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1894 中国 -- 华恩

共:💬112 🌺154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以前对历史上的那些农民起义

评价很高,但我觉得无非是想用一个家天下代替另一个,并没有多少先进生产力,明朝如果没有李自成,满人未必能这么痛快建立大清,也许历史就会改写,当然明朝末年也是积重难返,崇祯也算的上是史上最勤勉的皇帝之一,但还是无力回天

家园 农民起义实质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再分配方式,

虽然手段暴烈,但无可厚非,毕竟每个王朝当社会本身的调节体系崩溃之后,起义或者革命就会起到那只看不见手的作用。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对农民起义评价很高的原因,毕竟党的历史源流来自于这里。

家园 当然知道是什么原因评价高

但是我觉得不能过分拔高,你觉得太平天国是代表什么先进生产力?我觉得太平天国有些行为是倒行逆施,说财富再分配是合适的,不能用革命性来概括.

记得很小刚识字的时候看过一本郭沫若的书,大意是评价诗人,总说他们有封建社会的局限性,当时就很诧异象杜甫那会除了封建社会他还能知道社会主义?所以对郭印象一直很差,御用文人.

家园 呐意思?
家园 嘿嘿,一不小心按错了键

家园 学过,学完了都不知道老师长什么样

有次跟同学在校园里遇到一个人,发现同学跟他打招呼,很诧异问怎么认识的,同学大惊说革命史的老师,半学期都上了,你连老师都不认识,当时小小的惭愧了一下

家园 我可牢牢地记住鸟。

我革命史课从来没缺过课,就一次迟到也就是刚点名就进去。就是因为有一次老师批评其他人,我身为班长替同学求情,再加上有一次上课,她问大家工人阶级什么特点,我当时嘟囔了一句:好斗。声音可能稍微大些,被她听到。这个更年期的女人就对我暗恨在心,我革命史考了58分,居然没给提,一个班居然抓了三分之一,补考的时候竟然还有几个不让过。

家园 太平天国当然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但别忘了太平天国产生的时代背景,满清对两广地区的统治逐渐地方化,再加上土客矛盾,反清复明已经过时鸟,不靠一个不伦不类的“教会”,如何起到团结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郭沫若说的当然有道理呐,你想想看,读书念诗的,尤其是考取功名的,有几个是苍头百姓出身的?屁股决定脑袋,他们能完全替那些贫民百姓着想?因此说他们局限性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社会主义,而是他们与劳动人民本身就不是同一阶级,他们根本就不屑与劳动人民地位平等,更不会教育和指导他们。历史上雍正曾经想给乐户等其他阶层脱籍,反对最强烈的就是这帮文人。中国的文人,有时候就得引蛇出洞,不然总以为自己是回事情。

家园 居然每个学校都有这样的老师

我们是理论力学,也是一更年期妇女,有三分之一的人不及格,最高分72,俺考了67估计排名前五,看到分数俺差点去烧香了,谢天谢地谢菩萨,总算不用补考了.

现在在陕西某厂做总工的某人因为两次力学补考没及格,拿的结业证书,毕业一年内再回校补考及格后再发毕业证书,这老师缺德吧.

家园 产生总有原因

这我承认,但是郭认为杜甫虽然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聚欢颜的诗句,但思想上还脱不了封建士大夫的烙印,但你说杜甫有机会接触其他的思想吗?不要说那时候,现在又有多少人替贫民百姓着想的?郭自己是什么出身?他自己做到了没?

家园 以前数学系抓人那更损,

听说一个班学生差一个就抓了一半,不然这个班高数重修,有一次学校题库选的高数题太难,最后分数是实际分数开根号乘以十。我所在的计算机系有四大名捕,他们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加一起就是焚书坑儒。

家园 时代是进步的,人的思想也是进步的。

需要辩证的看待历史,既不能否认过去的成就,也不能否认过去的缺点。而我们必须扬弃才能发展,不然就无法进步,因此,对过去的总结当然不能站在古人的立场去看待,不然如何古为今用?至于郭,大革命时期主动抛弃高官厚禄来投奔共产党,当然证明了其理想和行动的一致性,换成你我在那时能做到吗?

家园 这个人只能说是个投机分子

入党脱党的,反正我对他印象不佳

家园 哈哈,想不到寒友有如此经历

我倒是相反,革命史不仅考试考了高分——忘记多少了,还在老师组织的课堂问答比赛中获奖——被奖了几本书。

我在大学中得分最低的是电子工程和游泳,都是险险刚及格。

家园 一个文人参加南昌起义,

这要是投机的话,郭沫若不是一般的高明啊。

入党脱党可不是传说中的那样:

于立群介绍的情况是:1927年南昌起义的时候,郭沫若是当时的参加者之一。在武装起义失败后,郭沫若是在行军途中经李一氓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这在当时是许多党内老同志都十分清楚的事情。可是,大革命失败以后,郭沫若不久即离开上海前往日本,在一些不明真相的同志看来,郭沫若是自动脱党。1958年报上发表郭沫若重新入党的消息也是举国皆知,一些人误以为郭沫若是那时才入党的。事实却不是这样的。据我所知,郭沫若当年在去日本之前,周恩来曾代表党组织找他谈了一次话。周恩来告诉郭沫若,派他前去日本积蓄力量是党中央研究决定的,也就是说,是党派郭沫若去日本的。同时,周恩来还再三说明要保留党籍。所以说郭沫若并不是自动脱党。

外链出处

说实在的,那个时候能不消沉,不沉沦的文人已经是凤毛麟角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