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求助】“锂电充电只需十秒”!谁帮着核实下这条消息。。。 -- 起于青萍之末

共:💬18 🌺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更正一下,是‘纳米’加‘非结晶体的焦磷酸包覆‘

其实作用和‘碳包覆’有相似之处。

文章也说的很清楚:增大电导率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缩短传输距离二是增大导电接触面。缩短传输距离是用纳米的方法实现的。增大导电接触面是用包覆一层非结晶体的焦磷酸的方法实现的。碳包覆也有增大导电接触面的作用。

但这一层非结晶体的焦磷酸因为有轻微的Fe,O,P的缺损造成“空位”,然后锂离子就可以利用这些“空位”提高迁移率。这就比碳好得多。但这也不是什么新东西,芯片技术上就应用它。而且天津的斯特兰就是通过金属掺杂来形成的氧空位提高锂离子迁移率的,只不过他们没有发表文章而已。我估计比亚迪的电池也大同小异。

所以我才说这篇文章学术味道重,因为别人早已量产化了。另外我写的“充电电池”一文也说道此技术。

家园 老兄 点评别人的工作还是严谨和客观一些比较好

另外 通过参杂来提高磷酸铁锂性能的最初工作是mit的另一个小组的工作,发表在nature mater.上。也是人家最先引入的半导体中的概念来做的解释。你多次提到天津的斯特兰,说他们是如何牛,不知道你能不能给出直接的证据,比如专利什么的。不然你这么说就显得没什么意思了。

家园 你去看看美国工业界是怎样评价这项工作的吧

这是链接外链出处。我说的还是很客气的。看起来你好像很内行,那就写几篇文章吧。

天津的斯特兰的事是他们自己说的,我犯不上为他们吹。他们现在的产量是世界第一了。

记住实验室和工业界是有很大差距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