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牛年难过,国外河友小心 -- 渔舟唱晚

共:💬28 🌺4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牛年难过,国外河友小心

和一在温哥华的朋友联系,那边告知“家里所有男人都在想办法交钱给老婆过年”,开始没留意,那家子算是豪门了,人家对“没钱”的概念和普通人不同。后来说到没钱是因为全家投资大亏、另外公司生意也不好,到晚上回家看新闻,汇丰银行明年2月起提高信用卡利率,突然意识到,这下问题大了。

之前看葡萄的文章,就在想次贷造成的第一波危机算是对付过去了,下一波会从哪里开始呢?我原来判断是韩、印、巴西这些新兴经济体,不过现在看来时间还没到,应该中间还有一波震荡。现在看来第二波的时间和导火索都开始浮现了:明年1月底、2月初,也就是中国的牛年开始的时候,由信用卡危机引爆。危机的严重到什么程度呢?要看今年的圣诞期间,如果美国各大商场的人流越多,明年的经济越差。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之前的危机是次级贷款引起的,大部分中产受的伤害暂时还不深,毕竟没多少人会和雷曼、摩大这些巨型投行直接打交道的,之前砸在里面的钱都是金融机构或者一些大企业用作资本运营的钱。这样,如果大部分人没充分认识到危机的破坏力,按照美国人的传统习惯,圣诞新年是一定要大肆采购一通的;其次,用过信用卡的都知道,信用卡里的钱是银行给你的信用,你这个月用了,下个月是要还的。而在美国,信用卡流通几乎可用泛滥来形容,很少有人会在购物时使用现金,都是刷卡,然后等账单处来再还钱。问题就是,如果今年圣诞期间把卡透支的过多,然后指望用年底花红把卡数填回去的那部分人恐怕要失望了。按照今年的经济形势,因为公司投资失败和利润不高,可能大部分公司都要过紧日子。只要有部分持卡人无法在明年初按时还清最低还款额,美国从银行、发卡公司、持卡人甚至商户都要倒下一批,进而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事实上,信用卡危机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呈现了,到今年9月美国未付消费负债高达9700亿美元,美国运通、Hartford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Popular Inc.、Synovus Financial Corp等八十间金融机构向美国TARP计划要求注资610亿美元,单美国运通已要求TARP注资35亿美元,另CIT Group(美国最大独立商营贷款者)亦要求转为银行,并向TARP申请注资25亿美元,如果美国政府不批准,担心商店将拒收信用卡(信用卡公司没钱付款)。

信用卡危机是导火索,引爆的是什么呢?

土鳖扛铁牛(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好吧,字数好像不够,咱接着忽悠。经济预测这玩意,跟风水没多少分别,就看你会不会忽悠。比如这轮经济危机,我看到的最早的预测是06年的《21世纪经济报道》,登了篇法国经济学家预测07年出现危机的报道,后来预测有危机的越来越多了,从08年到10年的都有,预测的方法和根据也不同。比较邪乎的一个说09年是奥巴马的本命年,上次牛年恰好是前任特首本命年,那时香港如何如何,所以明年美国也不会好过云云……

话说这信用卡危机的破坏力绝对不容小觑。信用卡也可以看成一种财务杠杆,不同的是,这杠杆的两头连接的是最普通的消费者。如果信用卡危机真的大规模爆发,势必引起几个后果。一是持卡人倒霉,如果今年底过度消费而明年初而又没法技术还款,估计到时候只能看着信用卡被冻结,那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可就真没钱买东西了,当然他们其实不是没钱,只是没现金。二是发卡公司倒霉,如果持卡人真的无法还款(包括卡数分期),那只能要么找政府借,要么象汇丰那样劫富济贫,提高信用卡利率,用有现金还款的人填补那些没钱还款的人挖的坑。因为绝大多数信用卡并没有担保的,不象房产破产了还可以收回房子,持卡人破产了你能拿回啥?三是商户倒霉,象沃尔玛特这样的公司现金周转率极高,如果出现发卡公司延迟付款的情况,他的低成本供应链系统马上就会出现周转问题,这样的后果才是最可怕的。

美国的金融杠杆的过度运用,导致了这轮危机的诞生,渔舟唱晚:金融业不怕政府不救,如果真的因为信用卡危机导致美国消费萎缩,再度有金融机构破产,那就不是雷曼可以比的了。最可怕的后果,恐怕就是美国人突然发现自己以后的养老保险都给砸坑里填坑了。美国政府要砸进去的钱也就不是千亿为单位了,而且砸钱怕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毕竟是消费者没钱消费了你能怎么办?国家发钱给每个人?

不单是美国国内,韩国、泰国、希腊今年都发生了群众对抗政府的暴力事件,并非偶然。这些所谓新兴经济体,还有布什时代新拉拢的盟友们,都要面临美国要战略收缩的问题,没了美国的资金支持,部分国家可能还要给美国收羊毛(例如印度,那是要留着宰了过年的),再加上本国的买办垄断了大部分经济和政治资源,普通百姓享受不到经济增长的好处:例如希腊,今年低增长(2%)高失业(7%)高通胀,却深受物价之害和经济形势波动影响。正如马督工说的,房价高的时候买不起,房价降下来了又没钱买了,如果再加上某些政党的煽动和政府官员必不可少的丑闻,爆发是迟早的事。相信在08年,这样的街头对抗会在越来越多国家上演。到时候美国怕是又要到处扑火了,奥巴马的外交能力如何也得检验一番了。

家园 这个可能过虑了

估计北美那边的也一样,澳洲这边的信用卡有个最低还款数,只要给最低还款数,银行/发卡公司就不追究,但利息照算,很多澳洲人就先还这个最低还款数,等有钱了再还本息,往往可以拖几年,所以一时半刻还不至于爆发。

家园 不知道这个最低还款额是怎么算的?

我原来一直以为最低还款额就是四舍五入到十位的当月利息,这样才能保证本息不会越滚越多。如果最低还款额低于当月利息的话,本息肯定会越滚越多,一直累积到爆为止。

可是老外从来都是借债消费。在景气时期,为什么就没有信用卡危机呢?虽然现在有金融危机,毕竟大规模的裁员还没有开始呀。

家园 这个我也不知道怎么算

但可以肯定少过本息,电视揭露过这个,不少人以为光还这个,慢慢就还清了,其实不然,会越滚越多的,银行靠这个挣了不少钱。

家园 国内貌似是十分之一,问题是利息是按照全额算的,

你借1000元,下个月换100就部追究你了,

但问题在于,你就算还了999,剩下一元,算利息的时候还是按照1000元算,而且本来的一个月后还,这个月不算利息,但是你推迟还,那么这个月也要算利息的。

那么刚刚的例子,你借了1k,下个月还了999,过一个月还1元,那么为这个1元,你要还要附1k元两个月的利息

家园 肯定会越滚愈多

但是像俺,每月还清,白用50余天利息(现金存入offset account抵消房贷供款利息),白用数千元免息贷款,还要拿银行的信用卡积分换礼物(比如俺的GPS),这样银行亏大了。这样做就战胜了这个信用卡圈套。当然像俺的人不多,多数还是只还最低还款的losers。

家园 您这个确实是正道

我也是这么做的。

但是我觉得用积分换礼物还是不划算啊,算一下,那些礼物都不便宜,这些积分颇有些鸡肋的感觉

家园 只有老中才这么着,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老外才不这么想呢。比如3000元的沙发,商店提供分期付款,每月50元,若干年后还清。在人家眼里,这个沙发就值50元,二话不说就扛回家。先用着再说。都象老中这样,信用卡那里来的那些小恩小惠。老外拉车,老中做车,占了便宜还要卖乖,不厚道。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高地,我们中国人不来占领,就留给老印,老墨和中东人来占领。应该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移民海外的问题。国内那些个愤青,不提了。

家园 国内是这样的

最低还款额是当期应还款总额的十分之一,这个应还款总额包括当期消费+上期未还本金+累计利息。

如果最低还款额是Interest Only的话,风险就太大了

家园 我一般把积分都换成钱来抵欠款了

就是不多10000分才换50块

家园 花,国内像您这样用卡的人还是很多的
家园 那要是到死了还没还清怎么办?
家园 加拿大的卡公司很扣

只有1%的回扣,而且一年一付。

要是有传说中的5%回扣,那有多好呀!

向往中!

家园 海外的是要当心了

Thanks giving一过就忙着擂人。现在明白怎么个流程了,先建个resturction cost center, 把人assign过去,然后给package, 如果三个月的话,人的payroll到明年二月。所以美国政府的payroll数字明年二月才会反映。然后call secuity,各部门提供list, secuity安排schedule. 这个估计要感谢硅谷那兄弟。然后就集中在几个meeting room(方便secuity),挨个谈心,操, 不是人干的。

家园 国内这么干的就太多了点

利用免息期几张卡对套,等于个人无息贷款,捞了积分捞信用度,还把资金占用了。

国内信用卡部门正想招呢。

老中还是忒精了,赚老外的招使中国人身上基本都得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