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阳光灿烂】When I was a baby, a baby -- 席琳

共:💬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阳光灿烂】When I was a baby, a baby

为了帮助两女对英文单词的发音,老婆给两女买了英文歌谣的光盘,每天在车上放给她们听。因此,她们就学了不少英文歌,整天在那儿瞎哼哼,并且歌词还记得很准确。

其中,姐姐和妹妹最喜爱的就是那首“When I was a baby”。唱到有趣的地方,就在那吃吃的笑。尤其是唱到“When I had a boy friend ..."和"When I was married...”时。

下面的歌词是姐姐一边唱,俺一边记下来,然后又经过姐姐订正了的:

When I was a baby,a baby, a baby

When I was a baby, one, two, three

Goo, goo this-a-way, Goo, goo that-a-way

Goo, goo this-a-way, one, two, three

When I was a bad girl, a bad girl, a bad girl

When I was a bad girl, one, two, three

No, no this-a-way, No, no that-a-way

No, no this-a-way, one, two, three

When I was sixteen, sixteen, sixteen

When I was sixteen, one, two, three

Gab, gab this-a-way, Gab, gab that-a-way

Gab, gab this-a-way, one, two, three

When I had a boy friend, a boy friend, a boy friend

When I had a boy friend, one, two, three

Kiss, kiss this-a-way, Kiss, kiss that-a-way

Kiss, kiss this-a-way, one, two, three

When I was married, married, married

When I was married, one, two, three

Ring, ring this-a-way, Ring, ring that-a-way

Ring, ring this-a-way, one, two, three

When I had a baby, a baby, a baby

When I had a baby, one, two, three

Rock, rock this-a-way, Rock, rock that-a-way

Rock, rock this-a-way, one, two, three

这首英文歌谣,既帮助了儿童练习数数,也帮助儿童练习发音,还把一个小女孩从小到大成长的过程,娓娓道来,既活泼,又有趣。

由于我们在家里一直说中文,因而俺家两女的中文就说的好。但说起儿歌来,姐姐和妹妹能够单独唱下来的,除了外公外婆教的两首中文歌谣外,就是那首众人皆知的“小老鼠,爬灯台”的歌谣了。这首儿歌在俺老家版本的歌词如下:

小老鼠,

上灯台。

偷油吃,

下不来。

喵!喵!喵!

老猫来。

唧哩毂辘掉下来,

哎哟。。。哎!

下面俺就再谈一些俺小时候喜欢唱的其它几首歌谣。

(1)麻嘎子

麻嘎子,尾巴长,

娶了媳妇忘了娘。

把娘丢在路沟里,

把媳妇背到炕沿上;

烙油馍,车响糖,

媳妇媳妇你先尝;

我去家后看咱娘。

哎哟哟,不好啦!

咱娘变了个屎壳郎,

老鸹叨她硬邦邦

这个儿谣歌,是做母亲的唱给小男孩儿们听的,以嘲虞的口气和语调,教育小孩子们长大了不要忘本,像曲中的马嘎子一样,娶了媳妇就把老娘给忘记了。麻嘎子又称喜鹊,而老鸹是乌鸦,都是俺小时候农村常见的两种鸟,但二者所代表的东西,正好相反。

可是现在由于施农药化肥,环境污染严重,老家的农村,已经看不见这两种鸟儿了。儿歌当然也就没有人唱了。

想一想,当小喜鹊新婚大喜的日子,老娘在一边受老鸹欺负的感受是什么样。

这和东北城里的儿歌《铁蚕豆》(铁蚕豆,大把儿抓,娶了媳妇忘了妈。要妈就耍叉儿,耍叉就分家。)的寓意差不多,但俺老家农村的这个版本似乎更为形象和逗人。

(2)嗯啊香

嗯啊香,嗯啊香,

急的小狗卖麻糖。

这个儿歌,勿论大小,不分男女,每天都有小孩子唱。一般是在吃东西的时候唱。想像一下,一个小孩子在吃一把糖豆儿,或者一个窝窝头,一边高兴地吃,一边得意地唱,旁边围着一个或者几个饥肠咕咕嘴里流着哈拉子的瞪大了眼睛盯着看的小孩子,将是怎样的情景和感受。

然而这在当时物质贫乏的年代,由于分配上的不公或者小孩子个性的差异,这样的游戏,在俺老家每一个家庭里,或不同家庭的小孩子间,见怪不怪,每天都上演着。

当时俺和俺的小伙伴儿们,玩起这个游戏和唱起这个儿歌来,也从来都乐此不疲。

(3)月姥姥

月姥姥,高高挂,

搬个梯子下来吧。

在蛙叫蝉鸣的夏天,一轮满月的老槐树下,老人们一边煽着芭蕉扇,一边兴高采烈的聊天,或者给小宝宝们唱儿歌,讲故事。这时候,一群稍微懂事的小孩子,一边玩,一边对着那一轮明月喊。

这个儿歌,就是专门的供小孩子们这个时候喊的。

歌中的“月佬佬”,又叫月姥娘,是俺老家的农村人对月亮的称呼。

(4)月姥娘

月姥娘,搬板凳,

搬到河里洗衣裳;

洗的白,浆的白,

埋了杆子搭戏台。

这个儿歌,是上一个儿歌的翻版。但这一翻版不打紧,翻出一轮明月,静静的月光,映照在池塘的水面上,池塘的藕叶上,匍匐着些许的蛙儿虫儿的。一副美景,怕连清华的大教授朱自清,也会禁不着手痒,续写另外一篇荷塘月色的。

(5)蓬蓬蒿

蓬蓬蒿,长的高,

搭个戏台唱老包。

老包不听我的戏,

我把老包通透气。

这个儿歌,把俺村子里娃儿们的心高气傲的英雄气概描述的淋漓尽致。歌词中的蓬蓬蒿,是庄稼地里的一种野草,在饥饿的年代也是可以充饥的。俺小时候就到地里去挖过嫩的蓬蓬蒿,只是吃起来味道不怎么好。这“老包”,就是包青天。

这首儿歌的意思是说,就是您包青天包大人得罪了俺,俺也给您过不去。

(6)秦始皇

秦始皇,

打边墙。

墙垛儿矮,

墙缝儿窄,

挡着那鞑子过不来。

用俺老家的方言,打边墙就是修建万里长城的意思。小时候碰到生产队或者谁家打土墙,或者用砖头垒墙,俺们一些秃小子们就扯著嗓子嚎这首歌。当时也不理解意思,反正知道是与打墙头有关的,就唱,感觉很爽。

其实这是一首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爱国歌曲。它不但歌颂了法家秦始皇,而且又提倡保卫国家。毛主席他老人家要是知道了,大概也应该是很高兴的。

不过,记得这首儿歌,还有下半段歌词,开始两句词是:孟姜女,哭边墙。后面的词是边墙给哭倒了之类。

原因之一是大人们不让俺们唱,怕不吉利,把正在垒的墙头给唱倒了。之二是俺自己也不愿意唱,因为俺是一个秃小子,本来那感觉是挺美的,突然间哭哭啼啼上来一个小媳妇,你说是怪别扭的不是?

这样一来,下面的歌词具体是什么,俺可就不记得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小时候妈妈很爱唱苏联歌,山楂树,卡秋莎;

到了花甲还象个小孩子一样,有一次俺回家,妈妈开门,着一身素碎花的连衣裙,在俺的面前转了个圈,裙子扬起了漂亮的弧线,说“看看你妈妈,身材还是象小姑娘那么漂亮。”

快中秋了,顺便想了想家,和儿歌却不沾边,叨扰乐。

家园 陶陶妈妈心态很好啊!
家园 小孩子的英文发音要纠正吗?

我感觉我家女儿的E文说的那叫一个地道,发音纯正,深让老爸老妈汗颜。

现在已经开始帮我们纠正发音了。如bed 和 bad,她说的就能听出不同,而我们怎么念,呵呵,都不知到底念的是哪个。

席琳的这一缉儿歌大全难得呀。还谢谢你为亲亲宝贝捧场。

家园 真可爱!

最近天天给我的小外甥唱两只老虎,不知道他是不是听懂了,每次都会笑。。

他马上就该五个月大了。喜欢死了。。。

家园 老小孩,老小孩,人老了心态就向小孩子一样。

要不,儿歌怎么都是隔代传下来的呢。

家园 这大概因人而异,俺家的两个女儿就大不一样。

大的是个急性子,胆子大,思维快,嘴巴赶不上脑子,发音不太准。小的慢条斯理,语言能力强,但比较胆小,不敢在正式场合下发言。

如果您稍微注意一下,一般的学校都有专门矫正口齿的老师,定期测试,帮助小孩子们发音,不仅仅对外国学生,英语做母语者也不例外。

另外,谢谢您给俺的帖子加精,不是要赶俺走吧?

家园 俺有一个朋友,夫妇俩都是老外,收养了三个中国女孩儿。

专门学说中国版的两只老虎歌谣,每天唱给女儿们逗乐子。

谢谢。

家园 搞不懂,加精怎么会是赶人走呢?

那谁前一阵子不是还嚷嚷要精片片吗。

家园 噢,即版主的一声感谢,让俺受宠若惊,

都有点找不到北了。

家园 那喂饱了,不是就该走人了吗?

一个玩笑,您别介意。

精片片吗,当然是多多益善。再说啦,俺的小肚皮皮还瘪着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