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的一堂国文课 -- 丁坎

共:💬52 🌺174 🌵3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花丁兄

王老师的话,以及丁兄的帖子,之所以在这里激起强烈反弹,除去某些私人恩怨不论,盖因其中的精英思想。王老师认为学生们是知识分子,是精英,是未来的国家栋梁--事实上在那个年代这样想我不认为有什么问题,因此学生像普通人一样把时间花在跳脚大骂上他是不认同,也有点看不起的。王老师并没有辱骂抗日群众的意思。但是当前西西河以及整个网络的主流倾向是反精英的,把“知识学生”和其他非知识人群分开对待是政治不正确的,因此只能结论说王老师是在讽刺所有抗日群众。

家园 没有书生发明网络

你到哪里上网去。没有书生钻研各种数学模型,石油采不出来,你连车都没得开。

说书生“百无一用”,就好比喝水的只知道感谢送水上门那位,倒觉得打井的“百无一用”。

家园 嘉木同学很高尚,花一下。
家园 花之,就爱小阿姐看事明白,从来不被穷酸忽悠
家园 王老师自视过高了

“乡下妇女”和“一般群众”在抗战中的功劳比知识分子只多不少,而有功的知识分子中,大部分也清楚地明白这些“乡下妇女”和“一般群众”的功劳。

我不觉得王老师在讽刺所有抗日群众,我只是非常不喜欢他这种知识分子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态度,事实上除了卖弄理念百无一用。

家园 这个评论无法苟同

我认为王先生的评论只是说话过头,但我们不能否定他这番话中的合理成分。不要忘记他说这番话的特定语境 --- 他所面对的是中国未来的知识分子,他的话是专门说给他们听的,而且他在说这番话之前已经做过足够多爱国抗日教育的铺垫。如果有意无意地无视这两点,等于是将这段话与其特定语境硬生生割裂开来,这样一来自然就会认为他在徒逞口舌之利、全无实效之功了。但我们为什么要无视和割裂呢?

在做足爱国与抗日的铺垫工作的大前提之下,再明确提出反对怎样的爱国抗日(一味痛骂)、支持怎样的爱国抗日,我认为这番话对很多学生还是有积极作用的。当然你可以辩驳说:这番话也会起到反作用,就是会令学生们从小就将自己凌驾于草根黎元之上。这番话究竟会不会产生负面作用我不知道,但这番话也让我觉得不很舒服,因为如果王先生的目的是告诉学生应该怎样爱国和抗日的话,他只要就事论事地说明:“单凭痛骂是骂不死赶不走日寇的,要赶走日寇,只能靠坚韧的努力和无畏的牺牲”,就可以了,完全没必要将痛骂日寇者讥讽为村妇。

但您说这番话全无积极作用,我无法认同,原因如上所述,不赘。

家园 话说的绝对了就是漏洞

您是论辩高手,一眼就看见这条小尾巴,据此展开论证。

绝对的话说起来有气势,但风险大。因为只要有1%不成立,就是错了。真是上了一课。

其实两位老兄说的不是一回事。成兄说的是“自视过高”,煮兄说的是“不能否定合理成分”。

由此又学到另一课:尽量不说与基本观点无关的话,减少漏洞,防止被对方引开话题。从反驳的角度看,可以避开对方的主要观点寻找漏洞。

家园 精彩,虽然小尾巴被人抓住了

相比任兄的软骨头和投降派两顶大帽子,俺觉得还是成兄这种观点更有道理。

家园 任老师你可真能无限上纲啊

王先生讥讽骂日者当然颇有可议之处,但骂日者并不天然就等同于“抗战中的热血群众”(如果说是抗战期间的热嘴群众,我倒是不反对),这是简单的逻辑问题。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任老师将骂日者直接给等同于“抗日先辈”了(因为你认为讽刺那些骂日者就是侮辱抗日先辈),还,还,还什么“是可忍,孰不可忍?”??这都什么跟什么啊?看起来象是吵架吵急眼了,口不择言

王先生在我看来就是个书生气十足,说话过了头。他的思想里有很积极很正面的东西,可惜话说过了头,可能会有反效果。而你对坎兄动辄无限上纲,直接扣上一顶“侮辱抗日先辈”的帽子,这都挨得上吗?噢 合着那个时候随便哪个阿猫阿狗无须为抗日做出什么坚韧甚至英勇大牺牲,只要骂上两句日本鬼就成了“抗日先辈”啦?嗯??自己好好缕缕吧。至于骂人家软骨头、贱骨头就更没意思了。建议任老师把自己这些东西好好拾掇拾掇 该删的删 该抹的抹,然后俺也把这贴清除,您看如何?

家园 我其实恰恰不同意她对王先生自视过高的论定

您的总结我基本认同 -- 措辞绝对比较容易吸引眼球和叫好,但逻辑上难免破绽;措辞严谨的帖子大多数人看着不过瘾。所有意识到这对矛盾的人,都会在完善自己行文逻辑的同时,努力在措辞上增强力量感。

前贴回得急,没有针对成MM“王先生自视过高”论定进行辩驳。事实上这个论定颇有问题 -- 从逻辑上讲,单凭王先生讥讽骂日者为村妇,就说王先生自视过高,属于过度推理。精准的评论只能是:王先生不应该讥讽骂日者为村妇。可以据此稍作引伸:王先生这样说,对其所要传递大理念并无助益,反而可能产生负面作用。

但如果据此就论定王先生自视过高,这个就属于引伸过头 推理过头了。过度推理多半会引入很多主观因素,因此推理结果很难是客观和公正的。

家园 除开价值判断,我们说的是一个意思

就是王老师的精英思想导致了河里如此强烈的反弹。

至于这种“脱离群众”的态度是否合适,我认为在当时遍地文盲的情况下(和现在学士多如狗博士满街走的情况完全相反),极少数的知识分子确实是一个独立于群众的集团,是一个被国家给予厚望的集团。假如这些知识分子做的事和一般群众完全一样,那就是对国家教育投资的浪费。知识分子要和群众结合,是要发挥自己有“知识”这个长处和群众互补,并不应该真的变成就是一个村夫村妇。

假如一个好枪法好体格的人抗日时不去参军,而是天天在家门口跳着脚骂日本人的各级祖母,精神虽然可嘉,方式实可商榷。知识分子的知识虽然不像枪法那样直接有效,也是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的。高层次的,历次战争中笔杆子智囊团都是重要因素。在较低层次上,知识分子识文断字,口才便给,在讲道理发动群众上有很大发挥余地。

家园 高见,精细

虽然我基本认同成兄除了小尾巴之外的观点,但不得不感谢、赞叹您的精细论证。

最近忙着找饭辙,可惜没空继续探讨了,希望今后还有机会讨教:)

家园 兄弟客气

所谓逻辑论证,在这种意识形态话题的争论上,就是个文字表述的游戏,只对哪一方在表面上占据上风有帮助,未必能增强说服力。君子和而不同,坚持自己的看法是我一向尊重的。祝兄弟早日找到理想大工作

家园 非常赞同

老兄说得很透彻,多谢:)

家园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