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10%的损失为何如此惨重?!...... -- 代码ABC

共:💬2 🌺1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10%的损失为何如此惨重?!......

几乎所有的关于二战对德战略轰炸的记录都会说开始的几次轰炸损失严重,而实际每次损失也就10%上下,个别高的也不过20%。习惯了地面上动辄上万人的损失和整师、整军、整集团军被歼的记录,总觉得战略空军也太娇气了。上百架飞机丢上十来架,虽然肉疼,但也不至于到惨重的地步。后来仔细想想,发现我忽略了一个条件。就实际损失来说,也许后者更惨重,但那是一系列战斗的最终结果,而前者则是每次作战的损失。其意义完全不同。

按美军25次任务轮换的规定来看,如果每次轰炸损失10%,那么能全须全尾飞满25次的概率是多少呢?打开Windows的计算机,换到科学模式,输入0.9(存活概率),点X^Y,再输入25。结果是0.0717....。比九死一生还惨,怪不得这个损失率对那群飞B-17的机组士气打击那么大。用同样的算法可以得出如果一次损失率在5%以下,那么有命轮换的概率将升到27%以上,这算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毕竟这是战争。所以盟军想方设法都要将一次任务的损失率控制在5%这条及格线以下。

以上实际是概率中单次事件概率和多次事件概率的一个例子——谁说学到的数学没用呢?用处可大了。再比如为何护航编队的损失率小于单船的损失率。其中一个原因也在这里,前提是潜艇发现编队的概率和发现单船的概率相差不大,相对于危险海域的面积和潜艇的侦查手段这个前提是成立的。那么20条单船至少被截获一条的概率就远大于一个编队被发现的概率。另外,单船被发现后几乎就跑不掉。编队虽然也跑不掉,但潜艇的攻击能力也有限啊,不可能把整个编队灭了。所以进攻方的方法是使用狼群战术,增加对编队的击沉率。防守方有两个方法,一是提供护航压缩其进攻机会,另一个就是扩大编队规模继续减少发现的概率。

家园 说到这个概率有个兰开斯特战斗方程也类似的意思

远距离交战的时候,任一方实力与本身数量成正比。在近距离交战的时,任一方实力与本身数 量的平方成正比。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