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聊聊二战德军和苏军的机动作战(上) -- 忘情

共:💬24 🌺116 🌵1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聊聊二战德军和苏军的机动作战(上)

19世纪以前,敌对双方都是将各自的军队集中起来,实施一次激烈交战,目的是给整个敌军以歼灭性打击,并以此决定战争胜负。进入19世纪,消耗战出现了,因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武器的更新,战场力量投送能力的增长,以及交战双方军事潜力的增厚,战争双方不再拥有那种给敌以一次决定性打击而解决所有问题的手段。

从19世纪开始,逐渐产生了两种基本的战役作战样式:消耗战和机动战。消耗战要求使用火力和实施正面突击来挫败敌人,逐步消耗敌兵力,直至最后将其击败。机动战则力求使已方处于有利地位来打败敌人,就是说不仅使已方处于战役(或战术)上的有利地位,而更重要的是处于心理上的有利地位。因此,消耗战这种战役样式以消灭敌军肉体为目的,机动战则以瓦解敌军士气为目的。有了这个基本看法,就便于剖析德军和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役作战方法了。

德军的闪击战

德国军事家们在1870年德法战争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普鲁士统一战争的经验,再加上一战末期渗透战的探索,逐渐形成了“闪击战”理论。

德军闪击战的战术原则是:突然进攻,猛烈突击,广泛机动,大规模集中使用坦克和飞机,保持进攻的高速度。一般规律是:火力越集中,兵力越分散。在闪击战中强调集中使用装甲部队,以装甲部队作为决定力量,在敌军薄弱处构成突破,向敌人深远后方作大胆快速纵深突击或者迂回穿插。 这种快速突进将对敌方阵营造成巨大的心理震撼,从而导致整个战线的崩溃。“闪击战”是以传统的“机动战”为蓝本,运用纵深包围手段达成“歼灭战”目的的战术。

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的岁月里,闪击战理论逐渐成为德军的作战指导思想,不仅贯彻到作战指挥和指挥官培训中,也影响了军队的编制、训练和武器装备的研制当中。在部队编制方面,德军建立了装甲师的编制,将坦克集中起来,并建立了庞大的歼击航空兵和强击航空兵部队,还着手组建了相当规模的空降兵部队以适应闪击战的需要。在部队训练中,德军强调精兵政策和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在武器方面,德军研制装备了大量火力猛烈的MP38、MP40冲锋枪,具有高射速特点的MG34、MG42通用机枪,坦克的早期研制思路是强调机动能力和,发展了一系列性能较好的歼击机和俯冲轰炸机,并开始对支援负责扩大战果的步兵的突击炮进行探索性研制、装备、使用。

到1941年6月,德国军队在此前的一系列战争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对其闪击战理论有了一定实践,部队中机械化部队的比例和进攻波兰,法国时相比大大提高,德军达到了开战以来第一个专业素质顶峰。

从战役作战上看,德军实施闪击战遵循好几条基本原则,其中一条是从疏开地域迅速集中兵力于敌防线的狭窄地段。这个狭窄地段通常有足够的宽度,可以容纳2至3个进攻纵队并肩推进。然后,这些纵队便象钳子一样对敌支撑点(城镇或敌大部队)实施向心攻击。德军作战理论要求,各路纵队在实施攻击后立即散开,以免发生道路堵塞现象。

为了突破敌人的防线,德军通常以压倒优势的兵力连续地实施进攻。首批冲击部队突入敌防线后,后续部队即越过他继续推进,为达成突贯创造条件。在整个战役行动中,德军不强调攻坚,而利用一切间隙坚决推进,控制敌交通线。主攻方向也注意选在敌防御薄弱的地段。这样,进攻部队就可绕过或避开敌抵抗要点;渗入敌防御配系后,尽量绕敌前进,只在不得已时才实施战斗。

保持进攻锐势是夺取胜利的关键。因此,快速机动的装甲部队(至少要比敌装甲部队机动速度快)是实施闪击战的主要力量。装甲部队通常编在第一梯队,突破敌防御前沿后即向纵深高速穿插,这种作战方法的优点是首次突击力量强,就象使用利斧轻易劈开奶酪一样。但其风险就在于如果对手防御力量强大,抵抗意志坚决,进攻的刀锋就有可能钝锉,进而使整个战役企图通盘失败。换句话说,这种倾全力于第一击的一锤子买卖要么大赚,要么大赔,潜在的风险和可能的收益同样巨大。

实施闪击战的地域要有足够的道路可供进攻部队使用,以便它们对目标实施向心攻击,尔后分散。同时,后续部队从突破口投入战斗,突入敌防御纵深。在后面紧紧跟进的步兵部队,负责卷击敌防守薄弱的侧翼,肃清被孤立的残敌。担任扩张战果任务的机械化步兵部队继续向前推进,包围并最终消灭敌大部队。

成功地实施闪击战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因为部队在进攻时很容易遭到低空敌机的攻击。在“巴巴罗萨”行动中,德军一开始就投入了及其庞大的兵力兵器对苏联的纵深进行突击,德国的空军很快就掌握了制空权,德国装甲部队能够比较顺利从苏军侧翼,相邻部队的接合部形成突破,接着其他兵种的部队从突破口涌入,对苏军实施分割包围,强击航空兵可以毫无顾忌对苏军实施轰炸。此外,航空兵的支援不仅对补充炮兵火力至关重要,而且还能掩护进攻部队暴露的侧翼。

闪击战要求谨慎地确定进攻时间及达成突然性,以避免势均力敌的两军发生灾难性的正面对抗。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充足的后勤保障,尤其是油料和弹药保障。足够的运输工具和零配件,对于闪击战来说也必不可少。可以这样认为,后勤保障对于战役计划的实施,至少同作战部队同等重要。最后,闪击战只有取得成功突破才能予以增援,如果失败则必须放弃。

对于波兰,法国,比利时等等纵深浅,抵抗意志薄弱的国家,德军通过几个战役的重大胜利就能迫使其屈服。尤其在侵略法国的行动中,闪击战的作战原则被充分验证,奉行机动作战原则的德军彻底摧毁了迷信战壕战的法军,此战之后,德军装甲部队的数量得到大大增长。

但是,德军闪击战理论及其在二战初期的试验过分夸大了装甲部队的作用,有将其万能化的倾向。1941年入侵苏联的德国陆军总体上仍然是一支传统步兵师为主的军队,装甲部队仅占全军的一小部分,由于机动能力和突击能力相差过于悬殊,两者在作战中的步调差异极大。在西欧有限的空间里,这并未对战争产生太大的影响。然而在东线,由于作战的区域过大,快速部队进展过速时,步兵被远远抛在后头,这个缺口越来越大,以至于必须先中止快速装甲部队的前进来等待步兵的赶上。一路追赶着坦克的步兵疲于奔命,最终成强弩之末。

德军的闪击战理论强调速战速决。但是对于苏联这样幅员辽阔,战争潜力巨大,抵抗坚决的对手,战争初期的重大胜利并不能转化为整个战争的胜利,只好转入持久战,而这个却是闪击战理论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未完,待续)

(中)

链接出处

(下)

链接出处

元宝推荐:MacArthur,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花,沉宝!

又见忘情的好文章,花。

家园 谢谢了
家园 花.老兄开了个很冷僻的话题.

但俺以为这种有技术含量的帖子得顶,而且还要等更新.

不跟你废话了,老兄赶快填坑.

家园 我正在写

争取中午贴第二段,这两天休息,周一去北京添乘,下周肯定没空,争取今天全写完

家园 【原创】聊聊二战德军和苏军的机动作战(中)

(续上)链接出处

苏军的大纵深作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苏军战役理论只强调进攻,很少提及防御。在30年代早期,以图哈切夫斯基为代表的一批苏军将领提出大纵深理论,它的基本原则是:在进攻集群中应建立突击群、牵制群、预备队以及火力群。突击群用于主要突击方向上实施进攻:牵制群用于辅助突击方向上作战,其任务是转移敌人的注意力,保障突击群的顺利进攻;预备队用以完成战斗进程中突然出现的任务;火力群的主要任务就是保障突击群的快速突破。结合当时的实际来说就是以杀伤兵器同时压制敌整个防御纵深,然后负责扩张战果的梯队,例如坦克兵,摩托化步兵迅速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

大纵深作战理论强调机动作战,并注重在主要作战方向上集中优势兵力,在预定的作战方向上构成快速突破,之后迅速发展为胜利。在运用上强调大量使用当时的新兴兵种:坦克兵,航空兵,空降兵,以及广泛运用无线电通讯手段。

为了验证大纵深作战理论,苏军不但进行了大量演习试验,并且在1938年的哈桑湖战役、1939年的哈勒欣河战役以及苏芬战争中或多或少地对大纵深作战理论进行了实战验证。同时,这些战争实践也证明了大纵深理论所存在的缺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实践证明,分别建立突击队和牵制队是不适宜的,这样划分会造成牵制队的军队消极等待突击集团获得战果。炮兵密度必须提高到每公里正面至少40-60门火炮,在突破地段要更加坚决的密集使用炮兵的火力。为此不仅要使用统帅部预备炮兵,而且还应大胆地将次要作战方向的火炮最大限度地集中到预定突破地段,并事先进行周密的炮兵侦察。在突击敌人坚固的防御时,航空兵的行动应在时间上尽最大可能同时突击部队密切协同,最好是无时间间隔,以便后者能利用航空兵突击的效果迅速击溃敌人。

苏军的进攻通常在选定的突破方向上同时选定几个突击点,受领突破任务的第一梯队通常就象放置在阳光下的凸透镜一样,将其所拥有的战斗能量全部聚焦到突击点上,力求砸开硬核桃。之所以在一个突破方向上同时选定几个突击点,并不是分散兵力,而是为了保证突破的成功率。数个突击点中进展胶着的突击点是不会得到上级的任何增援的,它客观上起到了佯攻和分散对手防御力量的作用。苏军指挥官会将手头所有的预备队投入到进展顺利的突击点上,各级都进行这种加强。所有的力量都汇集到这个突击点上,就象用高压水枪轻易地冲开稀泥那样,将战术突破发展成战役突破,快速集群从这个突破口鱼贯而入,向敌纵深高速发展进攻。

将坦克分为支援步兵的坦克群和远战坦克群的作法和德军直接将装甲师用于突破相比,其立足点是充分保持突破后坦克部队的进攻锐势,使其力量并不过早地消耗在突破敌防御前沿的过程中,而将其力量的“兴奋点”用于在突破后的纵深挺进中。虽然理论上有这样的优势性,但在二战中,由于配属给突破部队的支援坦克群力量不足,使得突破防御前沿变得艰难,往往不能在短时间内打开“纯突破口”。突破的久拖不决会给时间德军以判明苏军意图,调整部署,增加苏军纵深作战困难。因此在二战中,苏军的远战坦克群(通常为坦克集团军、骑兵机械化集群或者独立坦克军、机械化军)往往提前投入战斗,增援一线突破力量,在战斗行进间边协助突破边向纵深猛插。

但是,随着30年代中后期,苏联的肃反扩大化,大批有经验的中高级军官被清洗,大纵深作战理论也因人废言,致使苏军在三十年代末期、四十年代初期虽然数量增长很快,但质量下降严重,军事理论大幅倒退。由于苏军在二战初期非常缺乏有经验的领导,又损失了大量部队、人员和装备,因此不得不放弃实施大纵深战的企图。

苏军在1943年的夏季攻势中投入了8个方面军的兵力,其中大部分用于对付德军2个最强大的集团军群---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在进攻中,苏军沿750公里的正面渡过第聂伯河,在西岸建立了战役桥头堡。

我们可以从火力、机动、保护和领导这四个基本方面来说明苏军和德军在战役机动作战上的主要区别。

(未完,待续)

(下)

链接出处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送花。好文章
家园 谢谢,下午把坑填完
家园 【原创】聊聊二战德军和苏军的机动作战(下)

(续中)链接出处

1、 火力

卫国战争发生转折的第一个显著标志,是苏军有了可供使用的充足火力。当然,苏军使用火力的方法不同于德军。1943年,苏联的武器产量大增,到1943年年中,苏军已拥有近6万门火炮,1944年初,增至9万余门,1945年,又增至10万门。

苏军其他主要武器的发变化同样很快。1941年年中,苏军有15000余辆坦克,而且大部分都是老式的。这一年苏军遭到惨败之后认识到,他们的T26、T28和BT7型坦克不能与德军坦克匹敌。1941年底,他们大幅提高了能够对付德军任何装甲车辆的T34型坦克的产量。在德军使用黑豹式、虎式坦克,重新夺回坦克战术技术指标的优势后,苏军又将T34型坦克的76.2毫米主炮改装为85毫米主炮。

苏联空军在战争开始时情况也差不多。在战争头一年,苏联空军的飞机几乎损失殆尽。是,到了1943年年中,苏联空军已拥有5千架飞机,到1945年初,又增加到1.5万架。在武器生产上,德国无法与苏联相比。而且德国面临着两线作战的问题,不能把所有的兵力兵器都用在东线。

在卫国战争初期,苏军人员和技术装备损失极大。为了集中火力,苏军统帅部通过大幅度减少队属炮兵和坦克部队的办法,建立起了统帅部预备炮兵和坦克兵部队,将其集中投放到最重要的地段。随着苏联军工潜力的逐渐发挥及盟军援助物资的大批到来,使得苏军有能力组建火力空前强大的突破炮兵军、坦克集团军、突击集团军和空军集团军。

在战争中、后期,苏军在实施大纵深作战时,不仅将统帅部预备炮兵、坦克、空军部队加强到主攻方向,而且特别强调通过减少次要地段的兵器密度,将大部分技术兵器集中到预定的突破地段的方法,在突破地段形成了对德军悬殊的数量、质量优势,为保障火力突击效果提供了条件。

实施火力突击是突破必不可少的阶段。突破一般以冲击的炮火准备和航空炮火准备作为开始。炮兵和航空兵在火力准备阶段的任务是,以火力压制、破坏敌人军队的指挥和协同,保障建立通向敌人战术地幅全纵深的缺口,以及阻止敌人预备队开进。突然实施火力突击是达到有效杀伤敌人的重要手段。在苏德战争中,德军的有生力量和技术装备所遭到的最大损失,就是由于苏军的炮火首次急袭射击造成的。尽量缩短火力准备与步兵、坦克开始突击之间的时间间隔,也是达成突破的重要条件。

2、 机动

机动是苏军大纵深作战的第二个突出特点。苏军火力系统的数量、质量的提高,使苏军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战役样式。这种战役样式的主要特征就是灵活地梯次配置部队。当德军实施浅纵深防御时,苏军就成一个梯队,以优势的火力和机动部队实施进攻。1942年11月,苏军西南方面军使用第5坦克集团军作为快速集群作战,就是一个范例。这样使用兵力便于在决定性地点迅速达成突破,也靠前配置了扩张突破战果的兵力。反之,当德军组织预有准备的纵深防御时,苏军就成2至3个战役梯队实施进攻。坦克集团军通常担任方面军的快速集群,独立坦克军和机械化军担任集团军的快速集群。1943年7至8月苏军在奥廖尔地区的进攻,以及1943年8月苏军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地区的进攻,便是例证。

但是,多梯队进攻并不是苏军喜爱的战法。苏军通常的做法是,发现敌军的薄弱地段便集中兵力攻击之。因此,在1944年1至2月的科尔松---舍甫琴科夫斯基战役中,苏军第6坦克集团军作为方面军的第一梯队发起了进攻。在1944年6至8月的白俄罗斯战役中,苏军的各方面军将各集团军编为一个梯队,让坦克集团军担任快速集群。1945年8月苏军在满洲对日军的战略进攻,是苏军灵活进行战役编组的最突出范例。在满洲战役中,苏军将后贝加尔方面军和远东第一方面军编为1个梯队。

1943年苏军作战方法变化的第二个方面,是集中占压倒优势的兵力兵器。在奥廖尔战役中,苏军每个军只受领了4至6公里宽的突破地段,武器密度达平均每公里正面250门火炮和迫击炮、70辆坦克。因此,尽管苏军和德军在进攻中达成突破和发展胜利的纵深差不多,但苏军能集中占压倒优势的兵力兵器,这是苏军不同于德军的地方。

3、 合成

苏军和德军采用了相似的方法将各兵种部队编成合成部队。这样做不仅能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能使各兵种部队互为补充,取长补短。当敌人对合成部队中的某兵种部队采取行动时,也就增加了遭受其他兵种部队攻击的可能性。

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战役便是一个生动的范例。在这次战役中,苏军的反坦克地带和障碍物地带不仅挫败了德军的闪击战,而且为苏军强有力的反击辅平了道路。1941年德军的夏季战役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苏军根本无法抵御德军的装甲突击。

4、 协同指挥

协同指挥是发挥各兵种部队威力,形成合力战胜对手的必要条件。前面谈及的三个因素对于战斗或战役的结局都有重要影响,而协同指挥则与作战的各个方面密切相关,因此它对战斗的结局也影响极大。

协同和主动精神在德军和苏军的机动作战中都至关重要。德军和苏军的指挥官对于协同的看法基本相同,但对主动的看法则不一致。因此在德军和苏军的机动战中,主动有很大的区别。有两个因素(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苏联的政治气候及苏联的地理条件)促使苏军形成对主动精神的看法。苏联漫长的边界和平坦的边界地形,要求它保持一支庞大的常备军队。而苏军要在辽阔的平原上作战,就得强调上级领率机关大规模机动部队的能力,但这却有损于低级指挥官的主动精神的发挥。因此,一些西方军事理论家认为,苏军指挥官善于夺取战役主动权,但怀疑他们夺取战术主动权的能力。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忘情兄好文章
家园 言而有信,送花

本帖(曾)被判违规,无申诉/道歉帖,未达标。

家园 关于苏军的大纵深作战,白俄罗斯战役是值得研究的

   “巴格拉季昂战役”结束之后,苏军解放了白俄罗斯,把战场推进到了侵略者的老巢——德国的东普鲁士,还解放了“维斯瓦河-华沙”一线以东的波兰领土。这场战役的胜利也为解放立陶宛全境和部分拉脱维亚领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战役中苏军在维斯瓦河对岸建立了坚固的桥头堡,并成功地强渡了涅曼河和纳雷夫河(Narev),以上这些都为苏军向东普鲁士的进攻创铺平了道路。正是由于“巴格拉季昂战役”为后续各战役创造了良好的条件。8月20日,乌克兰第2、第3方面军在乌克兰第4方面军部分兵团的参与下发动了“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3天后罗马尼亚退出战争;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保加利亚、匈牙利、芬兰也相继退出战争。

   在战役开始后的前两个星期里中,苏军通过歼灭中央集团军群就已经取得了战役性胜利。白俄罗斯战役成功地从战线上其它方向将德军部队吸引过来,而这些被抽走部队的方向又恰恰是苏军夏季攻势里计划打击的方向。白俄罗斯战役中苏军共歼灭了30个师,吸引了共计28个师的德军到自己的方向上;德军3个集团军被歼灭,北方集团军群的第16集团军也被打残。

   在1944年的整个夏季里苏军向前推进了600公里,这相当于巴顿和盟军从诺曼底到德国边境推进距离的2倍。苏军在维捷布斯克、博布鲁伊斯克、明斯克、维尔纽斯和“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Litovsk)”这5个包围圈中歼灭了大量的德军。苏军在战役开始时的进攻正面宽度为700公里,到了战役结束时进攻正面宽度扩大到了1,000公里。前后估计共有97个师外加13个旅的德军卷入了这场战役,而参战苏军部队的总兵力为:2,500,000人,45,000门火炮和迫击炮,6,0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约7,000架作战飞机。

   苏军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地域内完成了这场战役,这次战役也是苏军在伟大卫国战争所有进攻性战役中最成功的一个。苏军在明斯克星虫的包围圈与18个月前在斯大林格勒形成的包围圈规模相当,可是在斯大林格勒苏军花了将近2个月的时间才吃掉那个包围圈,在明斯克则只用了仅仅一个星期的时间。为了完成明斯克包围圈,苏军的突击纵深达到了250公里,还有效采用了直接追击与平行追击相结合的战法,虽然这个战法很复杂,但苏军完成的很熟练。在这次战役中苏军战役指挥艺术主要体现在对兵力机动性的灵活使用上,尤其是各种快速兵团的灵活运用。苏军先有步兵师完成战术突破,然后依次投入“先遣分队”(常常以集团军独立坦克旅为基础建立)、坦克军(集团军指挥)、骑机集群或坦克集团军(方面军指挥)完成战役突破。有时快速兵团甚至在战术突破战斗结束前就投入纵深突破战斗。当然,苏军指挥员只有在确信战术突破不久就能实现时才会投入快速兵团。在少数情况下,战斗打响的第一个昼夜苏军就会将快速兵团投入交战。在主要快速兵团回撤休整以前,苏军的进攻速度为平均20-25公里/昼夜,7月中旬撤回快速兵团之后为平均13-14公里/昼夜。不过在7月18日开始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左翼部队向维斯瓦河的进攻中,他们的平均推进速度也是20-25公里/昼夜。

4.总结

  “巴格拉季昂战役”中的各次大纵深作战的攻击纵深从60公里到250公里不等,这些大纵深作战任务主要由快速兵团担任,而快速兵团能否成功完成任务则取决于其编成中的坦克兵们的作战表现。苏军作战思想中对于坦克兵运用部分最关键的一点是:战役开始后必须尽快对敌人的战役全纵深实施打击。为了实现这样的作战设想,突击步兵师在担任主要方向的攻击作战任务时会加强以坦克旅,步兵师则利用这个坦克旅组成先遣分队完成对敌人战术防御地幅的突破作战。一旦苏军指挥员确信敌人的防御已经开始瓦解,就算步兵师的战术突破作战还没结束,他们也会立即将更大规模的坦克兵团从突破口投入作战,让他们进入敌人后方执行大纵深突破作战。

  所有担任纵深突破任务的苏军快速兵团的组织结构和人员、装备的编制都经过精心设计,以便他们一步步地可靠地突破到敌人后方,事实上他们也确实做到了这点。在他们可能需要任何支援之前,坦克军可以在敌后100公里的纵深内作战,坦克集团军或骑机集群可以在敌后200公里的纵深内作战。另外苏军作战条例也允许他们不必确保与后续步兵集团军或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可靠联系,快速兵团应专注于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可以用坦克旅和先遣分队完成对维捷布斯克的合围,也可以用坦克军完成对博布鲁伊斯克的合围,还可以用坦克集团军和骑机集群完成对敌后250公里的明斯克的合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坦克集团军和骑机集群即使在完成对明斯克的纵深突破后仍有足够的战斗力继续推进150-200公里,直到维尔纽斯和巴拉诺维奇以西才停下。

  从前面提到的战役中每昼夜平均推进速度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平均推进速度的降低是由于撤回快速兵团休整的缘故。不过,快速兵团在回撤以前创造的良好的局面还是让后面的步兵集团军和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又推进了200公里。于是,当苏军德进攻终于停了下来的时候,德军赫然发现苏军比他们预期的情况多推进了约400公里。战役开始后的3周时间中苏军就推进了300-400公里;在接下来的5个星期里德军试图重新建立防线,但苏军仍在推进,只是速度有所放缓。在1943-44年的冬季攻势中,苏军在乌克兰一直因为不能确保包围圈中的德军被悉数消灭而苦恼不已;不过在1944年的白俄罗斯战役中这样情况没有发生。在白俄罗斯战役中苏军构成合围对外正面的部队持续地向外推进,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阻止任何对包围圈中敌人的救援行动。在过去的那个冬天里,明明已经陷入包围的敌人最后却被解围部队救走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两次了。

  苏军为了让纵深突破部队能突击的更深入建立了“坦克集团军”——这个专门的大规模坦克兵的组织结构。同时,骑机集群也被证明是装甲兵大集群在恶劣地形上的良好替代品。这些部队是不会再战术突破阶段就投入战斗的,他们只应当被赋予具有战役或战略价值的攻击目标。正是这些部队的的存在才使得苏军能够同时在敌人防御体系的全纵深上展开突破。

  当然,我们不应当忘记苏军再次这次战役中取得如此重大胜利的另一个原因——对马斯基洛夫卡条例的深刻理解和坚决贯彻。对马斯基洛夫卡条例的贯彻从战役计划的制定时就已开始,随着战役准备工作的进行从最高层到基层坚决地得到了贯彻执行。不仅是在“巴格拉季昂战役”的准备阶段,苏军对马斯基洛夫卡条例的贯彻执行贯穿苏军整个1944年夏季所有进攻战役的准备阶段。虽然苏军并不能每次都做到成功地向德军隐瞒战役进攻方向,但至少这样可以让德军在防御中不能有效使用兵力。仅就“巴格拉季昂战役”来说,苏军成功地达成了战略突然性,至少是战役突然性,并且在进攻兵力规模和分配问题上达成了战术突然性。

  马斯基洛夫卡条例只是苏军成熟的战役战法表现出来的一个方面。苏军德战役战法将战役从计划、组织、到作战结束的各个阶段合理地划分为时间上长短不同各有侧重的多个环节,只有当苏军指挥员确信部队在一个环节取得成功时才会命令部队开始执行下一个环节的任务。比如说,苏军在明斯克以西完成大纵深包围作战的决心就是在对维捷布斯克和博布鲁伊斯克的包围达成之后才作出的。同样地,苏军向苏波边境进攻的决心也是在对明斯克的包围完成之后才作出的。此外,苏军一直没有忘记解放白俄罗斯和消灭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是此次战役的核心任务,个环节的任务也都是围绕这两个核心任务展开的。

  有一个苏军可以运用到大纵深作战中的战法,但是他们却从来没有效地运用过;这就是空中遮断作战。事实上,在整个伟大卫国战争中,苏军用在美国空军意义上的空中遮断作战的出击架次只占总作战飞机出击架次的5%。另一个苏军具有但却没有运用的大纵深作战能力是空降作战。在白俄罗斯战役中苏军用游击队完成了空降兵的任务。不过游击队并不总是靠得住,要知道有一些乌克兰游击队甚至是仇视苏维埃政权的,他们在1944年春天杀害了苏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员瓦图京(Vatutin)元帅。另外苏军在出境作战以后也不可能再指望得到游击队的帮助了。

  不得不承认,苏军在“巴格拉季昂战役”取得大纵深突破作战的成功与德军古板落后的防御部署和防御作战条例有密切的关系。也许德军将领们实际上知道该如何建立纵深防御体系,不过主动后撤缩短战线,将兵力节约出来组成战役预备队的行为元首显然不会同意;元首也不会同意在防御纵深购构筑工事建立第二道防线的。客观地说,元首关于第二道防线的决定并没有给中央集团军群造成多大的伤害,因为这儿本来就严重缺乏兵员,甚至连构建战术防御地幅内第二道防线的兵力都没有。中央集团军群根本无力防守自己规定的防区 ,他们既缺乏兵力也缺乏工程上的准备。当可以被留作战役预备队的第54装甲军都被调走以后,中央集团军群在苏军的进攻面前可谓气数已尽。

家园 曾经看过一些资料说美军的租借法案也对苏联实施过

好像美国也援助了不少坦克、汽车和飞机给了苏联,但具体的应用我还没有看到详细的介绍,忘情有空能不能研究研究?

家园 这方面网上有大量的现成资料呀
家园 谨推荐一本书

Commanding the Red Army's Sherman Tanks,苏联二战坦克英雄的回忆录,有意思的内容不少,包括进军中国东北的前前后后。按作者的意思,苏联直至解体都故意回避二战中使用英、美制重武器的历史。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