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蒙古出现粮食问题了(去年新闻了) -- rul

共:💬24 🌺7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蒙古出现粮食问题了(去年新闻了)

不知道说吃不饱饭就是有啥恶行毛专家对于民主自由的蒙古这个现象改怎么说

外链出处

在乌兰巴托,人们正深切感受着全球粮价上涨带来的影响。

"巴掌大、手指那么厚的普通面包最高能卖到7元人民币一个。"齐日迈(音)在电话中有些无奈。她和丈夫都在政府部门工作,月薪合300多元人民币,已属于中等之家。但是高企的食品价格仍让她非常发愁,她已经半年没有添置新衣服了。

与世界上大多数粮食进口国一样,粮食对于蒙古国来讲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4月18日,有上万人在乌兰巴托示威,抗议食品价格上涨三倍。3个月后,更多民众走上街头支持反对党的抗议活动。

在中蒙、中俄边境生活的蒙古人可能更幸福一些,他们离粮食来源地更近。特别是在中蒙边界,两边的人们同属一个民族,联系深切,日常携带小包装粮食过境走亲戚是普遍现象。

但是显然,粮食走私现在也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当全世界都面临粮价上涨的压力之时,每一斤粮食的非法进出,都代表着一个国家利益的流失。

收缩的产量和上涨的关税

拥有260万人口的草原之国蒙古,2007年全国农业种植面积约为20万公顷。虽然这比上年增长四分之一,但根据蒙古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全年全国仅收获粮食11.48万吨,平均每人每年只有约50公斤。与前一年相比,下降了17.2%。

蒙古国的粮食产量在上世纪80年代曾达到80多万吨,不仅自给有余,还可适量出口。但最近20年来产量却持续下滑。

2000年,由于夏季高温干旱和秋季早雪,当年蒙古全国粮食产量仅13.8万吨,是自50年代蒙古发展种植业以来粮食产量最少的一年。由于粮食歉收,这一年全国甚至缺少8000吨小麦种子。

蒙古国中华总商会秘书长商那拉图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俄罗斯和中国是蒙古国粮食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俄罗斯每年向蒙古国出口的粮食基本能够保证其需求。

但最近几年,俄罗斯粮食产量也不断下降。2008年1月全球粮食价格上涨时,俄罗斯迅速上调小麦出口关税30%。这一政策原本在4月30日到期,后又延期到7月1日,目前是否取消仍不明朗。

而在中国,为了应对不断恶化的粮食形势,在2008年1月前后取消小麦、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的出口退税,并对多种麦类开始征收20%出口税。

中国的做法无可厚非。2007年前11个月,中国小麦、玉米和大豆的出口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06.51%、85.3%和24%。而国内11月食品类价格上涨18.2%,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6%。

作为稳定国家粮价的重要举措,2008年1月,中国对小麦粉等粮食制粉实施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制度。这是至今最为严格的粮食出口控制政策。

就在全世界的产粮国上调粮食出口税率的时候,蒙古国政府从2008年1月1日起取消对进口小麦和面粉征收增值税。

肉多面少的羊肉面

与中国一样,蒙古国决定增加300亿图用于农业贷款利息优惠。这一政策的实施,将使该国2008年食品农牧业领域的投资达到4000亿图。但对于蒙古国政府来说,更需要解决眼前的问题。

仅2007年,蒙古国的公务员已经涨了两次工资,应对飞速上涨的物价。

其实按照蒙古国的饮食习惯并不需要特别多的米面。受俄罗斯影响,西餐在蒙古国非常流行,中上阶层都以西式餐饮为时尚。即使普通蒙餐馆都带有西餐风格,与内蒙古的蒙古族饮食有很大区别。

不过对于普通蒙古人来讲,需要大量面粉的西餐实在过于奢侈。蒙古国的饮食主要分为白食和黑食,白食即奶食,黑食即肉食。包子、大饼也经常出现在蒙古国的普通家庭里。但现在,齐日迈连平常吃不惯的大米也舍不得买。

满洲里海关的缉私人员向本刊记者讲了他们去蒙古国公出的经历:因为连续几天吃肉,他们希望对方能做些面条。"在咱们这边,羊肉面上边有几片肉,下边都是面。在蒙古国,羊肉面上边都是厚厚的肉,只有下边有几根面条"。

"在蒙古,大头菜是切碎以后按份卖的,因为很少有人买得起整颗菜。"齐日迈说,现在很多中产阶层的餐桌上已经看不到蔬菜沙拉了。

由于粮食短缺,肉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虽然畜牧业连年丰收,但现在肉类价格也涨到30多元人民币一公斤了。

在满洲里海关查获300吨粮食走私后,蒙古国东方省的副省长曾专程来满洲里交涉此事,希望退还钱款或粮食。

据满洲里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满洲里关区各口岸共出口粮食8752吨,同比升13%。由于米面受到控制,马铃薯成为食品出口的主体。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满洲里对外贸易的两个主要目的国。

2008年,蒙古国政府提出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食品自给。其中2008年实现土豆100%自给,小麦种植保障总需求的30%至35%。不过眼前蒙古人希望的,是粮食价格先降下来。

[

家园 今年新闻

蒙古国“垦荒计划”助丰收

今年年初,为应对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在蒙古国总理桑吉·巴亚尔倡议下,蒙古国政府实施了加强国家农业发展的第三次“垦荒计划”,目的是增加粮食产量,尽可能满足国内粮食供应,从而稳定粮价,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于蒙古政府实施了重视农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垦荒计划”第一年就取得了初步成效,粮食生产获得丰收,粮食产量创近十年新高。

据蒙古国有关部门统计,今年全国小麦等谷物产量超过20万吨,土豆产量接近15万吨,蔬菜产量为8.16万吨,牲畜饲料为1.25万吨。蒙古国每年小麦等谷物的全国需求量为30万吨,明年只需再进口1/3就可满足全国粮食供应。今年的土豆基本可以自给自足,蔬菜则可满足一半的需求。“垦荒计划”的目标为,到2010年实现粮食、土豆、蔬菜等农产品的全部自给。有专家预计,对于拥有260万人口的蒙古国来说,实现这一目标并非难事。

蒙古国今年的粮食获得丰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政策。比如政府出巨资购买更新了农业生产必需的各种技术设备,如拖拉机、收割机、面粉加工、灌溉设备等,并给予关税和增值税优惠,尽量减轻农民负担。第二,气候风调雨顺。今年蒙古国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雨水丰沛,这对“靠天种地”的蒙古国来说十分重要。第三,政府向农民承诺保证收购农产品,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据统计,今年小麦的最高产量为每公顷1560公斤,创近几年小麦产量新高。

虽然是一个畜牧业国家,但蒙古国的农业发展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1959年和1976年,蒙古国政府两次成功实施“垦荒计划”,使当时全国的农业种植面积达到120万公顷,粮食不仅可自给自足,部分小麦和土豆还出口到外国。而近几年的粮食种植面积减少至当时的30%,全国小麦自给率不足1/4,蔬菜自给率不足1/2,就连土豆也有14%需要从中国和俄罗斯进口。这与蒙古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最好时期相比有很大的倒退。

蒙古国农业的历史和粮食可能面临短缺的现实,促使蒙古国政府下决心重视农业问题。一方面在全球粮食问题日益突出的大环境下,蒙古国的粮食安全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历史经验证明,只要政策对头,蒙古国完全有能力做到粮食自给自足。有专家认为,粮食问题的解决对蒙古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避免出现因全球粮价上涨可能给蒙古国带来的粮食供应不足、粮价上涨等问题,而且对于稳定物价、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政府2008年至2012年施政纲领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蒙古国力争实现粮食自给

  去年以来,受全球粮食供应短缺的影响,蒙古国内的面粉、大米、牛羊肉、食用油、奶制品等主要食品价格上涨幅度加快,部分食品价格已上涨超过1倍。蒙古国民众餐桌上每天都离不开的面包,每个的平均价格已突破800图格里克(1元人民币约合170图格里克),肉类价格也已突破每公斤3000图格里克,这已经影响到普通人,尤其是贫困人口的生活。蒙古国有关专家认为,目前蒙古国粮食供应虽未到短缺程度,但如果供应不足,价格还将继续上涨。因此,粮食和食品的供应问题成为目前摆在蒙古国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抑制粮食和食品价格上涨,蒙古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蒙古国总理巴亚尔4月访问俄罗斯时与俄方商定,从俄进口10万吨免税小麦,这对于缓解蒙古国粮食供应压力,抑制食品价格上涨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此外,蒙古国政府还建议通过调节进口税率控制物价,即从今年5月1日至11月1日,政府有权提出调整小麦、燕麦、挂面、各种米类、砂糖、植物油、黄油、绿茶、猪肉、禽肉、鱼肉等主要粮食产品进口关税。

  蒙古国超过50%的粮食和食品依靠进口。因此,在全球普遍面临粮食短缺的今天,蒙古国十分担心外国减少或停止向蒙出口粮食,或者提高粮食的出口价格,因为这可能导致该国粮食和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

  面对世界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的现实,在巴亚尔总理的倡议下,蒙古国政府决定实施“垦荒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加强农业生产,解决粮食供应问题,最终实现蒙全国粮食的自给自足。“垦荒计划”的具体内容是,从2008年开始垦荒23万公顷,用于种植小麦、土豆、胡萝卜、油菜等作物。到2010年使农业种植面积达到60万公顷,小麦产量达到42万吨,基本满足国内市场的粮食供应。

  蒙古国历史上曾于1959年和1976年成功实施过两次“垦荒计划”,使当时全国的农业种植面积达到120万公顷,不仅完全满足了内需,还有一部分用于出口,以换取外汇。有关专家认为,此次“垦荒计划”如实施得当,将会取得良好效果,解决蒙古国的粮食供应问题。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应利用先进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管理经验,重视环保,避免草原荒漠化的进一步加剧。

家园 热兵器时代

这个靠南下烧杀掳掠为生的民族,在现代工业文明和热兵器的背景下,彻底沦落。

家园 茅于轼就是一个二把刀

他只知道吹自由贸易啊,市场化啥的好处,对于生产袜子什么的倒还适用,但是在粮食市场,根本就没有一个所谓的自由贸易,ABCD控制了全球谷物交易量的80%,大豆交易量的90%(这也就意味着控制了粮食的定价权),控制着全世界无数的粮食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这意味着农民生产的粮食将主要的销售给ABCD所控制的粮食加工企业,消费者消费的面粉什么的也主要的来自ABCD。简单来说,根本不存在什么茅于轼所yy的自由贸易的粮食市场,在市场上流通的粮食是被ABCD垄断的。

问问中粮的人就知道,在ABCD面前,中粮跟孙子一样。

家园 就算存在粮食自由贸易市场也满足不了中国的胃口啊

还要算上生活水平增长带来的额外粮食需求。

听茅于轼的还不如闹革命去了。

家园 垦荒会不会破坏生态平衡,进一步恶性循环?
家园 想当年赫鲁晓夫的改革有一条就是垦荒
家园 当年李闯王打下洛阳,好像是把那里的王爷给煮了

是洛阳吧,还是西安,记不清了,反正也差不多。

城里的朱王爷本身就白白胖胖,然后又给洗洗干净,刮刮毛,熬汤了。

我看这个茅专家,应该享受此待遇。

家园 煮的是福王朱常洵

南明弘光帝的爹,万历最宠爱的儿子。封地很大钱很多,见识很短浅,闯王都围城死到临头了,也不舍得把自己的家财拿出来犒劳一下守军,自然守军也没动力保护他。守将请他拿点钱出来犒军,他说这是你们地方官的职责,关我P事,我在王府里打酱油。

也难得,是个守军和闯军敌对两方都憎恨的人物。。。

千古不变的真理就是肉食者鄙,福王如此,茅专家也如此。

家园 和鹿肉一起做的,号称“福禄(鹿)宴”
家园 很有可能。
家园 那玩意能吃么?

这种砖家,扔河里污染水源,烧掉污染空气,深埋污染大地。

大概只有装长征火箭打太空里了事。

家园 送美国去

家园 那不成了太空垃圾,危及子孙万代整个宇宙阿!!
家园 赫鲁晓夫的垦荒体现了其改革政策的一贯特点

简单、粗暴、指令式、没经过起码的科学论证、不计后果,

是不是在美国访问时吃了爆米花后作出的这个不清楚,

反正哈萨克斯坦大草原的生态全被他这个一拍脑袋的决定给破坏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