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第一一一章 公安豪英之智勇双全(上) -- 巅峰背影

共:💬1 🌺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第一一一章 公安豪英之智勇双全(上)

随着抗战胜利,XX抗日县政府更名为XX县民主政府,公安局人员有所发展,至1946年1月,干部发展到20余人,每人配备短枪1支,公安队队员多达40余人,配备机关枪2挺,步枪40支,担负着保卫领导机关、配合主力作战、打击反攻倒算等多项职能。(此章根据《XX革命老区》、1985年7月5日《公安史志通讯》中原XX公安局公安队员郭金元所著《对解放战争中在XX公安队工作的回忆》,靳主任、李主任编写的《XX公安史志》等有关资料所编写)。

《XX革命老区》中,有1947年XX公安局全体人员及家属合影,其中所说“全体人员”,似乎不包括公安队,因为合影人员中戴军帽、或蹲在机枪面前(中间一人头像被挖掉)不过3人左右。

但武器,却是非常不错,因为按照惯例,站在旁边而后排的,必然为普通人员,而照片上最左边的老公安身上却挎着盒子炮。

更显眼的,则是前面赫然摆着的三挺轻机枪,其中两挺为捷克式轻机枪,但一挺却是弹夹在下的,似乎为美制M1918勃郎宁自动步枪,这在野战部队也不多见。

根据纪程曾在公安队当过文化教员的四爷爷说,公安队相当于今天的武警中队,队长是连级干部,文化教员是排级干部。

胡宗南部队从大后方西安过黄河侵入晋南解放区后,太岳区党政军民为保卫解放区,进行自卫反击战。

由于大兵团作战和地方部队配合的需要,太岳军区从正规军中调出一些智勇双全的军事干部下到各县,同地方公安组成小股战斗部队,巩固后方,打击袭扰敌人,配合大部队作战。

郭彦泰,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于1946年5月由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派到XX县公安局任公安队副队长(此内容是《XX革命老区》所载,但郭金元老人回忆,郭彦泰是1946年8月从晋绥边区调来)。

郭彦泰是XX县郭家董村人,红军战士、共产党员,抗日时期在八路军129师386旅老二团当侦察员,练出一套过硬的对敌作战本领。

郭彦泰思想灵活,胆识过人,坚决果断,能够在极其复杂的情况下出奇制胜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他枪法极好,在著名的百团大战中右眼中日军毒气弹失明,可他左眼瞄准打枪的本领也不差,一旦见他把枪从脖子后放到左肩上伸出去,头一歪右手扣板机子弹打出去,敌人不是死就是伤(这是什么姿势)。

郭彦泰来到公安队,很快就和40多个队员打成一片,他着重领导小分队外出作战活动。他选拔组成了人数不等的小分队,人虽固定,但又不限于这些人,根据需要人员常常变动,小分队主要人员有郭金元(《XX革命老区》中称他为“郭进元”,但1985年7月5日《公安史志》中著述的《对解放战争中在XX公安队工作的回忆》中,老人自称为“郭金元”)、吴子安、郭有存、李然娃、樊福元、李辛娃、卫福山、王作法,还有炊事员谷仁五等十来个人。

其中,郭金元年仅16岁,但1944年3月就参加了汾南支队(55团),机灵胆大,动作利索,在战场上十分勇敢,人称他是“小老虎”。

郭有存身壮力大,胳膊腿硬,打仗一个能顶好多人,人送外号叫“圪跌”。

谷仁五虽是炊事员,可外出打仗总是要求跟着去。他腰上常挂着公安队在抗日战争时期缴获日军的那把洋刀,随时准备杀敌。

XX县公安队从1946年到1947年夏的一年中,先后外出执行任务,作大战有17次,次次都胜利完成任务,取得辉煌战绩。

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公安队指导员冯永仁带领一班公安队员在H乡西阴村与敌激战,掩护县委、县政府等领导机关安全撤入中条山区。

7月18日,公安队配合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率领的十一、十二、十三旅,打退在朱村、冯村、柳村、永兴庄、窑头、西谷等村活动的胡宗南部队,郭金元和樊福元抓获一名俘虏,缴获中正式步枪一支。

但打的非常漂亮的,则是1946年8月17日,公安队在XX县柴家坪截敌一仗。

国民党雷文清部在1946年春宣布起义参加解放军,太岳军区把雷部安排于太岳三军分区XX县韩家岭驻防。

是年夏末,国民党胡宗南部过黄河大举向晋南进攻,雷文清又动摇了,欲率军叛变投降胡宗南(由于当时敌强我弱,公安队员耿虎、冯引存、崔明皋经不住考验投敌)。

8月17日,雷部参谋长同一个营长带领百余人掩护了30多个家属,由XX县解放区韩家岭向中央军、阎锡山军占领的县城逃窜。

太岳三分区王墉司令员得到这一消息,命令绝不能再叫这股敌人进入城内,并要求当天把这股敌人消灭。

中共XX县县委和政府领导接到这个命令,感到任务非常艰巨,便选派郭彦泰率公安队执行这一任务。县委书记王炯、县长卫逢祺、公安局长马炎都非常重视此项任务。

王炯亲自向公安局副局长邢戈钊和郭彦泰当面交代这一任务。

经分析,他们认为,敌参谋长领的人马从韩家岭下山进县城只有一条路,必经康家坪,决定在康家坪截住将其消灭。

郭彦泰表示:“保证完成任务”(老同志们都喜欢说这些话,现在嘛,这话说的人少了,做到的,就更少了)!

由于任务重大,邢戈钊和郭彦泰亲率40名公安队员从柴家坪出发奔向康家坪。

郭彦泰经过认真分析后,把公安队员分成4个战斗小组。

天近黄昏接近康家坪时,公安队从群众口中得知,敌参谋长带领部队刚进康家坪,已在两座窑洞住下,并把这两个院的老百姓都赶了出来。

因这儿离县城25华里,敌人企图一旦遇到情况不能脱身时,可坚守待援。

乘敌人到康家坪后哨兵还未派出的机会,郭彦泰立即指示战斗小组把敌人逃路切断,同时派人占领窑院顶上要地,并决定就在其院将其消灭。

针对敌强我弱的实际,公安队决定以智取胜。

邢戈钊副局长亲自带上小老虎郭金元、谷仁五两名队员进入敌人驻地,找敌参谋长,商定见机行事。

刚走至敌人驻地院门外广场上的大槐树旁,遇上敌人宋参谋长和那个营长,还有一名通讯兵出来看地形,准备安哨兵。

邢戈钊立刻上前对宋说;“你们住下了?”

敌宋参谋长见到邢戈钊,很是惊奇,立即起了戒心(公安队和野战部队的衣服一样),立即反问:“你是那一部分的”?

就纪程的判断,邢戈钊当时肯定表面装得似乎不知道该部叛变一事,表情也是很轻松的:“是公安局的 ,咱们今晚就住在一起吧!”

敌宋参谋长呢,表面肯定也很痛快,因为他的回答是:“可以吧!”但是他到底心里有鬼,表情都已露出在考虑怎样对付刑、郭三人了。

邢戈钊看到敌人要下手了,那容得他抢先,立刻就向郭金元、谷仁五使了准备下手的眼色,消灭这股敌人的大战就这样开始了。

可这战斗刚开始就很悬乎,因为敌宋参谋长动手更快。

敌宋参谋长是大个子,邢戈钊副局长是小个子,宋一抬起左胳膊,直接就把邢戈钊的头部夹在胳肘窝拉上就往驻地院里走,那意思是劫持邢戈钊当人质。

机灵勇敢的郭金元看到情势不对,立刻准备手里的用中正式步枪打宋,可谷仁五也不含糊,见势迅速抢到前头,没等郭金元开枪,就干脆利落地一刀把敌宋参谋长砍倒在地,砍的这家伙脖子上鲜血直流。

那个营长看到这架势,对着郭金元就是一枪,可郭金元比较灵活,躲避子弹的本领很不错,这一枪落空了。

至于那个营长则比较草包,郭金元回击他一枪,就正中要害,当场被毙。

通讯员见势不妙,撒腿就逃进院去了。

敌参谋长虽未死,但被谷仁五的洋刀威震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郭金元顺便就把他腰带上的八音手枪也缴了。

初战告捷,刑戈钊立刻打出信号枪,郭彦泰带领的人马立即冲杀过来。

头儿们全部被干掉,这股敌人自然成了无头之鸟,所以枪声虽打得很激烈,实则是乱成一团,个个都是顾头不顾尾的家伙,吓得争着抢着往窑洞内钻。

公安队员们刹时把这100多人团团包围在这两个院的六个窑洞内。

敌人的家属,如雷文清的三姨太和被打死的那个营长太太都在窑洞内,不过,他们还有幻想,想固守等待县城出来援军接他们回城。

看到敌人在窑内坚守不出,郭金元、谷仁五同冲杀上来的邵作海、李小云等几个人组成战斗小组,冲进这个院同逃到窑内的敌人激战,并喊话要敌人把枪交出来。

但幻想回到城的敌人,都自认为区区几个公安队的,奈何不了他们,顺手就从窑洞内向外扔出来手榴弹作为回答。

可他们没想到郭金元眼明手快啊,抓起手榴弹又给扔回窑洞里了,这还有他们的好嘛?

当扔到第三颗手榴弹时,郭彦泰来到院内察看,看到这情况,就提醒郭金元注意时间,不要在快爆炸时往回扔,以免吃亏。

随后,郭彦泰展开政治攻势,喊话要敌人交出武器,并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你们还不投降,就一个不留,把你们全部打死在窑洞里(这手榴弹炸在窑洞里,杀伤力对里面的人来说还是蛮大的。另外,当时公安队的喊话,可比现在那些影剧里演的牛多了,现在的影视剧里喊话都是:“里面的人听着,限你们三分钟之内,放下武器,出来投降……”,歹徒不投降,怎么办?没辙)!”

外面都是枪口,还有扔进来的手榴弹,强弱之分显而易见,不过10多分钟,敌人就撑不住了,全部走出来放下武器投降。

这场战斗仅20分钟就宣告结束,公安队打死打伤12人,俘虏120多人,共缴获步枪51支、手枪1支(郭金元老人的回忆中,说雷部有10支手枪)、美式手提斯5支(原话如此,应该是“M3”冲锋枪吧)、机枪2挺,手榴弹多颗。还有,雷文清三姨太交出一斤重的金佛爷(这个比较值钱)、银元、钞票等物,而公安队,无一伤亡。

公安队押着敌参谋长及俘虏,连夜回到驻地柴家坪(后连夜转移到杏村岭),当县城敌人出来支援时战斗早已经结束,敌人没想到这个普普通通的公安队有这么厉害啊,才20分钟就解决了战斗。后来,太岳公安三局局长张子连和县领导在刘家庄召开大会表扬嘉奖了XX县公安队。

既然公安队不是野战部队,自然在打仗之余,也除霸,尤其是让群众深恶痛绝的恶霸。

1946年11月,群众向驻扎在刘家庄的公安队反映,大洋村的敌爱乡团十连的朱全堆、朱堆堆、朱创娃三兄弟是恶霸。

刑戈钊副局长下令由郭彦泰侦察抓舌头。

在多方侦察后,得知朱堆堆住在郭家董村郭安选家。

一天晚上,郭彦泰带领郭金元、郭有存、王福山、卫作法、李然娃五名队员越墙而入(这是进院抓人的最好办法),抓获朱堆堆,获得连子枪一支,手榴弹两颗。

经过研究后,领导决定让朱堆堆做他哥哥的工作,让其起义投诚,而且明确指出:“做不成功,全家杀光(这口气,多硬,对付恶霸啊、恐怖分子就应该这样)!”

朱堆堆好像没把握,但表示愿意立功赎罪,为利用他给公安队做工作,公安队让其以逃跑的名义离开。

后来,朱堆堆给公安队送情报、搞子弹,做了不少工作,在1947年的群众运动中得到群众谅解,不过他俩花岗岩脑袋的哥哥就没那么幸运了,朱全堆被打死,朱创娃打仗时被敲掉。

话说,抓朱堆堆是越墙而入,1947年1月份,公安局再度越墙而入,不过这次抓捕行动有点不同,也可以说是“绑架”吧,为反“绑架”而“绑架”。

这次行动的原因很简单,1947年1月,国民党爱乡团敌人抓去太岳三专署专员金长庚的哥嫂作人质,扣押在县城里不说,还严刑拷打,让他们交出金长庚,并让他们劝金长庚投降。

不仅如此,爱乡团还扣押有其他干部家属。

这对公安局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一块心病。

怎么解救?那里也敌占区,爱乡团人数不少,武装解救肯定是不成的。

研究来研究去,太岳公安三分局的办法是:“他抓,咱也抓!他能抓咱们的家属,咱就不能抓他们的家属?”

这招妙啊,后来前苏联的“克格勃”解救人质速度最快的一次,就是绑架恐怖分子头目全家,纪程都怀疑他们是不是从中国的公安队这里学的!

既然爱乡团是XX县的,这任务,自然落到了XX公安局头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