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抗联为什么失败 -- 史节

共:💬142 🌺407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比较同意,应该就是所谓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吧!

对于底层农民来说,他们是彻底的无产阶级,无任何既得利益可言。所以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自己的生活,谁能够让其丰衣足食便肯定会支持谁,至于这人是不是侵略者并不重要。

家园 小兄说得不错,不过,农民应该不算彻底的无产阶级。
家园 土地应该不能算做农民自己的资产吧

贫农一般都是租用土地吧,富农和地主毕竟是少数,否则哪能支撑起剥削的金字塔。

家园 精辟,就是这个。西伯利亚铁路、南满铁路开始,外来侵略太多
家园 很多文学作品具有很强的欺骗性。
家园 东北人一直在抵抗,明的暗的,战场打不过就挖墙脚

当时抗联和TG中央长期断了联系,基本是自己瞎干,而且没有任何外援。

我接触的东北人,私下对“八年抗战”的说法很不能接受。不过话说回来,37年之前,无论国军还是共军,对东北抵抗力量的物质支援基本为零。东北抗联最盛时期也打下过县城,到后来弹尽粮绝,孤军作战,打到这份上已经不易。

华北敌后抗战有全国抗战的大背景,日本腹背受敌,而东北抗联的前六年,日军是全副精力投入东北三省,当时山海关一线,中国军队可有过任何牵制作战?中国政府除了跟国联扯皮,有没有正式发表个声明承认支持抗联的地位?当时中央怕已经存了卖掉东北偏安关内的心了,正乐颠颠搞黄金十年呢。

另外赞同ls说的,东北阶级矛盾不尖锐,打土豪之类手段起不到效果,TG早期的方针太僵硬根本不适合情况。东北大部分人都是逃荒过来的,两三代前都是穷苦人。辽宁开发早,条件稍差,在吉林和黑龙江,靠着运气和力气,做个地主并不像关内那么难。就算今天,你到东北农村看看,也是好大片田地,看不到边,中间一座孤零零的小村子,地广人稀,在关内完全想象不到。

这也给抗联带来很大困难,兵员问题就很难办。

日本对东北的剥削是真的狠毒,民怨非常之深。那些日本、朝鲜移民的土地房产可都是从中国人手上抢的;东北民族工商业被霸占毁坏一空;到处清乡的时候,也没有提前问你哪族的,统统杀光;还有配给的共荣粮,什么高粱米啊?主要配料是木屑、橡子面、石沙,之后才轮到高粱米,很多人吃了消化不良死掉。

偷吃大米被发现可以当场斩死。在战前的东北,基本没出现过天灾和饥荒,大米饭可不是那么金贵的东西。

日据时东北是很多人读日本书、上日本大学。但第一,东北重视教育的风气是在张作霖时代奠基的,那些大学也很多是在张作霖时代就建起来的。所以虽当亡国奴,但民众的意识里仍然要读书。东北虽草莽但敬重知识,是民风使然,可不是因为日本统治多么美好。第二,你看看当时东北大学里的地下运动多激烈就行了。日本引以为傲的满洲国立大学,恰恰是中国学生抗日结社最严重的学校之一,连日本学生都被拉成反战左派。

家里老人说过,他念大学的时候,那个班大半都是日本人和朝鲜人,中国人特别少,有多少呢?“刚够一个党小组。”

那时只要有新生入学,学生的抗日社团就会开始观察中国新生,以读书会等名义串联。老人家当年家里老大的房子地都被日本人抢了,一大家子人差点吃不上饭,恨得牙痒痒,听说能抗日立刻就靠过去了,基本上入学等于入党(不过和关内党组织完全没联系)。他幸运的避过了几次扫荡抓捕,活到光复,现在提起日本人也是一句话:“小日本不是没好人,只是不多而已”

他提起过当年被强迫参拜天照大神,特别悲伤气愤。那时他中学,班里的中国同学无一不是明着鞠躬心里骂娘的,一群小小少年尚且如此,而且这可是在伪满首都长春。

我爷爷也曾提过,他上高小的时候,一定要用日本书、说日语。先生是中国人,讲到徐福,就悄悄跟他们讲中国的秦朝如何如何,后来这个先生就莫名其妙的撤走了,也不知生死。

9.18事变,日本人在东北看到读书人样就杀,这个传言家里老人有证实过的。

说日本人对东北还可以的,一定是橡子面没有吃够,拉屎太过畅快了╮(╯_╰)╭

家园 送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