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爱因斯坦的文章发表情况和博士获得过程 -- clathrate

共:💬83 🌺88 🌵1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搞专利的未必简单

搞专利的未必简单。兄弟的一个外国同学

博士毕业,当了一阵大学教职,转到搞专利

的律师事务所工作。

看过专利律师的东西,真是挺复杂的,文献

引用,觉得比学术文章的还多,有一点点

联系的也能搞来。

在没网络的时代,真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到。

审查专利估计也不是轻松工作。

家园 好文! 送花得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我们前一段时间面试过一个搞专利出身的

那哥们儿说

审阅专利的速度

大概是一天一页到两页

家园 说法有误

现在的经典力学已经是被爱因斯坦等人改造过的经典力学

现在的课本上的经典力学是被相对论吞并的经典力学

这话说的,上过这些课的人一大堆啊,老兄

怎么能这么侃侃而谈?

直到物理研究生的经典力学,电动力学,量

子力学。大部分都跟相对论不沾边。

在最后几章会谈到相对论部分。

把拉格郎日老先生从坟里挖出来教现代研究

生经典力学,80%~90%,毫无问题。

家园 微分几何和微积分差得太远了

爱因斯坦是当时不懂微分几何,不是不懂微积分

家园 爱因斯坦是对微分几何有兴趣,不感冒高等数学

爱因斯坦是否加强了自己的高等数学呢?我看够呛。

美国不是流传这样的一个小故事:爱因斯坦到一所学校里去,学生的数学题他不会解。

家园 高数是大一的,微分几何研究生都不是必修

高数是个理工科学生就学。物理一定专业才

要微分几何。层次差的老多呢。

家园 啥是你说的高等数学啊
家园 不是我说的,是爱因斯坦自己说的

所以我也不敢擅改。

微分几何是爱因斯坦的兴趣,因为他觉得那里面都是艺术,这恰恰是我不熟悉的。

家园 老爱指的可能是分析数学的严格化和抽象代数等

数学研究和物理需要的数学侧重有所不同。但不要错误的认为初等代数就够了

家园 这是当时最有名的物理学杂志之一

就好比今天的PRL,如果在几年内保持在PRL上发表论文的记录,这也叫“没有得到主流物理学界的承认”的话,那么能“得到主流物理学界的承认”估计只能是那些在NSC上发文章的了。

爱因斯坦得不到中学老师的职位,这很正常,他的性格不适合干这个。他1905年之后一时得不到大学教职,这和当时瑞士高校的一些规定有关。事实上,他的第一个教职还是在朋友对学校的抗议下才得到的,收入也不好,差点就想不干了,回去做专利员的。

至于他在主流物理学界的承认与否,这个看看他和普朗克的关系就知道了。

家园 爱因斯坦的数学能力

爱因斯坦小时候曾在正式学习平面几何之前独立证明了勾股定理。他在《自述》中说:

“在12岁时,我经历了另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惊奇:这是在一个学年开始时,当我得到一本关于欧几里得平面几何的小书时所经历的。这本书里有许多断言,比如,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它们本身虽然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证明,以至任何怀疑似乎都不可能。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造成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印象。至于不用证明就得承认公理,这件事并没有使我不安。如果我能依据一些其有效性在我看来是无容置疑的命题来加以证明,那么我就完全心满意足了。比如,我记得,在这本神圣的几何学小书到我手中以前,有位叔叔曾经把毕达哥拉斯定理告诉了我。经过艰巨的努力以后,我根据三角形的相似性成功地‘证明了’这条定理;在这样做的时候,我觉得,直角三角形各个边的关系‘显然’完全决定于它的一个锐角。在我看来,只有在类似方式中不是表现得很‘显然’的东西,才需要证明。而且,几何学研究的对象,同那些‘能被看到和摸到的’感官知觉的对象似乎是同一类型的东西。这种原始观念的根源,自然是由于不知不觉存在着几何概念同直接经验对象的关系,这种原始观念大概也就是康德提出那个著名的关于‘先验综合判断’可能性问题的根据。”

  

1888年10月,爱因斯坦从慕尼黑国民学校进入路易波尔德中学学习,一直读到15岁。在德国路易波尔德中学时

尽管爱因斯坦的数学成绩永远第一,但老师并不喜欢他。一次,一个老师公开对他说:“如果你不在我的班上,我会愉快得多。”爱因斯坦不解地回答:“我并没有做什么错事呀!”老师回答说:“对,确是这样。可你老在后排笑着,这就亵渎了教师需要在班级中得到的尊敬感。”

爱因斯坦当然没有任何过错,他的老师的抱怨也可理解。爱因斯坦超常的数学能力确实让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感到难堪和无法言说的心理压力。 。。。。。。。

在校外,爱因斯坦虽不爱说话,可心灵是恬静自由的。他的同学在学校还在平面几何的浅水里扑腾,他却利用课余时间畅游在微积分大海里。。。。。。。

  在校内,未来的物理学大师的成绩,除数学外,他几乎就没有什么好分数

爱因斯坦在《自述》中说:

在12—16岁的时候,我熟悉了基础数学,包括微积分原理。这时,我幸运地接触到一些书,它们在逻辑严密性方面并不太严格,但是能够简单明了地突出基本思想。总的说来,这个学习确实是令人神往的;它给我的印象之深并不亚于初等几何,好几次达到了顶点——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无穷级数,微分和积分概念。我还幸运地从一部卓越的通俗读物中知道了整个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主要成果和方法,这部著作几乎完全局限于定性的叙述,这是一部我聚精会神地阅读了的著作。当我17岁那年作为学数学和物理学的学生进入苏黎世工业大学时,我已经学过一些理论物理学了。”

第一次投考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 

1895年秋天,爱因斯坦登上了开往苏黎世的列车。通过母亲的关系,爱因斯坦获准参加联邦工业大学的入学考试。考试科目有政治史、文学史、德文、法文、生物学、数学、图形几何学、化学、物理学、图画,还加一篇文章。结果他落选了。那些需要记忆的课程,他都考得不好,加之没有中学文凭。好在他的数学和物理学考得十分出色,引起了学校教授和校长的关注

  著名的韦伯教授派人通知他,如果他留在苏黎世,可以破例特许他来旁听自己的物理课。校长也十分欣赏爱因斯坦非凡的数学能力和渊博的数学知识,他给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善意的忠告:应当在瑞士的一所中学毕业后,过一年再来投考。校长还亲自推荐了阿劳小镇上的州立中学,这所学校无论在教学方法上还是教师的组成上都是最先进的。

爱因斯坦在瑞士阿劳中学

1896年秋天,爱因斯坦在阿劳中学顺利地以下列分数(规定最高分数为6分)拿到了中学毕业证书:德语5分、意大利语5分、历史6分、地理4分、代数6分、几何6分、图形几何学6分、物理学6分、化学5分、自然历史5分、绘画(美术)4分、绘画(技术)4分。

大学生活

从1896年10月到1900年8月,是爱因斯坦大学生活的4年。他就读的是苏黎世工业大学的教育系。其实,这个教育系应本称为物理—数学系,专门培养物理、数学教师。像大多数充满好奇心的大学一年级新生一样,爱因斯坦的选修课程也是五花八门,从日晷投影、瑞士政治制度到歌德作品选读,样样都有。但他很少去听物理学和数学的主要讲课。教授物理学课的韦伯是位杰出的电工学家,但在物理学方面,他的讲授内容爱因斯坦早已熟悉。爱因斯坦宁可自己直接攻读物理学大师麦克斯韦、基尔霍夫、波尔茨曼和赫兹的著作。大学期间,爱因斯坦对数学,他曾钟爱的数学改变了看法。数学分支太多、太细,每一个细小的分支都可以消耗一个人的终生。可在物理学中,特别是在理论物理学中,很容易找到本质的东西。你只要钻进去,再钻进去,自然的奥秘就呈现在眼前了。

注记:一位朋友因为爱因斯坦在自传中说“1896--1900年在苏黎世工业大学的师范系学习。......在这些学习的年代,高等数学井未引起我很大的兴趣。我错误地认为,这是一个有那么多分支的领域,一个人在它的任何一个部门中都很容易消耗掉他的全部精力。”而认为爱因斯坦在创立狭义相对论时连微积分也不精通,他的原话

我曾经认为爱因斯坦这么大的科学家,微积分创立半个世纪的时候,他不可能不掌握。事实让我吃惊。。。
可笑吗?

大学毕业

1900年秋,爱因斯坦通过了毕业考试,拿到了文凭。。。。。。。爱因斯坦的成绩如下(按6分制):理论物理5分;物理实验5分;函数论5.5分;天文学5分;

  毕业论文4.5分;总分:平均4.91分。

  虽然分数是好的,又有优秀研究者的名声,但爱因斯坦未被留在工大。他的朋友们则留下了:格罗斯曼留在斐德烈那里;埃拉特留在鲁迪奥那里;科尔罗斯留在胡尔维茨那里。爱因斯坦不能指望找到理论物理或实验物理方面的工作。韦伯与佩尔内对他屡屡缺课深为不满,他们的自尊心妨碍了他们对爱因斯坦的深入了解与客观评价。

在瑞士,成名前,与奥林匹亚学院的朋友们

通常他们都在工余和课后见面,在一起散步或在谁的寓所聚会,座谈和一起大量阅读。他们研究过斯宾诺莎和休谟的一些哲学著作,马赫、阿芬那留斯、毕尔生的新著,安培的作品《科学的哲学经验》,亥姆霍茨的文章,黎曼的著名演讲《论作为几何学基础的假设》戴德金和克利福德的数学论文彭加勒的《科学的假设》以及许多别的东西。
数学专业的同学大概知道黎曼、戴德金、彭加勒的大名吧,有几位能和朋友讨论《论作为几何学基础的假设》?

以上内容见爱因斯坦传外链出处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你把最基本的事实弄错了

爱因斯坦从小数学就极好,见frnkl:爱因斯坦的数学能力

家园 老爱上中学时就精通微积分了

frnkl:爱因斯坦的数学能力。他显然把爱因斯坦说的“高等数学”当成我们大学里给非数学专业低年级本科生开的高等数学了。他大概也不知道爱因斯坦的高等数学老师闵科夫斯基在江湖中的地位,才犯这种想当然的错误吧,呵呵。

家园

你的资料是对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