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公安豪英之智勇双全(上) -- 巅峰背影

共:💬5 🌺4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公安豪英之智勇双全(上)

随着抗战胜利,夏县抗日县政府更名为夏县民主政府,公安局人员有所发展,至1946年1月,干部发展到20余人,每人配备短枪1支,公安队队员多达40余人,配备机关枪2挺,步枪40支,担负着保卫领导机关、配合主力作战、打击反攻倒算等多项职能。(此章根据《夏县革命老区》、1985年7月5日《公安史志通讯》中原夏县公安局公安队员郭金元所著《对解放战争中在夏县公安队工作的回忆》,靳主任、李主任编写的《夏县公安史志》等有关资料所编写)。

《夏县革命老区》中,有1947年XX公安局全体人员及家属合影,其中所说“全体人员”,似乎不包括公安队,因为合影人员中戴军帽、或蹲在机枪面前(中间一人头像被挖掉)不过3人左右。

但武器,却是非常不错,因为按照惯例,站在旁边而后排的,必然为普通人员,而照片上最左边的老公安身上却挎着盒子炮。

更显眼的,则是前面赫然摆着的三挺轻机枪,其中两挺为捷克式轻机枪,但一挺却是弹夹在下的,似乎为美制M1918勃郎宁自动步枪,这在野战部队也不多见。

根据纪程曾在公安队当过文化教员的四爷爷说,公安队相当于今天的武警中队,队长是连级干部,文化教员是排级干部。

胡宗南部队从大后方西安过黄河侵入晋南解放区后,太岳区党政军民为保卫解放区,进行自卫反击战。

由于大兵团作战和地方部队配合的需要,太岳军区从正规军中调出一些智勇双全的军事干部下到各县,同地方公安组成小股战斗部队,巩固后方,打击袭扰敌人,配合大部队作战。

郭彦泰,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于1946年5月由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派到夏县公安局任公安队副队长(此内容是《XX革命老区》所载,但郭金元老人回忆,郭彦泰是1946年8月从晋绥边区调来)。

郭彦泰是夏县郭家董村人,红军战士、共产党员,抗日时期在八路军129师386旅老二团当侦察员,练出一套过硬的对敌作战本领。

郭彦泰思想灵活,胆识过人,坚决果断,能够在极其复杂的情况下出奇制胜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他枪法极好,在著名的百团大战中右眼中日军毒气弹失明,可他左眼瞄准打枪的本领也不差,一旦见他把枪从脖子后放到左肩上伸出去,头一歪右手扣板机子弹打出去,敌人不是死就是伤(这是什么姿势)。

郭彦泰来到公安队,很快就和40多个队员打成一片,他着重领导小分队外出作战活动。他选拔组成了人数不等的小分队,人虽固定,但又不限于这些人,根据需要人员常常变动,小分队主要人员有郭金元(《XX革命老区》中称他为“郭进元”,但1985年7月5日《公安史志》中著述的《对解放战争中在夏县公安队工作的回忆》中,老人自称为“郭金元”)、吴子安、郭有存、李然娃、樊福元、李辛娃、卫福山、王作法,还有炊事员谷仁五等十来个人。

其中,郭金元年仅16岁,但1944年3月就参加了汾南支队(55团),机灵胆大,动作利索,在战场上十分勇敢,人称他是“小老虎”。

郭有存身壮力大,胳膊腿硬,打仗一个能顶好多人,人送外号叫“圪跌”。

谷仁五虽是炊事员,可外出打仗总是要求跟着去。他腰上常挂着公安队在抗日战争时期缴获日军的那把洋刀,随时准备杀敌。

夏县公安队从1946年到1947年夏的一年中,先后外出执行任务,作大战有17次,次次都胜利完成任务,取得辉煌战绩。

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公安队指导员冯永仁带领一班公安队员在H乡西阴村与敌激战,掩护县委、县政府等领导机关安全撤入中条山区。

7月18日,公安队配合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率领的十一、十二、十三旅,打退在朱村、冯村、柳村、永兴庄、窑头、西谷等村活动的胡宗南部队,郭金元和樊福元抓获一名俘虏,缴获中正式步枪一支。

但打的非常漂亮的,则是1946年8月17日,公安队在夏县柴家坪截敌一仗。

国民党雷文清部在1946年春宣布起义参加解放军,太岳军区把雷部安排于太岳三军分区夏县韩家岭驻防。

是年夏末,国民党胡宗南部过黄河大举向晋南进攻,雷文清又动摇了,欲率军叛变投降胡宗南(由于当时敌强我弱,公安队员耿虎、冯引存、崔明皋经不住考验投敌)。

8月17日,雷部参谋长同一个营长带领百余人掩护了30多个家属,由夏县解放区韩家岭向中央军、阎锡山军占领的县城逃窜。

太岳三分区王墉司令员得到这一消息,命令绝不能再叫这股敌人进入城内,并要求当天把这股敌人消灭。

中共夏县县委和政府领导接到这个命令,感到任务非常艰巨,便选派郭彦泰率公安队执行这一任务。县委书记王炯、县长卫逢祺、公安局长马炎都非常重视此项任务。

王炯亲自向公安局副局长邢戈钊和郭彦泰当面交代这一任务。

经分析,他们认为,敌参谋长领的人马从韩家岭下山进县城只有一条路,必经康家坪,决定在康家坪截住将其消灭。

郭彦泰表示:“保证完成任务”(老同志们都喜欢说这些话,现在嘛,这话说的人少了,做到的,就更少了)!

由于任务重大,邢戈钊和郭彦泰亲率40名公安队员从柴家坪出发奔向康家坪。

郭彦泰经过认真分析后,把公安队员分成4个战斗小组。

天近黄昏接近康家坪时,公安队从群众口中得知,敌参谋长带领部队刚进康家坪,已在两座窑洞住下,并把这两个院的老百姓都赶了出来。

因这儿离县城25华里,敌人企图一旦遇到情况不能脱身时,可坚守待援。

乘敌人到康家坪后哨兵还未派出的机会,郭彦泰立即指示战斗小组把敌人逃路切断,同时派人占领窑院顶上要地,并决定就在其院将其消灭。

针对敌强我弱的实际,公安队决定以智取胜。

邢戈钊副局长亲自带上小老虎郭金元、谷仁五两名队员进入敌人驻地,找敌参谋长,商定见机行事。

刚走至敌人驻地院门外广场上的大槐树旁,遇上敌人宋参谋长和那个营长,还有一名通讯兵出来看地形,准备安哨兵。

邢戈钊立刻上前对宋说;“你们住下了?”

敌宋参谋长见到邢戈钊,很是惊奇,立即起了戒心(公安队和野战部队的衣服一样),立即反问:“你是那一部分的”?

就纪程的判断,邢戈钊当时肯定表面装得似乎不知道该部叛变一事,表情也是很轻松的:“是公安局的 ,咱们今晚就住在一起吧!”

敌宋参谋长呢,表面肯定也很痛快,因为他的回答是:“可以吧!”但是他到底心里有鬼,表情都已露出在考虑怎样对付刑、郭三人了。

邢戈钊看到敌人要下手了,那容得他抢先,立刻就向郭金元、谷仁五使了准备下手的眼色,消灭这股敌人的大战就这样开始了。

可这战斗刚开始就很悬乎,因为敌宋参谋长动手更快。

敌宋参谋长是大个子,邢戈钊副局长是小个子,宋一抬起左胳膊,直接就把邢戈钊的头部夹在胳肘窝拉上就往驻地院里走,那意思是劫持邢戈钊当人质。

机灵勇敢的郭金元看到情势不对,立刻准备手里的用中正式步枪打宋,可谷仁五也不含糊,见势迅速抢到前头,没等郭金元开枪,就干脆利落地一刀把敌宋参谋长砍倒在地,砍的这家伙脖子上鲜血直流。

那个营长看到这架势,对着郭金元就是一枪,可郭金元比较灵活,躲避子弹的本领很不错,这一枪落空了。

至于那个营长则比较草包,郭金元回击他一枪,就正中要害,当场被毙。

通讯员见势不妙,撒腿就逃进院去了。

敌参谋长虽未死,但被谷仁五的洋刀威震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郭金元顺便就把他腰带上的八音手枪也缴了。

初战告捷,刑戈钊立刻打出信号枪,郭彦泰带领的人马立即冲杀过来。

头儿们全部被干掉,这股敌人自然成了无头之鸟,所以枪声虽打得很激烈,实则是乱成一团,个个都是顾头不顾尾的家伙,吓得争着抢着往窑洞内钻。

公安队员们刹时把这100多人团团包围在这两个院的六个窑洞内。

敌人的家属,如雷文清的三姨太和被打死的那个营长太太都在窑洞内,不过,他们还有幻想,想固守等待县城出来援军接他们回城。

看到敌人在窑内坚守不出,郭金元、谷仁五同冲杀上来的邵作海、李小云等几个人组成战斗小组,冲进这个院同逃到窑内的敌人激战,并喊话要敌人把枪交出来。

但幻想回到城的敌人,都自认为区区几个公安队的,奈何不了他们,顺手就从窑洞内向外扔出来手榴弹作为回答。

可他们没想到郭金元眼明手快啊,抓起手榴弹又给扔回窑洞里了,这还有他们的好嘛?

当扔到第三颗手榴弹时,郭彦泰来到院内察看,看到这情况,就提醒郭金元注意时间,不要在快爆炸时往回扔,以免吃亏。

随后,郭彦泰展开政治攻势,喊话要敌人交出武器,并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你们还不投降,就一个不留,把你们全部打死在窑洞里(这手榴弹炸在窑洞里,杀伤力对里面的人来说还是蛮大的。另外,当时公安队的喊话,可比现在那些影剧里演的牛多了,现在的影视剧里喊话都是:“里面的人听着,限你们三分钟之内,放下武器,出来投降……”,歹徒不投降,怎么办?没辙)!”

外面都是枪口,还有扔进来的手榴弹,强弱之分显而易见,不过10多分钟,敌人就撑不住了,全部走出来放下武器投降。

这场战斗仅20分钟就宣告结束,公安队打死打伤12人,俘虏120多人,共缴获步枪51支、手枪1支(郭金元老人的回忆中,说雷部有10支手枪)、美式手提斯5支(原话如此,应该是“M3”冲锋枪吧)、机枪2挺,手榴弹多颗。还有,雷文清三姨太交出一斤重的金佛爷(这个比较值钱)、银元、钞票等物,而公安队,无一伤亡。

公安队押着敌参谋长及俘虏,连夜回到驻地柴家坪(后连夜转移到杏村岭),当县城敌人出来支援时战斗早已经结束,敌人没想到这个普普通通的公安队有这么厉害啊,才20分钟就解决了战斗。后来,太岳公安三局局长张子连和县领导在刘家庄召开大会表扬嘉奖了夏县公安队。

既然公安队不是野战部队,自然在打仗之余,也除霸,尤其是让群众深恶痛绝的恶霸。

1946年11月,群众向驻扎在刘家庄的公安队反映,大洋村的敌爱乡团十连的朱全堆、朱堆堆、朱创娃三兄弟是恶霸。

刑戈钊副局长下令由郭彦泰侦察抓舌头。

在多方侦察后,得知朱堆堆住在郭家董村郭安选家。

一天晚上,郭彦泰带领郭金元、郭有存、王福山、卫作法、李然娃五名队员越墙而入(这是进院抓人的最好办法),抓获朱堆堆,获得连子枪一支,手榴弹两颗。

经过研究后,领导决定让朱堆堆做他哥哥的工作,让其起义投诚,而且明确指出:“做不成功,全家杀光(这口气,多硬,对付恶霸啊、恐怖分子就应该这样)!”

朱堆堆好像没把握,但表示愿意立功赎罪,为利用他给公安队做工作,公安队让其以逃跑的名义离开。

后来,朱堆堆给公安队送情报、搞子弹,做了不少工作,在1947年的群众运动中得到群众谅解,不过他俩花岗岩脑袋的哥哥就没那么幸运了,朱全堆被打死,朱创娃打仗时被敲掉。

话说,抓朱堆堆是越墙而入,1947年1月份,公安局再度越墙而入,不过这次抓捕行动有点不同,也可以说是“绑架”吧,为反“绑架”而“绑架”。

这次行动的原因很简单,1947年1月,国民党爱乡团敌人抓去太岳三专署专员金长庚的哥嫂作人质,扣押在县城里不说,还严刑拷打,让他们交出金长庚,并让他们劝金长庚投降。

不仅如此,爱乡团还扣押有其他干部家属。

这对公安局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一块心病。

怎么解救?那里也敌占区,爱乡团人数不少,武装解救肯定是不成的。

研究来研究去,太岳公安三分局的办法是:“他抓,咱也抓!他能抓咱们的家属,咱就不能抓他们的家属?”

这招妙啊,后来前苏联的“克格勃”解救人质速度最快的一次,就是绑架恐怖分子头目全家,纪程都怀疑他们是不是从中国的公安队这里学的!

既然爱乡团是夏县的,这任务,自然落到了夏县公安局头上!

元宝推荐:MacArthur,
家园 【原创】公安豪英之智勇双全(下)

夏县公安局接到上级要求抓捕敌人家属的命令后,立刻就任务交给郭彦泰执行。

郭彦泰是老侦察员出身啊,在敌人窝子里,来无影,去无踪,执行任务不是一次。神出鬼没,最后得胜,那是家常便饭。

郭彦泰接到这个命令,立即精心细致的调查研究,弄清了这次抓金长庚是县爱乡团副团长郝奎茂策划并亲手抓的(郭金元老人的回忆是“爱乡团团长郝国茂”,可能老人只是凭记忆书写,职务、名字均有误,但内容还是相符的)。

这目标,自然是在郝奎茂的亲属上打主意,最后的决定抓郝奎茂的岳父母。

但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郝的岳父母住在敌人据点碉堡下的代王辛庄(今夏县城红旗巷,虽说现在在县委大院后面不远,可走两步路就是地,撤退还是很方便的),而且郝的小舅子韩宝太是爱乡团六连连长,就在碉堡内,人在村里大喊一声碉堡内的敌人就可听到。

况且,这儿就是县城边,是敌占区,稍有不慎被敌人发现,那麻烦就大了,所以行动必须迅速而又隐蔽、

郭彦泰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为完成这项任务,乔装打扮,深入到郝奎茂岳父的院墙外侦察,详细选择了跳墙进院的地点,了解了郝奎茂的岳父母住在哪房间,就连抓到手还要走40里路,他们走动走不动,走不动就得牵上他家的毛驴,毛驴在那里喂着等等,这些细小的问题,他都作了详细考虑,并通过内线人员全都弄得一清二楚。

就冲这一点,这行动还有完不成的吗(如此细丝缜密,理应列入公安机关的传家宝加以继承)?

什么时间抓最好?

郭彦泰考虑来,考虑去,决定把这一艰巨任务的行动时间,定在腊月三十晚上,无论哪儿都忙着过年嘛。

郭金元察觉有任务来了,不知道有他没有?(纪程许多时候也能感觉到有出动的任务来,但是总没他的事,一般来说,感觉不到的,就是写材料,这是他最烦的),他就问郭彦泰队长:“这次出动有我吗?”

郭彦泰很痛快:“这还用说,哪次任务离了你行,这次任务离了你这个小老虎不行!”

郭金元一听,劲头就来了!

1946年的腊月三十晚上,别人都在家热热闹闹守岁,喜气洋洋过年呢,郭彦泰却带着樊福元、李辛娃、王福元、郭有存5名公安队员,顶风冒雪从刘家庄出发,翻过四条沟,越过敌人两条封锁线,从全村敌人炮楼下穿过,又经兴隆庄敌炮楼下来,整整跑了40多里路,赶到了县城北代王辛庄郝奎茂岳父母家的墙外。

到墙外后,郭彦泰小声对郭金元说:“就是这座院!”

不过,这院墙不好爬,因为外面设有枣刺作阻碍防人接近围墙。

郭金元却不把这当回事,拿工具把枣刺推开一个口子,走到墙下一跃就爬上墙头,跃上七尺高的墙和走平路一样(《夏县革命老区》里的原话),在墙头看到正房有灯光,郭金元轻身小步跳到院内将院门打开,郭彦泰同去的3个人都进了院。

摸到正房门前,听见屋内的人还在大声说长道短。

樊福元、李辛娃把着屋门,郭金元打开房门,屋内灯亮着,一看郝奎茂的岳父母,还有郝奎茂的小姨子3人正在包饺子呢!

他们小日子过的还挺红火,却没想想,这公安队的日子过得可不怎么样!

郭金元把灯吹灭,右手抓住郝奎茂小姨子的辫子往院内一摔(这是《革命老区》里的话,郭金元老人的回忆是,郝的小姨子跑了)。

郭彦泰打开手电筒,郭有存把郝的岳父母抓住,小声说:“不要怕,我们不伤害你,跟我们走!到山上有话对你们说!”

到院门外,郝奎茂的岳父母耍赖皮,躺下不走了,李辛娃把小毛驴牵到跟前扶他上了毛驴。

不一会儿,郝奎茂的小姨子醒过来,朝着炮楼上她哥韩宝太大声呼救:“哥哥,哥呀,快下来救命!”

这时候,郭彦泰一行人已经走远了,炮楼上的韩宝太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先是乱打枪,后感到没事,等下炮楼回到院内才知是爸妈被抓走,人在哪里也不知道,只好顺着一条路追,可又怕有埋伏,乱打了一阵枪。

郭彦泰带着队员不到天亮就回到刘家庄,把带回的两个人质交给局里面。

有郝奎茂岳父母在手,这一切就好办了,公安局开始同郝谈交换人质的事。

可从大年初一到十五先后几个回合,公安局要求把金长庚哥嫂放出县城回家,他们就把郝的岳父母放回代王辛庄,但郝奎茂就是不答应不死心,一心想借着救金长庚想救哥嫂,要金长庚专员投降,公安局当然不答应啊。

郝奎茂又想用威胁手段把岳父母带回去,可公安局不吃这一套。

这一计不成,郝奎茂策划正月十六日出动阎锡山34军1个团,和爱乡团、国民兵团共2000余人上山,以武力夺取,可这时县委政府、公安局早有准备,已转移到花子岭一带,占据了有利地形。

2000多人同公安局40多号人,打了一整天,硬是攻不上去,到晚上公安队又转移到探马沟一带,敌人只好无可奈何撤兵回县城。(郭金元老人回忆说,是正月十二被敌人包围,展开激战,特别是公安队三班长吴子安,用机枪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实际在此之前,公安局早已把郝的岳父母转移到既安全又隐蔽的尚家岭山内,郝连个音信也不知道,哪能用武力抢回去呢?

这时,郝奎茂的老婆、小姨子想见亲人心切,闹的更厉害了,这说起闹事,除了丈母娘,恐怕也就是老婆、小姨子厉害。

郝奎茂就头疼,可他也明知武力不行,无可奈何之余,就主动派人来找公安局谈交换人质。

哦,你抓我们家属,我也抓你们家属,家属换家属,人质换人质,公平交易嘛。

可你不答应不说,还打我们,我们公安队枪支弹药少啊,你还害我们费了那么多子弹!

现在打不过了,你倒想起来人质换人质?哪儿有这么便宜的事,不行!

于是,公安局这时提出不仅要求放人质,而且还要子弹、手榴弹等武器,并且警告郝奎茂要保证金长庚的哥嫂及其他干部家属的绝对安全,出了问题找他算账!

相比公安队的仁慈,克格勃的手段可狠多了。

当时,克格勃特种部队就把恐怖分子头目的弟弟阉了,还把那玩意儿用快递送到恐怖分子头目手里,而后说:“这是我们的第一笔赎金!以后每隔半个小时,就从你老弟的身上割一块作为赎金,直到人质被全部释放为止!”

不过四十分钟,人质被全部释放。

当然了,虽然公安队的手段相比克格勃还算仁慈,可郝奎茂也受不了了,被迫接受全部条件,正月二十七日把人全部放了回来。

于是,郝奎茂就成了人们的笑柄:“郝奎茂作了自讨苦吃的事,抓金长庚哥嫂作人质,要金长庚投降落了空;公安队照其法抓郝奎茂岳父母保了金长庚哥嫂安全不说,还得了一些弹药武器!”

郭彦泰这个战斗小队,自然又得到县、公安三分局领导的大会表扬。

有了枪支弹药、公安局的腰杆子就硬,就准备主动进攻。

在此之前,为消灭敌爱乡团十连驻G乡G村炮楼,县委派郭吉成打入敌人内部做瓦解工作(《夏县革命老区》说为公安局所派,应该是郭金元老人说的比较合适)。

而早在农历正月十三,和郝奎茂谈判期间,县委书记王俊、组织部长樊正中、公安局长马炎,就在周村胡家沟和郭吉成接头准备干掉这个炮楼。

二月初三,马炎局长带领公安局队配合太岳三军分区五十六团采取内应外合的方式,一举打下尉郭村炮楼,全歼炮楼守敌爱乡团第十连,除打死打伤30多人外,还活捉了50余人(郭金元老人的回忆是,打死、打伤、活捉、敌人50余人),缴获步枪51支,弹药若干,一名公安队员牺牲。

因为这个碉堡内的连长张文斌最坏,郭吉成发展几个党员后,直接用刀子把他砍死在床上。

有奋斗,就会有牺牲。

1947年3月,驻扎在铁毛嘴和彭疙瘩的雷文清部,企图从Y县往YC逃,邢戈钊副局长带领马德志、邵作海、葛福太等在N乡J村岭进行阻击,为主力部队全歼该敌赢得时间,但公安队员葛福太负伤,马德志光荣牺牲。

既然是公安局的,自然是能打硬仗,更会打巧仗。

1947年4月,陈赓、谢富治率太岳兵团来打YC,刚把城池包围起来,忽接晋冀鲁豫军区命令要大军过黄河挺进中原作战。

陈谢兵团走后,夏县城敌人又猖狂起来。爱乡团、奋斗团、国民兵团出动三四百人于5月5日这天集中到县城的裴家社西村,打算天黑后上山偷袭夏县独立营和党政机关。

郭彦泰的公安小队事先不知这一情况,正好也于5日这天下山计划袭扰敌人。

天快黑时,郭彦泰率领小分队的郭金元、李辛娃、李小云、郭有存从南晋村出发,来到郭家董村,从秘密情报员口中得知这一新的情况,郭彦泰他们5人立即改变进县城的计划。

侦察是公安局的老本行啊,他们很快就弄清了敌人当晚的口令,联络记号等,火速赶到裴社西村,破坏敌人当晚上偷袭后方的计划。

5名公安队员到裴社西村边,就把奋斗团的联络记号白毛巾都带在左胳膊上,郭彦泰头上还用白毛巾包着,算是指挥员的样子。

郭金元走在最前面,手里还拿着那支中正式步枪,腰缠7颗手榴弹,刚进裴社西村内,郭彦泰就叫郭金元把手榴弹准备好见机行事。

敌人呢,一点也没有察觉到,因为郭彦泰他们5人是化装成奋斗团人进村的。

在一个广场上到处都坐着持枪的大头兵,磨盘上下坐的人不少,身上都带着白毛巾记号。

李小云、李辛娃两个人持枪在路旁站着。

郭彦泰、郭金元、郭有存3人也坐在磨盘上。

郭金元按照队长的安排,把7颗手榴弹盖子打开,把拉线拴在一起,郭彦泰与几个敌人交谈着并暗示郭金元“拉”。

郭金元就拉了7颗手榴弹的导火线走了。

郭彦泰也走了。

李小云、李辛娃、郭有存也从人群中走出。

五名公安队员沿着一条胡同出村向原定的郭家董村瓜地瓜庵方向走。

随着一声巨响,七颗手榴弹爆炸,立刻枪声四起,敌人你打我,我打你,全乱套了。

他们都不是一个部队的,谁也弄不清谁是谁,反正逮谁朝谁开枪,枪打得很激烈,越打越凶。

郭彦泰他们在手榴弹爆炸后,迅速离开裴家社西村,到董家社西瓜地瓜庵见面了。

郭哈哈打笑说:“好!不出所料,你们听敌人还在相互打!”

大家说这是你的好主意!

郭彦泰说:“听,枪声还在响,让他们狗咬狗吧!”

看到这里,纪程感觉到,原来许多电影真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许多都有真实的战斗原型啊。

大家又说又唱一口气回到南晋村向领导报了喜讯。

这次敌人稀里糊涂的自个打自个儿,死伤达80余人,这损失可真不小,至于当晚上山偷袭我独立营和党政机关,那自然是不了了之。

1947年7月9日,为解决陈赓、谢富志兵团南渡黄河豫西作战后顾之忧(与刘邓、陈粟呈品字形配置,全国战局为之改观),公安局配合陈赓部队及212旅与守敌激战5日,解放夏县城,并抓获叛徒崔鸣皋。

无论是从多次出色完成任务方面看,还是从取得的战斗成果来看,夏县公安队都不失为小股部队活动的典范,光辉的形象永远留在人间,永载光荣史册。

家园 沉宝!
家园 过瘾!
家园 送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