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指间沙 之 中国早期证券市场花絮拾遗 -- 蝴蝶

共:💬81 🌺1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指间沙 之 中国早期证券市场花絮拾遗

By 蝴蝶梦中家万里

18/09/2004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in short, the period was so far like the present period, that some of its noisiest authorities insisted on its being received, for good or for evil, in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comparison only.

─ "ATale Of Two Cities"

那天一不留神,我暴露了自己当年在国内吃过‘青春饭’─当过光荣的证券交易员。不过呢,这"指间沙 之 湘妹子操盘记" 是万万不能写的,太危险了,这圈子可真不大,随便说说就可能被人抄了我的老窝。记得有回我在某金融论坛的股票版发了几句议论,举了两个例子,结果立马有人跟帖问:你大概是从那XX公司XX营业部出来的吧?我在你们那开过户,你们那谁谁谁还在吗?我再一次深刻认识到广大股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从我离职到现在,这都多少年了啊?居然还在网上遇到当年的革命盟友?没准儿,还是牌友呢……再联想到我那时候的同事们多么年轻,难保人家不上网,不定下回连我坐哪家公司的几号台都报出来了呢(这话听着怎么那么别扭)……说不得,我当时只好装傻,然后灰溜溜夹起尾巴落荒而逃。当然,人家股民这么久了都还在坚持,多不容易啊,我怎么也得向他致以最崇高的革命敬意。

话说前头,各位专家可别指望跟我这种混吃混喝的半吊子前金融从业人员探讨啥曲线啊趋势啊唔的,那些正经东西,俺们一概还给老师了,实在是因为在俺们那年代,那些玩意儿没用武之地啊。您说我多倒霉,进出场,全赶上大熊市!就没怎么威风凛凛过,留下的记忆,都只能编排成不着四六的闲话。不过,有了在别地儿言多必失的教训,自己公司的大事儿不敢再胡说了,别家的例子也不敢瞎举了,我来说说绝对不会有问题的,或者大部头的报告文学、高深的金融分析里面不会记载的事儿,方不负我这‘指间沙’系列‘为普通人立传、为大历史补遗’之小小八卦宏愿。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一)‘青春饭’

先从‘青春饭’说起。

九十年代中前期,我毕业工作的时候,最吃香的行业,就是做证券了。在当时,这个行业工资高,福利好,环境强(这点我后来体会到是骗人的),颇为诱人。虽然深发展、杨百万的时代早已过去,但是,中国证券市场还处于方兴未艾之时,从业人员与股民还是一片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坚信牛市就在明天。所有的证券公司,都处于发展阶段,到处都缺人。可是,刚毕业的学生要是傻呼呼自己上门求职,还真不成,谁叫你没关系?只好去国展中心的人才交流会(我们当时称其为人肉市场)排队,挤挤碰运气吧。

那我这工作是怎么找的呢?我坦白,也是七拐八拐绕了许多关系才扯上的。当时同学里面还就我进了证券业,其他都工商局或者各类真假合资公司做财务去了。过了一年多,才听说一个同学也通过关系上北证了。谁叫我当初没本事考上中文或者天文呢?只好干这种俗不可耐的工作老老实实地当一个俗人啦。当然别人都说这个工作好,学中文天文出来的,还找不到工作咧。

那年夏天(决非抄袭虎兄的题目),我正兴致勃勃地计划着要去这里那里旅游,结果,晴天一声霹雳,公司叫我立刻上班。初尝工薪阶层身不由己地苦楚,我也没胆子造反讲条件,乖乖地上班去了。先到总公司,还没记住上了几层楼,就告诉我试用期三个月,让我直接去营业部报道。至于去那儿干嘛,可没人解释给我听。等我糊里糊涂到了营业部,老板忙得要命,先打发我坐在楼下前台接单员们旁边观摩。我这才发现,楼下的接单员,和坐在一小玻璃单间里面报单的,是一水儿的小年轻儿,平均年龄不超过22岁!当时我可慌了,我什么都不会呀!可是您看人家,年纪不比我大,敲单子的速度那叫一个快!嘴里的股票代码那叫一个熟!

等到下午收市,老板总算有时间了,于是过来跟我谈了谈,介绍了一下同事,然后说:明天你就到楼上大户室上班,跟小张学学。这下,周围似乎突然静了一下,我是后来才明白,原来这大户室的报单是个肥差,楼下前台的接单员没有不想上去的。那怎么这块肥肉会落到我的盘子里呢?后来听说了营业部里各成员的背景,才发现在那里,我整个一个‘非直系非旁系’(1990年《出国谣》),人家统统是银行系统、股东单位、合作单位和相关政府机构的直系子弟出身,老总亲属无数,行长孩子成堆。真是庙小菩萨多呀,老板得罪哪个都不成。不过,那时候,各证券公司的老板经理们,也几乎都有银行财政系统的背景,反正都不好惹。

现在大家估计很清楚这证券公司的层级结构了。楼下的,是直接跟散户(小股民)打交道的接单员和报单员;楼上,是中户室、大户室、贵宾室的报单员(不过我刚工作时还只分散户中户大户)。此外,一个最要害的部门就是机房。他们担负着场内与营业部联系的使命,卫星连接出问题的话,这买卖就甭做了;万一遇到大行情的紧要关头,咬牙切齿的股民能把柜台给拆了。所以有的时候老板还要看他们这些技术人员的脸色,这个我后来学到是叫‘专业威力’。在这些之外,还有财会保安等等部门,随着业务范围扩大,又增加了债券等等部门。而令外界印象最深的,自然还得数看上去很威风的交易员了。

交易员身份比较特殊,虽然个中甘苦不足为外人道,但是,它几乎是营业部成员想升级为管理人员的必经之路。那时候,在场内,你很少能看见超过二十七八岁的交易员。除非特殊原因,到这个年纪都回公司当部门经理了;没当上的,也要哀叹自己时运不济,别人看他们也会打个问号。反正我还没看见谁打算一辈子在场内操盘的,累啊。看起来好像工作时间短,但是工作强度太大了,不提给公司自己做的交易,忙的时候光客户的报单就敲得手指头发麻了,耳朵也因为听电话太久而疼痛,手稍微慢一点行情就差很远,那边的股民指不定会骂报单小姐呢。如果年纪大了的话,在这种几乎需要凭本能敲单的情况下,根本反应不过来,所以,当时大家都自嘲是吃‘青春饭’的。

只有在那个著名的宏观调控制造的大熊市里,我居然闲到被拉下水打起牌来。据比较,当时各公司里,在北京的工作人员流行的是敲三家,上海的是拱猪,深圳的是锄大地。最后大家的牌技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并且营业部的前线工作人员通过与股民联欢凑牌局等活动,进一步增进了与股民的感情交流。我上一次打牌,还是毕业前无所事事的那阵子呢。以后,也没这么疯狂地打过牌了。

对前途的担忧,几乎是每个交易员的一块心病。尤其是家在外地的,将来到哪里去才能安定呢?本地还是总公司?那么大的人了,还住公司在深沪或其他交易中心所在城市租的集体宿舍里,做什么都不方便。我小时候曾经是抱定独身主义的,也不想跟国外某些自封的素食主义者似的,一边说吃素,一边还不戒海鲜鱼肉唔的。可是男生们哪成啊?都跟下午三四点钟动物园里的狼似的,而且,不是一只,而是一群。你说当时我们工资福利不错吧,也就是可以稍微小资一下的水平,上馆子要家常菜的,打车要面的那种……想买房还早呢,那时候商品房老贵老贵的;公司也不会分房子了,都跟无根之萍似的飘着。

要社交吧,在营业部还好,证券界比其他行业都早一步实现一周五天工作制,我就没怎么受大小礼拜的罪,当时同学最羡慕我的就是这个了。时间充裕了,平常至少一礼拜大家集体出去腐败两回,那些如今都拆迁了的长安街两边的夜市餐馆都被我们踏平了,恨不得每人每年都过个七八回生日。另外公司也组织旅游,以前还是北京郊外的农家乐吃考羊腿骑马,后来就直接住五星宾馆享受人家的设施了。

当交易员就有点不同了,得看派到哪里去。公司虽然重视交易员,但是,交易员与公司的同仁又有距离感,平常可能根本见不着面,最亲的大概是报单小姐了,成天在电话里面聊天,别人就都不熟了,就怕公司领导们想不起自己这号人。在场内那些同病相怜的人,也不能个个都成为朋友;参加证交所组织的活动,也没太大意思,看中目标套近乎之前,往往想到自己也不知道啥时候又调回总公司了呢……仔细想来,当交易员的时期,与出国留学后的一些心态很类似呢,都有一种何去何从的彷徨感。不过,人生中又有哪个阶段能完全没有彷徨呢?

能让那么多二十七八的年轻人担任中层管理职务,也是那个时代的特色吧,在这个年轻的行业里,营业部遍地开花,十亿人民九亿炒,机会很多。哪怕在北京当不上经理,还有天津营业部刚开张呢,再远点,外放到上海深圳等等其他城市也行啊。实在本公司不行了,跳槽的机会也大把,人家就怕你不去。我认识比我还混日子的某交易员,居然也被人当宝猎去了头呢。不过我当时看长线,觉得自己竞争力不足,还是早早抄底埋单充电比较好,只不过,没想到一不留神,就告别证券界了。其实也没啥可惜的,我的个性,按我爸的话说,有点优柔寡断,就不是做这行的料。可气的是到现在我也没看出自己是做哪行的料,唉。

为了当交易员,先要经过培训。而培训的机会,又是众人眼里的一块肥肉。

老板选人也是要有考虑的。我在大户室报单,虽然一些大户是老烟枪,加上夏天的冷气,熏得我头晕,但是工作的确是比前台清闲的。老板为了平衡,又安排了一项急需解决的工作给我,这工作非得专心加细心,一笔一笔地对才行,我总算圆满完成了,并且有点方法上的小创新,得到了一个小荣誉,所以后来老板顺理成章地让我培训去了。

也是后来,我才发现自己居然属于高学历的了。在我们那国家级的大投资公司里的营业部里,除了交易员之外的大部分同事,竟然只是职高毕业!恐怕现在的从业人员很难想象吧?估计如今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想进证券公司都不容易呢。可是在早期,最重要的还是关系。当然不否认这些子弟中有许多刻苦能干的人,很多有进取心的后来都去自考了本科学历,我最要好的一个只有高中毕业学历的同事,后来还当上了部门经理,那可是唯一非交易员出身的年轻部门经理啊。学历固然是不重要的,但是这样过分依靠裙带关系招募的做法,肯定无法促进行业的繁荣与发展。所以后来公司也真正公开招募了(以前也算公开招募,但是你申请了可不一定被考虑),老板还曾经很兴奋(也许是刻意)地对我们宣布过:这次收到很多申请,一多半儿都是硕士博士,层次很高……

不过,奇怪的是,直到我离开那地方,也没荣幸瞻仰到一个招来的高学历人才,不知道那高层次的春风是否遗忘了我们这个角落?也许现在大大不同了吧。无论如何,就是老板那句话,将营业部的一些热血青年,包括蝴蝶我在内,给逼上了梁山,团结在以新东方为首的汉奸学校周围,高唱着‘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玉米糊’(俞敏洪),‘毅然’放弃了国内的高薪工作(可惜没有花园洋房小汽车来显摆,对不起大家了),被迫出了国门,硬是在小小的营业部里拉起了一支海外军团。

都是竞争压力惹的祸。

家园 又赶上新贴,抓紧回啊

写得很有意思,也让我们这些股民了解了解你们这些操盘手的工作内幕。

继续

家园 什么?头一位就碰上股民?这叫我怎么还敢写?
家园 【呵呵】别慌,我们是新世纪的新股民

上个世纪时还没倒腾过股票呢,

家园 那我更献丑了,上世纪的股民就比我厉害了,

何况新世纪的

家园 【哈哈】非要让我露底?

我就是上个月才成的股民,什么还都不知道呢,放心吧您,

家园 我做过好几年的股民

不过都是用电话委托的,从没和报单员打过交道,甚至证券公司也很少去。

那时候一上班先是一张天天证券,边吃早点边看,然后九点半迎接开盘。中午收盘了我也吃饭去了,饭桌上和同事大聊特聊股市行情。吃完饭假寐一会就又开盘了,再次收盘的时候离下班时间也不远了,这个时候领导们也不会介意我们开个小组会了,所以几个股民就又凑一块了...总之这日子过得整个围着股市在转,渐渐把钱就不当钱了,也就是个数字,当然了,天天盼着这数字能变大一点。

我还算幸运,前几年形势比较好,还算有点斩获,后来整个大盘不行了,我也正好买了房子,没什么钱在股市里折腾了。唯一的遗憾是有一些B股,看样子我这辈子是不能解套了,已经打算传给下一代了。

家园 你是黄埔几期的?最初的几期很快就成为营业部的老总了,红马甲

当年可是很让人眼红的职业。

家园 讲得是94,95年的事吧,后来人工报盘越来越少了
家园 不才乱讲一句,其实金融业不需要大比例的高学历人员

不才在中国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证券公司营业部都参观学习过,有点个人理解。

就目前情况而言,90%以上的从业人员学历不必高过大学本科,其中又有一半以上只要是职高毕业就足以了。银行和证券业里相当多的业务是手续业务,简单、机械、重复,就是熟练工种,只要受过基本的金融业培训就可以胜任,至于能够干得多好,主要看熟练程度了。像信贷员、交易员这类工作虽然性质不同,但都需要一定的主观判断能力,学历高一点,综合能力就强一些,办事也更灵活,所以本科以上学历较好。但金融业也是个金字塔结构,大多数信贷员和交易员个人涉及的业务量(或者说金额、头寸)都不大,太高学历也没必要。另外很多时候经验非常重要,在学校里多喝几年墨水不顶用。

这几年中国金融从业人员的平均学历明显提升,各大银行、保险公司的总部更是非研究生以上不要,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较低造成的,即使研究生的工资也不高。很多外资投资银行在发达国家招收的初级职员基本上都是本科生,主要是因为本科生就够用了,高学历的成本高,“over qualified”。可他们到了中国招收研究生的比例相当高,就是因为中国的研究生成本低。

蝴蝶姐姐的文章写得好,不才一时兴起胡诌几句。姐姐可要接着写呀,不才翘首以盼。呵呵。

家园 角儿出场乐,喝个彩呀!
家园 好文章,我还在证券营业部查过账呢。陪客户打牌不算什么,别挪用保证金就行。
家园 我哪能跟他们比呀?小兵一个啦.
家园 '天敌'出现了:-)现在不允许做自营,花头就少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