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念佛念经真能治病? -- 小洒新家

共:💬12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念佛念经真能治病?

据说什么大悲咒水,很神奇的;有的师傅会神通;既然那么厉害,为什么一位得道高僧摔伤了腿还要请医生?很长时间下不了床?按说都是得道高僧了,全国闻名了,业障早消完了,持戒是严格的,念佛念经是至诚的,应该不用医生才对嘛。他还有一位也很出名的弟子,会神通的,为什么弟子不用申通医治师傅的病痛呢?大家说一下吧?

家园 大胖子沙发
家园 大胖子牌沙发
家园 呵呵,你这个帖子应该发到科技版阿

你如果有心了解佛学理论,就好好地看别人说,但是西西河估计不是合适的地方。

你如果成心找人吵架,这里也不合适啊。

医生做医生的事,和尚做和尚的事,这本是自然而然的事。

家园 可以治病

可以从心理层面去治疗某些心理疾病,缓解心理压力,这方面还是有一定功效的,劝人“吃斋念佛”,与人为善,多做善事,这些观点还是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有利于社会发展的!

西方人作恶了,还知道去向神父忏悔,到死的时候也要做忏悔自己的一生!

心病还须心药治,精神层面缓解压力!

家园 你的这一系列帖子感觉发日志比较好。

不太符合文化版的内容要求。

家园 话说

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

同理,如来的归如来,药师佛的归药师佛.

有些"疾病",如职业综合症,换一种生活习性,是可以治愈的.比如我妈学校的一位同事,因为偶然原因,带了2个毕业班的课并任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半年下来人已经累瘫了.趁着逆天的暑假期间去一间大丛林里跟着吃了一个月的斋,一切作息与常驻僧众同,新开学时再见,已是神采奕奕了.

但"显大神通""包治百病"之类的,含笑拱手作礼即可.

家园 维摩居士也会生病,得道高僧也不见得就能够消完业障

而且神通不敌业力。当年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也被人打死了。

家园 哥们是到进院里潜伏的吧?

净说些寺里鸡毛蒜皮狗屁倒灶的事,发这些东西在这里,只会添加无谓的争议,增加自己和别人的烦恼。

心净则国土净。我的机缘比你小得多,平时只去得一家小小的寺院,座落在喧嚣的城市里。由于场地小,只得起了三四层,院子连蓝球也玩不了,捐款箱到处都是,里面净是些老太太,只得一位法师,也不见得有多高明,用手机还带TMD。如果换上你问题更多。从你以前发的帖子看,好多了。但是我有空就去,每一次去都有收获,都很开心。不足的地方心中清楚,但困扰不了我。那里有佛菩萨可拜,有佛书可看,那是我的净土!我很满足,很感恩,感谢这里的信众特别在在家的僧人,在城市里有那么一小块庄严的地方让我投入。这里的一花一草一物,都让我感到亲切,我终于找到组织了,终于到家了!

如果你寺院里的事都让你困惑(从你一系列的帖子反映),建议你马上离开,人不能自寻烦恼。或者另外有个建议:所谓“心能转物”,换个角度,从现在起,你把在寺院里让你开心的,认为好的事,写出来让大家跟你一起分享。也许,你会发现寺院里有许多美好的东西,而你自己的烦恼,也会越来越少。“转识成智”的一种,也即是修行。

念佛念经能治病,这是佛经里说的,也是事实,我有切身的体会。

佛陀老人家最后是病死的,也是事实。

但我认为,这里不是讨论这种事情的地方,或你的提法容易让其他河友不快。你自己可以问问身边的师兄,或者到其他佛学论坛咨询更好。

家园 凡人道行再高高得过唐僧?唐僧还得病呢

第八十一回 镇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众寻师

一宵晚话不题。及天明了,行者起来,教八戒沙僧收拾行囊马匹,却请师父走路。此时长老还贪睡未醒,行者近前叫声“师父。”那师父把头抬了一抬,又不曾答应得出。行者问:“师父怎么说?”长老呻吟道:“我怎么这般头悬眼胀,浑身皮骨皆疼?”八戒听说,伸手去摸摸,身上有些发热。呆子笑道:“我晓得了,这是昨晚见没钱的饭,多吃了几碗,倒沁着头睡,伤食了。”行者喝道:“胡说!等我问师父,端的何如。”三藏道:“我半夜之间,起来解手,不曾戴得帽子,想是风吹了。”行者道:“这还说得是,如今可走得路么?”三藏道:“我如今起坐不得,怎么上马?但只误了路啊!”行者道:“师父说那里话!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等与你做徒弟,就是儿子一般。又说道,养儿不用阿金溺银,只是见景生情便好。你既身子不快,说甚么误了行程,便宁耐几日何妨!”兄弟们都伏侍着师父,不觉的早尽午来昏又至,良宵才过又侵晨。

  光阴迅速,早过了三日。那一日,师父欠身起来叫道:“悟空,这两日病体沉疴,不曾问得你,那个脱命的女菩萨,可曾有人送些饭与他吃?”行者笑道:“你管他怎的,且顾了自家的病着。”三藏道:“正是,正是。你且扶我起来,取出我的纸、笔、墨,寺里借个砚台来使使。”行者道:“要怎的?”长老道:“我要修一封书,并关文封在一处,你替我送上长安驾下,见太宗皇帝一面。”行者道:“这个容易,我老孙别事无能,若说送书:人间第一。你把书收拾停当与我,我一筋斗送到长安,递与唐王,再一筋斗转将回来,你的笔砚还不干哩。但只是你寄书怎的?且把书意念念我听,念了再写不迟。”长老滴泪道:“我写着:臣僧稽首三顿首,万岁山呼拜圣君;文武两班同入目,公卿四百共知闻:当年奉旨离东土,指望灵山见世尊。不料途中遭厄难,何期半路有灾迍。僧病沉疴难进步,佛门深远接天门。有经无命空劳碌,启奏当今别遣人。”行者听得此言,忍不住呵呵大笑道:

  “师父,你忒不济,略有些病儿,就起这个意念。你若是病重,要死要活,只消问我。

家园 念经主要是治心病的,佛教也不反对医学

佛教要求菩萨行者学习五明(Vidyq就是"学"):(1)声明,即声韵学和语文学;(2)工巧明,即一切工艺、技术、算学、历数等;(3)医方明,即医药学;(4)因明,即逻辑学;(5)内明,即佛学。五明是学者必须学习之处。"学处广大,悲心恳切"是菩萨的条件。大乘佛教号召难学能学,尽一切学。

家园 佛祖当时还头痛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