做过的一些事还真像!所以领导说,是人才,可不好用,嘿嘿!

家园 【讨论】

朱前辈对于大闹省委是一至在反省,本来可低调一点来解决,结果却变成了上访者,成本越来越高,和组织部之间成了解不开的结。不能有理有节,支持者也会越来越少,变成一个“反面人物”。

在当时解放之初,组织部是不可能立即为一个“反面人物”平反,一旦平反,以朱前辈的资历和功绩,职位如何按排?组织部如何开展工作?

有一点疑问:在最困难的时候,朱前辈为什么不找龙中?

家园 强国和弱国的区别

就是在于安林这种杂种是不是占据了主流。

这种垃圾哪个国家都有,关键是看占多少。

现在,我给安林的称号有:狗x的,杂种,垃圾。以后会给他更多的称号。

家园 过去的老一辈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我们只是把它当个故事来听
家园 这是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

幸运的是,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混蛋即使有,也始终无法占据主流的位置,这也是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够胜利的原因。

没什么“幸”或“不幸”的,这里头没有任何运气的因素 -- TG武装斗争的过程,90%以上的时间都是处于弱势,被国军、被日本人撵着打,是“匪”,处于被“剿”的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把心思“完全”用在官场上,用在整人上,那不用敌人打,自己就先玩完了...

残酷的自然选择而已... 国民党和日本人无意中扮演了淘汰裁判...

你看安林这样的人,让他带支队伍,差点儿被敌人全灭 -- 严格地讲这应该怪敌人这个“裁判”淘汰不力,他这样的人就应该被当场打死... 好倒出位置来让贤给更有能力的人...

这些官场倾轧TG其实一点儿都不陌生,早年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就泛滥过一阵子,肃反,AB团,自己人杀得自己人血流成河... 国民党军一开过来,红军战士连敢出来做班长的都没有...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就是后果,差点儿被国民党灭了种...

家园 说的实在
家园 当年的组织部

功能之一就是监督干部,叫干部监督部也不为过。。。这大概是从苏联学来的。

“曾政委,不是我惹麻烦,是他们找我麻烦。”

有这么大的权力,混进小人/水平不高的人之后肯定是要造成麻烦的。

那个安林,品质有问题;但从工作角度看,“能力”是有的;所以曾希圣到山东还要带着他。

从TG的角度,当年要求干部的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组织部向上级反映一个干部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到底是何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组织部的水平,是在行使组织部的功能;没啥大错。所以组织部能够有理由不给结论。

家园 老兄,你够能捧自己的!哈哈
家园 我是说行事风格啊,朱老这种性格的人不少,呵呵
家园 希望老兄保持这样的行事风格!

像朱老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打击这样的人,是国家的悲哀!

家园 呵呵
家园 我的感受是,打击的就是这类人

这类人,领导有事的会想起,没事的时候,你最好靠边站,呵呵

家园 所以说缺少民主的选举

不能寄托于领导有公平公正之心,只能以一个良好而行之有效的制度来监督评判领导的工作,而这是个世界性的难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