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商战(一) -- r33300

共:💬27 🌺15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商战(一)

前些日子乱翻书,偶然看到了一本介绍清末几个有影响的人物,其中有左宗棠,李鸿章,袁世凯等等,翻到最后,竟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 盛宣怀。

说盛宣怀名字熟悉,完全是因为我大学就读于天津大学。天大的前身是北洋大学,国人忌讳北洋这两个字儿,提起的不多。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北洋大学(即天津大学)是我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而它的创办人和首任校长就是这位盛宣怀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北洋大学的创始人--盛宣怀

盛宣怀出身官僚地主家庭,他的父亲盛康是清朝的官员,与李鸿章有私交,而盛宣怀的一生也多有被李鸿章提携。因此上他一手主办的大学冠之以“北洋”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盛宣怀除了在中国教育史上有这么浓浓一笔之外,他还是清末工商业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很多个工商业的第一就是从他手中创造的,简要列举一下。

1872年拟定中国第一个集商资商办的《轮船招商章程》

1880年创建中国第一个电报局——天津电报局

1886年创办中国第一个山东内河小火轮公司

1896年接办汉阳铁厂逐渐发展为真正称得上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

1895年修筑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卢汉铁路

1897年建成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1895年创办中国第一所正规大学——北洋大学堂,此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官办大学,也是天津大学前身

1897年在南洋公学首开师范班,这是中国第一所正规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即是现在的几个交通大学的前身

1902年创办中国勘矿总公司

1904年在上海创办红十字会并于1907年被清政府任命为中国红十字会首任会长

1910年办成私人的上海图书馆,开私人建图书馆之先河

然而,盛宣怀并不仅仅把自己局限在教育,工商行业之内,他对中国近代政治的影响也有一笔贡献,这就是他的主张,加速了摇摇欲坠的清政府的灭亡,虽然他的本意并非如此。

史载,1911年,盛宣怀升为邮传部尚书,次年为皇族内阁邮传部大臣,他建议将各省自己建立的铁路、邮政转为中央领导。这个措施遭到了许多地方的反对,四川、广东、湖南和湖北发生了保路运动。盛宣怀命令各地加以镇压。熟知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四川保路运动极大地牵动了清政府的精力,从而使得当年十月的武昌首义得以成功。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盛宣怀的这招“臭棋”促成了辛亥革命的成功。

然而,真正吸引我的是盛宣怀和另一位重量级人物的商战,他的对手就是大名鼎鼎的红顶商人 – 胡雪岩。

关键词(Tags): #商战元宝推荐:老马丁, 通宝推:黄序,
家园 沉宝
家园 花校友!
家园 【原创】商战(二)

胡雪岩,名光墉,字雪岩,安徽绩溪人,晚清时期著名的红顶商人。红顶商人这个词,也是从胡雪岩这个人而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红顶商人—胡雪岩

红顶商人,最初是指清朝商人胡雪岩,后来引伸为指称同时具有官、商两种身份的人物,乃至于沒有官职,但于高层官员关系良好、能影响政策的商人。

胡雪岩的一声是充满传奇的,他从钱庄一个小伙计开始,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进而通过结交权贵显要,走出了官办资本的路子;而在左宗棠出关西征之际,他积极筹措粮械、为左宗棠维护祖国西部领土完整的事业上立下汗马功劳,也从而最终积功升迁至从二品官阶的布政使;在洋务运动中,他聘请西方技术人才,引进先进设备,对近代中国的工商业颇有建树……总而言之,几经经营,他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

但是最终胡雪岩却从拥有万贯家财重归一贫如洗,这一切都来源于他和盛宣怀的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商战。

前面说过在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史上,盛宣怀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中国近代的轮船、矿山、电报、铁路、纺织等产业的建立和发展,无一不是在他的直接控制或参与下完成的。而胡雪岩也往往涉足于这些领域。俗话说,同行是冤家,这就导致了他们两个人无法避免的冲突和斗争。

我前面还提到过盛宣怀和李鸿章关系密切,而胡雪岩则在其商务活动中和晚清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左宗棠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胡盛之争实质上即是李左之争。李鸿章与左宗棠的斗争是晚清历史上一次全面的政治斗争,而“倒左必先倒胡“这个方针是李鸿章早已制定好的策略,所以说从一开始胡雪岩失败的命运就已经注定。盛宣怀和胡雪岩的商战,只不过是一个隐藏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之下的表面现象而已。

关键词(Tags): #商战
家园 【原创】商战(三)

胡雪岩是怎么得罪李大人的呢?这事儿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这里举个例子,不妨从李鸿章当初建造轮船招商局说起。

1872年,李鸿章奏请试办轮船招商局。大家知道,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一个领军人物,这是他为了挽回沿江沿海的航运业,抵制外轮的侵夺的一次有益的尝试。招商局初定名为轮船招商公司,由一些地方官员任职,带有官方性质。但是,它的一个有益尝试就是允许民间入股集资,所以说这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

然而事与愿违,最初商人们对官督商办的招商局十分怀疑,投资入股并不踊跃。胡雪岩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胡雪岩当时的主要生意是在江浙地带处于垄断地位的生丝,在江浙一带的商人中影响极大,所以争取胡雪岩入股可以说是李鸿章的招商局能否打开入股这个局面的关键一步。李鸿章当时对胡雪岩的入股看得是很重的。

然而,胡雪岩此时经济上并不宽裕,一方面是胡当时正在协助左宗棠处理西北的军事行动的筹款;另一方面,胡雪岩本身对轮船招商局并不感兴趣,这买卖和他自己的生丝生意关联不大,所以他在这件事上并不积极。

可惜的的,胡雪岩却在这个事情上耍起了商人的小聪明。他口头上答应认购股票,给李鸿章开了一张空头支票,等到李鸿章催着要钱的时候,他却委婉地说自己没有现钱,但是和自己做生意的一家德国公司希望能够抵押他的股份,这样就等于把股份卖给了洋人。

李鸿章当初办这个轮船招商局的初衷就是要把洋人的势力从航运业中排挤出去,况且,轮船招商局是官督商办性质,帝国的企业股票卖给洋鬼子视为通敌,这个事情是万万做不得的。于是作罢,胡雪岩就从轮船招商局的事情中全身而退。

作为商人,胡雪岩成功了,但是却无异于在政治上给自己树立一个强有力的敌人,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小事情,但一个个这样的小事情积累起来使得他成了李鸿章的敌人。

当然,李大人不会直接和胡雪岩对阵的,盛宣怀是最理想的人选。

关键词(Tags): #商战
家园 花校友

北洋大学 南洋公学就是交大前身 招商局前身均出自盛宣怀之手

家园 【原创】商战(四)

第一回合,电报局之争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现代通讯业务开始融入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生活,而方便快捷的电报业务则是西方列强紧盯着的一块肥肉。建立中国自己的电报线这个念头也在中国的各路工商业人物的头脑中占有一席之地,盛宣怀和胡雪岩则是他们的代表人物。

胡雪岩首先出招,他把电报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向左宗棠做了详细介绍,并且力劝左向朝廷提议施行。左宗棠听了急忙送上奏折,提出开办电报局的要求。

棋慢一着的李鸿章非常懊悔,但是盛宣怀则冷静分析,认为这个新鲜事物未必能被慈禧接受,出头的椽子先烂,左宗棠这个抢先不见得就是好事情。

事情果然不出盛宣怀的预料,为办不办电报的事,守旧的大臣们吵个不停,慈禧也认为电报不是当务之急,加之左宗棠要南下做两江总督,这个事情就搁置了起来。胡雪岩碰了一鼻子灰也就没有了热情,回去接着做自己的生丝生意去了。

盛宣怀却没有放手,他玩了一个先斩后奏的把戏。他首先在大沽北塘海口炮台与天津之间架设了一条实验性的电报线,之所以选择天津,是因为这里是李鸿章的防区。电报线架设成功后,李鸿章请一些朝廷显要亲临体验,等大家有了一个感性认识后李鸿章才正式上旨奏请,很快获得了批准,于是架设电报线的差事就成了李鸿章的囊中之物,而盛宣怀则被正式委派为电报局总办。

第一回合,盛宣怀胜,“早起的鸟有虫子吃”这个经验并没有应验在胡雪岩身上,但是盛宣怀并没有全胜,当电报线业务架设到了两江地区时倍受刁难,因为那里是左宗棠的地盘。

很快商战进入了第二回合。

关键词(Tags): #商战
家园 接着写啊

每一章太短,简直等不及了

家园 花楼主一个

北洋现在可谓忌讳极深,

个人观点,虽然北洋政府有诸多卖国行为,但是客观上,也确实为中国现代化作出了巨大努力

现代化的军队,教育,商业

都是在北洋政府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

我们在批判北洋政府的同时,这些建设,也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

家园 胡当然不会积极,因为这是把自己的钱给别人用的生意。

所以他在这件事上并不积极。

而这位老哥一辈子,都是拿别人的钱做自己的生意。呵呵

家园 【原创】商战(五)

第二回合,长江电报线

在第一回合中失利的胡雪岩当然不会就此罢手,他在等待机会向对手发动反击。

天津电报总局成立后,盛宣怀任总办,着手在紫竹林、大沽口、济宁、清江、镇江、苏州、上海七处设分局,一切都很顺利,惟独当架设长江电线的计划呈请左宗棠批准时,遭到拒绝。相信这里面有胡雪岩的出谋划策。

同时,胡雪岩托熟人混进了盛宣怀办的电报学堂,弄了几套密码出来,这恐怕是中国早期商业间谍的萌芽。

业务搞熟了后胡雪岩通过左宗棠的势力开始架设长江电报线。

被胡雪岩阴了一手后的盛宣怀沉着应战,市场不是你胡雪岩的吗,我从供应商这儿入手。盛多次和丹麦大北公司和英国大东公司暗中联系,阻挠他们向胡雪岩提供电信器材,甚至不惜答应用三倍价格收购的条件。

处于无米之炊境地的胡雪岩当然知道是谁在捣鬼,但是他也不是那么轻易服输的。他也通过各种途径与大东公司的负责人腾恩和大北公司代表道森交涉,并且提高了收购价格。

眼看着釜底抽薪这招要失灵,盛宣怀又出一招儿,他暗中和大北公司商定了一个计谋,就是延缓交货和降低产品质量。

胡雪岩求胜心切,一方面通过左宗棠向朝廷上奏架设长江线,另一方面加紧动工安装。可是由于电线器材质量低劣,工程进行不到三分之一就被迫停工了。盛宣怀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同时建议李鸿章在朝廷上予以弹劾。

不久,朝廷下令长江电线速由盛宣怀办理架设,胡雪岩只好拱手把长江电线架设一事交给盛宣怀。

这一回合又是盛宣怀胜,但是胡雪岩并未伤其筋骨,斗争还在继续。

关键词(Tags): #商战
家园 便宜洋鬼子

这俩傻子争得欢,一个个的提高采购价格,倒是便宜了洋鬼子

家园 爆了!

惊喜:所有加你为好友的,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原创】商战(六)

致命一击,挤兑风潮

在电报业务上完胜后,盛宣怀实力大增。由于与胡雪岩在很多生意上争端日多,他谋划着要给胡雪岩更沉重的一击。这个机会终于被他等到了。

中法战争之前,左宗棠入军机,准备与法国人的战争。前面交代过,左宗棠打仗,每次筹集军备都要借助胡雪岩,这一次也不例外,胡雪岩又一次忙得不亦乐乎。而李鸿章和盛宣怀却趁左宗棠不在两江,准备向胡雪岩下手。从商战角度上说是盛宣怀抓住了对手的一个无暇顾及的时机,但是从民族大义上来说,这个的确有点窝里都的味道了,大战在即却不能一致对外,的确是盛宣怀的一个污点。

大家知道,胡雪岩赖以起家的是生丝生意。他每年都要囤积大量生丝,垄断了生丝市场,控制了生丝价格,颇有点寡头垄断的味道。放在平时,其他任何商业对手是无法撼动胡雪岩的市场地位的,但是偏偏在胡雪岩四处奔走为左宗棠筹集军费的时候,盛宣怀出手了。

盛宣怀抓住胡雪岩思古不暇的一时机,通过电报掌握胡雪岩生丝买卖的情况,一边收购生丝,向胡雪岩的客户出售,一边联络各地商人和洋行买办,叫他们今年不买胡雪岩的丝,致使胡雪岩的生丝库存日多,周转资金日紧,苦不堪言。

另外,朝廷经胡雪岩手五年前向汇丰银行借了近千万两银子作为左宗棠的军费,这些款子都以各省协饷(在京饷之外,朝廷用以调度天下财政的还有“协饷”,即从有余省分的钱粮中指拨一部分解运于不足省分,此谓之酌盈济虚)。作担保,每年的协饷一到,各省就会把钱送给胡雪岩已被还款只用。但这一次盛宣怀在协饷上却动了手脚,他找到上海道台邵友濂,直言李鸿章有意缓发这笔协饷,时间是二十天。

交待完了之后,盛宣怀串通好外国银行向胡雪岩催款。由于事出突然,胡雪岩只好将他阜康银行各地钱庄的钱调来八十万两银子,先补上了这个窟窿。他想协饷反正要给的,不过是晚发二十天而已。然而盛宣怀却给了胡雪岩致命一击。他通过电报,对胡雪岩一切调款活动都了如指掌,等胡雪岩调动的银子陆续出了阜康银行,阜康银行正是空虚之际,就托人到银行提款挤兑。

在动员人挤兑提款的同时,盛宣怀有派人四处放风,说胡雪岩积囤生丝大赔血本,只好挪用阜康银行存款,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情被联系到了一起,一方面胡雪岩欠外国银行贷款,另一方面胡雪岩的生丝积压,人们开始转而相信胡雪岩的确有资金上的问题,所以挤兑愈演愈烈,各地的阜康银行挤兑成风,胡雪岩大厦将倾。

匆匆赶回灭火的胡雪岩马上去找上海道台邵友濂,后者跟他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胡打给左宗棠的求救电报也被盛宣怀扣押,宝贵的时间就这样被耗尽,阜康银行终于在挤兑风潮下倒塌。

盛宣怀取得了完胜,尽管手段并不那么光明,从此开始创造出他的一个个第一;而胡雪岩则万贯家财散尽,这一次他输的不仅仅是商战,由于受到此次打击,不久即在忧愤中死去,一代商业奇才就此推出历史舞台。

商战就此结束。

关键词(Tags): #商战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胡雪岩一次都没赢过?

感情胡雪岩一次都没有赢过啊?!那这红顶商人的头衔可有些名不副实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