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最近的日记 -- GraceUSA

共:💬69 🌺22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最近的日记

中秋

叫女儿下楼来赏月。

把落地门打开。

怕冷,就站在房里往天上看,月亮好圆好亮!

清风明月,理应赋诗一首,可惜我俩既没才情也没雅兴。

问女儿,要不要喝杯饮品,冰箱里有honeymoon, 妈妈给你打一杯。

女儿笑问:妈妈,你sure 是honeymoon?

我很肯定的说:是啊。你不要吗?

她大笑:honeymoon我怎么能随要呢~~~

被她这样一笑我才醒悟。今晚的月亮真是不同,赏了一下就把honeydew 变成honeymoon啦。

------

有些想采芝斋的苏式百果月饼,可手头没有馅料,就做了苏式豆沙,应景。

打电话

和妈妈的电话热线总是不断。经常打,节日期间更勤。

妈妈特别愿意我打电话回去。相对妹妹,我更“会”和她聊,东讲讲西讲讲嘻嘻哈哈,让她很开心。

以前,每次回妈妈家都会在她做饭的时候陪她说说话,所以妈妈总觉得她这个大女儿最贴心。

怎么说呢?小时候那会儿,算人小鬼大吧。和妈妈总是报喜不报忧,说些能说的心里话,有些事明明晓得妈妈特想知道,但守得牢牢的,从来不被妈妈套出去。

现在呢,是懂得了做娘的心。所以,愿意陪她聊。其实,讨父母开心很容易的,一是让他们有成就感,二是让他们觉得他们很重要。我常说,妈妈,小葛头两岁你带得就是好,基本没生过毛病,基础打得牢,后来她很少生病,感冒都很少的。

我每次这样说,妈妈都高兴。

为了让爸爸开心,我经常请教他如何烧菜。其实,我不是不会,就是给他机会, 让他教我。让他觉得我有很多方面需要向他学习。

每次给父母打电话,有一半时间是听他们两人告状。他们相互告状。妈妈告状爸爸唠叨,爸爸告状妈妈忘性大,自己是否吃过药都记不住。(妈妈血压高,每天都要吃药)。 爸爸说, 为了不让妈妈因为忘性大而忘了吃药或吃重复了,他在妈妈的药片上都要写上日期,这样保证不会吃错。

爸爸是个非常认真严谨的人。总觉得妈妈做事马虎,所以常唠叨。妈妈脾气蛮倔犟的,如果她自己不想改变,随便爸爸怎么唠叨她都我行我素。两个人,就是这样吵吵闹闹一辈子,到这会儿,他们自己总结,觉得是好搭档呢,因为“治家大方向是一致的,遇到大事是没有分歧的”。

再过几年,是他们金婚。我要记得好好给他们庆祝一下!

记忆的碎片

1, 是刚上小学的时候。黄书包单肩斜挎,走起路来,书包在屁股和腰间一颠一颠的。我走在前面,父母在后,我听妈妈对爸爸说:女儿像只快乐的小鸟~~

2,不是我记得的,是妈妈说的。我不到一岁就会站着了,妈妈在灶劈间烧饭,把我放在床上,我站起来,可以隔着窗子看到妈妈,我拍打窗户,如果妈妈回头看,我就笑得手舞足蹈;笑得太厉害,一屁股坐下去,是寒冬腊月,我穿得像只球,费半天劲才能重新站起来,又去拍窗户……

3,盛夏,窗外倾盆大雨。我和妹妹在奶奶家,刚吃过晚饭。妈妈脸色很不好地进来,冲着我说,你这么大了一点都不懂事,下雨了,都不晓得去妈妈单位给妈妈送把伞!

我当时很委屈,因为不和妈妈住在一起,我根本不晓得她早晨出门是否带伞。

从那以后,只要傍晚落雨,我都会跑出去打电话问妈妈是否要伞。

上重点中学后,比妈妈回家晚了,不用再惦记送伞的事。

4,文革的时候,会议多。父母除了晚上下班后要政治学习,有时还要全天开会。如果开会的时候有会议午餐,妈妈总是带回来给我们,未必是特别的东西,妈妈就是想给我们换换口味。

我好像从来都没有问过,妈妈你有吃午饭吗?

SS和PP

朋友推荐了几部国产电视剧,都没看,时间和精力搭不够,不能看长剧集了。

不过,也没闲着。周末(通常是午后),会有兴致回顾古典片。最近,把简 奥斯丁的SS 和PP又都看了一遍(BBC版和美国电影版)。

无论是原著还是改变的影视,我本人都偏爱SS更多一些。

古典的英伦田园生活,恬淡、优雅、温情;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完美、深厚、激颤。这样的作品有如涓涓细流,流得越远越能观赏到更多风景,由此获得的感受也更加强烈、深刻。

有些年纪后,更懂得欣赏经典的东西了。这也包括我们的唐诗宋词,意境之美,年轻的时候没有能力体会。

BBC版的SS和李安版的SS,各有千秋。篇幅的关系,前者剧情交待的更清楚些;我也喜欢几位男女主角,从年龄、外形到表演,都很得我心。尤其喜欢埃丽诺姐妹和上校。

李安的电影版胜在对人物情感发展的表述。他把简笔下男女主人公矜持细腻中蕴藏的巨大能量以及隐忍内敛下强烈的情感爆发表达得淋漓尽致。

隐忍,一向是李安电影最令人动容的部分。情感与理智,卧虎藏龙,断背山,色戒…… 爱在其中却不能尽情坦言,隐忍中的压抑和伤悲牵动每一个观众的心。

好在简的作品有着女人特有的善良、纯真和质朴,千回百转,总是给我们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值得一提的是李安处理影像的精致与克制,很享受。

音乐也凄美悠扬。

通宝推:南方有嘉木,原驰,清嘴小麻籽,
家园 沙发
家园 小板凳一枚~~
家园 这个量词用得有趣,枚!
沙发
家园 辛苦了,送花慰劳!
家园 【又一篇】陌生而又亲近

奶奶是天津人,1914年生,是幺女,上有一姐。其父在洋人船上做事;殷实小康之家,奶奶和她的姐姐都得以识文断字。出嫁后,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也算富足。

奶奶没有兄弟,姐姐出嫁后不再顾及娘家,所以其父母亲养老送终皆有奶奶一手操办打理,奶奶为此对其姐颇有微词,故甚少往来。

见过她们姐妹的合影,长得不像;姐姐比妹妹高大,眉宇间看着是个严厉之人,不如奶奶祥慈。

奶奶是个细手细脚的小女人,体重从未及90。胃口小嘴巴刁,吃东西总是几口就饱了。

隔壁邻居宋叔叔的新娘子小王阿姨是小学老师,说话嗓门大,做事风风火火,吃饭也很豪爽,是端着碗往嘴里扒饭那种。奶奶常说:爱看你小王阿姨吃饭,她吃什么看着都香!

奶奶人中长,从面相上看应该是长寿的,可惜刚过72就走了。小时候听她说73、84是老人家的坎儿,她就真的没迈过去。

前几天中秋赏月,想起和奶奶一起夏日纳凉,我们祖孙二人坐小板凳,我把头枕在奶奶的腿上,看天上的星星月亮;那时眼睛好,能看到星星一眨一眨的。奶奶教我认北斗,我看了好半天才识得。

之所以想起这些,是因为今天看到顾剑回天津拍的街景和洋房。

天津于我完全是个陌生城市,从未去过,但因为奶奶的缘故,somehow,就觉得和那个城市有了几分亲近。每每听到看到都有暖意涌上心头。

细想想,我们对某个地方怀有特殊的情愫大多还是由那个地方的某个人或某个故事而起吧。人在其中,才山石温柔草木有情,甚至陌生的街景也有了似曾相识之感。

行笔至此,想起去年的今天,朋友在三号候机楼陪我,打那以后,对钢筋水泥筑起的候机大厅,便有了别样感觉。

通宝推:清嘴小麻籽,
家园 MM是长情之人

有一朋友每日必捧着儿时旧毯方能入睡,彼时,俺取笑他尚未长大。其实,我也保存在我幼时外公买的玩具。惟有如此,才能保留彼时彼刻幸福的回忆。

家园 相信做过父母的看到此处都会心一笑。好文。

2,不是我记得的,是妈妈说的。我不到一岁就会站着了,妈妈在灶劈间烧饭,把我放在床上,我站起来,可以隔着窗子看到妈妈,我拍打窗户,如果妈妈回头看,我就笑得手舞足蹈;笑得太厉害,一屁股坐下去,是寒冬腊月,我穿得像只球,费半天劲才能重新站起来,又去拍窗户……

家园 写得真好。谢好文。

人在其中,才山石温柔草木有情,甚至陌生的街景也有了似曾相识之感。

家园 细腻的笔触,细腻的观察——细腻的小资情调。花。
家园 我本来对节日不重视的

这几年,有了变化,对节日很期待。一方面是为了孩子,让她晓得我们有那么多传统的东西;另一方面,也是我自身的需要,觉得这样才是过日子,恨不得把节气也过上~~~

中秋那几日,想家,就有了这些零零碎碎的文字。

我把这里当自己的园子,不管能不能拿得出手都贴在这里。

谢谢鼓励。

家园

很shy, 不好意思让我熟悉的人看我的文字,包括父母;

不过,这篇可以给他们看看,在你的鼓励下,谢谢。

家园 真的很好,里面有恬静和和缓的自信。
家园 哎呀,

这样的评语听多了,我会骄傲噢~~

不过有你读懂欣赏我总是高兴的。 再谢。

家园 记忆深处的,

未必时时想起,但只要有个因头,就会盈盈地流出来,润心......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