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投名状兼讲故事:三代海军人的故事(引子) -- 38楼208

共:💬61 🌺44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投名状兼讲故事:三代海军人的故事(引子)

小巴是04年追着萨大的《中国厨子》来的西西河,这几年一直在做看贴不回的同学,非但不回,而且根本就没注册过。这几年受了萨大、葡萄、万虎、晨大诸位大牛的教诲颇多,于是决定反哺西西河,为西西海事业做点贡献。闲话不提,转入正文。

新中国海军自成立以来历经了三代人,恰好这三代人在小巴家都有代表,而且从某个角度讲小巴家的男人里面有5/7都曾经属于人民海军这个群体,其中还有一位已经离开了小巴,这也是小巴下决心写这个系列的原因之一。虽然小巴算半个文科生,但比起萨大等诸多工程师前辈,小巴讲故事写东西的能力实在可怜,小巴本想用职业替自己找借口,可嘉木姐姐的在前做比较,小巴又万万不敢这么说了。跟潘前辈类似,在这个系列里,小巴想写的只是用小巴的眼睛看到的,用小巴的耳朵听到的故事。其中,姥爷的故事因为时间较远,且当事人已经不在了,所以大部分都是小巴小时候记忆中的故事,很多地方较不得真,如果哪位老大有兴趣和条件亦可以考证一下;父亲的故事有部分是小巴经历的,部分是小巴来到人间前发生的,所以也有很多较不得真的地方,舅舅的故事也一样;最后是表哥的故事,这个就大部分是小巴亲身的经历了,所以说起来可能bug会少一些。这个系列可能会写成流水帐,如果还算精彩的话,希望各位喜欢的就捧捧场,助小巴早日出营。

关键词(Tags): #故事#海军人元宝推荐:一直在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hua, ding
家园 送花鼓励:)
家园 送花期待中
家园 期待。。

文笔无所谓啦,写着写着才气就出来了

呵呵,客观真实就是最好了。

家园 【原创】三代海军人之姥爷的故事(1)由陆军到海军

多谢各位的鼓励,小巴虽然是老西西河,但是对怎么用西西河还不是很熟悉,比如送花、砸宝,虽然耳熟能详,但却不知道怎么做。小巴写这个,很难说客观真实的,因为小巴有自己的感情在里面,也因为很多都是听来的故事,不过小巴还是尽量通过自己的判断去伪存真吧。。。

小巴的姥爷是河北沧州泊头人,说着一口与天津相近的口音,即使他在东北生活了将近60年也未曾改变。老人家是48年夏天参军,时年他只有16岁,这里有小巴心中一直想不明白的问题,直到老人家离开小巴也没来得及问,按说48年的时候东北已经在解放前夜了,一个河北人参加解放军为什么还要到东北去?有哪位大牛能考证一下,小弟先谢谢了(他部队的情况小巴会在后面会介绍)。后来大概在1951年的时候姥爷的部队驻扎在沈阳,姥爷因为是高小文化,所以成为了连里的文书,还学习了驾驶,在1953年的时候差点去了朝鲜,这么说的原因是当时一起培训的前一批人都已经去了,他们还在做准备的时候,朝鲜停战了。

在1955年授衔前,姥爷脱下了军装,成为了一名军工,所以姥爷并没有被授衔过(但确实是干部身份),而且仅有的军人经历也是在陆军的,当然后来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海军的,身份却是军工。后来因为姥爷的干部身份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这个后面有时间会讲一讲。1960年,姥爷的部队从沈阳被调到了吉林省白城,据说现在部队也仍然在那里,听巴娘讲,那里有一片大草原,冬季苦寒且漫长,但是年轻的战士很多。

1968年,姥爷面临了一个选择问题,因为技术好(虽然河里见过世面的大牛很多,但这个说起来一点都不惭愧的),所以当时有另外两个部队要调他走,一个在西安,属于二炮;一个在小巴的出生地,属于海军;当然另一种选择是留在吉林,也是技术部队。本来那个年代的人对自己的单位都是很有感情的,但是因为姥姥是富农出身,而吉林那个部队年轻人多,斗争的气氛比较浓,所以姥爷和姥姥决定离开那个部队,当时的选择也很有意思,后来小巴问巴娘,小巴说当年姥爷姥姥如果选择了西安,那小巴不也成了大城市人了吗?巴娘讲,你小孩家家懂啥,那时候咱这有8个国家特大型工厂,两个特大型矿务局,子女就业比西安容易的多。后来姥爷的几个子女没有一个进了这8个工厂两个矿务局,再后来国企效益不好,工人下岗,市里经济一片哀鸿,当然这都是后话不提。不过按照巴娘的说法,当年姥爷和姥姥确实就是因为考虑子女就业这件事而选择了这个海军部队而非那个二炮部队,小巴想更主要的原因其实应该是这里离姥姥娘家只有300公里,离沧州也不算太远。总之,跟新中国第一代海军中的大部分人一样,姥爷从一名陆军军工变成了海军军工,再后来也因为这个简单的决定而引出了另外两代4个海军人的故事。

土鳖扛铁牛。。

关键词(Tags): #故事#海军人
家园 海军有在河北一带招兵的传统啊

特别是南海舰队,我也有几位亲属是海军里退下来的。

家园 新兵原创,照例送花:)

逐篇上花

这样的故事俺最爱听

家园 地主回复,万分荣幸。。

04年下河的时候就知道地主了,太荣幸了。。

家园 姥爷当初当的不是海军,

而是陆军,按说48年时候应该是四野在东北打的风生水起的时候,姥爷一个河北人竟然参军去了东北,很费解。后面写父亲和舅舅的故事的时候会写到征兵这件事情,有些人一辈子可能就在那么很短的时间内就被决定了。。。

家园 花送出营

其实按河龄,您是前辈.

家园 花上等下文。
家园 【原创】三代海军人之姥爷的故事(2)神秘的使命

说来也是缘分,虽然当年姥爷选择了海军而不是二炮部队,可是做的东西却是没有差别的,记得从小家里就有一本描写当年姥爷所在部队草创之初创业艰难的,名字叫《神秘的使命》,不知道河里是不是有读过的。至今不能忘记那本书引子讲这个部队选址的话,大致意思是张学思少将和杨国宇少将坐着飞机沿北中国的海岸飞行,张学思中将若有所思的将手向下一指,就选在那里,于是这个与美国西点军校纬度差不多的地方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海防导弹试验基地。恩,这就是姥爷所在的部队,也是后面4个海军人共同的家。

跟萨爹类似,姥爷作为那一代人,对于他所从事的事业很少跟子女们讲,只有绣满一块方手绢的军功章和奖章可以默默的诉说老人当年曾经做过什么(小巴没见过,是巴娘讲的,因为85年姥爷家搬上楼的时候把手绢丢了)。姥爷当年所在的研究所军工并不多,除了他之外,另外几个都是负责生活的(木工、水暖工等),只有他一个人以军工的身份加入科研小组。而同小组的两个战友里面一个是58年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另外一个则是中国科大的毕业生(届别忘了)。小巴只是曾经从巴娘那里听说过姥爷当年做过拉单晶硅(原话),小巴可以肯定的是巴娘现在也不知道单晶硅可以有什么用途,当然小巴对这个也没太多概念。当然了,即使当年他们那拨人大部分放到今天都是典型、模范,最后能写入宣传材料里的人也终归是少数,姥爷的那个清华战友就是其中一个,她出身上海的民族资产阶级家庭(比现在的什么三代贵族要贵多了),一生可谓坎坷,大学一毕业就响应国家号召来到了渤海边的这个穷山僻壤,在30多岁的时候被在大城市的丈夫抛弃,文革当中因为家庭出身又受到了冲击。饶是这样,据巴娘讲,她从来没有抱怨过,最后把一辈子都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她应该可以算是那一代海军人里面的一个典型吧。

言归正传,回来接着说小巴姥爷,巴娘不知道单晶硅是干嘛的,也只能告诉小巴,姥爷是个车钳铆电焊的全才,所以小巴到现在也说不清姥爷从事的神秘的使命到底是干什么,前两年在萨大的启发下曾经想跟老人聊聊这方面的事情,但一方面老人对于自己事业的保密警惕性很高,另一方面老人在06年时候身体已经很不好了,虽然大家都没注意到这一点。当时老人已经明显不愿久坐多聊天,到07年更是病发仅三个月就离开了小巴。听巴娘讲,出殡的时候来了80多辆车,30多辆是白牌的,老人所在部队(师级单位)的副政委和政治部主任亲自来送行,老人当年的一个老战友,后来也曾金星闪耀的老人本来也要来,可他老人家却也站不起来了,值得一提的是之前还有先走的几位老战友,他们的病因都类似。虽然姥爷到走也一直没讲过这神秘的使命到底是什么,可是小巴想,我们今天都能有一个安定祥和的生活,就是对老人们最好的安慰吧。。。

土鳖扛铁牛。。

关键词(Tags): #故事#海军人
家园 张学思是少将吧

少将

家园 恩,确实是,小巴记错了。。

谢谢挑错,好多年不看那本书了,对里面很多事记的不是那么准,不过小巴记得张将军职务是比杨少将高的,因为杨将军后来是基地的司令,可张将军是他的上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