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给西柠与我服兄开贴:岳飞主战是对是错? -- 梦晓半生

共:💬125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讨论】给西柠与我服兄开贴:岳飞主战是对是错?

我服兄观点:

岳飞之流主张的“不打仗就不会有和平”,已经在他死后获取的近二十年和平的历史事实中被证明是扯淡。而此后再次挑起战火的人也遭到了应有的惩罚~~~~~

谁爱国,谁害国,咱家心里明镜儿似的。

韩??胄够牛吧?既没有掣肘的皇上,也没有敢叫板的汉奸总理,全国愤青的爱国情绪也调动起来了,岳爷爷也得到了顶礼膜拜,加上几十年经济大发展,敌国也一蹶不振.....然后呢?呵呵 cchere 你克我服

兄台想当然地认为岳飞可以直捣黄龙?嘿嘿,我看他恐怕连韩丞相都不如呢~~~~

你说说这个韩??胄是爱国还是卖国?打着爱国的旗号,行卖国之实罢了。

西柠兄观点:

和平, 来源于血战后的实力对比的改变, 还是来自恪守盟约的“诚信”, 这个问题, 不是仅仅由武穆爷死后的二十年, 更是应该由五千年的中华历史来回答的。岳武穆这个偶像的内涵已经完全不只属於那个年代了。 当然, 这也是我个人的理解, 跟兄不同也很正常。

和平, 来源于血战后的实力对比的改变, 还是来自恪守盟约的“诚信”, 这个问题, 不是仅仅由武穆爷死后的二十年, 更是应该由五千年的中华历史来回答的。岳武穆这个偶像的内涵已经完全不只属於那个年代了。 当然, 这也是我个人的理解, 跟兄不同也很正常。

家园 没转其中打比方的部分,觉得不符合严谨讨论的原则。

偶知道查理的观点,其他人呢。

家园 【免战免战】不用了, 梦晓兄

你克兄是个明白人, 我所能举出的论点论据和引用的文章, 我相信他都看到过, 这里的诸位也大都看到过。 但是不同人看同一事情, 得出的结论是完全有可能相反的, 在这个话题上我们的讨论没太大意义, 不太可能得出相同甚至相近的结论。 我也相信我们的讨论影响不了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如果你克兄愿意在这边与其他朋友讨论, 我也双手支持。

谢谢梦晓兄! 谢谢你克兄! 顺便替演义书场打个广告, 欢迎大家多来转转。 来改一段<<曲苑杂谈>>的主题歌: 说唐说岳~~, 水浒三国~~, ; 西游东游~~, 封神列~~~国~~。。。东西南北中~~~~。。。 君请看: 演义书场, 演义书~~~~~~~场!呵呵。。。

挂一免战牌。

家园 被偶劫持了过来就不要跑了。
家园 【举报】楼上的劫持人了

被偶劫持了过来就不要跑了。

家园 岳飞和韩?腚卸贾髡

不过两人的本领有高下。岳飞比较会打仗。韩?腚兄换嶂缴咸副?,所用非人,当然失败。但是不能因此否定这两人的实际行动。

至于岳飞是否能够直捣黄龙,历史不能假设。不过当时北伐诸军形势大好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赵构撤军属于不智。绍兴和议弄出个割地赔款另加金国册封更是打了胜仗还丧权辱国。就算岳飞主战。岳飞并没有北伐的决定权。就算岳家军不听调遣,也没有闹出兵变。赵构收大将兵权还是很顺利的。根本没有必要杀岳飞。所以赵构秦桧杀岳飞,说他们是金国奸细未免差那么一点证据,说他们是自毁长城的猪脑倒是不会错的。今天的人如果还是和赵构秦桧一般见识、主张自毁长城可算什么?当然,和戈尔巴乔夫同志相比,赵构可就小巫见大巫了。

韩?腚械笔贝笕ㄔ谖眨?位极人臣,有人喜欢往坏里想一点,说他是想效法刘裕,立功以后篡位。可是既然他没有这种表现的机会,历史不能假设,也就不能假设他如果北伐胜利了会干些什么。其实比较来看,韩?腚胁槐狈ィ?照样荣华富贵。而如果北伐失败,他当替罪羊的可能性非常大。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当时的人对这点看得很清楚,为他鸣冤的不少。有诗云:

自古和戎有大权,

未闻函首可安边。

生灵肝脑空涂地,

祖父冤仇共戴天。

晁错已诛终叛汉,

于期未遣尚存燕。

庙堂自谓万全策,

却恐防边未必然。

韩?腚械氖О苤饕?是错误估计了当时的形势。自然历史地位就比不上岳飞了。但是可以指责他战略战术失误,志大才疏等等。却不能说他收复失地本身有什么不对。

最后,金之于南宋就如宋之于南唐。短暂的和平只不过代表大家谁都无力消灭对方而已。一旦有机会,任何一方都会打破这个平衡。南宋固然想收复失地。金更想“立马吴山第一峰”。宋太祖那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样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梦晓,我要严厉的批评你

1.怎么能煽风点火,惟恐天下不乱呢?

2.煽风点火才一下就火熄灭了,这怎么行呢?这就叫选的题材不对。

3.你怎么能挟持人质呢,知道不知道现在都在打击恐怖分子啊

4.挟持了人质你怎么就让他跑了呢?

5.跑就跑了吧,怎么还让他宣传了一会这不是共产党员在纳粹法庭上做宣传嘛........

家园 任兄

其实韩的北伐根本就是出于私心,他因为庆元党禁搞得很不得人心,所以幻想转移视线,为自己成万世之功.因为金国在一些事情上,对南宋的反应偏软,所以韩产生了错觉,认为金国可灭.就象后人所说,高宗朝有恢复之臣,无恢复之君.孝宗朝有恢复之君,而无恢复之臣.而宁宗朝既无恢复之君,也无恢复之臣.韩的北伐根本就是政治冒险.宋宁宗这样的皇帝和韩这样的大臣怎能成功.

任兄
家园 韩?腚斜狈ナ浅鲇谒叫模?刘裕北伐就是出于公心解民倒悬?

韩?腚斜狈ナ浅鲇谒叫模?刘裕北伐就是出于公心解民倒悬?韩?腚惺歉龃啦牟患伲?但是恐怕不能因此而随便否定其行动。可以说当时不适于北伐,但是不能说有志于北伐收复失地本身不对。

家园 别急,我服兄还没来呢。

他是个不屈不挠的主,而且史实功夫不下于老兵。

我是搬好凳子沏好茶,煽着扇子等着呢。

家园 请教一下仁兄

岳飞和韩?腚卸贾髡?

不过两人的本领有高下。岳飞比较会打仗。韩?腚兄换嶂缴咸副?,所用非人,当然失败。但是不能因此否定这两人的实际行动。

至于岳飞是否能够直捣黄龙,历史不能假设。不过当时北伐诸军形势大好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赵构撤军属于不智。

岳飞的军功到底如何,我觉得不少同志始终受到演义小说和被岳珂加工过的“历史”所影响。

不要说朱仙镇之战没有发生过,就算打下开封又如何?----也只不过是恢复到第一次绍兴和议后的战略局面而以。宋针对金的战略“优势”从何处可以体现呢?老沉醉在宋史里面援引岳家文档所描述的那种“泰山压顶”般的优势地位可不好~~~~对照金史就不难发现,就算有中兴四将,双方的交战也只是胶着状态而以。

这是全局局面,再来说岳飞自己的军功,真的有想象的那么大么?

孝宗年间评出的中兴十三捷,岳大帅居然榜上无名,历史地位可见一斑。

靠着这样的英雄人物,咋就能扫平天下,直捣黄龙了呢?

有人说“韩择胄武功远逊岳飞,岳飞是常胜将”云云,但不要忘记,隆兴北伐中的李显忠,开禧北伐中的毕再遇,在遭受崩溃性败仗(符离、宿州)之前也和岳飞一样是常胜的传奇人物~~~~

正是这样的常胜将,一旦兵败如山倒,连局面都无法收拾。

最后只得加码割地赔款了事。

另外,在宣扬宋有岳飞的同时,别忘记金也有仆散。

韩?腚械笔贝笕ㄔ谖眨?位极人臣,有人喜欢往坏里想一点,说他是想效法刘裕,立功以后篡位。可是既然他没有这种表现的机会,历史不能假设,也就不能假设他如果北伐胜利了会干些什么。其实比较来看,韩?腚胁槐狈ィ?照样荣华富贵。而如果北伐失败,他当替罪羊的可能性非常大。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当时的人对这点看得很清楚,为他鸣冤的不少。

韩?腚械氖О苤饕?是错误估计了当时的形势。自然历史地位就比不上岳飞了。但是可以指责他战略战术失误,志大才疏等等。却不能说他收复失地本身有什么不对。

宁宗时代,宋朝才算对金有了战略优势,以至于金国反过来为保持两国和平不惜低三下四,恳求韩择胄不要打过来~~~~~

这样的优势态势下,照样都要吃败仗,绍兴初年的北伐风险更大,岂不是一目了然?怎么大家就都解读出“可以直捣黄龙”了呢?

我不懂,兄台教我!

最后,金之于南宋就如宋之于南唐。短暂的和平只不过代表大家谁都无力消灭对方而已。一旦有机会,任何一方都会打破这个平衡。南宋固然想收复失地。金更想“立马吴山第一峰”。宋太祖那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样的。

这个是自然。

打得赢的时候就打,打不赢就和,这不也是常理么?

说宋高宗和秦桧投降主义,但这种被蔑成为“投降”的行为所带来的国力增强、战略态势改变,又有谁看到了呢?

老兄赞赏宋太祖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其结果呢?对辽屡战屡败,最后还不是澶渊之盟了账?直捣黄龙这类的事情,嘿嘿,可不是随便吹吹就能做到的。

家园 请问我服兄

岳飞死前的跤着是怎么个态势,南宋仅能自保呢还是互有攻势?

你可以断定当时不是走了一个从弱(各军在开封陷落后再起家)到强(岳飞等形成战斗力),又从强到弱(解散军权,杀害岳飞令军心涣散)的过程吗。

再说孝宗时不把岳飞战绩列入中兴十三战功,会否有不愿承认在岳飞之死(与平反)有过多错误之嫌。

至於常胜将军一败不可收拾,这个胜败乃兵家常事嘛,又如何说明岳飞必败。岳飞传下来的拳法枪法不知老兄如何看,还有破连环甲等众人推崇的战绩,比起你所列二将如何。

家园 韩?腚械氖О苣苤っ髟婪刹豢赡艹晒β穑

老兄认为岳飞的战绩给拔高了。双方只能算胶着状态。不过至少应当看看是谁在进攻,谁在退守吧?就算《宋史》给自己一边吹嘘,《金史》何尝又不是在给自己一边吹嘘?

什么叫做战略优势和战略主动?占的地方多,人多势众或者国库里钞票堆成山就是战略优势吗?看看历史显然不是。

至于用韩?腚械氖О芾粗っ髟婪刹豢赡艹晒Ω?加莫名其妙。拿破仑兵败滑铁卢证明当年他在奥斯特里茨也要打败仗?或者迦太基后来亡于罗马证明汉尼拔不可能把战火烧到罗马本土?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二战东线战场出现了战略转折,那么是不是纳粹德国立刻就兵败如山倒,一溃千里了呢?不是,后面还有连年恶战。甚至好几次德国都有翻盘的机会。那么是不是斯大林就应该在这个时候下十二道金牌给朱可夫收兵,然后和希特勒谈判呢?

南宋初年的情况是经过连年苦战,中兴诸将终于把战线从江南推回江北,更进一步推进到黄河一线。这个状况相对于仅仅几年前赵构还被金人追着屁股打,除了脚底抹油就无计可施,不能说不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当然是南宋占据了战略主动,在主动进攻。这时如果收复开封对于人心士气当然会是极大的鼓舞。赵构在这个时候下令收兵不是猪脑是什么?

至于再打下去会不会打败仗?兵凶战危,当然有打败仗的可能。可是也有打更大的胜仗的可能。从纯粹的几率上来讲是一半对一半。从当时的形势看,宋的赢面还要大些。所谓势如破竹,开头的几仗总是困难一点的。但是这个难关一过,从胜利走向胜利就容易得多了。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如果不打下去,那么肯定是不会有胜仗的。如果因为怕打败仗而不敢去争取胜利,那么就干脆投降算了。赵构和秦桧后来不就是这么做了吗?说他们是投降主义当然是不错的。

打得赢的时候就打,打不赢就和。话说的不错。可是宋朝偏偏总是在打不赢的时候打,到了打得赢的时候反而选择卑躬屈膝的求和。不但自取其辱,还要把能够打胜仗的己方大将替敌人杀掉。这就叫做

家园 我的看法

请问我服兄

岳飞死前的跤着是怎么个态势,南宋仅能自保呢还是互有攻势?

战略态势嘛,大致是这样的:

绍兴八年,根据第一次绍兴和议的结果,金国把河南和陕西归还给南宋。汴京等地也回归了宋朝版图;

但随着金国主和的垩濑被主战派杀死,绍兴十年宗弼撕破他主立的绍兴合约南下,重夺汴京(闪击战,也要怪汴京守备不力)。

宗弼在顺昌被刘??击败,才扭转了整个战争的进展。随后有岳飞在颖昌战胜宗弼。宗弼继续南侵的势头就此告终;

第二年宗弼再次南攻,在柘槔被刘??、杨沂中、张俊击败,再次退军。遂和谈再开。

上面是整体的局势,南宋总体上看,只是守势罢了。

至于绍兴十年岳飞自颖昌战役击败宗弼后,军事进展到底有多大的问题,邓广铭已经在四十年代就证明宋史里面引用岳珂的纪录----岳飞在距汴京以南四十余里的朱仙镇打破宗弼,使得宗弼已经准备要放弃汴京云云----皆是伪造历史。

结合宋史和金史来看这一段战役情况,不难发现其过程:

宋史写道“飞乃遣王贵、牛皋、董先、杨再兴、孟邦杰、李宝等,分布经略西京、汝、郑、颍昌、陈、曹、光、蔡诸郡;

而金史中记载“宗弼复取河南,文(金将徐文)破宋将李宝于濮阳、孟邦杰于登封。”

当然仍旧是一个胶着的战局。

再说孝宗时不把岳飞战绩列入中兴十三战功,会否有不愿承认在岳飞之死(与平反)有过多错误之嫌。

这是1166年的事情了,而孝宗给岳飞平反,则是1162年。你说呢?

至於常胜将军一败不可收拾,这个胜败乃兵家常事嘛,又如何说明岳飞必败。岳飞传下来的拳法枪法不知老兄如何看,还有破连环甲等众人推崇的战绩,比起你所列二将如何。

这个?嘿嘿,又落到史料还是演义这个圈子里头去了吧?

破拐子马,要算也要算在刘??头上去阿~~~~拳法枪法什么的,恕俺就不谈了。

北伐中的常胜将一样可能兵败如山倒,这就是北伐的risk。

我没有预言什么岳飞必败哦。

但是,作为国家的负责人,当然要为这种风险可能性考虑。

高宗选择了和平之途,而已。

岳飞要主战,要反对这种国策,并不是招取杀身之祸的关键。

韩世忠也好,张浚也好,刘??也好,都活得好好的~~~~~

家园 您的高见我在下面回梦晓的文章里已经全面回应了,不再赘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