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珍重待春風 -- 北宸

共:💬72 🌺24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珍重待春風

上个週末整理衣柜时,犹豫是否该把女儿的滑雪裤捐给这里定期收纳旧衣玩具的机构,记得几个月前女儿穿在身上,大小刚刚合适,若留到明年滑雪的季节,想来不会合身。

老公却在一旁说: 先留著吧,年底若计画回北京,天冷应该用得上。

穿厚重得像个球似的滑雪裤过冬,不至於吧。我一直记得十几岁时在台北遇到的一位加拿大老师,用娴熟的普通話抱怨,台北的冬天真冷啊,我们加拿大那里是乾冷,那不算冷,台北是湿冷,室内又没有暖气设备,感觉冷都冷到骨头里去了。

或许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太深刻,後来在乾冷的 Wisconsin 读书时,路旁堆著半人高的雪块,脚下踏著新落的雪花,我一袭牛仔裤在雪地里,从宿舍到教室,近半小时的脚程,从也不觉得被冻成冰棒,更别提那些寒带国家来的女同学,个个呢裙长靴,严冬里维持著一贯美丽动人的形象。

几年前的深秋曾在北京待过两个礼拜,舒适宜人,实在想像不出那儿的冬天会冷到什麽程度,带著困惑,还是将滑雪裤从準备捐送的袋子取出,第二天到办公室请教北京生长的女同事。

"妳啊,还是可以穿得美美的回去啦。"

好朋友说话总是爽朗,而且我必须承认,嗯,还是女人了解女人。。。

"现在到哪里交通都很方便,小小孩的裤子里面,再穿一件保暖裤就行了,何况现在暖冬,冬季貌似也没有儿时那样冷冽了。"

"对了" ,朋友侧著头想了会ㄦ,"我们小时候有首描述冬日的童谣,妳听过吗 ?"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杨落地。" 不等我回应,朋友叽哩咕噜地念了一长串。

第一次听,但觉有趣,央求朋友一句句解释句义。

"老北京的这首数九寒天,意思就是从冬至日算起,叫「入九」,等到九个九日过後,也就是八十一日过去後,春天就来了。" 朋友说得头头是道,我听得津津有味。

"一九二九不出手,說的是冬至後的头十八天里,北京的天气冷到大伙ㄦ手都得放在棉袄里,朋友间即使见面,也不想从摀热的口袋里伸出手来握手寒暄。嘿,妳若打算圣诞节回去,可不就是一九嘛,不过看到朋友,还是要记得打招呼。"

这首歌谣实在太有意思,也唤起了我中学时的记忆,在课堂上,国文老师曾解说关於古代九九消寒图的故事。 

据说古代宫中曾製作了这样一个句子:「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句义倒是很白描: 萧索的冬日里,亭前那株枯黯的垂柳,等待春风为之舒柔。

读起来虽顺口,台下的我们却疑惑这几个字如何具备「消寒」的功能?

我们随应老师,仔细地跟著字的笔划走一次,才讶然发现这九个字(以繁体写成),每一个字不多不少,正好是九划。这幅句联是以「双钩」的方法製成,(双钩就是把字的轮廓沿边勾划出来,中间留白),在冬日里贴在墙上,每过一天,便用黑墨填上一笔。不贪多,一天一撇,一日一捺,整幅字填完後,严冬不就过尽了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墙上的这幅垂柳字墨,因为每日的坚持,慢慢地从空白细弱到笔饱墨酣,有了生气。

望向窗外与之对应的,不也正是一片翠柳袅袅,艳桃灼灼 ? 

老师微笑地解释,我们则感叹中国字竟可运用地如此机妙。

"除了笔墨,一方胭脂,同样也可以驱寒。" 老师接下去讲述,

明朝《帝京景物略》曾记载:

「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如此"消"寒,这个动作,实在既美丽又让人期待。

一些平常人家,则在纸窗上贴上一剪寒梅,冬日的早晨,闺中女子对镜梳妆时,顺手在小巧的梅花外围,用胭脂圈上一圈。,

待梅花一朵朵的染成春杏时,

春,就来了。。。

说到这,我的朋友马上接话,"没错啊,梅花换春杏,那麽,桌上的酸菜白肉锅也就到了该换成春樁新韭的时候了。"

她知道我从没嚐过春樁,所有老要这样故意馋我。

以前在课堂上为之神往的中国民间典故,经北京朋友的一首歌谣而重新忆起,让我连著几日心情颇为雀跃。

今日再细想,中国人的乐天知命,豁达智慧,其实也蕴藏在这些小小的故事里。

在严冬里,大人教孩童歌唱,欣然等待河开、雁来、杨落地; 女子愉悦俏皮地用胭红染渍苍白。

我们知道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

冬有时,春有时,争战有时,平和有时,撕裂有时,缝补有时。不想按时节定律,更早前的孟子早就告诉我们,揠苗助长会得到什麽样的结果。

然而我们更懂得「珍重待春風」。

春风自有她到来的时候,

在翘首等待的过程中,我们也有我们自勉自乐的法子,不破坏也不急躁,不抱怨也不懒散。

在很多急也急不来的事情上,我们用老祖宗泰然处世的态度,珍惜保重。

与其焦躁埋怨或冷眼横眉,不若用歌、用画、用笔、用墨,

不急不徐地勾勒出春天该有的景象。

[完]

元宝推荐:今昔,牛铃, 通宝推:牛铃,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回北京,回字用得好。

北京是我们的。我们要回北京。

送花。

家园 珍重待春风,大有深意!

或许我们该耐心一些,一点一滴做好当下事,不必奢望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

家园 饶有余韵

珍重,最要紧。

家园 搬个小板凳来听课,学习、学习。。。
家园 我知道的另一个版本

童谣的最后一句是

九九归一九,耕牛遍地走

消寒图为

前亭看柳珍重待春风(这是我每年冬至日msn上固定的签名)

家园 北宸姐姐的文字,淡淡写来,书卷气很浓

让人想起五四一辈人中的许多背影。抑或经常读余光中或者其余“新派”作家的散文?

家园 珍重,同样

忽然想起昨天看到的一条新闻,说胡志强在北京大喊“血洗台湾”,“反攻大陆”。

看完吓了一跳,心想老狐难道发病了?他这几年健康不是很好,但老胡以前发病不是这个症候阿。。。

看完报道才笑,原来是这样的 -- 胡志强的原话是:“两岸的发展有比现在更好的吗?当年不管是血洗台湾或反攻大陆都是民族的悲剧。”

是记者的抓眼球老战术阿。

不过看到这句话,那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 -- 大家已经到了可以拿这些话开玩笑了,那种缓和是谁都可以看到的。

不过这位抓眼球记者接着说大陆官员听了胡志强的话“傻眼”,看来还是在说梦话呢。只有真的放松,胡志强才能够在北京无忌地说这样的话,他心里明白不会有人觉得这话稀奇古怪 -- 事实上北京人讲的话比胡志强稀奇古怪得太多了。

还有件有趣的事情,我的朋友去福建出差,买回很多台湾香烟,简直质量低劣得不能抽,一看就是小工厂糊弄事生产的。既然如此,为何要买?

答曰上面有马英九的头像,有青天白日徽。。。

哦,一些敏感的朋友可能已经紧张起来了,这不是宣扬大陆民众心怀党国么?不行,得反驳他。。。

别急,人家买这个,理由只有两个字 -- “有趣”。

只是因为这东西新鲜,好玩,就买了,价钱也很便宜 -- 烟不好自然便宜啦。买的人不为了抽,就为了送人玩。

受礼的人,我没有看到蹦高的,哪怕是打过清风店战役的老兵,也拿了很新奇地收起来。

大陆和台湾之间,我看还是多一些这样有趣的事情吧。

笑一笑么,别整天把脸绷得跟铁手似的,那样有害健康。。。

看到两岸之间多了这样的笑料,很开心。

家园 喜欢看北宸的文章
家园 记者还无耻地说大陆官员吓傻

我刚看也吓一跳,谁这么反革命?看完后的结论就是,记者就一傻冒

家园 出差去台湾,专门去买这青天白日烟

可惜木没买到啊……

家园 花荐

北宸mm的帖子越写越好了。果然是因为尾巴又长长了一段,越来越沉稳,越来越内秀了(俺是真心夸你)

家园 nod

所以小弟计划的台湾旅行就是 国父纪念堂,圆山忠烈祠和台中的中台禅寺

家园 春已过,宝随行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说得好!不要人为制造两岸对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