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来给奥数辩护两句 -- 我爱莫扎特

共:💬128 🌺23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我来给奥数辩护两句

这是回复萧愚:观《实话实说》“打倒奥数”有感的帖子,写长了贴在这儿。

屁股决定脑袋,俺的屁股是坐在奥数这边的。原因么。。。

第一,俺从小参加竞赛,靠着这个一路从初中直通到大学。

第二,俺从高三开始给学生上课,直到大四毕业出国,从小学到高中的竞赛俺都教过,钱也挣的不少。

所以说,俺是既得利益者。

屁股摆正了,脑袋来发言。

1,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答案很多回复已经给出:是教育资源的不足,更背后是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这个其实是中国大多数教育问题的本质,大家想想就能明白,我不展开了。

2,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么?比如很多网友提出直接按“钱”选校,搞“市场化”。

恕我直言,奥数之类的再不好,也比以财富区分学生好百倍!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是让社会底层的人有机会进入上层。如果做不到这点,社会必然会呈现“贵族化”的近亲繁殖,最终必然导向社会结构崩溃。要知道,尽管有钱人往往有非凡的才能,但这种才能并不能同他的财富一起传递给他的后代。所以我一直认为,只要有别的评判办法,就不要赤裸裸的按“钱”选校。

3,奥数和素质教育。

似乎家长们喜欢把奥数划入万恶的“应试教育”阵营。其实我一直觉得“解题能力”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素质,而奥数培养的显然是这种能力里比较高级的一类。其实河里出国的很多,不少人就是靠着这项关键素质杀出重围的,而高分低能的现象其实并没那么严重。看看河里大牛们似乎不少是多面手,我自己身边成绩好的也很少是“书呆子”。而且,就我个人的观感,真正的竞赛得奖者往往有过人之处,我认识不少国际金牌银牌后来往往发展的很好。

4,奥数为啥那么火?

其实我念小学的时候就有数学竞赛培训,那时候没那么火,也没那么招人骂。甚至我自己一直到很晚才听说“奥数”这个奇怪的名词。

我觉得吧,原因有几条:

1,教育制度的改革。

以上海为例,以前有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后来取消了,也取消了重点初中,但兴起了民办初中。但总有家长希望聪明的孩子上好的学校吧,学校也希望有好的生源。这样奥数等选拔就取代了原来的考试,作为选拔标准之一。

2,经济水平提高。

我小的时候,培训班并不多,选拔非常严格,没有天资的孩子很难进入。后来呢,经济发达了,一些家长觉得自己孩子“还不错”,也想进培训班学学,就交点钱吧,或者干脆自己请老师。培训班也乐得增收。

就我自己做老师的那五年,差不多单位课时的讲课费是以每年50%的速度递增,而且学生越来越多。一开始我想不明白,后来突然意识到那几年也是上海房价飞涨的几年,普通家庭资产上涨了,自然舍得花钱请老师。

3,奥数的平民化。

其实除了奥数,还有艺术培训(钢琴等)。可后者的投入要多得多,不是一般家庭能长期承受的。而学数学不用道具,有钱就多上些培训班,没钱自己看看书也一样(其实普通学生听课基本没有用,好学生自学就够了)又能用来加分升学。一窝蜂也就不奇怪了。

先这些,想到了再补充。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补充1

5,奥数教师的高收入问题。

奥数的经济蛋糕相当大,还伴随着不少腐败现象,是大家对奥数的攻击之一。

我来说两句反话。这样的一个好处是,为中学教育留住了一批人。

大家知道,中学教师的素质是很要紧的。很多国家非常重视这支队伍。比如法国,巴黎高师这所世界知名的名校毕业生,有很多是去做高中老师的,甚至还有去初中!相比之下,中国的中学教师素质并不算高,而在几年前待遇还很差。

所以乐观的看,奥数之类的辅导班至少是一部分优秀教师有机会脱离贫困,算是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吧。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花之,能留住些老师也是好的。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我以前的同事出了很多奥数辅导书。也卖的很好。哈哈

家园 嘿嘿

俺上学那个时候还没奥数这个名字。当时好像叫市数学爱好者协会,后来叫数学业余学校。华罗庚金杯赛也是后来才有的。

结果一不小心,发现奥数变成大家痛恨的了。。。

家园 【讨论】俺也写了一篇

链接出处

俺觉得,问题的根源在于高考的制度,现行的高考加分制度。不是资源不足,不是市场化,不是素质教育。

奥数之所以这么火,也包括什么物理、化学、英语都很火。原因就在于高考加分制度。因为奥数是用来拔尖的比赛,把对数学有天分和兴趣的小孩选出来,所以奥数的获奖者的能力都是非常不错的。但是这种小孩是比较少地。所以奥数本来就应该是小规模的对尖子学生的再次选拔。但是现在大家一窝蜂的上,肯定是有问题的。毕竟大多数人拿不到奖。那那些不可能拿到奖的为什么去学奥数呢?所以这是问题,才是大家非常反感的问题。能力出众的小孩去学奥数吧。普通的小孩们应该去学学琴棋书画,毕竟这个才是素质教育。

奥数的平民化我很赞同。现在奥数放的很开了,只要你报名,就可以考。甚至有的学校强行所有学生都要考。但是在以前,只是把每个班的尖子生拿出来考的。这也是奥数现在很火的原因。只要你学了,万一考中了,哈哈。

至于奥数的高收入问题,我觉得付出了劳动就有回报。但是这个和能留住老师么的什么关系。一般来说,老师就是老师,一辈子都有可能是老师了。但是现在不是以前一样,一辈子呆在一个学校。好的老师可以跳槽到更好的学校。好的老师的收入是非常高的。而老师的收入跟学校有很大关系。所以用奥数来留住老师,不可能。

所以,我认为奥数是好的。至少以前是好的。但是现在开放了,那对于奥数就更应该严加管理,而不是放任自流。物极必反。不知道如果高考取消了奥数加分,奥数还会不会这么火。

家园 俺也算是奥数的既得利益者

其实只要奥数维持精英政策不普及,每个省的受益者限制在10个以内,不会有什么副作用。

家园 我想起了我上的奥数班~~

很早以前的事情了,这里引你说的一句话,我们当时的奥数班情况也和你说的是一样的

培训班并不多,选拔非常严格

其实严格也谈不上,只是奥数班是在暑假时上的,那么进奥数班就要以上一学期的数学考试成绩来作为报名的限制,并且往往是数学老师指定。并不是说交了钱就能上。

不过有趣的是,同奥数班同时举办的,还有一个班,名为基础班,也就是说,数学成绩上稍微差点并且有兴趣的孩子报名上的。两个班上课内容都是不一样的。

我觉得如果是这样的话,也算是各取所需吧。

家园 想当年我是这类竞赛班的热衷分子了

从初中开始,数理化各科的像奥数班之类的竞赛班我参加了不少。

但是大部分我参加的那些班,一来学费并不十分贵,好像是一个学期几百块钱左右?二来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有些需要学校推荐加上入学考试,有些则干脆是指定某些比赛获几等奖以上或者某些名次以上才可以进去的。三就是虽然平时没怎么管理,因为一般不点名,你逃课不去也不怕。但是如果考试成绩太差,是会被退学的。四就是这些班,好像都不是学校自己办的,都是省或者市或者区统一办的。学校一般都是推荐名额,然后去考而已。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这个奥数还有高考加分,突然间会被热炒起来。但是在我的记忆当中,单纯参加什么奥数班或者竞赛班,是不可能拿到加分资格的。要拿到加分,必须拿出真正的竞赛成绩。而且这些竞赛,还一般都不是省级竞赛成绩,而要求是全国竞赛的成绩才算数的。我的同学中,竞赛牛人不少,但是单纯靠竞赛成绩拿到加分的,好像还不如靠竞赛成绩拿到某某大学保送名额的多。像我参加数理化竞赛无数,从来没有空手而归的老资格竞赛专业户,历史最好成绩拿到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三等奖的人,高考时也混不到一个加分的资格。如果照这个推论,也就是起码要拿到全国竞赛一二等奖的人才可以加分的话,那其实也不能算不公平了吧?毕竟全国二等奖以上,平均每个省才能分到多少个名额?如果说要高考加分,加给这些真正有专长的人,比加给那些什么少数民族或者某某三好之类的人要强不知道多少倍了。

不过我这些都是十来年前的老皇历了。现在高考的政策好像经常变,也许某些政策放宽了?还是说某些省的高考政策比较宽,而我很不幸的刚好在执行严格的省份?

所以以我的经验而论,我一直觉得奥数这些东西,基本上属于是有利无弊的:你要是不喜欢,可以不去。其实,如果以正常实力而论,能通过那些竞赛班入学筛选的人,去平时考试,那些科目基本上算是小菜一碟。据说我一个同学,当年考化学时不到30分钟就做完了卷子,结果监考老师还不让交卷(考试规定,开考后半小时才能交卷出考场)。所以加分不加分的,对他而言,无非就是去清华北大中科大的区别,或者是清华里面哪个专业的问题。一般人老实说,何必跟这种人较劲呢?毕竟人家也是天资聪颖再加上这么多年摸爬滚打出来的,不容易啊。

家园 奥赛跟保送挂钩,

已经成了腐败的温床。

认识一个某直辖市级别的化学奥赛一等奖(排名很靠后),借此直接保到top2的某文科专业;认识另外一个全国物理奥赛前三名(化学和生物省级一等奖)的同学,最后只拿到几张浙江大学及以下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不过人家闭着眼睛高考也是进top2的了,但这是后话。。

奥赛现在已经逐渐演变成省三好一类的幌子和噱头了。。。

家园 我记得以前是硬性规定必须全国三等奖以上才有资格吧

而且有资格并不等于想去哪个学校就去哪个学校,想去那个专业就去哪个专业。我有个同学就是本来保送生物系结果他不想去就参加高考考到了物理系。奥数腐败,总比那些个什么体尖生特长生之类的好。奥数大多数加分的还不是花了心思学习才考到那分数的?

又,看id,兄台是北大的?呵呵

家园 赞同,要说奥数舞弊,还不如高考舞弊多呢
家园 我觉得这没什么腐败的

直辖市级别就是省级了吧?

省级一等奖有资格保送,这不奇怪啊。一个省才多少个一等奖啊?顶多也就十来个。人家这成绩是铁板钉钉的,你不服气,自己去考一下。有本事,自己去拿个省一等奖,哪怕是拿个最后一名,也来腐败腐败?

至于说化学竞赛完了保送进文科专业的,多了。至少是我当年高考的时候就已经有这样的规律了:考理科的,只要成绩够,想进什么专业都没问题,甚至有些专业还据说会对理科考生有倾斜。如果是考文科的,成绩再好,想读理科专业,门都没有。所以我学校当年有个说法:一流学生考保送,二流学生考理科,三流学生考文科。所以,考试归考试,读专业归读专业。

家园 作为一个正在学奥数的孩子家长来说两句

虽然我们夫妻从小也算是各种竞赛滚过来的,那时候参加培训班还是种荣耀呢,但我最开始也并没想过让女儿去学奥数。

女儿幼儿园时期一直疯玩,除了芭蕾一直学下来,其他举凡绘画围棋滑冰钢琴等等都随她性子想学就学不想学就停了。上学后发现她和班上其他孩子差距挺大,多数孩子都在入学前差不多把一年级课程学完了,对她的学习热情和自信都颇有些打击。

为了能让她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后来发现她的逻辑思维很不错,对数学有点天分,于是先是在家里教她些有趣的数学题。在二年级结束后基本的加减乘除都学会后就给她报了个奥数班。

奥数班的小班教学非常适合她,老师耐心而且风趣,并且能关注到每位学生。她对数学的兴趣完全激发了出来,每次上课都极踊跃。

她上奥数一年来,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她现在自信很多,敢于骄傲地宣称自己是班上数学学得很好的学生,对于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不再畏缩,而是能坚持思考。她的奥数老师对我说她是自己带过的学习态度最好的学生。

奥数并没有过错,有过错的是勉强孩子的家长。

家园 del
del
家园 怎么删了?

写的不错啊!刚给你上花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