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奥巴马的第一个内政正确主张 -- 子玉

共:💬42 🌺6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奥巴马的第一个内政正确主张

[原创 2008.11.22 20:12:03]

奥巴马在2008年11月22日陈述了自己振兴经济的思路,就是跟中国政府一样,投资基建。保就业。

奥巴马准备投入2500亿美元于公路、桥梁和学校的建设。这样就能够创造数百万计的工作机会。

无疑这是正确的振兴计划。这里的原因,已经在评述中国政府计划时讲过了。不多讲。

这个计划有一个副作用,就是很可能提前引爆大通胀。由于基建对于钢铁金属的需求较大,可以预见美国政府的振兴计划将抑制贱金属材料的下跌。

很可能会看到贵金属和贱金属的反弹,较早的来临。笔者刚写的《美元末日理论:金价咄咄逼人》,值得关注奥巴马的计划带来的影响了。

家园 通胀到来可能很快

米国搞基建,会有不少跟进.

美元的洪水决堤而出的时间不远啊.

子玉兄对时间点有什么高见?

家园 最主要看黄金反弹....

看周K线,5周10周线都刚刚抬头,22周线下落。66周,135周和270周线都是上升通道未变。

关键看黄金走势。如果黄金走势反弹,那么大通胀的序幕就拉开。

从奥巴马的政策看,他强调将继续扩大财政赤字,全力救市。所以,奥巴马上台后,看他是否落实自己的竞选主张。这样大概到2月份过年,应该看到奥巴马的趋势了。那个时候估计市场对通胀的预期基本确认。所以最早的黄金反弹可能在2月份。

家园 中俄美三家大户都搞...

大基建了。接着看欧洲跟进与否。亚洲其他国家估计很快会跟进。

原材料,贵金属,贱金属,钢铁价格反弹,只等奥巴马打开白宫办公室的门。

家园 得有充足的外汇才能搞基建啊

亚洲其他国家除了日本也学不来。

台湾也可以。

家园 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钱的买卖没人做

美欧搞基建干什么,所有见绿的地方都铺上铁轨柏油?

家园 不见得正确到哪里去

这个招数在30年代的美国管用,在现代的中国也管用,但就是在现代的美国不管用。

造学校不是来钱的事,这是百年大计,谈不上拉动经济。经济好要搞,经济不好也要搞,搞了也对拉动经济没有直接影响,这能雇几个人?学生还是这么些,多造学校没有用,美国没有入学率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翻修老学校,所以教师雇用人数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造路、造桥是基础设施,理论上这是“杠杆”作用,投一块钱下去,以后可以有N(N〉1)块钱回来。但前提是在制造经济占主导的时候,货物流通更快捷、更方便,生产力更高。在现在的美国,制造业日益衰落,而且没有再生的迹象,造路造桥就像给贵族修假日旅行的道路一样,方便走亲访友、购物旅游,但和生产力没有多大的关系。换句话说,这里的好处不超过纯粹的短期增加就业,和往不思悔改的汽车业里丢钱没有原则性的差别。

造路造桥直接雇用的人不少,但这是低工资的苦力活,还经常是远离城市的,现在还有多少美国人愿意干?造路造桥也是季节性的活,大多在夏天才能干,现在马上就要冬天了,即使雇人,也是5个月后的事情了。

我对奥巴马的这一“唯一正确决策”不大看好。

家园 赞同...Poor Obama.
家园 维修和翻新

美国的大量道路桥梁都是新政以后陆续建造的,使用寿命也快到了。

家园 Libor已经回到低点

流动性已经不是问题,次贷到期重设在2009年三月全部结束,就等一个事件来扣扳机了。

家园 这个您说的不错...

本来美国就有很多人担心没有钱来维修,因为政府预算赤字太大,顾不过来。比如纽约,今年夏天地下管道爆炸,蒸汽喷出,就是一例。

奥巴马是对的,反正要背赤字,这个时候干脆上项目,至少还创造一些就业。只是晨枫指出了造桥修路的活计,没多少人愿意干。总不能便宜了墨西哥偷渡来的黑工?

家园 人是现实的,在没有工作和医保时,失业银行家也会做蓝领工作

更不要说一般人了。

家园 你太小瞧失业银行家了

即使现在失去了工作,他们离揭不开锅也差得远。美国的世界第一强国不是全靠吹出来的,别人的烂船还有三千钉,美国的这些失业银行家没有个十万、八万钉是不可能的。他们会继续失业,同时形成强大的社会压力,或者称为破落贵族。但指望他们去修路造桥?玄!

家园 维修翻新和新造需要的原料天差地别

何况只是把道路修好一点如何赚钱,这和从没路到有路产生的边界效应相比也是天差地别

家园 中美经济结构不一样

4万亿计划主要是替代民间下滑的投资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投资基建的边际作用比中国小的多。

美国投2500亿去基建不如给科技公司减税2500亿,美国科技再这次危机中完好无损。去年IBM还录得历史最高利润,所以还是有搞头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