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迪拜黑暗的一面 -- 牧马犬

共:💬17 🌺10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从314之后

对西媒报道这些国家的事情都要打个?

家园 这不是偏向和敏感的问题

而是我们受够了。

当中国打开国门的时候,我们是以一种新奇甚至是惊羡的眼光看世界,发现原来现实与我们以前的宣传有很大的不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这种意识就更强烈了。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那时的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阶层(包括青年学生)很多人都有一种上当的感觉。

八十年代,一些人认为是比较“民主”的年代,俺认为实质上是一个各种思想交织混乱的年代,这个年代以一个著名事件的发生而结束。时间继续前行,其中又发生许多大事:南巡讲话后不久,西方又开始同中国正常做生意了,然后通货膨胀又来了,工人下岗了,长江发大洪水了,大使馆被炸了,中美撞机了,非典来了又走了,西藏有事了,奥运火炬传递了,汶川地震了,奥运圆满成功了,金融危机爆发了等等。这许多事件中,西媒的表演我们是看在眼里的。以前由于国内媒体伟光正惯了,初识西媒时,就像小伙子见到妙龄少女,满眼都是爱慕的情意。等接触多一点就发现不对了,有整形的,有虚报年龄的,有的压根就是妓女妆成良家少女。

所以说,至少俺对西媒的怀疑不是没来由的,可能其它河友亦有同感,当然我不能代表其他河友,不过通过他们的发言做一点推测,这个可以有吧?

为什么俺认为这个反应不算敏感呢?从个人的经验来讲,俺对西媒从新奇、信服到怀疑、鉴别也是经历过一个过程的,大学时代,基本上天天听VOA,95年之后,再也没有听过。有时禁不住邪恶地想,VOA负责对华广播的人中,是不是有部分是TG的无间啊?

俺并不认为写这篇文章的记者有什么问题,或者这篇文章的内容是虚假的。因为俺没去过UAE,没有采访过底层的劳工,无法对此提出质疑。

但俺还是有东西要质疑的:从1990到2003(以两幅照片对比时间计),这个城市的变化是令人炫晕的,这种变化如果全是靠暴力、非法、虐待、压迫等种种手段在长达13年的时间来完成的,这实在是令人难以想像;

UAE是世界上人均最富的国家之一,本国人估计是不屑来做建筑工的,那么必然是外来劳工为主,如果这种非人的压迫长期而且普遍存在,那这些国家为什么一声不吭,难道连UAE都不敢得罪,它比老美还牛?不要忘了,大量劳工的祖国--印度--可是最大的“民主”国家。

最后一点,恐怕也是这个记者不敢不想或者不屑写的:这个城市到底是谁在负责建设?就凭UAE那帮躺在石油上数钱的寄生虫能设计建造那些魔幻般的摩天大楼和现代化的大型海水淡化工厂?您信吗?还不说那些通讯、医院什么的城市配套项目了。那些西方大公司大承包商在背后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什么叫偏向?当看到一个记者写的文章,在没有看到其它相关对比资料的时候,也不去想更深一层的原因,就认为这个人说的一切都是真实可信的,劳工们都是这种状况,这就叫偏向。

最后,俺无意为UAE涂脂抹粉,迪拜城的建设从头到尾就是一个蠢主意,都是钱多了烧的。劳工的悲剧不过是大悲剧下的小悲剧,发生是必然的,不管在哪个国家。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