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鬼子、南京和拉贝 -- 齐眉

共:💬16 🌺3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鬼子、南京和拉贝

排名绝对有先后。。。

同样是三部反映抗日战争的影片,如果以《鬼子来了》作为一个标尺,那么《南京 南京》就是一个笑话,而《拉贝日记》则是一个笑话中的笑话。如果《鬼子来了》带给我的是意外的惊喜,那么《南京 南京》就是期待后的失望,《拉贝日记》?那是什么?

不得不说《拉贝日记》是一部让人很囧的电影,很难想象这么一部非常“主旋律”的电影竟然在德国拿了这么多奖,它有一个高大正义病魔压不垮鬼子打不倒的男主角,一个因为感动而暗恋男主角的女配角,甚至连那个英俊的有犹太血统的男配角也给安排了一个茶杯(张静初),当然还有一群残暴但是愚蠢的鬼子(虽然这是事实,但是用智商上的缺陷来表现鬼子的愚蠢不免有点低估了观众的常识和逻辑),其中还有一个良心未泯的(人性again,很流行不是?),总之,这是一部有点中国特色同时又很hollywood的糟糕电影。

《南京 南京》是一部很一厢情愿的电影,表现了陆川导演一厢情愿不管不顾挖掘鬼子人性的无用功精神,陆川据说是这样在访谈节目里介绍了一个佐证,某鬼子的日记里记录着今天发现了一罐红糖,特别高兴,说晚上可以煮红豆年糕汤了,一定要好好吃一顿。我不得不说我Kao,任何一个人格健全思维正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在杀了一天人以后毫无心理障碍的沉醉于一罐红糖带来的满足感吧,我的陆大导演,如果您这是变着法的骂鬼子都是没人性的禽兽,我得给您鼓掌,可如果不是。。。我Kao。

《鬼子来了》讲了一个很小的故事,却包含了最多的东西,所有的人物都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观众的眼前,挂甲台乡亲的懦弱和愚昧,国军受降军官的可笑与可恨,还有一些独特的幽默(比如受降军官大叫酒冢猪吉时从旁边窜出的一头猪一头拱翻了一个士兵)。而其中最精彩的我觉得莫过于对鬼子的刻画,老萨曾经说过如果了解了1个日本人,其余99个也基本可以猜得到,在我看来,日本人是最缺乏独立人格的一群人,他们习惯屈从于权威,屈从于强者,却不去独立思考正确与否人性与否,这种对同质性的追求才是导致二战中一系列悲剧产生的原因,所以我想给老萨的那句话加上一个前提,在100个日本人里,(如果了解了1个日本人,其余99个也基本可以猜得到)。而如果1一个日本人在99个中国人中间呢?答案就在《鬼子来了》里边,花屋小三郎被关了几个月以后的表现正是他朝另一个方向趋同的结果。而另一个鬼子,酒冢猪吉,是另一个刻画的十分深刻的人物。应该说这个酒冢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军国主义分子,打心眼里看不起“支那人”,对他来说他只是奉天皇诏放下了武器而已,他并不承认战败,并不承认输给了中国人,而在这一切都将结束的时候,他痛心的发现他手下的人竟然出现了一个懦夫,一个被同化了的懦夫,一个完全丧失了军人尊严的懦夫,所以他侮辱这个懦夫,打骂这个懦夫,但是他要让这个懦夫找回原来的自己,找回自己的“尊严”,所以他藏起了电报,推着逼着这个懦夫去杀人去放火,以找回自己的“血性”,(在这有一个细节是关于驻扎在挂甲台的那队鬼子海军的,那个骑马的军官从电影一开始就给中国孩子发着糖威胁要抽村民的嘴巴,但是他真正做过些什么吗?没有。然而在那个屠杀的夜晚,他在狰狞疯狂的酒冢面前作了什么?亲手杀了一个他曾经给过糖的孩子。。。)这才是真正的鬼子啊。写到这里,我不禁很想问,陆川导演,你究竟想说什么?你究竟说了什么?

关键词(Tags): #抗日电影#鬼子来了通宝推:福塞斯,
家园 有异议

·他们习惯屈从于权威,屈从于强者,却不去独立思考正确与否人性与否·--有异议呀,刚来日本头几年大家都认为日本人傻,如果在待几年,你就不这么认为了。特别指出--留学毕业后,马上回国工作的人也只能了解一部分日本的社会形态*因为没有在日本会社工作的经验。--不信,你去问萨苏。----其实再往后延伸,作为一般人而言(牛人除外)谁比谁友差多少。

家园 我的意思不是说日本人傻

我的意思是在一个疯狂的集体里日本人可能会因为为了要保持一致性而做出可怕的事情来。

家园 民族大义与人的本性还是应该有所区分的

鬼子发红糖,欣喜若狂,这事可以有

展现民族大义的主流电影,表现鬼子兵的个体善良面,淡化整个侵华背景,这事真不能有。

鬼子善良面,这不稀奇,上了年岁的农村老太太有些是经历过的。

我外婆83岁,94年离世,就曾说过鬼子兵在乡间曾多次抱起我小舅玩耍。

那时,在每个乡有一炮楼。三四鬼子,十几个汉奸,鬼子轻易不出炮楼,日常饮食也非产自本地,平时上传下达的是汉奸。在这些驻守乡村的鬼子,鲜有仗打,时间长了,是可以略许消磨战争意志的,不执行任务时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当时农村格局是这样:鬼子,汉奸,六旅,土匪,国民党地方军之间的关系,一词概之:和谐。你收你的税,我征我的粮,他守他的炮楼,百姓过自家日子。当然,这不代表整个中国战区情势。

唯一提防的,就是八路的黑枪,由于八路对于鬼子,六旅,土匪皆不留情,且手段极不光明 :)^-^

多少情况下都是黑枪伺候。

当年杨成武为了鬼子一挺重机枪,殚精竭虑,使劲手段,赔上几十条人命,而鬼子和汉奸就怕这个不要命的。

大清的禁武,现今的禁枪,都是双刃剑,其利弊只能久远才能看清。

偶小时,民兵每星期都实弹打靶,一民兵队长手持冲锋枪,20发连击,末了一点环数,4环,众人皆笑。那时偶尤喜欢农村的民兵来打靶,而不喜欢企业民兵来打靶,因为农村民兵有机枪,打起来甚是好听,向其索取机枪子弹,其民兵队长拿过钳子,将子弹的填药倒出,又将弹壳竖立于火炉盖板之上加热,砰的一声之后,这颗机枪子弹就可以永久收藏啦。

九岁时曾欲将二叔的步枪抗于肩上,无奈枪比人高,仅将枪从室内移至院外就颇为费力,恰被二叔看到,大惊,自此后再未见到他的步枪,憾~~~

齐眉与南京之事共存版面 ,一个温情,一个冷酷,哈哈,开玩笑,无他意。

不知有无举案之河友?

家园 就以这三部片子在国内的不同待遇就知道了

RT。。鬼子来了就没南京南京那么好运。。上海南京南京的首映我去看了。。此片不多评论,煽情的。。

家园 花这个“皆不留情,且手段极不光明 ”

可惜很多影视作品都无法如实表现抗日战争的残酷。。。

与其“举案”,不如“云髻”,呵呵。

家园 昨天看了“鬼子”

昨天看了“鬼子”。后面很多部分只敢快进,因为怕自己太过激动。

影片描写对日本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真是入木三分。

俺住在美国一个大城市的郊区。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的社区。这部DVD是在当地的美国社区图书馆借来的。这个图书馆数得出来的中文影片,大概只有红灯笼一类的。很感慨,美国一个小地方的社区图书馆居然也收藏<<鬼子来了>>这部电影。让中国人无颜以对啊。

家园 英文名:Devils at Doorstep

很形象。

家园 真是一部好电影,可惜由于一些电影之外的原因无法在国内上映

看过之后仿佛有一身冷汗的感觉,联想起同学的长辈说的当年在他们家乡一个鬼子也敢大摇大摆的在村里扫荡的事,这才知道当年我们真的是走在悬崖的边缘啊。。。

家园 又有哪国人不是这样呢
家园 中国台湾省人

割裂族群,互相拆台,唾沫、老拳甚至粪便横飞。。。

家园 del
del
家园 有道理,送花
del
家园 中国影片里对日本人的性格的描写,很少有这么深刻的。

"或者说是野村/花屋/少年兵是怎么变成屠夫的, 还是我们直接认同他们就是屠夫"

顶一句。

对日本侵略者的恨,并不等于我们要成为反日愤青。对中国人文化的性格的描写,我们看到国很多,但是中国影片里对日本人的性格的描写,很少有这么深刻的。难怪几大日本报纸当时对这部电影居然也有很多好评。相对来说,那几部所谓对日本军官“人性”描写的电影,让人觉得是中国人的一厢情愿。

家园 多嘴一句

Never Never 从电影里去了解历史.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