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恶化还是停止?——谈乌鲁木齐75事件(完) -- 胡亦庄

共:💬38 🌺3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恶化还是停止?——谈乌鲁木齐75事件(完)

前几天关于此次罪犯量刑问题,是“依法及时从严惩处”;最近新闻里又来了个“依法开枪”,还真给本系列(6)的第三条给说中了。这几次刚发帖,后面新闻就出现,纯粹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为了避免晚节不保,在此给本系列结尾,小议几个民族融合的策略。

1国家力量

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具有自己的语言,自己较为独特的文化,外貌和中国东部各民族有明显差异。于是他们“天然”容易被区别出来,成为分裂分子策反的重点对象。正因为如此,需要一个国家从上到下的力量去推动经济和文化的融合。

而且这个问题上,具体的公民个体并不总是靠的住。博弈理论告诉人们,让具体公民靠道德去维护公共资源,一点占便宜的想法都没有,不现实。

比如,针对旅游者的小商贩,在基本没有回头客且没有强力监管的情况下,基本是能宰一刀算一刀。但是如果整个地区的名声臭了游客大幅减少,就会对每个商贩都造成损失——其中合法经营的损失大,不法经营的损失小。

在这种环境下,老实人比较容易被淘汰,利用规则的人更容易生存。

不过人都不喜欢被约束,开始或者恢复一种严格的约束,总会面对社会的阻力,好的时机也很难得。毕竟为保护维族无辜群众,而“依法”对维族暴徒开枪的机会毕竟不是每天都有。我猜前些天各路人马一定为这条新闻等得很着急:)

2维吾尔族人口与汉族移民

声称少数民族人口增加,汉族人口减少的声音不是最近才有的。我印象里有个《大国空巢》的文章流行得比较久,里面对这个问题描述得真叫一个危言耸听。

其实汉族人口相对减少可以分成汉维两方面:汉族相对减少是此前因国家力量而迁移至新疆的人口一部分流回东部,另外就是城市化加计划生育的结果。维族方面一个是因为基本地球上大多数维族人口都在新疆较少外迁,另一方面就是经济发展缓慢。

这种越穷越生的事情在中国农村并不少见。倒不是因为田地里面真的需要人力,而是在这类农村社会中,大家族较为强势。于是“人多势众”和“法不责众”共同巩固一个现象:越是落后的农村就越依靠家族势力的竞争,国家法律的力量也就越薄弱。

破坏这种社群结构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就是城市化。每个人到城市里打工,都能获得更好的经济回报和社会重,顽固旧家庭体系随着家庭规模减小而愈发虚弱,然后就是解体。城市化导致旧家庭解体的过程其实和小贩宰人的例子很相似,只不过这里我们期望解体发生。

所以南疆存在容易被分裂分子利用的“土壤”,主要还是经济问题。给维族人口进行职业培训,提供外出打工的机会,可以说是对旧社会体系最根本的解决。从这点上讲广东在为全国作贡献,也是领头羊。

有不少人说到汉族移民进入新疆的办法,这只是机械的增加汉族人数量,不能根本解决社会的矛盾。假如甘肃新疆两省合并,数据上汉族立即可以超过75%,但是不解决任何问题。而且具体搞移民也不是简单说说能做到的,行政手段强行迁移人口总会留下悲剧故事,大家不妨复习一下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史。

从东部地区城镇大量接纳农村人口的经验看,新疆西藏大量城市化之后,对新增人口还有很大的容纳能力——只要全国粮食还够吃。

新疆维吾尔族人口的数量也可能会下降,但那一定是在大量维族人口城市化之后,或者维族人口可以较自由外迁到外省城市居住时发生。

3“扶贫”的覆盖面

上面说到要提高维族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主要是说覆盖面,而不是搞“首富”来树典型。国家力量想塑造维族巨富很容易,银行和工商局眼睛一闭就可以。

但就社会贡献和凝聚力来说来说,两万个万元户,胜过有两亿的热比娅。前者是社会安定的拥护者,而后者就不一定了——钱太多的时候就没感觉了。

当然,钱多了就瞎折腾的人不只是维族有,只不过其他的人表现为给寺庙教堂捐钱,或吃黄金餐,或自费上太空旅游,或者用直升机送孩子上学,都没有太大社会危害而已。

4汉族“被融合”

从目前情况看,民族融合的结果之一应该是普遍使用汉语,于是有人认为这就是“汉化”。

其实明眼人也看得出来,语言再汉化,那张面孔也不会一下子“汉化”,只要汉族文化里面有强烈的歧视情绪,少数民族就不可能真正融合。

所以在民族融合过程中,汉族不可避免的要发生变化。如果汉族以自我为绝对中心,要求其他民族向其靠拢——“汉化”,那就不是民族融和而是民族灭绝了。好比水和非水液体混合,要么像和水油界限分明,要么像水和酒一样互相稀释,不可能混合出“纯净水”。

如果说汉族被少数民族“融合”有些不好接受,不妨说汉族被“中华民族”融合。

5少数民族的语言

有人建议汉族家庭领养少数民族孤儿,促进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融入”美国的华人有很多这种例子,可惜前景并不光明,关键问题是语言。

最进跑到大陆访问的两个华裔(汉族裔?)——朱棣文和骆家辉,成就和地位在美国人之间算很高的,但汉语能力基本没有。于是他们的民间号召力就很有限,甚至还不如澳大利亚的白人总理陆克文。

另一个例子,是现任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曾经是唯一一个会汉语的州长,间接证明骆家辉不会汉语)。他本人是白人,领养了一个中国小女孩。这个小姑娘有了良好的家庭生活,是件幸事,但是似乎不会说汉语——至少目前还不如她的白人爸爸。可以想像这个样子也没法起到号召或者“团结”的政治作用。

这几个例子可以证明,“完全汉化”的少数民族移民对其故乡的同族影响并不一定很强。

6少数民族的宗教

从目前大陆农村蓬勃发展的“地下教会”来看,大量农业人口城市化会给农村留下社会问题,与其让外来宗教控制,不如本乡本土的更放心。也许有人要拿08西藏09新疆的治安事件来说话,其实这两地“宗教问题”都是错觉,如果一个西方传入宗教“认真”搞内外呼应,后果可以超出任何人想像。

从稳定角度说,本土宗教值得保留,也需要引导。

(全文完)

胡亦庄:恶化还是停止?——谈乌鲁木齐75事件(1)-(完)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并花第4条。大家都融合在中华民族里,算是中国大愿景
家园 感觉不太现实

想靠经济力量瓦解伊斯兰教的维族,我看可能不大。

欧洲国家的城市化怎么样?照样不能改变伊斯兰。

家园 有一个问题,你一直没有给出正面回答

就是:这个“中华民族”应该说什么语言,用什么文字?

家园 对不起,我可不象您豪迈,不敢代表民众和后代发言

中华民族用什么语言当然是由历史决定的,前提是中华民族能形成。如果象您那样搞法,恐怕最后没有中华民族的公识了,谈何语言?

家园 既然写了第四点,还会回答你的问题吗。
家园 请掏出一张人民币

请认真阅读人民币两面并找出答案:)

家园 欧洲城市化成功瓦解了基督教
家园 那是因为基督教原本就主张“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也就是说,在它的教义中,就包含了政教分离的种子。而且,如果按伊斯兰教的标准,即使是中世纪的欧洲,除了教皇国外,也不是真正的政教合一。他们仍然有世俗王权存在。

伊斯兰教就不一样了。它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上的信仰,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形态主张彻底的政教合一——由宗教组织直接管理社会事务。历史上的哈里发制度就是如此:哈里发既是穆斯林的宗教领袖,也是国家元首。对这样一种极端排他的宗教来说,要它承认一个“异教”的政权对自己的统治是“合法”(符合伊斯兰教法)的,那简直是对他的极大的侮辱。

家园 但埃及,土耳其也世俗化了?
家园 但是当年的伊斯兰教似乎并非如此

没记错的话,伊斯兰教义中是承认基督教的地位的,当初的伊斯兰国家内部似乎也是信仰自由。现在的这种极端主义个人感觉更多是经济问题所造成的。

家园 关于历史上的伊斯兰教

你可以看这里:链接出处

家园 种子处处有

土耳其的伊斯兰教和政治不是形式上都现代化了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

另外,你把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明显的一贬一捧,有失公允。

家园 谈不上贬捧,我只是在提醒你注意二者的区别

土耳其的政教分离是凯末尔用强制手段将伊斯兰教从政治领域驱逐出去的结果,而且伊斯兰教势力一直在伺机反扑,双方的斗争至今仍未停止。另外凯末尔这样做的思想动力是来自西欧,而非伊斯兰教内部。这说明,伊斯兰教内部产生不了政教分离的思想,对外来的这种思想也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撑。

相比之下,政教分离观念在基督教的原始教义中就有,因此一旦遇到适宜的社会环境,它就能获得成长的机会。

家园 基督教政教分离也是被人力驱逐的

当年说地球绕着太阳转还有生命危险,现在火烧,绞刑现在不都取消了?

你的“暗含假设”就是:基督教里面种子发芽力量大,伊斯兰教内部都是铁板一块,积极反对现代化,教徒都信仰坚定绝对不会有二心。

这算是一种“脸谱化”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