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两部关于朝鲜战争的纪录片 1/4 -- pxpxpx

共:💬81 🌺16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关于选举的记载 (Wikipedia)--- Updat

1947年11月14日,美国将朝鲜问题提交联合国,在苏联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问题抵制联合国的情况下,联合国通过大会决议,决定由联合国朝鲜临时委员会(后改称联合国韩国问题委员会)监督,在美苏管辖区同时举行选举,然后美苏军队撤出朝鲜半岛,由当地人民自己管理自己的国家。此后苏联拒不承认这一决议,并拒绝委员会进入其管辖的朝鲜半岛北部地区。1948年5月,美军以联合国的名义坐镇朝鲜半岛南部,开始进行选举,而南方的左翼组织抵制这次选举。8月15日,亲西方的李承晚()当选总统,接替了自1945年以来在朝鲜半岛南部执政的左派政府。1948年8月大韩民国宣布建国。联合国随即接纳他为联合国成员国。9月9日,北方选举了金日成为国家主席,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苏联及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立即予以承认。

1950年5月,韩国进行了新的一轮大选。李承晚总统的政党只保住了210个席位中的22席。

1950年6月7日,朝鲜领导人向朝鲜半岛南北人民发出呼吁,要求在8月5日至8月8日在全朝鲜半岛举行大选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并且号召为此目的于6月15日至6月17日在海州召开协商会议。6月11日,朝鲜三名代表越过三八线,打算向韩国各政党领导人递交和平统一国家的呼吁书,被韩国政府逮捕。

我原来的印象应该是由后一事件而来。而第一次选举的联合国决议由于苏联没有参与,是一方强加给另一方的决议,所以抵制是正常的。LZ所提供的第一个纪录片的问题是没有说明抵制的原因是因为选举不是双方事先协商的结果而是一方强加给另一方的。

注:感谢pxpxpx河友的提醒,引用第一段“1947年11月14日,美国将朝鲜问题提交联合国,在苏联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问题抵制联合国的情况下”是错误的。特此向大家致歉。当然“抵制的原因是因为选举不是双方事先协商的结果而是一方强加给另一方的”结论未变。

家园 我是这么理解的

那个地方听起来象是officer corp/corps,我的理解是军官团,或者是军官团制度,这和下文的"没有军衔"衔接也比较好。

要是近期还可以找到原版录像的话,我会调出字幕好好查查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officer corp

军官团,不是officer pool。

西方军队官兵分得很清。历史上军官一般由贵族成员担任,且往往是职业军人。士兵则由平民担任,不少情况是短期的征召兵。除了个别情况(比如拿破仑时期的法军),士兵再优秀也不能成为军官。军官有很多特权,比如不和士兵分享的俱乐部,餐厅等等。现在的官兵区别则在所受教育和训练的侧重点,军官训练侧重领导力和指挥才能,不在作战技能,另外往往需要一定学历,比如军校生。

也有由士兵提拔到指挥岗位的情况,不过这算非委任军官(non-commissioned officer),一般不算军官团成员。

有了这个背景知识就不难理解这段评价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想了想,还是回你一下为好

首先,我并不建议拿WIKI当资料来源,原因是个人经验。

其次,拿你引用并加蓝色的这段来讲,十分让人费解:

1947年11月14日,美国将朝鲜问题提交联合国,在苏联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问题抵制联合国的情况下...

如果WIKI上真那么讲的话,那就怪了,因为47年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知道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家,也不知道未来会有这个国家,包括老人家领导的共产党。

最后,因为你人在国外,又看起来对这段历史很感兴趣,所以建议多看看一些严肃的历史文献再来参与讨论,所谓磨刀不费砍柴工吗。

其他的就不多说了,谢谢参与,并欢迎继续参与。

家园 被点名了,只好吭一声。

最近太忙了,短时间内恐怕没有时间仔细看完这个纪录片--刚发了一个长贴,却是因为自己当年吃过一些亏,不想后人再犯,所以还是挤时间写了。但是关于朝鲜战争的纪录片却是需要静下心来,仔细去看去想的。公司里最近搞得我很烦,这一两个月怕是静不下心来了。

只能说根据我以前看你帖子的经验,用贝叶斯统计先验估计的方法做个估算,要抓你的 bug 难度比较大。 回帖我快速地扫了一遍,说句比较得罪网友们的话,没有帖子明确指出该纪录片存在的硬伤。我同意史文恭的话:

中国人真正的自信心从来都建立在尊重事实和理性的基础上,假如我们的自信心和爱国心如此容易地被西方所谓的纪录片洗脑,那么,这样的自信心和爱国心又有什么可以值得信赖的呢?

同样的,假如我们只会指责网友提供美方的纪录片是宣传材料,而没有有理有据地提出这些纪录片里哪些歪曲的地方,那么,作为指责的人而言,我们是否真的可以如此理直气壮呢?

一直在关注你《走向上甘岭》的系列,期待着早日结集出书。你前面有个帖子提到了生命的宝贵问题。在某些具体细节的解读上,我和你有不一致的地方,但是我非常理解你的想法。同样的东西应该允许不同的解读,分歧应该是“仁者爱山,智者爱水”的分歧。希望你按照原来的想法走下去,也希望你不要因为别人的非议而离开西西河。

在网上发帖,按照写学术论文的范式讲究论据翔实确凿,论证严谨,这样的人没有多少,这样写帖子也太累。谢谢。

祝好。

家园 花谢
家园 俺属于懒惰一族,搬板凳等着学习了

不过话说回来,人群中分工的百分比还是很稳定的,几乎每个方面,西西河都有专家,有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的,也有唯屁股论的甚至故意捣乱的

俺把这个名单先记下来(好像就有一位不太熟,其他的都拜读过)另外如果方便请老兄短信俺您故意漏掉的几位俺好去学习

Light

厚积薄发

萨苏

史文恭

yfb

素里太守

家园 就不剥夺你发现的乐趣了,花慰
家园 谢谢您老的教诲

那一段是引自中文wiki。确实是我不该引用这段,那么明显的错误没看出。上一个帖子我会加个注。谢谢指出。

既然您屡次指出要看“严肃的历史文献”,您列个书单任何,老土有空也研究一下。省的俺找的不专业、不严肃。

家园 你可以和自己赌

对于纪录片,不是比他说中间有多少谎话,而是有多少真话没有说。

比较简单的比法就是:

拿一部美国的一部中国的纪录片,看看两者在讲什么。美国的缺了什么事件?为什么?中国的缺了什么事件?为什么?讲到同一件事,双方什么是一致的?为什么?什么是对方遗漏的?为什么?他们的总结是什么?理据充分吗?为什么双方结论不同?双方结论否定了对方的什么?同意了什么?什么没有说?交集是什么?重点是什么?为什么?

最后,作为中国人,你觉得抗美援朝的意义上,你认同双方纪录片中的什么观点。

这是方法论,如果这样来观察纪录片写的文字,我先花后看。

如果像你现在这样,简单罗列美方的纪录片,没有你的观点,那是否暗示你同意这些观点。那和宣传有何异?

当然,如果你同意这些观点也无妨,不过请明示。不同意,或者部分同意,也请明示。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教诲不敢当,关于资料目录,有人两年前就贴过了

建议你把yfb的历史贴子都过一遍,里面什么都有,挺全的。

家园 你用了17个问号,问的都是你自己就可以回答的问题
家园 这些是方法论。问你的只有一个问题:你认同美方纪录片结论吗
家园 对自己不很了解的历史,我目前还不想就结论下结论,就这样吧
家园 yfb1000多个帖子我不知道您指那篇

“资料目录,有人两年前就贴过”,能不能说一下是哪位朋友哪篇?指明了,我们至少在一个频道上讲话。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