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维和的日子(十九)空缺职务杀手 -- 东方红卫士

共:💬77 🌺39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 系统屏蔽 --。
家园 【原创】维和的日子(二十)初次工作在防暴队

反正知道通过了面试,我也就放心了。既然不能马上调到新岗位,我就想先在内部调整一下。内部调整简单一些,我找到局长,跟他谈了谈我的想法,把我在帝力市局工作的3个月总结了一下,告诉他目前的工作我已经非常熟悉,缺乏挑战性,我想换一个工作,听说防暴队不错,能不能先把我调到防暴队去。他把我们队长叫过去了解了一下我的情况,估计队长帮我说了不少好话,反正第二天调令就下来了。从换工作这件事上,我也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好多中国警察缺少推销自己的意识,只是埋头苦干,本着谦虚的态度很少跟外国人谈起自己的成绩和能力。其实在任务区与国内情况不同,大家刚到东帝汶互相不熟悉,你就是有天大的本领也没人知道,有时光凭面试时的那点交流,面试官员根本不可能全面了解你的水平,或者说对你的能力产生不了信任,怎么会把重要的工作岗位交给你呢。

防暴队的工作危险性要大一些,主要是抓捕重大案件的嫌疑人,如抢枪、杀人、越狱等,或者是给重大活动担当保卫,如大型集会等,另外每月还负责运钞,平时的巡逻相对轻松一些,小案子一般不处理,而且没有夜班,所以好多帝力警察局的精英都在这个队,欧美人的比例也最高。我在这个队工作了一个月的时间,真的学会了不少东西。每个星期,我们都抽出一天的时间搞训练,有时在警察局被烧坏的办公楼里,有时在海边悬崖上。每个人都各抒己见,还把自己本国的好的抓捕、掩护、救人等方法介绍给大家。比如搜捕时,一间房子有一扇门,这扇门朝里开怎么办,朝外开怎么办?如果是双开门又怎么办?我们有3个警察的话怎么进入,谁砸门,谁掩护等等,还有不同的设想,更多房间怎么办?更多警察的话如何发挥作用?还有各种暗语、口令等。如果不是美国、澳大利亚来的同事事先给我讲了一遍,执行任务时我还真的听不懂他们在喊什么。这些在实际工作中学会的东西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工作了一个多月我都觉得可以当刑警了,但我还是非常想尽快调到警察学院去。

在防暴队工作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主要干了3项工作。一是一位当地警察喝多了酒,调戏妇女,被人家报了案,由于这名警察就在我们队工作,所以我们去了两辆车。他借着酒劲儿,又加上会点儿功夫,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们4个维和警察费了好大劲儿才把他制服,弄到车上。在擒拿过程中,把我的联合国工作证还给弄丢了。二是元旦前夕,帝力举办了一场大规模的摩托车比赛,由于帝力平时很少有大型的活动,所以围观的人特别多,周围的树上、墙上、房顶上都站满了人。这种比赛我也是头一次看到,70、80,自动档的和挂档的都在一起比赛,有些摩托车发动不着,还得用人推着才行。我们用绳子把整个场地围起来,可老是有人跑到绳子里面来,而且绳子还总是被观众挤断。我们忙得不可开交,在场地里跑来跑去,刚把这面安顿好,那面又乱了套,真是按倒葫芦起了瓢,喊得口干舌燥,一整天呆在太阳底下,晒得直流油,中午连饭也没吃,饿得我够呛。真佩服那些当地人的精神,不仅饭不吃,水也不喝,我可是受不了了,回来就觉得头有些疼,吃了两粒霍香正气胶囊,又匆忙吃了点饼干之类的东西,赶紧睡了。三是一对西方青年男女在一块很偏远、很荒凉的沙滩上谈情说爱,结果遭到不测,男的被当地人砍死(男青年是一名警察,而且还带着枪),女的被轮奸后又被砍了几刀,被人发现后送到了医院,生死未卜。由于这起案子涉及到杀害警察,而且那个女的好像还是个大使馆的秘书,所以上层很重视,我们在那片海滩上连着埋伏了几天,搜查了附近的村子,真是很累。还好没白忙,终于打听到了主要疑犯的住处,冒着雨去了他家,只可惜晚了一步,人刚跑,只裤子和拖鞋还在,裤兜里的身份证确凿无疑地证明此人就是疑犯。邻居还说,这两天看见他天天拿着手枪,耀武扬威的,邻居们就盼着我们把他抓起来呢。

(非常抱歉,这一部分准备了许多照片,由于上不了facebook,没办法,等到能上的时候再发。)

关键词(Tags): #训练#摩托车比赛#抓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照例送花:)

顶一下

家园 宝多。谢谢卫士。
家园 花有志者。
家园 送花。
家园 【原创】维和的日子(二十一)在东帝汶吃饺子

圣诞节到了,我对这种洋节日倒不是很感兴趣。那几天我们当班的人很少, 好多警察都回国休假去了,工作特别忙。圣诞前夜几乎全城的人都去了教堂(当地百分之八十的人信奉罗马天主教),大大小小的教堂都挤满了人,甚至还有许多人挤不进去,就在教堂门外的马路和对面的空地上或站或立,特别虔诚。这一天也是犯罪率最低的一天,除了一两起交通事故外,没有任何案子。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维持秩序,特别是一些主要教堂附近的交通秩序。

2001年的最后一天竟然是去医院看病,很有纪念意义。这几天工作太忙,每天都干出满身大汗,痱子是发得越来越厉害了,身上痒得睡不着觉,实在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2002年元旦正好上夜班。上午睡觉,中午吃饭时,有同志提议包饺子,说好久没吃饺子都馋死了,大家都举双手赞成。然后大家分了工,负责买菜、买肉、买面的这些同志们中午都不休息,吃完午饭就兴高采烈地采购去了。

下午4点,包饺子正式开始了,同志们把准备好的东西搬到院子里,(因为住的房间都太小)。大家都各忙各的,负责洗白菜的同志征求大家的意见,有一片白菜帮子稍稍有点碰烂了,是扔了还是凑合着吃了?考虑到这棵白菜的价钱要10多美元,同志们还是一致决定节约为本,吃了它。

我的工作是剁馅儿,把他们洗好的白菜剁碎。虽说是个力气活,可是偏偏没有合适的工具,刀太轻,菜板太小,而且一使劲,桌子还晃悠,干得挺费劲。进展特别慢不说,还要不时地驱赶蚊子,一下午光防蚊油我就涂了两三遍。

这么多人一起包饺子,大家有说有笑,感觉好像又回到了集体生活的时候。我给他们讲起我以前在新兵连时包饺子的事情,当时只有几个人会包,大部分人都不会,包出来的饺子有大有小,有圆有扁。我也不会,就现学着包,包出来的饺子就像小包子那么大,等到煮熟了一看,全成了片儿汤,就那样大家也吃得津津有味。

民事人员老袁把刚买的一瓶香油倒了大半瓶用来调馅,闻着调好的香喷喷的菜馅,还没等包好了下锅煮,就引得人直流口水。考虑到老袁对这次包饺子作的贡献比较大,年龄也较大,比较稳重,就把煮饺子的肥缺给了他,但又怕他一个人在屋里煮饺子时偷吃,就要求他必须不停地说话,否则就是在偷吃。不仅如此,还有同志不时地主动要求去监督他,好趁机偷尝一下饺子,所以,实际上等第一锅饺子真正出锅时已所剩无几。

饺子总算熟了,当第一盘饺子端上桌时,同志们嘴上推辞着,行动却非常迅速,马上就下手抓着吃,连筷子都来不及拿,烫得嘴里咝溜咝溜的。等我们吃到一半时又打电话把在帝力的其他同志叫来一起尝尝鲜。大部分人都吃过晚饭了,但一听说有饺子,还是马上跑来了,好多人还埋怨我们为什么不早点告诉他们。我们心想,就是要让你们吃完饭后再来,否则,狼多肉少谁也吃不饱。

这顿饺子宴是我到了任务区后吃得最好、最饱的一顿饭了。比起这一段时间在旅馆吃的水煮菜来真是有天壤之别。那水煮菜有的时候咖喱味特别浓,有时却一点儿味道也没有,没办法为了健康非得硬咽下去,经常吃得我恶心想吐,吃饭就跟完成任务似的。

关键词(Tags): #包饺子#吃饺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天哪,十多美金一颗白菜?

那岂不是一美金一只饺子?

总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吃得起这种价钱的白菜和饺子吧?

那当时的普通民众怎么解决这吃饭问题的?

他们日常的主食应该不会那么贵吧?

家园 这地方,想起国人一句老话

穷山恶水出刁民……

我知道我政治不正确,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家园 这应该是大白菜,不是在某些地方叫青菜的小白菜。

  一棵要四五斤以上。

家园 当地人不吃的东西一般都很贵的

当地没有种植的话,那可就是飘洋过海去的东西了,蔬菜这类东西还不能海运,可以想象一下成本,大约不大可能。如果是刚有人种植,价格也会很贵的。南非的韭菜原来一直买不到,有一年忽然出现了,竟然卖到三四美元一公斤。现在种的人多了,差不多一美元一公斤。南非中国人自己种植的青菜,基本上在一美元一公斤的样子,东帝汶那个地方价格只能更贵。所以说十几美元一颗大白菜,很可能呢。

我刚到南非的时候,饭店里面的饺子差不多就是一美元一个,因为中国人实在太少,北方人当时更少,似乎整个约翰内斯堡只有一家饭店有饺子。这个价格实在离谱,当时南非物价还很低,我们一群人一个人凑了一美元,包了两顿饺子,吃的很舒服。

现在北方人多了,饺子也就常见了。不过还是自己包饺子好吃热闹。

家园 原来是物以稀为贵的缘故

看到你提到南非的中国人也自己种青菜,又想到前几年好像有不少消息说不少中国人到非洲去当农民种地。是不是他们种的东西,就是供应给当地中国人的这些中国特色食品的?

家园 在南非都是种给中国人吃的

比如几十万在距离约翰内斯堡几十公里的地方买一个几公顷的农场,就可以种上菜,开厂房等等。生意还是不错的。约翰内斯堡周围有几家这样的中国人农场,各有特色。还认识一家东北做建材的企业,把住的房子的院子变成了三亩多地菜地,收获很好,我有一阵子去找他们要菜吃。另外还有中国人养花卉的,规模还不大。在南非我还没见到中国人做普通的农业。

似乎有中国人在其他非洲国家从事普通农业的。我只知道在津巴布韦有种烟草的,似乎是云南的国企的。其他的不清楚。现代化的大农场,中国人玩得还不是很好,再说一般有那个资金,还有很多很赚钱的生意,一般不会来种地。

家园 青菜真便宜

俺们这里,一欧元一颗青菜(1.99欧元一包青菜,里面洗得干干净净的两颗青菜),多伦多C$0.39一磅,相差十倍吧。大白菜老外店里没见到,我估计有的话,论分量一颗七、八欧元也正常。

一美元一公斤的韭菜,比多伦多还便宜。多伦多论把卖的,新上市的时候三加币两把吧。

家园 我这里大白菜是进当地超市的

很有趣。并且在当地蔬菜店买,比在中国店买便宜,应该是有当地人种植。

南非收入低呀,基本上语言不会车不会开的,给人打工的话,也就是包吃住三四百美元一个月,这些人也要活么,而且还是大多数。

我家现在自己种韭菜。还有茴香。估计现在又够包一顿饺子的了。要说自己种菜这件事情,可比买菜贵多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