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诺曼底故事(22) -- daharry

共:💬31 🌺15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诺曼底故事(22)

D绿滩头仅仅在1944年6月6日那一天在历史中闪现过一下,其后就迅速归于以往的那种平淡。经历了战后太多风风雨雨的世人,正在为生计忙碌,无暇顾及那里发生过的事情。

D日十年之后,百福德的人们从奥马哈滩头运回一块石头,在家乡为自己战死的亲人树立了小小的纪念碑,然后带着他们难以平复的痛楚继续生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D日35周年之际,美国国民卫队(第29师116团属于国民卫队的战斗序列)在D绿滩头的德军掩蔽部上修建了一座纪念碑(daharry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碑文(daharry摄)。

从那之后又过了15年。当D日50年纪念日到来之际,人们在四处寻找当年的英雄。百福德人就在这时进入了公众的视线。

奥马哈滩头在一天之内阵亡了2200-2400名士兵,仔细查阅美军的记录,美国在二战中在一次局部战斗中一天内损失如此惨重的只有珍珠港可比(2,335官兵阵亡)。研究历史的专家们终于认识到,A连就是奥马哈滩头惨重损失和牺牲的象征和典型代表。百福德一夜之间忽然成了全美国的新闻焦点,各大新闻媒体蜂拥来到这里,采访A连的当事人和他们的家属,然后是铺天盖地的报道。从那之后,Bedford Boys(百福德人)就成了美国历史的专用术语。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D日50周年时出版的百福德地方报纸(daharry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若依.斯蒂芬中士在D日50周年那一天返回了奥马哈滩头,纪念他战死的兄弟。从照片可以看到他那痛心和不堪回首的表情(资料照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百福德人趁着人气高的时候,为子弟兵做了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他们集资在家乡建造了一个宏伟的纪念碑。经国会批准,他们使用了全国D日纪念碑(National D-Day Memorial)这个名字(daharry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整个纪念碑占地88公顷,园区中心是一座拱门,称为Overlord Arch(霸王拱门)。它的顶端是黑白相间的 “进攻条纹”,前方是12个参战国的国旗(daharry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后方花园里镶嵌着一把巨大的宝剑(daharry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宝剑是盟军最高司令部臂章的图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司令官艾克在园区的最后方,和他在战时的位置一样(daharry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紧挨着花园横着一堵墙,上面镶嵌着的铭牌一一记录了每个参战单位的战斗经历,包括第一波的那8个连队(daharry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再往前被称为“灰色区域”,那里有东西两座弧形的矮墙,围出一个广场。在这里是举行各类仪式的地方(daharry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墙上的铭牌镌刻着所有在D日阵亡盟军官兵的名字,注意其中有一名士兵的名字叫乔治布什(daharry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最引人注目的是拱门下的水池,池边有一艘哈根斯登陆艇,舱门处于放下的位置,艇内无人(daharry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池水中有奋力前行的士兵,间或出现的喷水柱象征着德军的子弹(daharry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弹那一刹那(daharry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倒在滩头的士兵(daharry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他的身旁是一本圣经。毫无疑问,这就是雷蒙.侯拜克。他的亲人直到今天仍然珍藏着那本从奥马哈滩头上寄来的圣经(daharry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雕塑取材于美军突击营攀登霍克角的峭壁,有一名士兵中弹正在后仰,另一人向下伸手,试图帮助自己的战友 (daharry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第一名士兵爬上了霍克角的峭壁顶端(daharry摄)。

2001年6月6日,这座纪念碑落成时,美国总统布什专程来到这里,亲自为纪念碑揭幕。他代表全体美国人民向这些为国捐躯的普普通通士兵致意。百福德的阵亡者,没有获得奖章,但拥有他们应得的荣誉。

揭幕仪式上,有一位被公众高度期待的人物由于健康原因缺席。是他在奥马哈滩头完成了A连士兵在D日的攻击目标。和小罗斯福一样,他的军衔和自己面临的战斗任务似乎很不相称。他的军衔是准将,他的名字叫诺尔曼.科塔(Norman Cota)。

D日60周年到来时,驻扎在百福德附近的国民卫队第29师第116团A连接受了命令,出征阿富汗。这是A连自诺曼底之后第一次执行海外任务。A连的130人被临时编入C连出征。国民卫队当然早已修改了作战条令,不允许同一地方的士兵编入同一连队。但这次行动仍然被当地人视为新一代百福德人走上战场。C连在阿富汗执行了整整一年的任务,全身而退,无人阵亡。人们都说:上天知道我们有过一回,这次是特地开眼,保佑了百福德人的平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今天,南思本人是最后一位在世的百福德人(资料照片)。

(待续)

附录:毕克斯比信件

电影“拯救大兵雷恩”中有这么一段:雷恩的三位兄弟阵亡后,他们的情况被告知马歇尔将军。为了决定是否从战场上撤出雷恩,总部的参谋军官为此展开了激烈辩论。最后,马歇尔将军读了一封林肯总统的信,解决了问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资料照片)。

这封信并非虚构,在美国历史上林肯总统的确给马萨诸塞州的丽蒂娅.毕克斯比(Lydia Bixby)夫人写过这封信。全文如下:

              Executive Mansion,

            Washington, Nov. 21, 1864

To Mrs. Bixby, Boston, Mass

          Dear Madam,

I have been shown in the files of the War Department a statement of the Adjutant General参谋主任of Massachusetts that you are the mother of five sons who have died gloriously on the field of battle.

I feel how weak and fruitless must be any word of mine which should attempt to beguile骗走you from the grief of a loss so overwhelming. But I cannot refrain from tendering 表示 you the consolation 安慰 that may be found in the thanks of the Republic they died to save.

I pray that our Heavenly Father may assuage缓和 the anguish痛苦 of your bereavement丧失, and leave you only the cherished memory of the loved and lost, and the solemn pride that must be yours to have laid so costly a sacrifice upon the altar神坛of freedom.

                Yours, very sincerely and respectfully,

                              A. Lincoln

电影里的马歇尔一字不差地读了这封感人至深的信件的全文。之所以在这里引用英文的原文,是希望读者能从中体会到这封信文字上的优美。当年是马萨诸塞州的官员请求林肯总统特地写的这封信。

然而,历史的复杂性往往和人们的期许格格不入。这封信的原文从来就没有被发现过,仅仅在2008年从政府旧档案里发现过该信的手抄件(下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人们广泛猜测,可能毕克斯比夫人在收到这封信后不久就将其销毁,原因是她本人实际上对蓄奴的南方各州抱有同情,也就是说,在政治上,毕克斯比夫人是林肯的对立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毕克斯比夫人(资料照片)。

谁也不知道这封信的内容究竟是怎样泄露到【波士顿晚报】上的。它一经登载,立刻引起了处于内战之中的北方人民的高度关注,其他报纸也纷纷予以转载,并且有许多人传抄了它。

后来才搞清楚,毕克斯比夫人的五个儿子中,只有两位阵亡。一位是个逃兵,还有一位被南军俘虏,另外一位连是否参军都不清楚。尽管如此,林肯的这封信成为了美国文化历史遗产中的一篇非常重要的传世杰作,史称“Bixby Letter”(毕克斯比信件)。

 

(附录完)

关键词(Tags): #诺曼底#奥马哈滩头#百福德#二战元宝推荐:MacArthur,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家具党宣言:先顶再花,最后再读!
家园 花连坐三次沙发的。
家园 地板上的,没宝!
家园 3 还是4
家园 嘿嘿,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overload似乎应该是overlord吧?如果翻译成“霸王拱门”的话……

家园 谢谢指正,改了。

写到这会儿,眼儿都花了,看不清字。

有人在怒吼。赶紧收摊。

回头见。

家园 晕,一看大哈瑞这开头的照片

我就想起来那个荣誉勋章~~奥马哈那一关了,那关我每次打的时候,都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家园 看完了谈感想:美军就是典型的人海战术,拿小兵消耗德国弹药

美军还号称登过那么多次的陆,结果居然能够犯下如此一系列错误:

救生衣设计不考虑士兵负重;

七千发玩具火箭弹很多入海;

轰炸机用瞬爆弹轰炸奶牛场;

战列舰用破片弹搞火力准备;

演习干登陆然而实战湿登陆;

登陆艇直接送到火力点下面……

一天阵亡超过两千,死伤总计应该过万,实在是人海战术的代表作……

看来登陆作战还真是不容易!

家园 通过兄台的文章,诺曼底太惨烈了,完全颠覆了以前的观点。

在我印象中,美英双方对诺曼底的宣传是:

1、成功,很完美的成功;

2、兵不厌诈,盟军用了完美的欺骗战术哄骗了德军;

3、攻击地点选得很好,完全出乎德军所料;

4、最后才是将士用命,英勇顽强之类的。

可是现在的印象是:盟军就是用人海战术去消耗德军的弹药,最终获得胜利。

按照盟军投入的人力和火力(飞机、军舰),盟军在加莱登陆差不多也是同样的结果。

德军的二线部队不可能全部布置到一线,毕竟修好的防守工事不可能容纳更多的人。

那么二线部队运动过程会遭到盟军空中力量的毁灭性打击,使用二线装甲部队对登陆成功突破一线阵地的盟军进行反击的计划就无从谈起,那龙德斯泰德和隆美尔之争意义也不大。

至于德军防守重点在加莱还是诺曼底更没有关系了,诺曼底就是德军一个非常精锐的部队(好像是临战前换防的),加莱也强不到哪里去,况且,加莱的地形总不会比诺曼底还糟糕吧?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同样的印象。

家园 全文结束了?美帝能有今天骗吃骗喝的老大地位,

也是拿人命换的啊。

家园 太平洋战场上的登陆战主要由陆战队打的

陆战1~4师,还有美7师和27师,上述部队均没有参与D-Day登陆战... 可以说诺曼底登陆完全是美陆军一手操办... 老巴顿在登陆前训话时就说过“别都让他妈的海军陆战队沾了便宜”...

其实那些低级错误,美海军陆战队在塔拉瓦也都犯过... 但是他们吸取经验教训很及时,两个月之后的马绍尔群岛战役就已经能打成一边儿倒了...

美国海陆两军隔阂已久,互相看不起,陆战队总结的经验陆军恐怕还看不上眼呢...

所以没啥好奇怪的...

家园 A连登陆Dog-Green也是个特例

可以说是D-Day死伤最惨烈的地段... 其他部份都没这么严重...

家园 踩中奥马哈海滩的一颗地雷!共有27人“报销”

惊喜:所有加你为好友的,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原来如此,都只顾抢功啊。可怜牺牲的大兵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