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坚持淮南 --- 记解放战争初期的淮南战场 (7) -- 洪枫

共:💬36 🌺32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叹气,又是叛徒害得
家园 同感

彭济伍与王胜凯一样,本来都可能成为后来耀眼的开国将星,却都在奋斗的血路上成了铺路石……可以说,幸存者的荣誉,星星点点,都承载着无数牺牲者的光辉

家园 坚持淮南 --- 记解放战争初期的淮南战场 (19)

(十九) 激战草庙山

几乎就在彭济伍他们小分队在千棵柳苦守孤屋的同时,朱云谦在9月12日上午九时左右带着部队抵达了草庙山下南面的楼村。当大家刚要休息做饭的时候,突然枪声四起,原来驻金集之敌已从北面打了过来。朱云谦连忙指挥部队抢占草庙山:一营向草庙山的东南处攻击前进,二营向西北处攻击前进,而地方支队则向西南处攻击前进,一时间大家都拼命往上冲,很快占据了山上的有利地形。不久驻樊集之敌也从西南方向赶了过来,对我形成了包围夹击之势。

点看全图

今日草庙山

草庙山南北长约三华里,东西最宽处约一华里多,地势不高,最高处仅海拔85米,相对高差只有60-70米。草庙山分南山,中山和北山,其中南山和北山地势高一些,形成两个山包。而北山又更高。草庙山山上杂草丛生,却没有什么树木。草庙山在我这个四川人的眼中,只能叫坡。但由于从草庙山以东直到高邮湖,基本上是一马平川,再没有比草庙山更大更高的“山” 了,所以草庙山在当年就经常成了我地方武装的歇脚地,草庙山的名字也就时常出现在一些历史资料中,正好应了那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点看全图

草庙山卫星俯瞰图

在我军未到草庙山之前,北山本来有小股敌军驻守,但他们一见我军向山上冲,就撒腿跑掉了。朱云谦见部队都上了山,便安排十六团守北山,嘉山和来安两个大队守南山,指挥部则设在中山的草丛中。

草庙山战斗是从12日上午10点开始的。樊集之敌从东南方向,金集之敌从东北方向连续发动了数次攻击,但都被我击退。十六团二营用四连和五连前出阻击敌人,以六连作为预备队。战斗在四连防守的地段进行得尤为激烈,敌人用一个营的兵力向四连猛攻,但都被打了下去。到了中午12点左右,四连由一个班防守的小山头被占。四连立即组织力量进行反击,又把敌人打了下去。敌人由于多次攻击无效,还丢下20多具尸体和伤了几十号人,只好退到四连阵地对面的灌木丛里与我对峙,一面休整,一面等待援兵。四连在御敌防守中发挥出色,只伤了一名战士。到中午12点半过,我各阵地仍岿然不动。敌人又不断向山上炮击,一时间山上硝烟四处弥漫。

朱云谦在战斗间隙,又对部队进行了组织调整。鉴于十六团团级干部只剩下副参谋长林寿顺和政治处副主任常景波,他先提拔十六团一营营长杨忠(老红军)为代理副团长,行使团长之责,再提升一连连长张云为一营副营长,行使营长之责。又决定撤销三营,把原三营部队分别与一营二营合并,充实加强一营二营,以便组织战斗。

就在这时,来安大队大队长高英跑过来,告诉了朱云谦一个好消息:三天前留在后面阻击敌人掩护大部队的那个排,在排长徐征发的灵活指挥下,不仅毫发无伤地摆脱了敌人,居然还在这紧要关头找到了大部队,上了草庙山!朱云谦听了高兴极了,兴奋地对高英说:“这个排长不简单,以后提升他!”

是啊,如果小小的一个排都能冲破敌人重重封锁,在转战三天后还能赶上大部队,那么我们有一个多团的兵力,就更应该能突围成功!朱云谦兴奋地想。

敌人虽然未能攻上山,但他们也不后撤,就地设阵与我对峙,显然是在等援兵。下午两点过,朱云谦用望远镜观察到四五里外有部队运动过来,他希望那是东南支队的援兵,就叫号兵吹号联络,谁知对方毫无反应,很显然,这是敌人的援兵上来了!

按照以往作战经验,突围良机一般是在黄昏以后,这也是朱云谦上了草庙山后的最初想法,即坚持到黄昏后突围。但现在看到敌人援兵陆续赶来,朱云谦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草庙山,周旋余地太小,地形也非险地,一旦敌人重兵围定后倾力扑来,失守将是旦夕之事。但要是在大白天突围,又易于陷入敌人火网之中,使部队蒙受重大损失。

到底是依照原定计划坚持到黄昏再突围,还是乘敌合围未固之机,打破我军行动常规,现在就破釜沉舟冲下山去,朱云谦又面临着重大抉择。

整个部队的生死存亡,现在就取决于朱云谦的一念之间。

古人有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感叹的是特殊人物在关键时刻起的关键作用。而朱云谦在北撤过程中几个关键时刻的突出表现,不仅使我联想到“一将难求”,更让我浮想起那句名言: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朱云谦认为:困守草庙山决非良策,他估计围困的敌人已有约4个团的兵力,而且越往后拖敌人会更多。一旦敌人合围部署就绪,再行突围将难上加难。如果现在就倾力突围,虽然大白天易于敌人发挥火力,但由于敌人合围部署尚未完成巩固,加上我军的突围方向敌人一时也难以判断清楚,因此只要集中一点突破,虽小部损失难以避免,但大部突围是完全有可能的。还有一点,大白天突围必然出敌所料,很可能会打敌一个措手不及!

朱云谦主意即定,便马上与徐速之和胡少卿等商量,决定打破我军一般夜间才出动的常规,在白天下午三点钟就倾力冲下山去,现在已到了要敢于牺牲的最后关头了!

通宝推:金各,
家园

难怪朱云谦后来当了空降兵。

家园 是啊,

当年的伞兵第一旅,按照朱云谦的说法,是“全军英模汇聚而成”的!

家园 坚持淮南 --- 记解放战争初期的淮南战场 (20)

(二十) 胜利突围

朱云谦立即召集十六团和地方支队的连以上领导开了一个简短的碰头会。朱云谦鼓动大家说:我们现在离高邮湖只有大半天的路程了,胜利已经在望。现在敌人妄图将我们困在草庙山,消灭在草庙山,我们一定要打破敌人的这一痴心妄想!我们要趁敌人援兵刚到尚未完成围攻部署的时候,尽快冲下山去,杀开一条血路,突出重围!

朱云谦进一步向各营及地方支队领导要求作好如下准备:

1) 立即找粮食弄饭吃;

2) 检查枪支弹药;

3) 组织突击队和掩护部队。突击队由一营在各连挑选精干小伙和骨干所组成, 由连长潘士连带队,突围时打头阵冲锋;掩护部队则由二营四连连长贾少伟率一个排带上两挺机枪担当。二营营长周云翔还专门向贾少伟交代:两挺机枪不能丢!

4) 每人要准备好鞋子,没有鞋子的要用多余的衣服把脚包好。

交代完准备事项后,朱云谦命令史守愚将密码本烧掉,然后自己默默地站起身来,脱下一直穿在身上已破烂的旧军衣,换上自己唯一的新军衣,又把自己的两支手枪装满子弹。这种无言的行动让大家在心中强烈地感受到了朱云谦的那种破釜沉舟的决心和敢打必胜的信念,大家也都默默地行动起来,收拾自己的行装枪弹,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

为了打乱敌人的部署,朱云谦先搞了一个声东击西之计:他叫高英带着来安大队先向西南方向突击,结果敌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在丢下十多具尸体后,向后退了三四里地。这时朱云谦看出敌人部署未定,正是突围良机,就命令贾少伟带一个排掩护,大部队则兵分三路向东猛扑下山。这一大白天的突围行动,多少有些出乎敌人的意料。他们只能拼命打枪,企图用火力封锁我军的突围道路。这时前卫排的小伙子们一阵猛冲,很快杀开了一条血路,而大家也跟在前卫排的后面,拉开距离,一阵猛跑,很快冲出了敌人的火力网。在冲出敌火力网后,部队一路跑步前进,一口气冲到谕兴集北面的小山下,这时贾少伟也带着后卫部队跟了上来。草庙山突围成功了,敌人已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下午四点过,部队到达官桥,朱云谦决定部队在此地休息一下。此地附近已没有敌人,街上有卖烧饼的。大家已多日未食主食,高兴坏了,连忙买烧饼充饥。群众一看在敌人腹地来了这么多的新四军,也纷纷惊讶不已。

官桥距天扬公路只有十来里路了,过了天扬公路后十多里就到高邮湖,胜利已经在望。由于天扬公路一线有敌军两个团据守,朱云谦打算在此等到天黑,然后悄悄冲过天扬公路,直奔高邮湖!

时间过得很慢。好不容易等到太阳快落山了,朱云谦却发现前面有小股便衣队活动。是敌人吗?朱云谦有些紧张。他连忙用望远镜仔细观察,觉得不大像敌人,就命令号兵吹联络号。对方听到号声后,也吹了三声号,是我们的联络号!是我们的接应部队!大家高兴极了,连忙奔过去询问,果然是东南支队的同志们!大家又叫又跳,有的不禁留下了热泪。朱云谦心里也是一块石头落了地。是啊,自从发了那个“牺牲一部在所不惜” 的电报后,电台就跟着彭团长一起失踪了,朱云谦也与上级和东南支队失去了联系,不知道上级和东南支队收没收到自己的电报,也不知道上级和东南支队根据自己的突围计划作没有作相应的接应部署,所以心里一直忐忑不安。现在看到了接应的东南支队小分队,说明上级和东南支队收到了自己的电报并积极做出了有力的接应部署,朱云谦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来接应的东南支队队伍有三十多人,由东南支队参谋罗平带队。罗平对朱云谦说,部队往前不能走大路,要走刚收割后的稻田,而且行军要绝对肃静。要严禁吸烟和打手电筒。朱云谦立即按这些要求向部队布置下去。

天黑后,部队在东南支队的引导下,静悄悄地穿过了天扬公路,敌人毫无察觉。再往前走不远,就看到了东南支队挖的防御工事,朱云谦知道已经到了东南支队的驻地,大家紧张的心终于放松了下来。

12日夜11点过,部队赶到高邮湖边的送驾桥和长沟集一带,东南支队司令艾明山,政委陈雨田等东南支队领导已在送驾桥等候多时了,他们是遵照淮南区党委的指示率领两个连在高邮湖南岸接应朱云谦和十六团的。这时湖边已有大小数十条船在待命随时启航。这时二营教导员丁植民清点二营人数,发现从草庙山突围到此地,二营没有一个掉队的,包括殿后的掩护部队!

13日拂晓,朱云谦带着部队顺利乘船启航,在淮南艰苦坚持了四十三天后,胜利突围,于13日中午安全抵达由我军控制的高邮县城。

点看全图

十六团东进北撤路线示意图(9月11日后)

通宝推:金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