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有一种哑巴吃黄连的技术,叫做幸福 -- 莲舍

共:💬30 🌺2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有一种哑巴吃黄连的技术,叫做幸福

看来我们真的老了。很多朋友在一起闲聊的时候,都会有萌发些社会沉浮的沧桑感触。这个时候便适合看季羡林的书。看一个真正饱经沧桑的老人和他眼中的社会、人生。

印象很深刻的一段,是他提到的家和之道。举的是张公艺的例子。张公艺历经北齐、北周、隋、唐四代,活到99岁。在他的主持下,全家九世同堂,组成一个九百余人的大家庭。《张氏族谱》记载:“公艺幼年,有威德之望,正德修身,礼让齐家。立义和广堂,制典则,设条教,以诫子侄,是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姑婉媳听,九代同居。合家九百人,每日鸣鼓会食;养犬百只,亦孝家风,缺一不食。”高宗问起他治家之道,他在一张纸上一口起写下大大小小一百个“忍”字。高宗也为之流涕。

忍,总不会是什么舒服的事情。也许有姑嫂妯娌的猜忌争斗,也许有败坏家风的苟且之事,也许有兄弟间的明争暗斗,也许有妻妾中的争风吃醋。谁家没有或多或少的这些家务事?忍了,都忍了,忍让成了家风,成了处理家庭关系的最高准则。这一忍,忍出了九世同堂的安乐,忍出了千古佳话。张公艺不是什么英雄豪杰、名君圣主,不是文人墨客、宗教泰斗。他只是一个长寿的老头子。可是,没有哪一个明君圣主、文人骚客能有他这样深入人心的感召力。不仅是张公艺的后人,但凡门楣上有“百忍家声”四个字的,就知道这家主人姓张。他忍出的传奇,成就了一个姓氏的骄傲。

我想,这“忍”字,不是憋屈压抑,它更多的含义是爱和原谅。

另一篇让我感触良多的报导,主人公也姓张。他便是歌神张学友。张学友的妻子罗美薇,是出了名的洁癖。进餐馆要自带餐具、家里床单要消毒三遍、饭前洗手要洗五遍,搬进新家便大张旗鼓的请来各大检验机构检测水质,扰得邻居怨声载道,甚至连朋友登门拜访时送给女儿的衣服,她也不准女儿立即换上,气得朋友当即告辞。以“歌神”的成就,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守着这样一个顽固心理疾病的老婆,一个正常男人,要离婚要外遇,你甚至都只能同情他。张学友说,爱一个人就是这样,连她的缺点毛病一并都爱。他不是不生气,只是因为爱,而选择了原谅。心理疾病的人都有顽固抵抗的共性。他不厌其烦的换着各种方法劝说妻子尝试改变,夫妻两个在家一次次先以米汤、再慢慢加了花泥往手上、身上涂抹。一年一年的尝试、努力,罗美薇终于正常了。歌神说,她现在真是个完美的妻子。

其实在他心里,妻子的瑕疵又何曾掩盖过这块宝玉的完美?

忍,是最大的智慧。为了爱而原谅、而努力、而保全。一切难题都可解决。

想起齐豫唱的,幸福不只是童话里的王子与公主,它还需要一种名谋暗算的天赋,加上哑巴吃黄连的技术,同甘共苦。

歌的名字,就叫《幸福》。

 

 

谨以此篇,献给我无限包容的爱人

家园 我喜欢钟镇涛说的那句话,女人就是娶来疼的。

花。

家园 有宝

感觉略微理想化了一点。一种忍是对家人的怜惜,一种忍是对世事的无奈。除此之外的有些事可能还真是忍不得,呵呵。

家园 不怕有女性投诉你性别歧视唛?

什么年代了?人家是准备娶个男人回家疼的

家园 我也很支持娶个男人回家疼的啊

有感情,谁娶谁都一样,做上门女婿也没什么吧。

家园 没错,钟镇涛娶了谁谁过门后确实感觉很疼,心疼,肉更疼
家园 疼到疼不起为止嘛
家园 把第二个疼看丢了,一愣

随即想到瓦斯不是这样猥琐的家伙阿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哈哈,又差点儿被俺带沟里去了
家园 z这话我认同

一个男人不心疼一个女人何苦把她娶回家,一个女人若不是真心的爱一个男人的思想,人格和人品又如何能相守一生一世。记得有一对夫妻相亲相爱了60年,别人问他们如何相处的这麽好,夫人回答:我让。先生回答:我忍。简单的话语却折射了他们一生的恩爱。

家园 花之,已经转到我的qq空间里了

注明了LZ的大名

呵呵,希望不要见怪哟

好文要分享的嘛

家园 九代同堂...

他活了99岁的话,要想九代,那么每一代的首次生育年龄平均要12.375岁,考虑到看上去显然在他到99岁之前一段时间就九世了,这个年龄还要小些,例如如果每代人首次生育年龄平均为12岁,则到他95岁的时候九世同堂达成...

所以这九代应该不都是他生的吧...

就算他有个大他20岁的哥哥,那要在他死前九世同堂达成,也要每代人首次生育年龄平均不足15岁...

果然是个早婚早育的时代...

家园 九室!九室!!
家园 【文摘】

全家九室同堂

忍出了九世同堂的安乐

哪个是打错了?

家园 他是的确疼啊,无福消受的没有不疼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