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汪丁丁与阿米诺酸事件-----答风雨声 -- 蜜饯

共:💬2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汪丁丁与阿米诺酸事件-----答风雨声

我提到的汪丁丁事件,是指他在下面的文中把氨基酸翻译成了阿米诺酸。这其实也就是个layman的错误,如果汪丁丁不自夸自己是对技术的前沿有着最深刻思考的经济学家的话。

更糟糕的是,本来你认个错就是了。汪丁丁还偏偏想要维护自己的面子。结果被方舟子拍得没有人样了。(当然方舟子也不完全是本着治病救人的态度。)

最糟糕的文章是汪丁丁给方舟子的那几封回信,实在是有损他的形象。

大家看看就是了。

方舟子评论:

从汪丁丁把“蛋白质”称为“蛋白体”,把“氨基酸”按英文读音音译成“阿米

诺酸”,把“genetics(遗传学)”译成“基因工程”,以及诸如此类的让任何

一位学过一点现代生物学基本常识的人都要笑掉大牙的低级错误,就可知这位

“对技术的前沿有着最深刻思考的经济学家之一”、“最为大胆的预言家之一”

在预言生物技术发展方向时其实对生物学、生物技术一无所知,只是根据临时找

来的英文资料囫囵吞枣、半通不通地大发“新新”谬论,乱下“佛法大师”式的

预言。他甚至想都没想过在遇到自己没见过的英文术语时要先去翻翻英汉词典。

早就听说“著名经济学家”汪丁丁不学无术而又喜欢信口开河吓唬人,硬着头皮

看完这篇文章,就不能不信这种说法。这样不学无术的人,能够成为《财经》

“学术顾问”,这样的笑话连篇的文章,能够成为《财经》“封面文章”,是只

有在当代中国才能发生的怪现象。套用鲁迅的一句话,我佩服他的只有一点,这

样的文字也有拿出来发表,而且做为封面文章的勇气。

顺便说一下,汪丁丁在文中半通不通地大量引述费曼在60年代初的一篇演讲。事

实上,费曼所述的内容,特别是关于生物学的内容,大部分是过时或错误的。他

所提及的分子遗传学的基本问题,在其演讲后不久就被一一解决,早不成为问题。

其解决方法也不是像他预言的那样靠电子显微镜下的直接观察,而是用的生物化

学方法。汪丁丁称:“19世纪中叶孟德尔发现古典遗传规律开始,生物学家就已

经猜测到了基因对生物性状的决定作用,但是只是到了20世纪中叶华生和克雷克

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以后,基因学才开始走出实验室,转变为分子和细胞层

次上的基因工程。”这也是对遗传学发展史的无知。经典遗传学并不是一门只限

于实验室的学问,在农业、医学等方面早有广泛的应用。倒是分子遗传学在早期

只是实验室里的基础研究,直到70年代才因为分子克隆技术的发明而进入应用领

域,这时距沃森、克里克提出双螺旋模型,已有20多年。

原文

新新经济

□本刊学术顾问 汪丁丁/文

《财经》2001年3月 封面文章

第二部分

技术的前沿

----使基因工程获得广泛应用的经济前提,是纳米技术能否在最近的未来大幅度

降低其工艺成本

▲在费伊曼所描述的图景里,可以想像,只要纳米技术的工艺成本降低到足以产

生规模经济效益的程度,纳米尺度上的制造业就可以把我们现在的几乎一切不同

生产部门的生产过程简化为单一的,改变原子排序的过程

----两项关键性的技术决定了"新新经济"的超常增长速率:(1)基因工程

(genetics)。从19世纪中叶孟德尔发现古典遗传规律开始,生物学家就已经猜

测到了基因对生物性状的决定作用,但是只是到了20世纪中叶华生和克雷克发现

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以后,基因学才开始走出实验室,转变为分子和细胞层次上

的基因工程;(2)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泛指一切应用尺度在10亿分

之一米范围内的技术。常见病毒的尺度是10~50纳米,常见微生物的尺度是300

~1000纳米,典型原子的直径约为0.1纳米,而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典型距离约

为0.05纳米。因此使用纳米技术可以一个细胞一个细胞地生产新型生物材料(如

杜邦公司生产的GT3,即"第三代纺织品"),也可以逐个地医治生物体内有病的

细胞,以纳米材料制造的生物芯片的速度在原则上是硅片速度的10000倍。在纳

米尺度上,有机与无机的差异正在消失,生命体与无生命体的差异正在消失,甚

至连“时间”与“空间”、“物质”与“非物质”的区分也成了问题。

----基因工程和纳米技术这两个领域构成了未来20年“生物-材料”

(bioterials)经济的支柱产业。下面的清单是我从上引奥利佛的2000年发表的

著作中抄录的"生物-材料"的应用领域:

----在实验室里创造生命

----改变新生儿基因的性质

----医药基因工程--根据每个人的基因性质"对症制药"

----把抵御特定疾病的基因编码到遗传基因里

----制订对抗癌症、心脏病、艾滋病、以及流行病等病症的基因疗法

----修复脑细胞(例如由老年痴呆症造成的脑神经死亡)与中枢神经

----制造能抵抗感染或发育缺陷的蛋白质

----大规模生产各种抗体用来对付癌症

----发展能复制哺乳类动物包括人类在内的技术

----抗老化和控制肥胖

----培育能移植到人类身体内的动物器官

----培植廉价的用于免疫的基因转置蔬菜帮助贫困人口改善健康状况

----培植能在几年内而不是几十年内长成的树木满足木材需求

----建造用于生产工业塑料的生态工厂取代整个石油化工产业

----以昆虫类和动物活动来生产最结实的纤维和最坚硬的合成品

----制造比当今最快的速度快几千倍的生物蛋白基计算机

----用于医疗监护系统的生物电子鼻、舌、耳、手的制造

----生物合成皮肤、血液、骨骼、以及人类主要细胞的合成

----在受到损坏时有自修复能力的新型包装及造型材料

----具有人类肌肉的伸缩功能的生物合成材料用来取代体力劳动

----自动吸收和清洁污迹的材料

----可以根据环境自动变形的合成材料广泛用于工业、消费、医疗保健

----无污染和几乎免费的生物能源的使用

----用来获取和保存太阳能的生物涂料

----在人体内巡回视察寻找并纠正老化细胞的"智能鼠"

----为说明西方人在"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已经走了多远,我又从奥利佛著作里

摘译了下面的这张清单:

----1.在美国境内有2000多个生物技术研究机构,在欧共体有1000个左右,世

界其它地区还有1000个左右。这些机构的收入在1996年比上一年增长了约45%。

在欧共体地区,生物技术是增长最快的经济部门之一。世界其它地区的生物技术

部门有类似的增长率。

----2.1997年美国资本市场新投入的"生物技术"板块的资金增长了12%,从830

亿美元增加到930亿美元,而同期投入生物技术制药部门的私人资本为300亿美元。

1997年在欧共体有5亿美元私人资本投入生物技术部门。

----3.世界最大的化学工业公司例如杜邦、诺华(Novartis)、Monsanto等公

司正在把自己改造为生物技术公司。

----4.今天在美国的生物技术部门就业的人员已经超过了在机器制造业就业的

人员。

----5.最大的5个生物技术企业平均每年每个雇员的研发投入为10万美元。大多

数生物技术企业把每年营业收入总额的15%到30%投入到研发部门。研发投入大

约只占了与互联网有关的"高新技术"部门年营业收入的10%到12%,而在传统工

业部门里研发投入小于总收入的5%。

----6.全世界有超过一亿的人口已经从大约65种生物技术药品和免疫制剂中获

得了帮助。

----7.目前美国有大约295种生物技术药品与免疫制剂处于临床实验阶段,另外

有几百种正在研制阶段。这些药物主要用来对付各种癌症、老年痴呆症、心脏病、

艾滋病、肥胖症,以及其它健康缺陷(作者注:按照传统医药研发的速度,美国

大约有50种药物同时处于临床实验阶段)。

----最后,辅之以1996年美国的统计资料:

----从现有的统计资料看,至少在我看来,生物技术和生物材料作为一个经济部

门似乎还没有表现出如奥利佛以及其他许多作者从1995年以来一直鼓吹的生物技

术时代的超常发展特征。例如,初步比较一下1980年以来生物技术股票指数与纳

斯达克指数、医药应用设备指数和主要医药制造股票指数的月线图,我们看到生

物技术的增长速率大约与纳斯达克指数同步,在20年内增长了13倍(不考虑2000

年上半年的大调整),但比主要医药公司股票指数的(20年增长约27倍)增长速

率低了至少50%,同时比医药应用设备指数的增长率(20年增长约9倍)高了大

约50%。

----简单的统计分析并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对未来几十年生物材料经济发展速率

的预测,因为,如前述,决定了生物材料经济扩张速度的两个核心技术领域--基

因工程和纳米技术,如美国生物技术专利批准的数量所显示的,都是在20世纪最

后5年里才开始在关键技术环节上有突破性进展。

----使基因工程获得广泛应用的经济前提,是纳米技术能否在最近的未来大幅度

降低其工艺成本。事实上,天才的诺贝尔奖物理学家费伊曼早在1959年就刻画了

今天纳米技术的大致发展状况。费伊曼预言,到2000年时我们将能够开发一种微

小型操作技术足以把整套《大英百科全书》写在针头上,但是为了做到这点,我

们必须把普通的印刷字体缩小到1/25000,那大约是正常金属原子直径的32倍,

换句话说,在每个那么小的字体里仍然可以容纳1000个原子。在这样的尺度上,

精密光刻仪器足可以进行我们所说的针尖上的微小印刷,事实上,他推测,全世

界的图书,大约2400万卷,可以用这种方法印刷到大约35页16开的纸上。他接下

去描述了他想象中的未来用于进行这种微小操作的"离子束"仪器的原理。在细胞

膜上执行着细胞维持其生命不可或缺的信息传递和解毒功能的蛋白体,正是根据

被称为“离子泵”的原理进行活动的。换句话说,在纳米尺度上的操作技术可以

与细胞内部的日常活动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基因工程的各种应用。

----费伊曼提前了半个世纪准确地告诉生物学家说:生物学研究之所以进展缓慢,

是因为生物学里面大量的基本问题,例如DNA碱基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DNA碱基

顺序与蛋白体内阿米诺酸的顺序之间是怎样对应的?RNA是单链的分子还是和DNA

一样是双链分子?RNA与DNA碱基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细胞内微小物体的组织是

怎样的?蛋白体是怎样被合成的?RNA在细胞内是怎样运动的?RNA如何在细胞里

面找到自己的位置?蛋白体是怎样在细胞内安排的?阿米诺酸是怎样进入细胞体

内的……这些问题的解答不能靠数学模型来推测,而是应当用眼睛去看到具体的

发生过程。

----他接下去推测:为了看到上述的那些微观生物过程,物理学家只需要帮助生

物学家把目前的电子显微镜的精密度提高100倍就可以了。他提出,应当把计算

机芯片里线路的宽度缩小到10到100个原子的尺度,这样就可以快得多地执行运

算并且具有极大的存储能力。这种微小型尺度的计算机应当能够以图像为单位,

而不再是以"二进制"逻辑来计算和记忆。为了制造如此微小的计算机,他推测我

们需要先制造微小尺度上的自动化机械来完成计算机的组装工作。他推测,这样

尺度上的自动机械,它基本上就是许多微小的"手"的联合体,将可以进入我们的

血管里去寻找病灶和医治我们的疾病。

----最后,费伊曼提出以微小尺度的技术重新安排原子本身的结构的设想。逐个

地安排原子!那时,我们将有无穷多的可能性来创造新物质和新材料,所需要的

仅仅是让计算机仿真找到我们所需要的那种物质的原子结构。

----在费伊曼所描述的图景里(这一图景在当前显得出奇地准确),我们可以想

象,只要纳米技术的工艺成本降低到足以产生规模经济效益的程度,纳米尺度上

的制造业就可以把我们现在的几乎一切不同生产部门的生产过程简化为单一的,

改变原子排序的过程。

----基因工程的发展为费伊曼的图景增加了新的本质性因素:生命体之所以不同

于无生命体,是因为前者可以自动探索、适应、甚至改造环境。如前述,在纳米

尺度上,这一区分开始变得模糊。例如,我们可以把生命体分解为单个细胞,把

细胞活动分解为细胞内部各种蛋白体的活动,把蛋白体进一步分解为20种(或更

多些)阿米诺酸的不同排列方式,最后,把阿米诺酸分解为氢、氧、碳、氮等元

素,再重新用这些无生命的元素合成新的生命体。基因工程使得我们在这一合成

过程中可以改变DNA链上的基因结构,从而新的生命体(细胞)可以不断复制自

身。

家园 汪丁丁回信之一(方舟子夹评)

下面是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汪丁丁的来函,是对方舟子批评其《新新经济》一文

的回复。方舟子的答复见【】。

方舟子先生如晤,

实在没有想到,从一朋友处转来你对我的一篇文章的“批评”。我已经给那位

朋友我的回答了。从你文字的语气看,颇有文革后遗风,不愧是方舟子。【方按:

请具体指出什么是“文革后遗风”,这种遗风有什么不是,以及我的哪点“文字

的语气”符合这个遗风。】但你对周春生(金融学教授)的批评已经说明你跨出

你自己的专业太遥远了,【方按:我对周春生的批评(见“立此存照?周春生事

件”),是指出其履历上有欺骗行为,所谓“美联储首席经济学家”的头衔不实,

请问这和什么专业有关系?莫非经济学专业的履历是可以胡编的?更何况现在谈

的是“生物技术”,距离谁的专业更近?】结果,所有的人都会询问,你自己在

你所批评的人的那些领域里有什么学术成果吗?我必须承认,我是很尊重你的批

评的,因为你对许多伪学术的批评都很正确和及时。【方按:这“所有的人”是

什么人?要批评一个人欺骗、造假,无需首先自己要在那个人的领域有学术成果,

因为那不是学术问题,即使是学术问题,也并不是需要有学术成果者才有批评的

资格。不是连汪丁丁都承认我“对许多伪学术的批评都很正确和及时”吗?】也

因此,我在浙大网上转贴了你那篇春风得意的专访(关于“新语丝”的)。毕

竟,我只在边缘观察和思考我自己的问题,不打算指出“生物学的发展方向”,

【方按:汪丁丁这一段让任何一个学生物学出身的人都要笑掉大牙的谬论,难道

不是在指出生物学的发展方向:“生命体之所以不同于无生命体,是因为前者可

以自动探索、适应、甚至改造环境。如前述,在纳米尺度上,这一区分开始变得

模糊。例如,我们可以把生命体分解为单个细胞,把细胞活动分解为细胞内部各

种蛋白体的活动,把蛋白体进一步分解为20种(或更多些)阿米诺酸的不同排列

方式,最后,把阿米诺酸分解为氢、氧、碳、氮等元素,再重新用这些无生命的

元素合成新的生命体。基因工程使得我们在这一合成过程中可以改变DNA链上的

基因结构,从而新的生命体(细胞)可以不断复制自身。”】又如你批评的那样,

我这里(夏威夷家里)没有任何中文书籍,更没有《英汉辞典》,【方按:如果

一个人需要通过《英汉词典》才能知道生物学基本术语的含义,还有什么资格谈

与生物技术有关的问题?】在《财经》的那篇文章,发表在财经刊物上,已经不

应当被认为是学术文章了,仅为发表个人意见而已,【方按:汪教授的意思是不

是说,除了学术文章,其他文章都是可以胡说八道的?】“封面”及“编者按语”

当然是编辑的决定,与作者无关。你的批评在很多地方是不确切和情绪化的,故

有“文革语言”遗风。【方按:我的批评哪些地方不确切,请具体指出。像汪丁

丁这样毫无根据的“情绪化”指责,算不算“文革语言”遗风?】否则,怎会绝

不批评我那篇文章的观点的主体而仅仅抓住“protein”、“genetics”、“amino

acid”汉语翻译问题“笑掉大牙”呢?想必你自己,在批评这类“不懂专业”的

翻译之前还没有时间上网查找吧?【方按:如果一个人对生物技术的基本概

念到了完全无知的地步,那么他对生物技术的看法,还用得着具体去批评吗?汪

丁丁肯定听说过“氨基酸”,见到“蛋白质由amino acids组成”这种说法,不

知道amino acids就是氨基酸,还要另创新译,说明他不知道氨基酸是蛋白质的

组成单位,而这是生物学的最基本常识之一。】况且,我到网上稍微查找了一下,

就马上发现,我的翻译并非错误和令人笑掉大牙。【方按:请具体指出网上有哪

一篇专业文献把“protein”(蛋白质)称为“蛋白体”、把“genetics”(遗

传学)称为“基因工程”,把“amino acid”(氨基酸)称为“阿米诺酸”。目

前只有中国自然辨证法学界还在用恩格斯用过的“蛋白体”一词,指的是“蛋白

质和核酸组成”的混合体,和protein是不同的概念。“基因工程”对应的英文

单词是genetic engineering,不是genetics。用google检索,“阿米诺酸”的

网页有95页,除了汪丁丁自己贡献的5页,主要是有一家台湾公司叫做“阿米

诺酸股份公司”、一部提倡素食的译著和一篇谈饮食的短文,没有一个网页是生

物学、生物技术的专业网页。有人和你一样傻证明不了你不是不学无术。】

1969年出生,福建,定居加州。那么,你的文革遗风是从何而生呢?鲁迅吗?

【方按:鲁迅死的时候距文革的发生还有30年,和文革遗风何干?如果我学的是

鲁迅,也只能说是鲁迅遗风。鲁迅遗风倒是一切不学无术者的大敌。】不论如何,

希望与你建立直接的通讯联系,并希望把我的几本文集寄给你在加州的地址,以

方便你进一步的批评【方按:不是刚刚说我没有批评资格吗,怎么又主动要求批

评?】但我不喜欢文革语言,对不起,因为我是1953年出生的,刚好经历了文革。

如果我也以你的方式,以我的七年数学文凭为资格,对你的全部文章加以批评,

恐怕你的感受会与我现在对你批评的感受类似吧。【方按:如果有能耐,欢迎批

评我的任何文章,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当然,批评是否有效,是另一回事,我的

感受如何,更与批评者无关。不过我似乎没写过与数学专业有关的文章,所以这

“七年数学文凭”,恐怕不会有什么作用。如果有人也能从我的文章中抓出低级

错误,我只有感到羞愧,一定不敢这么理直气壮地威胁别人。】批评应当重在思

想性,“科学不思”,这是海德格尔的名言,你对此大可批评一番吧?【方按:

汪丁丁自己的批评要注重思想性,是他自己的事,我的批评偏要抓人硬伤揭下其

不学无术的画皮,是我自己的事。我没有拜海德格尔当导师,也没有兴趣去批评

一个已作古的洋人,所以他说了什么话,对我来说,都只当耳边风。】

祝好。

丁丁

家园 汪丁丁回信之二

“疯侠”方舟子如晤,

自从前天友人转来你的批评之后,我甚觉奇怪,纳闷这位“疯侠”怎么如此疯,

尤其在接到你文革式地“点评”我的回信并毫无尊重对方的意思就直接发表在完

全由你控制的“新语丝”网上,便在浙大网上声明“退出争论”了。无奈,由此

便发现这个“新语丝”网站,根据我给你的那封信里说到的,我要用一些闲暇时

间,以我的数学和科学知识,以你的文革方式对你的全部文章加以批评。结果是

只有时间读“新语丝”2001年底到现在的文章。但感慨颇多,平心静气,希望再

进一言,然后,你就好自珍重吧。

我阅读“新语丝”时顺便把我觉得好的文章转贴到了浙大网站,并加了评语。

当然,以你这么个疯狂自大的劲头,想必是不会到浙大经济学院网站去“视察”

的。

对你这个人的印象,我真诚地告诉你:如果连我都难以接受你的批评,那么,

你的批评的正面效果几乎80%会被你的疯狂和谩骂抵消。例如,我在转贴你那篇

“学术腐败在中国”的演讲词时,特意加了一句评语“好文章――虽然具体的人

和事无法确认”。我的理由基于我亲身的体会,你对我那篇生物技术的文章的批

评,真抱歉,在我从浙大网站读到的反映中,还没有谁不对你表示反感。如我在

给你的回信里说的,你完全不针对我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整体理解发表你的批评,

你的逻辑是:(1)作者没有正确翻译基本的英文名词,(2)所以作者没有基本

的学术训练,(3)所以作者没有资格发表见解。这逻辑很荒唐,因为如此一来,

爱因斯坦就没有资格谈论上帝问题,你就没有资格谈论“植物感情”问题。因为

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感情”的定义十分繁杂,2002年新著至少两种仍以此为主

题。从你的评论和我对你的批评看,你并不懂得我说的那些感情的哲学和心理学

定义及其争论。

好吧,我继续说我的感慨。于是,按照上述的你的批评逻辑,我因为一篇文章

的基本术语的汉语翻译问题而成了“不学无术”的人。这在文化革命的术语里叫

做“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我们这一代知识青年都知道这点小伎俩,十分愚蠢

的,这与你推崇的鲁迅文风风马牛不相及。不过,你的疯劲儿有些像鲁迅。

继续说我的感慨,我为什么要加上那句评语“具体的人和事无法确认”?因为

从你对待我的态度和你的批评逻辑判断,我很难相信你那篇讲演里披露的国内学

术腐败是否为“事实”,抑或如你对待我那样,完全是你的心理疾病导致的“幻

觉”?

所以,我诚恳劝你一句:疯侠的个性肯定会减弱你的正确批评的份量,我的这

一结论完全不以你的个人意志为转移,不信的话,我们五年之后再来评论你的批

评吧。

最后,从你的言论和你在加州大学圣迭哥演讲的照片看,你有相当明显的“受

迫害狂(Schizophrenia)”症状。是故,称你为“隔着太平洋吆喝反腐败的疯

侠”,不为过也。你批评我居然顺便把我当顾问的《财经》也一并挤兑了,实在

有违厚道。稍问海外财经人士,哪个不知道《财经》是中国反腐败的重镇?外加

一句讽刺你的话:不比你在加州隔洋吆喝,我们反腐败是户口在中国境内,揭露

“基金黑幕”,货真价实地担着风险在那里工作呢!你稍读我在《财经》的专文

“世纪之交,义利之辨”就应当可以判断出来你和我谁是货真价实地在那里反腐

败。

五年后再聊吧。

好自为之。

汪丁丁

家园 谢谢蜜饯兄。方世民兄看来真是一个都不宽恕,

其勇其诚在中国这个胆小怕事的市民文化中也是一股新风。不知“过正”能否“矫枉”。

汪丁丁先生在经济学上的造诣在今天中国也非一般人能望其向背,在这场争论中略显有些尴尬。

还是金庸大侠老道。

家园 其实方舟子还是很严谨的,知一说一,不知则不说.

所以那些信口开河的,还能不吃瘪?

风雨和他是校友啦.

一年去科大,去老郭的系里,那时正是老郭的量子通信在起的时候,不过这时舟子在和老郭有点过招,科大一片骂声.

吓得我这客人也不好说啥的.

家园 他是我的学长了。他这样的人一定要能够承受孤独,

否则生活会很不容易。他的同班对他微词的也不少。

石头原来是学物理的,佩服。我念书的时候看着我的同学啃着四大力学,头都大了,深知自己真不是这个料。

家园 汪丁丁的经学造诣我不懂,但是

看这个强词夺理的样子,我觉得离大家的水平还远得很。

自然不可抹煞他的经济学成果,不过这个人不够诚实啊。

风雨声兄,挑个好点的经济学家让我对经济学多点敬意该多好。

家园 吴敬涟老先生,人品才识都是一流的。
家园 舟子严谨?呵呵,不会是反语吧?
家园 好,谢了。我多看看他的文章。

其实我本人是由于特殊原因很喜欢经济学的。

不过国内现在是有点太闹腾了。

家园 蜜饯兄要是很喜欢对中国经济研究,也可以看看林毅夫。

日本人的研究也做得透彻。我自己不是学经济的,我的专业是财务金融,所以推荐起来也是隔行。jlanu应该能出些更好的主意....

家园 尔雅兄言尤未尽,可否说来让我们也可以学习最新看法。
家园 见过这个传奇的胖胖的憨憨叔叔。
家园 原来如此:

蜜饯兄是林先生的亲戚?

我非常钦佩他,此人胆量才识绝对是顶尖一流人才。当年从金门游泳过来是可能丢掉性命的。又去了芝加哥大学的经济系那是皇冠上的明珠。他不仅仅可以做学问,作财政部长或者央行行长,他可以施展更大的抱负,也能胜任。

可惜他的台湾省身份,目前大陆的政治胸襟还不能给他一个关键的职位,职位太小他也不愿去。

家园 此叔叔非彼叔叔也

我那会是他的亲戚。只是由于前女友在那里上课,耳目熏染了一点而已。

风雨声兄误会了。哈哈。

你别说,找个其他学科的女友是很开阔知识面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