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不作为的中国基层官员之外交人员 -- 马翼

共:💬92 🌺17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不作为的中国基层官员之外交人员

今天刚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外链出处,很感慨:我们的外交官啊就是这样做外交工作的。

因为我有一些朋友在国外工作,也曾向他们了解过一些我驻外使馆的情况,得到的讯息是这样的:

1 在中亚某国(什么什么斯坦)投资矿产朋友:我们的大使馆就是过年的时候和我们见个面,还要礼物,礼物给的少了不满意,会直接告诉你该给什么东西,平时有什么事找大使馆?想都别想,自己解决吧。对了,听说有大使馆的人平时会从国内倒点酒啊轻工业产品什么的到这边来卖,因为这边这些东西都很贵,很有商业头脑拗。

2 在苏丹打工的朋友:在苏丹大使馆门口见过几个山东人跪在门前,听说是被国内中介骗到这来的,押金被骗,护照被扣,只能当廉价劳动力,闹着回国被工头打的。。。。(此处儿童不宜略去不良形容词N组)一样。那大使馆管了没有?管?没人出来,大使馆的人都忙着做大事呢谁管啊!我们这还有人说大使馆和中介是一伙的呢。。。。。。

3在乌克兰的一个同学:咱们大使馆有钱啊,前几年大使馆车被偷了,破案后,警察可能觉着中国大使馆的车不错硬扣着不给,自己用了,大使馆没办法只好向外交部打报告,又买了两辆新的。。。

感想:。。。。。。。。不知道我国驻其他国家的外交人员是怎样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没有为国家利益和国人效力的信念的外交人员是不配代表我国的。对那些不作为的外交人员特别是在一些小国的外交人员又该如何监督和考核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确实听说过天朝的外交官不怎么干事

没想到能到这样。

家园 偶对文章可靠性持谨慎的观望态度ING

这种以煽动民族主义情绪为旗帜,来从事所谓的“不理智”分析,影视天朝的外交系统的文章,在现在这个特殊的时候,偶一律对此可靠性持谨慎的观望态度ING。。。

望天,飘过。。。

家园 抱歉,不是有意抬杠,不过刚好知道一点和第二件事情类似的

事情,是阿姨的女儿,因为成绩不好,不愿意上学高考又比较爱面子,阿姨就花钱送她到俄罗斯留学,然后出国之后反应也是护照被扣、不能打工、当地光头党反华很危险,然后又赶上友谊大学大火,于是闹着要回国,闹着要找大使馆,然后阿姨义愤填膺的告诉我们说大使馆根本不管,我们当时还很气愤了一阵子,后来实在闹得厉害了,我妈妈和另一个阿姨找了在那边的朋友帮忙照顾调查一下,才发现她根本不是走合法途径出国的,不知道算不算偷渡,据说接近了,就是黑中介吧,反正是真的要查起来估计俄罗斯要找麻烦的,大使馆怎么能管……后来才知道,出国正式留学也是有相应门槛的,达不到又不肯努力,走“捷径”……从此对这类事情多个看法,当然,不是说您说的这件事也是这样,只是一件我知道的事情。

家园 兼听则明
家园 中国大使馆怎么说呢?

当年回国前做留学认证,连我的老师都知道他们的官僚;

竟然对我说,如果他们拖,就对他们拍桌子,他们肯定就办了。

我哭笑不得。这名声怎么就这么臭。

后来认证时,去早了一点,本来是可以在会客室等的,结果门卫就是不让我进,是一巡警看不下去了,让我进去了。但这两人都不是中国人。

出证明倒是挺快的,

所以我也不知道到底大使馆是不是传说的那样。。。。。。

家园 大使馆是老铁开的?

后来认证时

使馆认证要几个通宝?

家园 您这就太天真了

大使馆有的是大事要做,比如说跟圈圈斗、跟运运斗、跟独独斗,安排一下领导互访,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外带收点签证费,哪里有时间管你这些闲事。

至于买车,这是国家形象啊,你要让人家大使天天开一辆北京老吉普或者奇瑞QQ出去怎么见人呢?至少也得是个奔驰、宝马啊!

当然现在服务态度是好多了,谁都怕下岗啊!

家园 要是老铁开的,

估计,估计使馆门前得是新兵营,

行军越野十公里过了再进门

家园 好些事儿使馆想管管不了

劳务输出的混乱根源在国内。即使在国外闹出流血事件使馆也只能用外交关系去压当地政府,但合同上我们一点儿不占理。

独联体地区的乱劲就更别提了。中国人最好都别去。

其它的就不清楚了。官僚什么的肯定有,但现在看起来也在慢慢改变。至少引起媒体关注的事情外交部也不敢马虎。

家园 确实离群众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是源于实际生活中的感受。

要说为什么?我看有这么几点-

过去的确一直是大事多,是“国”这个层面的,至于“民”这个层面,对侨民、旅行者、商务人员、留学生怎么保护、服务,是近年的新热点,没想到一下子这么多中国人哪哪都是,从领导重视程度、内部培训、经验积累到人员岗位设置、预算分配都滞后,转变跟不上;

外交领域和其他政府部门没有制度性连接渠道,大量的商务、留学、劳务输出中的问题,不是外交部门工作范围内的,协调不动,必须信息上达再从国内上层去决策才能启动有效的动作。这个改起来牵涉很多,包括法律。

一直讲外交无小事,所以外交人员的选用很谨慎,但建国这么多年,一直谨谨慎慎下来,形成若干小圈子了,甚至有点近亲繁殖,水平素养堪忧。

一家之言,大家探讨。

家园 同意,近亲繁殖的问题不光外交部,其它各大部委都有这问题

几乎已经自成一圈子了

家园 给兄台提供个更牛叉的例子

89年,尊敬的胡XX同志突发心肌梗病危,他女儿正在花差国,打电话到大使馆寻求帮助想尽早回国。因为没报名号,大使馆根本就不搭理,告之我们休息期间不办公。后胡XX同志去世,有关部门紧急寻找他女儿回来处理丧事。大使馆竭尽所能找到胡女士,要求给能帮胡女士办点事情,并提出道歉,说昨天你没提供背景。胡女士当时对其工作人员说:“难道我们在国外的中国人,非得有背景才能得到自己政府的帮助?”

家园 据说大使馆还有不会讲E文的.
家园 似乎不大对头

说的都是咱没呆过的地方,不好说事情的真假,不过就我自己在南非看到的,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投资的问题,私人投资的话,基本上不需要和使馆打什么交道。国企的话,平时还是和使馆经商处关系很密切的,使馆会经常组织大家开个会,通报一下一些消息,什么投资政策,国内大事,治安状况之类的。一些涉及到政府的大项目,需要和当地政府官员沟通的地方,经商处还是很积极的。我接触最多的是科技教育口,官员都很好到交道。但是要解决日常事务,使馆本来也做不了多少。

被中介骗,留学也好,打工也好,是常事。在南非看到的,使领馆对这方面的事情非常积极,我认识的几个使馆官员都是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一有问题要求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处理过不少类似事情了。你说的这个例子,如果不处理的话,相关官员会被处理的。

使馆人员的用车,在南非,最近几年改革了,不再给一般工作人员配公车了。大使公使们用车如何,咱不清楚,至少参赞以及以下级别的,采用的是给个人补贴,个人买车养车的策略。直接效果,就是使馆人员开的车档次立刻下降,当然也增添了很多麻烦,还需要买车卖车之类的。

驻外方面,最近十年变化很大的。以前真的指望不上,现在好很多了,虽然还不是没毛病。但是进步一定要看到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