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钞票哪儿去了?请教一个问题。 -- 快刀123

共:💬6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钞票哪儿去了?请教一个问题。

这次金融海啸中,公司、银行都出现了流动性不足,也就是说主要是现金流不足吧。

海啸的首发点是房贷出来问题:美联储发行、铸币厂印的纸钞通过银行贷给买房人---买房人把它给了房产商等----房产商盖房子等经营行为又把它给了钢材、木材、水泥等建筑业----这些行业又把钱投入了别的行业消费。

总之,钞票并没有被送回铸币厂去销毁,那这些纸币都哪儿去了?

如果说流出了美国,来到了像中国、日本这样的外汇储备大户,而中日所持有的也大多是美元形式的国债,而非美元形式的纸钞?

那这些纸币都哪儿去了?还是根本就没有印出来而只是在持有人的帐面运转?

家园 应该是炒作出来的,只在账面上有

信用经济体制下的吹泡泡。不需要印出来的钞票。

家园 你把货币和现钞的概念混淆了

货币主要的形式还是银行账目上的数字,要是美国的M3全部是以现钞的形式的话,那样开足印钞机印,再开直升机撒钱也跟不上啊。

美国的纸币加起来好像就是几千亿美元,正常的人手上都是没有太多现钞的。只有那些避免被银行体系监控的黑钱,用现钞才比用银行账目更有吸引力。

象美联储给AIG的贷款,就是直接给AIG的账户上加数字,所谓开印钞机和直升机撒钱,只是为了方便理解打的形象化的比方啊。

家园 金融机构对资金有放大作用。一般的商业银行可以

将资金放大储备金率的倒数倍。

如果储备金率是20%,那个整个商业银行系统可以将资金放大5倍.也就是说,如果中央银行往一个商业银行注入1000元,那么市面上将增加5000元的货币总量。

现在的投资银行利用所谓的衍生工具将资金放大了几十倍。

资本主义的一大特色就是负债经营.企业通过负债可以用一分钱做十分钱的生意,从而整个社会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这一点在金属货币的年代尤为重要。

家园

投行的杠杆主要是用来扩大资金的赌博效果吧,不能多创造货币。

此外想请教下,银行系统的放大作用前后的两个量分别对应实际中的什么统计数据呢?M0和M2?还是M0和M3?

家园 谈不上请教 ;-)

我在十多年前学的西方经济学,学得时候也没怎么上心,所以那些Mx之类的概念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不过,关于商业银行的资金放大作用是有一个理想模型的。由于那时觉得好玩,所以印象较深。

在那个模型中把所有商业银行抽象为一个系统。假设中央银行向其中的某个银行注入1000元,那么这个除去20%的准备金还有800元的现金可供贷款。由于商业银行的贪婪,它肯定会把800元钱全部贷出。现代工商业一般都通过银行划账交易,这样的话这800元可能以种种方式回流至商业银行系统。除去20%的准备金,整个商业银行又有640元的资金可贷。这个过程将一直重复直至可贷资金为零。我们可以很容易算出,1000元将在市面上造成5000元的流通。

当然实际情况要比这个理想模型复杂的多。比如,某些交易以现金方式进行,或者个人持有现金等等。

由此可见信贷在现代经济的重要地位。信贷依赖信心,如果信心破灭造成信贷萎缩,那么5000元马上会被打回原形,变成1000元。这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当然在后金本位时代政府和中央银行有更灵活的货币政策,比如直接创造货币,在银行的借记栏上加两个零。这次金融危机要是发生在70年前,世界经济早就崩盘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