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淮海战役研究㈠·国民党的命名比共产党的命名更准确 -- 双石
(一九四八年十月十四日)
饶粟谭,并告中原局:
文子文亥元午三电〔2〕均悉。
(一)你们文子电部署的缺点是将打援兵力放在正面,而不是放在侧面。你们元午电同意我们真电〔3〕意见,即可改正此项缺点。其具体部署应以一个强力纵队袭占运河〔4〕车站,歼灭守敌,控制该地一带;以三个纵队攻占及控制台儿庄〔5〕及其以南地区,一部直达铁路;以两个纵队攻占临韩〔6〕(得手后留一个纵队于临韩,直迫贾汪〔7〕,以一个纵队移至台儿庄及其以西地区)。以上共六个纵队,可由三纵、八纵、十纵、十三纵、渤纵(你们文子电未提到渤纵,不知何故)及从韦吉〔8〕到路北〔9〕之两个纵队中抽出一个纵队充任。务使邱李〔10〕援敌感到威胁,不驱逐我侧面兵力,不攻占台儿庄,即无法越运河向东增援,又使徐州城内感受威胁,不得不留李部第八军驻守。
(二)韦吉率一个纵队南下(不要到滨海去补棉衣,应在现地补棉衣,即从运河车站附近直下睢宁),会合留在路南之十一纵,不要位于宿迁以东,而要位于睢宁地区,控制徐宿公路〔11〕,从南面威胁徐州,使邱李援敌感到如不驱逐韦吉,则无法经睢宿〔12〕东援,同时对于徐蚌线〔13〕亦起威胁作用,使李部第九军不敢离开该线。
(三)以九、广两纵出鲁西南,会合当地地方兵团,位于丰县、鱼台以西,虞城以北,成武以南地区,从西北威胁徐州,使孙元良部〔14〕只能对付我九、广两纵,而不能到徐州接替李部第八军守城。
(四)我刘邓〔15〕主力一、三、四、九纵,不日开始攻击郑州,得手后以一部向东,威逼开封,吸引刘汝明〔16〕全部、孙元良一部西顾。
(五)以上各项部署,都是为着钳制徐州各部援敌,使其第一个感觉是我军似乎有意夺取徐州,而不能确切断定我军并非夺取徐州,而是歼灭黄兵团〔17〕。等到我军对黄兵团攻歼紧急而决定增援时,又发现如不解除南北两侧威胁,则很难赴援。这样就给我军以必要的时间歼灭黄兵团。至于敌人援军的组成,大概只能使用邱兵团各师。李兵团似难离开徐蚌,因为刘峙〔18〕不但要对付我军对徐蚌的威胁,而且要防备冯治安孙良诚〔19〕的可能叛变。孙元良部则可能停留在汴徐线〔20〕上。
(六)略
(八)略
(九)略
军委
寒丑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手稿刊印。
淮海战役之前,共军还没有过外线出击捕捉围歼国军十万人级别大兵团的战例(辽西会战歼灭廖兵团还是围点打援的类型),国军方面可能认为共军企图不会这么大,所以7兵团没有及时撤退。
杜聿明 yu 4
朱棣也是打下徐州后,直入南京滴。
历史上南京政权都短命,据说是紫金山像把剑插向城内?
哪怕南线中野华野全部打光了,只要把徐州华中国军打残,东野入关后背靠东北同样势如破竹。另外天灭老蒋,那年秋季华北和山东出现了十年少有的大丰收,为大会战准备了足够的本钱。
台儿庄之后国统区上下一片的速胜论,打算再打几个大仗就可以收复失地的想法多的是,这种情况下徐州会战是很正常的,徐州若失,武汉必危。
如果你是黄百韬,你会如何抉择突围路线;如果你是黄维,你会如何构筑防守阵地;如果你是杜聿明,你怎么安排撤退。
当时国民党中央军的装备比解放军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其士兵素质也比解放军强.如果他们抱团的话.不要说歼灭.淮海战役谁输谁赢都很难说.但国民党高级指挥官不怎么样.蒋介石不会指挥可又喜欢对前线部队指手画脚.而且国民党高级指挥官不怎么样.像12兵团的黄维典型的不会打仗只有理论的学院派.如果12兵团的司令官不是黄维而是胡琏.12兵团是否会陷入刘伯承、邓小平、陈毅在宿县附近预设的包围圈?. 如果淮海战役中胡琏一开始就指挥12兵团.淮海战役恐怕就难打了.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如果按照你说的
这几个重兵集团抱在一起
安全肯定是安全了
可后勤给养就更困难了
恐怕不能长久
淮海战役的原定目标,就是消灭黄百韬兵团,攻占两淮、连云港,然后华野六个纵队西进,配合中野攻占豫西诸城,然后两军合力,攻占大别山诸城,将国民党军打至江边。如果邱、李、孙、黄、黄抱成一团的话,正好给解放军放手攻略江北提供了方便 ,这样一来,国民党的这个大集团就会发现,在他们这个团团之外,全是共产党的地盘,他们陷入了无粮、无弹、无地面运输的绝境。
如果是胡琏指挥12兵团的话,宿县他是不会去的,他会先去固镇和李延年、刘汝明会合,然后合力北进,这么做的结果,弄好了无非就是保住了12兵团自己而已,对杜聿明的处境不会有任何帮助,弄不好胡、李、刘三个兵团刘邓钳制一部,消灭一部也是完全可能的。胡琏对友军一向祥瑞,且18军的攻击力也不让人看好。
当时,国民党军的装备已经比解放军好不了多少了,士兵素质也不必解放军强了,毕竟连续当了两年运输队,连人带武器送给对方太多了,粟裕战后的总结就说我军做工事的水平已经和五军不相上下,超过李弥兵团了。
徐蚌给人的感觉反而很小气。如果不是研究战争的行家,这种感觉尤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