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古代人吃人的历史资料  -- 查理五世

共:💬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古代人吃人的历史资料 

  

鲁迅《狂人日记》中说封建社会的历史每一页都写著「吃人」,那是指广义的吃人,即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戕害、压抑人性,具有吃人的性质。实际上,狭义的吃人――即人吃人肉,在古代也是常有的事。

  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中,异类动物之间活捕生吃,同类动物之间也有互相残杀这是动物界生存竞争的需要,并不奇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仍然存在著人吃人的现象,这说明人类并没有完全消除兽性。由于人类具有高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所以人相食比动物相食更显得野蛮和残酷。

  古代的吃人可分为两类情况:   

  第一类情况是,由于天灾或战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饥荒,人们为了生存而被迫以同类为食。这种现象史书常见记载,每个朝代在遭逢大饥荒的年头都会出现吃人的惨象,即使是盛世也不能免,像白居易诗中所写的「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只是尽人皆知的一次。有的朝代在灾年或灾区,人肉还会公开在集□上出售 北宋末年靖康之乱时,江淮之间民众相食,一斗米要数十千钱,人肉的价钱比猪肉还便宜,一个少壮男子的尸体不过十五千(不如一斗米贵)。明代万历四十五、四十六年(1617、1618)山东大饥荒,蔡州有人肉□,惨不忍睹。清同治三、四年间(1864、1865),皖南到处人吃人,人肉开始卖到三十文一斤,后来涨价到一百二十文一斤,同时,江苏句容、溧阳、溧水等处卖到八十文一斤。这种现象当然是违背人性的,但在那种每个人都面临著饿死威胁的情况下,靠吃人肉来活命还能够使后人理解。   

  另一类情况是属于残忍行为的吃人。由于目的不同,这类情况的各种具体表现有差异,有的人以吃人肉来炫示凶暴,有的人听信左道邪术以吃人肉来治疗某种疾病,有的人因怀有仇恨以吃敌方的肉来发泄报复情绪,等等,同饥荒年头被迫吃人肉相比,都更带野蛮性和残酷性。这种吃人不属于刑罚的范围,但它和以各种酷刑惩罚人的做法有某些相似之处,敞砸分显示了古代人的残忍意识和苛虐心态。因此,这里把上述第二类吃人的现象列为本书的一章,加以叙述。   

  历史上有不少凶暴的将帅用人肉充作军粮,所到之处,就地掳掠民众为食物。十六国时,前秦苻登领兵征战,把杀死的敌兵叫做「熟食」。他对军士们说:「你们早上作战,晚上就可以饱餐肥肉,不必担心挨饿。」于是,部下都甘愿效力,打完仗就吃人肉,吃饱后再作战,因猛异常。唐末时,秦宗权常派遣部将四处屠杀百姓,他的军中不带米面,把杀死的人用盐腌起来,随军携带,作为军粮。唐末杨行密围攻广陵时,城中粮草罄尽,守城军士就抓百姓到集□上贩卖,专门派人杀戮他们,像屠宰猪羊似的,这些人被杀时,竟然一声也不喊叫。隋末的朱粲,更是一位著名的吃人魔王。当时襄阳、邓州一带大灾荒,白米万钱一斛还买不到,百姓相食成风。朱粲乘乱起兵,常捕捉民间幼儿蒸熟吃肉。他对军士说:「世上最美的食物,还能有超过人肉了,只要国中有人,我就不用担心没有军粮。」于是下令,让部下分道捕获妇女和儿童,蒸熟分配给士兵当饭。每攻下一座城镇,朱粲就传命把弱小的男女分给各部,需要时就杀著吃。后来朱粲降唐,高祖李渊派部将段确接受投降并劳军,宴席间,段确饭酒半醉时,对朱粲开玩笑说:听说你爱吃人肉,那到底是什么滋味啊?」朱粲反唇相讥,说:「如果是刚喝过酒的人,他的肉就像糟藏猪肉一样。」段确大怒,骂道:「你这狂贼,既然已入我唐朝,不过是一个奴才罢了,还敢吃人吗?」朱粲亦大怒,就下令将段确杀死,烹食其肉。清代褚人获《隋唐演义》中有一回名为「□人肉朱粲兽心」,就描述了朱粲的暴行。唐末黄巢起事时,率军围困陈州,掳掠百姓为军粮,把人放在大石碓中连骨捣烂,煮熟当饭。   

  五代时的赵思绾和朱粲是一丘之貉。他领兵占据长安时,城中没有吃的,就杀妇女儿童为军粮,按一定的数目分给各部,每当犒军时,就杀砀百人。赵思绾爱吃人的肝,他把活人绑在木柱上,剖开肚子,割下肝脏,炒熟饱餐,把肝吃完,那被割下肝脏的人还在惨叫。赵思绾从作乱到败亡,共吃人肝六十六副。

    这种以人肉代替军粮的行为,在某些正义之师中也不能免。如史载安史之乱时,张巡守睢阳,兵士共食三万人。当时人们相信这是事实,非常吃惊,韩愈却独持不同意见,认为是不可能的,并写文章进行考辩。后世也曾有人重论此事,说张巡的军队所食三万不是百姓,而是阵亡的士兵的尸体;又说张巡杀死爱妾、许远烹熟书童的事也与事实不符,实际上是张巡的妾见情势危急而自杀,许远的书童是 忧惧而暴亡,张许二公借机用他们的肉犒赏士兵,作坚固军心的手段。虽然史籍有所夸大,但不论黄巢还是张巡,因军中缺粮而吃人肉的事总是有的。古时战争残酷,在生死存亡的特殊时刻,环境逼使人性异化,回归到动物界同类相食的状态。这样的情况并非仅见于唐代。北宋靖康元年1126),金兵南侵,战乱四起,官兵和百姓都无粮可食,于是就把死人全部用盐腌起来,晒成肉乾,以供食用。登州人范温组织义军抗金,兵败后乘船渡海到临安,队伍进城后还在吃携带的人肉乾。他们把这人肉乾叫做「两脚羊」,其中老而瘦的男子叫做「饶把火」(意思是说这种人肉老,需要多加把火),年轻的妇女叫「不羡羊」(意思是说这种人的味道佳美,超过羊肉),小孩叫做「和骨烂」(意思是说小孩子肉嫩,煮的时候连肉带骨一起烂熟)。乱离时人民遭受的苦难,由此可想而知。   

  元朝末年,天下动乱,乃兵四起,驻守淮右的官军缺粮,也捕人为食。他们认为小孩的肉为上等,女人的肉次之,男人又次之。吃人的办法有许多种。有的是把人放在一只大缸里,外面用火煨烤,直到把人烤熟;有的是把人放在一个铁架子上,下面用火烤,像烤羊肉串似的;有的是把人的手脚捆绑起来,用开水浇在身上,然后用竹扫帚刷掉人身体外层的苦皮,再割剥肌肉烹炒而食;有的是把活人装在大布袋里,放进大锅里煮;有的是把人砍成若干块,用盐腌上,随吃随取;有的是只截取男人的两条腿,或者只割下女人的两只乳房,其馀的部分扔掉。种种酷毒做法,难以详述。他们把这种人肉叫做「想肉」,意思是说吃了之后美味无穷,还使人想念。元朝的暴政,仅此可见一斑。

中华历史近万年(此处采《三皇五帝时代》一书说,王大有著,上下册,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吃人的事迹史不绝书。据我陋见,最早的记载便涉及到“炎黄子孙”的先祖黄帝――此话一出,我先给自己一个大耳光。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黄帝经》,对发生在冀州中部的黄帝蚩尤大战(距今约6465年)有较为详细的记述。据其《十大经?正乱》载,黄帝对被俘的蚩尤处以极刑:先折断他的脊骨,然后剥下皮肤制成箭靶,令人射,多中有赏;削下他的头颅悬挂在城门上,称之为“蚩尤旗”;割下他的胃,填满杂物,做成球任人玩耍;把他的肉腐为肉酱,让天下人尝食。上帝震惊,禁止黄帝如此行径,黄帝说:不要阻止我,否则便是“反义逆时”(详见王大有《中华龙种文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第84~86页)。

自此开了先例,对仇敌“食肉寝皮”而后快,用民族英雄岳武穆的话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怎一个“爽”字了得!

随手举两个现成的例子。

明正德初年,以太监刘瑾为首的“八虎”,“权擅天下,威福任情”(《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刘瑾被判磔刑,凌迟三日,共剐3300余刀。行刑之日,北京鼎沸,人们竞相以一钱买刘瑾的一块肉,生吞以泄愤。

奸如刘瑾者死有余辜,但120年后,崇祯帝朱由检误中皇太极的反间计,将兵部尚书袁崇焕逮捕下狱,同样处以磔刑。1630年8月16日,袁崇焕被绑赴刑场,“时百姓怨恨,争啖其肉,皮骨已尽,心肺之间犹叫声不绝,半日而止”(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五),可怜一代英雄竟落得个皮肉无存的下场。

 二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宰相管仲病危,齐桓公去探视,询问说:“哪个大臣能够继任相位?”管仲回答:“知臣莫如君。”齐桓公试探著问:“易牙怎幺样?”管仲斩钉截铁地表示反对:“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

管仲这里指的是易牙“蒸子献食”一事。易牙是宫内的厨师,有一天齐桓公对他讲:“我吃遍了天下的山珍海味,大概只有蒸婴儿肉还没有尝过。”这本来是句玩笑,但易牙却紧记在心,回家便把儿子宰掉,精心烹制了一碗蒸肉献食给齐桓公。事后得知实情,齐桓公竟把易牙视为“忠臣”而大加宠信。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为了权欲竟然蒸子献食,这种人确实是禽兽不如。

齐桓公在位的年代是公元前685~643年,大约2200年以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3年)四月,在福建出了一件大事,抽税太监高采触犯众怒,“万众汹汹欲杀采”,高采惊恐万状,竟带领200多个全副武装的兵士,闯进省政府,持刀威逼巡抚袁一冀,叫他命令民众撤退,接著又挟持军政大员多人,万历帝知道后只将高采召回北京(《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为何万众汹汹欲杀太监高采,正史语焉不详,据沈德符《万历野获编》,高采听信江湖骗子的偏方,“食小儿脑千余,其阳道可复生如故”,四处购买儿童,杀食其脑,事久走漏了风声,再没有人肯卖给他,于是高采命令手下出去偷盗儿童,“四方失儿无算,遂至激变掣回”。

易牙和高采的恶行,虽然令人齿冷,但他们或为权欲,或为情欲,至少还有所图,而后赵(318~349年)皇储石邃的丑行大概只能斥之为丧心病狂。石邃白天饮酒作乐,外出巡猎,晚上到宫臣家去奸淫其妻妾。他挑选容貌娇好的宫女,砍下脑袋,洗乾净,放到盘子上,让周围的人轮流传看。更有甚者,他将有姿色的女尼掠进宫中,奸淫蹂躏后杀死,与牛羊肉混在一起,煮而食之,并且赏赐给身边的人,举行智力竞赛,看谁能品尝出女尼肉。之后石邃一家“父子相猜嫌,兄弟仇隙,自相屠戮,取笑天下”(《晋书?载记第六?石季龙上》)。

 三

以上所述大都是一时一地一人之所为,如果仅止于此,天下仍是太平世界,朗朗乾坤。但不幸的是,中国历史上天灾人祸频仍,于是大面积、大规模的食人惨象时有发生。

明末北方遭受严重的旱灾和蝗灾,赤地千里,白骨露野。给事中马懋才上奏崇祯帝朱由检,报告他所知道的情形。以下是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择译的奏章大意:

“我的家乡延安府,自去年到今年,一年没有落雨,草木枯焦。……到了年终,树皮又被吃完,只有挖掘山中的石块来吃,石块冷硬,其味腥涩。只一点点,即可吃饱。但数天之后,因不能消化,就腹部发胀,无法大便,下堕而死。……最可怜的是,在安塞城西一带地方,每天必有一两个婴儿或幼童被遗弃在那里,哀号呼唤爸爸妈妈。在力竭肚饿时,就拣吃地上的粪便。到明天,全都饿死。更可怕的,幼年人或独行人,一出城外,便告失踪。以后见城外的贫民用人的骨头当木柴烧,烹煮人肉,才知道失踪的人,都被饥民吃掉。可是吃人肉的人也不能维持残生,他们用不到几天,就头部肿胀,浑身燥热而死。”

“人骨为柴,烹煮人肉”,这是何等惨绝人寰的情景!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里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明末河北五省皆大饥,以致于杀人卖肉,有一个旅客到饭馆午餐,见一个少妇被赤身露体地绑在案板上,刚刚洗净,屠夫在一旁执刀待杀,看到少妇全身发抖的模样,旅客动了恻隐之心,愿意出双倍的价钱为少妇赎身,在解绑穿衣时,旅客的手碰到她的乳房,少妇愤然说:“我感谢你救我的命,我情愿终身为奴婢,但绝不做你的小老婆,我就是因为不肯事二夫,才被卖到这里,你怎□可以来轻薄我?”她说完便脱下衣服扔到地上,裸体躺回案板,闭目受屠。屠夫眼看到手的钱又丢了,恨得活生生地从她腿上割下一块肉,而少妇只是惨叫,终无悔意。

纪晓岚的本义是宣扬“奇节异烈”,但我们却可以从中看到,吃人肉的现象如此普遍,甚至在光天化日之下杀人吃人而无所顾忌,妇女的命运尤其悲惨,这个少妇仅因不愿“事二夫”便被卖肉换钱,不知天理何在!

时光倒溯到八世纪,“渔阳鼙鼓动地来”,安史之乱爆发,天下大乱,生民涂炭。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记载,叛军久围睢阳,城中食尽,“茶纸既尽,遂食马;马尽,罗雀掘鼠”,最后连鸟雀老鼠都吃光了,守城官员张巡杀了爱妾、许远杀了家奴给士兵吃,“然后括城中妇人食之;既尽,继以男子老弱”。睢阳城中原有士兵近万,居民数万,城破之日,仅仅剩下四百人,张巡等三十六人也被处斩。后来有人指责说,张巡不该坚守睢阳,以至发生吃人的惨剧。张巡的朋友李翰闻之大怒,他为张巡作传,上表皇帝说:“巡以寡击众,以弱制强,保江淮以待陛下之师,师至而巡死,巡之功大矣。而议者或罪巡以食人,愚巡以死守,善遏恶扬,录瑕弃用,臣切痛之!巡所以固守者,以待诸军之救,救不至而食尽,食既尽而食人,乖其素志。设使巡守城之初已有食人之计,损数百之众以全天下,臣犹曰功过相掩,况非其素志乎!”

睢阳之战,大小战事四百余场,叛军死十二万,守军战死或被吃共计三四万,可谓“杀人如麻”、“贱不如蚁”!

 四

安史之乱虽被平息,但中国历史也由此进入了长达二百年之久的黑暗年代,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的吃人行动!

公元881年,黄巢攻占京都长安称帝,“时京畿百姓皆寨于山谷,累年费耕耘,贼坐空城,赋输无如,谷食腾踊,米斗三十钱,官军皆执山寨百姓,鬻于贼为食,人获数十万”(《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

政府军竟然一起出动,搜捕避难于山里的百姓,把他们卖给贼军为食,真是岂有此理!

883年,黄巢派遣手下骁将孟楷进攻陈州,孟楷战败被斩,黄巢大怒,倾巢而出,围攻陈州,近三百天而不能下。惨祸发生,我把有关的记载抄录于下:

“(黄巢)乃悉众攻陈州,营于城北五里,为宫阙之制,曰八仙营。于是自唐、邓、许、汝、孟、洛、郑、卞、曹、濮、徐、衮数十州,毕罹其毒。贼围陈郡百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渑寨,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

“楷击陈州败死,巢自围之,略邓、许、孟、洛,东入徐、衮数十州。人大饥,倚死城堑,贼俘以食,日数千人,乃办列百巨碓,糜骨皮于臼,并啖之。”(《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下》)

“巢益怒,营于州北,立宫室百司,为持久之计。时民间无积聚,贼掠人为粮,生投于碓,并骨食之,号给粮之处曰‘舂磨寨’。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卞、曹、濮、徐、衮等数十州,咸被其毒。”“黄巢围陈州几三百日……”(《资治通鉴?第二二五卷》)

如果按每天吃三千人计,三百天就是九十万人!

我真不敢想像那是怎样的场景:在数十个州的范围内,大军四出,见人就捉,然后送到名叫“舂磨寨”的军粮供给处,这里排列著数百具巨碓,无论男女老幼,肥瘦高矮,统统被推入巨碓,连皮带骨,捣成肉酱!

黄巢战败被手下杀掉后,秦宗权(原为唐节度使,后与黄巢合从为盗)称帝,“贼首皆剽锐惨毒,所至屠惨人物,燔烧郡邑。西至关内,东极青齐,南出江淮,北至卫滑,鱼烂鸟散,荆榛蔽野。贼既乏食,啖人为储,军士四出,则盐尸而从”(《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他的军队,把抓来的人腌制成肉乾,装在车上,充作军粮。政府军与之作战,一次就曾缴获装满盐尸的大车数十辆。(《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

世界上哪里有过这样灭绝人性的军队、这样灭绝人性的战争?!

 五

我来继续讲完“齐桓公与易牙”的故事。

齐桓公虽然假猩猩地向管仲请教,但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仍对易牙等奸臣宠信不已。齐桓公病危后,易牙等开始作乱,他们堵塞宫门,筑起高墙,不许任何人出入。有一位妇人设法跳墙进去,见到齐桓公,他可怜巴巴地说:“我想吃点东西。”妇人回答:“我没有吃的。”他又说:“给我口水吧!”妇人说:“水也没有。”他问为什□,妇人便把易牙等人的所作所为叙说一遍,齐桓公长叹一声,流著眼泪说:“圣人真是有远见啊!如果死者确实有知,我有何脸面去见管仲呢?”他用衣角遮住脸,不再说话。

身为春秋第一霸主的齐桓公,就这样饿死在寿宫。他的尸体六十三天无人理睬,长满了虫蛆,虫蛆甚至爬到了屋外。逃到国外的太子昭后来借助宋襄公的力量,平定骚乱,即位为齐孝公,将易牙等治罪。

我不喜欢这里提到的历史事迹或者“故事”,坦白地说,我甚至不喜欢我的这篇谈论这些事迹或者“故事”的文章,但我喜欢“齐桓公与易牙”这个故事结尾。

禽兽不如的人没有好下场。

宠信禽兽不如的人同样没有好下场。

这是我从令人毛骨悚然的历史中得到的一丝安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