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Life杂志里的朝鲜战争(1)敌人的面孔 -- pxpxpx

共:💬689 🌺3480 🌵5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6
下页 末页
家园 呵呵,美国人这么高尚?就因为这个才没有轰炸的?

轰炸中国东北这是什么性质的事件?双方没有宣战的时候轰炸一个主权国家?

美国无意把战争升级,为了欧洲第一的目标,要尽可能的把战争范围控制在朝鲜战场上,绝不是因为什么马歇尔的对生命的虔诚,要说对生命的尊重,美国人只有美国人生命的尊重~

家园 很棒的内容

几个方面都看,才能看出味道

家园 话是不错的

美国人当然重视美国人的生命。不过虽然大局是由一批精英分子主导的,民意毕竟有一定作用,所以那种滥杀平民在美国容易引起激愤。

越战时期美国人也被游击战弄得苦恼,因为平民和武装人员不容易区分。部分将领就偏向格杀勿论,但是这种举动还是遭到了极大的质疑。从最近看河里有朋友讲的79年在我方吃了亏之后采取的强硬措施效果当然好,不过恐怕美军实施有障碍。

这不是说谁对谁错,只是说有些看似遥远的因素影响了战场的态势。

家园 没人说美国人高尚,我想你是误会了,下面是原文

RUSSELL : "As to the extension of the war, the adoption of the MacArthur Plan . . . What do you think ... of that plan?"

MARSHALL: "I think the extension of the conflict would not be profitable . . . for a number of reasons."

Profit & Loss. Marshall ticked off the Administration's rejoinder to the MacArthur proposals: bombing of Manchurian bases or of the Chinese mainland would not cripple the enemy as much as Mac-Arthur believes, because, for one thing, life is cheap in China; a naval blockade would involve the U.S. with Russian ships, would probably "leak like a sieve," and would not shut off the main Chinese supplies, coming by land from Russia; the value of Chiang Kai-shek's troops on Formosa in any expedition against the Reds is negligible. "I do not believe . . . the result would be commensurate with the effort that we would have to make."

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859150-1,00.html

家园 加油!看过你在河里写的上甘岭,加油!
家园 我觉得双方的资料都要看,只看或者只信任何一方都是偏听偏信

所谓自信,我认为应该是一个宏观上的东西,是指贫困羸弱的中国在跟世界第一军事经济强国的美国打仗的时候打了个平手,当时两国国力完全不成比例。没人敢不把中国当回事。至于战场细节,双方都有可以书写的部分,中国挑选中国士兵勇敢的例子,美国挑选美国士兵勇敢的例子,都是正常而自然的事情。

各国的资料都是从本国角度来解读,中国的资料强调中国多么困难,美国多么强大。我也看过李奇微的回忆录,他强调的是美国多么困难,兵员和弹药多么奇缺,训练多么差。只有这样才能告诉读者们这样一个结论:我们的士兵多么勇敢,我们的胜利多么来之不易。

这种做法都是无可厚非的,谁不爱自己的国家,谁不爱惜自己士兵的生命,谁不愿意自己的百姓为自己国家而骄傲,谁不愿意青史留名?

但是做研究不能这样,要双方资料结合起来看,这样才能有一个中立而客观的结论。以前大家只能看到中国人的资料,乐观骄傲的有点过头,现在能看到的资料多了,但是如果完全相信美国人的资料又会走到另外一个极端,完全无视国内的研究,盲目自卑,我们要的是在这两方面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说一下我对当年两国情况的理解,当时中国物质上无疑是很贫乏的,军队建设上也不是很正规,对现代化战争没有足够的认识,优势在于多年战争下来士兵有作战经验,而且国内刚刚解放,穷人翻身,信仰坚定,打仗不怕死。美国当时确实有点马放南山的意思,兵员和训练都不够,士气不够高,优势在于军事物资充足,部队建设正规。所以说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优势。

至于人海战术,我是这样认为的,中国一贯讲究的是在局部用优势兵力压倒敌人,这是战争理论使然,否则光靠人往上堆,多少人都仅仅是炮灰,其实在朝鲜战场上美军和韩国军队也有用优势兵力进攻的例子。曾经看到过一本中英文对照的美军军官对朝鲜战场上所谓中国方面人海战术的一个描述,书名我忘了,后来硬盘坏了,那本书也没了。到最后他提出,所谓人海战术这个提法其实并不准确,中国士兵其实非常善于利用地形地物,尤其善于利用山脊棱线,班进攻战术非常优秀。

而人命不值钱这个问题,就是大和小,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也许有人说我冷血,站着说话不腰疼,可能确实是这样,要事到临头才能知道自己到底会怎么选择,不过话我还是要说出来,咱在这里坐着论论道。这几年有这样一句被批评为不明主实例的话,就是“社会主义优势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我认为在我们这样一个力量不足以照顾到社会方方面面,全国所有人的国家,先把力量用于关键的必须解决的问题上是正确的。毕竟有些事情是另一些事情的前提。

最后就是主席儿子的事。我认为大家不满的是侮辱和否定烈士,好歹是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在战场上,从否定烈士入手,引申到全面否定毛泽东,这一点十分为人所不齿。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从否定烈士入手引申到全面否定毛泽东,这一点十分为人所不齿
家园 到底抗美援朝这一仗值不值

其实国人讨论朝鲜这一战的核心问题就是:这仗打得值不值,中国赢没赢,美国输没输,中国兵强还是美国兵强。

首先,值不值的问题

有些东西可以拿钱买,有些东西买不到,只有拿命换。虽说life is cheap in China, 但是逼得咱拿命才能换到的东西,我们用千万生命换到手里了,那肯定是值了。志愿军那一辈是我的爷爷辈了,常看看lz这样的帖子,记得他们是怎么换来的东西,提醒自己别败了家。

家园 说句您可能不爱听的

其实美国人对历史研究要比我们严肃多了。

多了不想讲了,相信您自己看了一些资料后自然就会有感受了。

家园 这场战争最大的价值就在于

从此后上百年我们不必再这样拼命保卫自己的祖国。任何有理智的国家都不会再试图用战争挑衅。

家园 这段文字写得很有深度,也非常闪光。是西西河作为中文论坛

的荣耀所在。

也顺便补充一点,据杨迪的回忆录,最后停战协议的时候,本来我军在金城反击战中战胜后,战场态势很好,还可以在夺些地盘的。但“友军方”急切想停战,认为金城反击战夺来的是平原和耕地,而东线都是山区,夺不夺来意义不大,于是,我们为了尊重友方,也就同意停战了。。。

家园 我的理解

马歇尔的这句“for one thing, life is cheap in China”,我的理解其真正含意是:中国人可以为了赢得胜利而忍受巨大的伤亡,而恰恰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人力资源。所以休想以为在中国本土大开杀戒就能吓倒中国人。

家园 尽信书不如无书

我也认为国内学术态度有问题,但是不代表美国的任何观点都是百分之百可信。

国外的资料虽然看的不多,但是也看过一点。有一些的确不错,也有不那么正确的。

家园 呵呵,美军在越南期间屠杀平民的案例很多。。。

但美国人也有值得自豪的地方,那就是屠杀平民的案例也是被美国人自己揭发,审判的。----但这个审判是否公正,则是另外一件事了。。。

下面的网站是一个英文的网站,

http://www.khmercity.net/forum/topics/map-of-us-bombed-cambodia

说的是美国在越战期间对柬埔寨的轰炸情况。。。据说投弹当量超过二战总和,杀死平民人数可以媲美波尔布特。Estimates of civilian deaths range from 600,000 to 1,000,000 from the US bombings.

另外一些较为严肃的研究说,美国的空袭造成柬埔寨超过150,000平民死亡,这是这个罪行,促成越来越多人民支持波尔布特的红色高棉。。。

家园 立场的问题

也许可以不说立场,换成思考角度,价值观什么的,都可以。

我的意思就是,象历史这样的学科,做到最后就是两个字:立场。客观是不可能的,每个人观察的历史都是经过自己的立场筛选之后的“事实”。

所以说,史料翔实丰富,只能说明作者很努力。但并不表明读者需要接受这样的立场。如果因为别人很勤奋努力,就接受别人的价值观,这说不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