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猜猜CORE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可再生能源新主张 -- godson

共:💬41 🌺15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猜猜CORE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可再生能源新主张

9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CORE将于9月21日至25日赴美国纽约和匹兹堡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第64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问题峰会和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

这里我们再回顾最近两个事例:

1.2009年09月14日,潘基文同学于哥本哈根峰会召开还有百天左右之时,向世界发出预警:世界正在走向毁灭。哥本哈根峰会将针对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排放规定确定一个全球战略。潘同学刚从北极考察归来,他强调指出,北极的气温上升速度比科学家们预测的要快。依目前推算,到2030年夏季,北极的冰山有可能将全部融化。秘书长为各国在这一问题上的迟疑、轻视感到痛心,他寄希望于本月22日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高层国际会议上达成一份对抗气候变暖的计划。 潘同学指出,事实上在哥本哈根峰会之前,留给各国的协商时间只有15天了。在与会的150国代表面前,他表示期待各国能在纽约真诚、积极地参与讨论,从而取得重大成果。他同时强调当前世界需要的是一种绿色的、能够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应针对碳排放制定一项政策,以控制污染企业的碳排放量。同时需要制定一个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计划,以及高效能源技术的开发。本次哥本哈根会议将在联合国的护航下,产生一个可以继承《东京协议书》的另一个世界性的协议,以减少影响气候变化的气体的排放。

事例2.吴芯片长最近访问美国,和美国First Solar签订一份2GW的光伏发电大订单,要知道目前我国每年国内安装量仅几十MW(即0.0几GW)。

所以,在这个背景下,现在可以猜猜CORE这次出席联合国气候大会,会提出怎么样的发展新能源主张,因为力度不够,会是很难看的,力度太超前,也不符合国情。

我先抛砖引玉:

假设1.

吴给first solar的2GW大单是经过精心计算过的,那么假设5年建完,平均每年安装400MW,那么想挂住这个大国的名,则每年给国内安排的光伏太阳能产能也应该不少于这个数,1:1就是800MW的年安装目标,1:1.5就是1GW,1:2就是1.2GW。2008年全球10大光伏电池厂已有好几家中国的,现在问题是,给了美国一个这么大的单子,国内企业的产能是否也要适当安排下?尚德、英利、天合等,百分之九十几的产品出口国外,莫非他们不喜欢做国内市场?非也,订单的没有。

假设2.

风电在中国比光伏明显推广力度大,简单设定为10:1,那么风电年安装目标8-12GW?好象有难度,就打6折,5-10GW?

家园 我先抛砖引玉:假设1

假设1.吴给first solar的2GW大单是经过精心计算过的,那么假设5年建完,平均每年安装400MW,那么想挂住这个大国的名,则每年给国内安排的光伏太阳能产能也应该不少于这个数,1:1就是800MW的年安装目标,1:1.5就是1GW,1:2就是1.2GW

家园 假设2.

风电在中国比光伏明显推广力度大,简单设定为10:1,那么风电年安装目标8-12GW?好象有难度,就打6折,5-10GW

家园 会搞成类似

del

家园 国内太多人被洗脑:掉到西方话语陷阱里了还不自知

新能源其实中国做得不比大多数国家少,有的地方还全球领先,但国内太多人被洗脑,不知道如何表述,如何包装。两个现成的例子

1. 太阳能热水器,最环保的供热水方式,中国占全球2/3.

2. 农村沼气池,中国无论是技术还是推广,都是全球第一,这可是集多功能为一体的先进技术:农村粪尿处理,改善卫生,同时生产有机肥, 减少直接烧柴草造成的植被破坏和室内污染。现阶段没有比这更环保的科技了。

胡总需要提出发展新能源主张,个人认为重点集中在这两项科技上就够了:

1. 中国已经取得的成绩:具体数字我这里就偷懒不引用了,反正绝对是全球第一。

2. 我们如何在中国进一步提高和推广这些科技。

3. 我们会如何帮助其他第三世界国家推广这些科技,帮助他们实现发展和环保的双重目标--这个好好表述一下,绝对是可以帮助中国占领道德高地的。甚至可以更狠一点,以攻为守:西方那么多烧气烧油的热水器,太落后太不环保了,我们可以技术转移,帮着你们改造;你们拿粮食造生物燃料,引发了粮食危机,我们可以输出沼气池技术,教你们什么是真正的变废为宝;条件么,拿你们的风能、光伏发电之类的科技来换,互惠互利。

国内太多人掉到西方话语陷阱里了还不自知。自己不知道或者看不起自己的土科技(尽管土,其实管用),把话语权拱手让给了西方人,一说起新能源就只是高科技风能,光伏发电之类,拱手送上大订单,拿自己的钱扶持西方的高科技,这不是凯子是什么?为什么不能你讲你的光伏发电,我讲我的热水器沼气池,另辟蹊径,柳暗花明?

土洋结合,两条腿走路,风能、光伏发电这样的高科技新能源中国当然也要搞,但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以我为主,真正的高科技是买不来的,市场换技术的教训还不够多吗?

家园 奥巴马正要准备会见达赖

del

家园 2008年全球10大光伏电池厂已有好几家中国的

现在问题是,给了美国一个这么大的单子,国内企业的产能是否也要适当安排下?

尚德、英利、天合等,百分之九十几的产品出口国外,莫非他们不喜欢做国内市场?非也,订单的没有哈

家园 老兄是相关行业的么?

能不能说一说对下面两个新闻的评论:

风电产业陷入“过剩” 大批企业被外国图纸拖垮

http://news.sohu.com/20090908/n266537952_1.shtml

多晶硅产能严重过剩 地方政府成主要推手

http://www.cfi.net.cn/p20090907000200.html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还是坚决支持国内产业的。给First Solar的大订单比较让人郁闷,如果有人能够借着中美贸易战把这个搅黄了,俺是非常乐观其成的。也希望国内的企业争气一点,不要老指望着政府分蛋糕吃,至少要有和外企抢蛋糕的动作。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最新新闻

何亚非副部长首先介绍了有关会议的基本情况:

  一、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本次峰会将于9月 22日在联合国总部举行,旨在为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凝聚政治共识,注入政治推动力。胡锦涛主席将出席峰会并在开幕式讲话。

  何亚非说,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事关人类生存和各国发展,我们一贯主张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中应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基本框架,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授权;第二,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第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第四,坚持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同举并重。中方期待此次联合国峰会发出三方面积极信号:一是各方将加强团结协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二是各方将履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实现互利共赢;三是各方将共同努力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胡锦涛主席将在峰会上全面阐述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看法和主张,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并介绍中国所做的努力,宣布中国将采取的进一步措施。

家园 欧洲会提议碳排放税

来限制中国贸易(就是俺一个系列里面提到的)。

另外德国光伏产业肯定会用贸易制裁方式,限制中国产品。

风电的问题,是所有的核心技术全是海外公司控制。俺曾经发现了一家加拿大的创新技术公司,下一代的风能设备,已经谈好了愿意落户中国,不过还是融资融得辛苦。

多晶硅是死路。

家园 抓住人均或历史排放量就可以无敌,关键看高层有没有魄力。
家园 再贴一遍

日前获悉,国家电网所属的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与河北省张北县已正式签订开发建设全国第一个风光储能综合示范项目合作协议书。

据介绍,该项目位于张北县大河乡、台路沟乡境内,占地面积200平方公里,拟投资100亿元,开发规模为50万千瓦风电、1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 7.5万千瓦化学储能。项目建成后,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场、最大的风光储实验中心、第一个超百万千瓦风电集中输出检测基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风光储三位一体示范工程。

此外,该项目还包括一个风电、光伏发电研究检测中心实验基地,位于张北县满井风电场南部区域,总投资约2.4亿元,占地面积24.8平方公里。该中心已于2009年6月动工,将于2010年建成。

外链出处

化学储能用的电池是比亚迪的,这里还有一个比亚迪太阳能电池的东东

太阳能我们的产业链很长,从矿石、工业硅、高纯硅、多晶硅、切片、模组、安装、太阳能电站,包括太阳能电站里的电池补偿。在这个产业链中,核心亮点是我们用“比亚迪法”提炼“6个9”(纯度99.9999%)的多晶硅,是非常便宜的方法,类似于化学问题法。现在市场上多晶硅要70多美元/公斤,西门子法也要35美元/公斤,我们的成本可以做到市场领先。再加上我们整个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再加上我们的电池功率补偿——没有电池补偿,建太阳能电站毫无意义,这一点绝大多数人都还没有能看到,比亚迪看到了,而且做到了,而且有实验基地和实验数据。

外链出处

家园 多晶硅未必是死路

关键看成本,上面我贴出比亚迪的多晶硅的消息,它的成本可能在20美元/公斤左右。

现在国内的市场价是75左右,国际大厂的成本是35左右,江苏中能还在扩产,据说成本可到45左右,进一步可到30左右。为什么还在扩产:因为供不应求。

家园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家园 新能源中的智能电网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