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物质不一定产生生命,生命不一定产生意识,意识不一定产生 -- ducati

共:💬7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物质不一定产生生命,生命不一定产生意识,意识不一定产生

智慧。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和熵过不去。其实熵增原理适用范围很小的,加上点引力强弱相互作用什么的就变得非常麻烦。简单来说,出了地球就不太好用了。如果按照民间人士的定义(Google一下就发现民间的熵学家以万计),出地球就是错的。更遑论宇宙了。

说起来,定义熵的科学家克劳修斯就猜测过熵和生命进化的联系。实际上,他投入过很大一部分精力去民科(做动词用)热力学和生命起源的问题。因为在刚提出熵不久的时候,大家对这个概念还没有理解地很透彻,所以我也把这些研究划为民科一类。

现在去Google一下就会发现,从19世纪到21世纪,民科们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什么进展。

当然这其中大部分的进展还要归功于薛定谔在《什么是生命?》一书中把生命定义为可以攫取负熵以维持其本身的熵水平,抗衡热力学熵增的系统。

我另外要提醒决定投身于熵学的人民一点:生命和意识是两回事。生命只需要吸收负熵,和进化。(这里的进化就是简单逻辑:不管怎么样,能熬到我们能看到它的时候就是进化)。而意识是非常耗费能量和负熵的一个过程,很多时候和以上定义之生命极为抵触。

有意识的生命是可遇不可求的。

还请大家放物理学一马。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生命是小概率的奇迹,至于意识是不是电学+化学反应,不知道
家园 作为意识来研究意识,确实很难讲

不过好在概率再小,既然我们已经在这里,宇宙的这个轮回里出现有智慧的意识生命的概率就是1了。

家园 人择原理。。。。。

我思故我在

家园 因为宇宙的热寂灭给人的感觉太像死亡

热力学第二定律太像命运。人总是想找点自认能扭转命运的东西逃避对这种意识终级的思考。大脑把这种生命本能叫作“希望“。把意识当成程序,就可以理解用电脑程序来整天模拟处理电脑关机后发生的事是对电脑资源的浪费。所以基本上人脑造出来的对意识终级的思考的处理方式都是好好地活着,作好你需要作的事情。有几个程序顺便加上了,"把这个处理函数模块传送到别的人脑,对你对他们都有好处"的指令. 这种病毒复制型的程序就成了"知识". 所谓的"智慧"只是在"知识"人群中不断复制进化中被记录下的程序修正范例. 毕竟智慧只在你一个人的脑子里和别人的胡思乱想没有什么区别. 只有在人的行为在"智慧"的引导下获得了所在群体大多数人的认可, 程序修正范例有机会引入"文化"这个大群体程序进化过程.

家园 现在发现有意识的生命不止人类一家了

科学美国人上说啦,小鸟,金鱼等都有小老鼠般的智慧,还会斗智斗勇,可遇不可求的结论要被推翻了。

家园 生命本身是可遇不可求

至于生命会不会必定进化出智慧,那个我说不准。

无数地球的海洋在100亿年的时间里能够自发产生一个可自我复制的有机体,这个概率基本是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